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老年患者非特异性主诉的范围综述
1
作者 黄乐娇 王彩莲 +4 位作者 朱守淋 陈腾霞 曾晗月 彭寅森 毛世芳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7-122,共6页
目的梳理总结目前急诊老年患者非特异性主诉的研究现状,为临床管理此类患者提供参考。方法以范围综述为方法学指导,计算机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中急诊老年患者非特异性主诉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8月,由2名研究者进行文献筛... 目的梳理总结目前急诊老年患者非特异性主诉的研究现状,为临床管理此类患者提供参考。方法以范围综述为方法学指导,计算机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中急诊老年患者非特异性主诉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8月,由2名研究者进行文献筛选、汇总和系统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4篇文献,发表时间为2010-2024年。分析总结了急诊老年患者非特异性主诉(全身无力或不适、虚弱、近期常跌倒等)、相关因素、评估指标和工具以及管控急性发病风险的策略(留院观察以及生物标志物的综合应用)。结论目前国内对急诊老年患者非特异性主诉的相关研究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其中分诊工具、病情分级指标以及管理方案都需要未来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老年患者 非特异性主诉 症状管理 病情评估 急诊护理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药物临床试验参与动机及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韵 熊腾琼 +4 位作者 陈腾霞 彭寅森 曾晗月 余丽 毛世芳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51,77,共5页
探讨肿瘤患者参加药物临床试验的动机以及影响因素。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16名参加药物临床试验的肿瘤患者进行深入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共归纳出2个主题:参与动机(包括对新药治疗的希望、医生建议参与药... 探讨肿瘤患者参加药物临床试验的动机以及影响因素。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16名参加药物临床试验的肿瘤患者进行深入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共归纳出2个主题:参与动机(包括对新药治疗的希望、医生建议参与药物临床试验、减轻经济负担、为社会作贡献)、影响因素(包括家人及亲朋好友的反对、对治疗效果的担忧、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恐惧、药物临床试验相关知识缺乏、时间及交通不便)。因此,研究人员应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加强沟通交流,避免治疗性误解,帮助患者理性参与决策,减少患者的参与阻碍因素,以促进受试者招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临床试验 肿瘤患者 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动脉压迫器首次减压开始时间对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症影响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33
3
作者 任静 吕顺 +6 位作者 刘凤 徐芬 黄永丽 黄棋 李彦伶 唐文豪 孙鸿燕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47-51,共5页
目的证实桡动脉压迫器首次减压开始时间对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操作及研究提供借鉴。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从建库至2020年5月1日有关桡动脉压迫止血器首次减压开始时间对术后并发症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 目的证实桡动脉压迫器首次减压开始时间对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操作及研究提供借鉴。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从建库至2020年5月1日有关桡动脉压迫止血器首次减压开始时间对术后并发症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经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8篇RCT文献共2399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首次减压开始时间为术后1 h,其术后疼痛发生率、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显著低于术后2 h开始减压(P<0.05,P<0.01),桡动脉闭塞率统计学差异为临界状态(P=0.05),出血、肿胀、麻木、淤斑、水疱及血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桡动脉压迫止血器从术后1 h开始减压能明显降低患者疼痛感及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桡动脉闭塞有待更大样本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 桡动脉压迫止血器 首次减压 开始时间 并发症 疼痛 迷走神经反射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