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胃肠间质瘤预后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强 徐亮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探索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胃肠间质瘤(GIST)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万方等数据库建库至2018年5月公开发表的相关中英文文献,按纳入标准筛选相关文... 目的:探索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胃肠间质瘤(GIST)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万方等数据库建库至2018年5月公开发表的相关中英文文献,按纳入标准筛选相关文献,提取临床效应指标,并进行文献质量评分,提取文献数据用Review Manager5. 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发表性偏倚采用漏斗图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符合标准的研究文献,共计2 264例胃肠间质瘤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NLR升高的胃肠间质瘤患者,其总体生存期(OS)(HR=1. 97,95%CI:0. 56-6. 93,P=0. 29)、无复发生存期(RFS)(HR=1. 25,95%CI:1. 06-1. 47,P=0. 008)和无病生存期(DFS)(HR:3. 42,95%CI:1. 58-7. 43,P=0. 002)。结论:术前NLR可能是GIST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而且NLR升高的GIST患者预后较差,临床上应重视NLR指标,使胃肠间质瘤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中性粒白细胞与淋巴细胞比 预后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LR及其变化趋势对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预测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唐敬 赵平 周业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23-1227,共5页
目的:探索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及其术后变化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吻合口漏(Anastomotic leakage,AL)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187例2015年3月至2... 目的:探索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及其术后变化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吻合口漏(Anastomotic leakage,AL)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187例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直肠癌患者。选取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术前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术前PLR)、手术前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的变化值(术后NLR/术前NLR)及手术前后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的变化值(术后PLR/术前PLR)作为观察指标,同时观察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肿瘤病理分期、淋巴分期、分化程度、肿瘤下极距肛门的距离。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NLR(Fisher值=7.242)、术前PLR(χ~2=6.787)、手术前后NLR(χ~2=15.656)、PLR(χ~2=9.298)变化趋势、年龄(χ~2=4.813)和肿瘤下极距肛缘的距离(χ~2=5.951)与AL发生相关(P<0.05)。而性别(χ~2=0.001)、肿瘤病理分期(Fisher值=2.107)、淋巴分期(Fisher值=1.298)、分化程度(Fisher值=2.206)均不是影响术后AL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NLR值(OR=1.647,P=0.000)、手术前后NLR变化值(OR=1.880,P=0.000)和肿瘤下极距肛缘的距离(OR=4.364,P=0.048)与AL发生相关。结论:术前NLR、手术前后NLR的变化值以及肿瘤下极距肛缘的距离是直肠癌患者术后AL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直肠癌 吻合口漏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垫床翻身间隔时间对ICU压疮高危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李飞 严莲 +1 位作者 宋美璇 李显蓉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气垫床翻身间隔时间对ICU压疮高危患者的影响,以期为护理人员实施翻身计划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EBSCO、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等建库至2017年7月公... 目的系统评价气垫床翻身间隔时间对ICU压疮高危患者的影响,以期为护理人员实施翻身计划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EBSCO、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等建库至2017年7月公开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等处理后,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共1 11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使用气垫床的ICU压疮高危患者,翻身间隔时间4h与2h相比,其压疮发生率并无增加[OR=1.31,95%CI(0.73~2.36),P=0.37],也不会增加皮肤潮湿感[OR=1.17,95%CI(0.50~2.77),P=0.71]和呼吸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OR=0.83,95%CI(0.54~1.26),P=0.38],但是要警惕压疮前期症状发生的风险。结论使用气垫床的ICU压疮高危患者,将其翻身间隔时间延长至4h,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但考虑到上述研究数量和质量有限,以及延长翻身间隔时间不良事件的报道,今后有必要开展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压疮 气垫床 翻身 皮肤潮湿 肺部感染 Ma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P的炎症指标与进展期胃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余中林 周业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18-624,共7页
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两种基于C-反应蛋白的炎症指标:CRP/Alb和P-CRP,探讨其在胃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病理确诊为胃癌并行手术的患者124例,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 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两种基于C-反应蛋白的炎症指标:CRP/Alb和P-CRP,探讨其在胃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病理确诊为胃癌并行手术的患者124例,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医学统计软件MedCalc 15.2.1比较基于时间的ROC曲线中曲线下面积(AUC),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对数秩检验比较总体生存时间,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结果:CRP/Alb与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和疾病分期相关(P<0.05);P-CRP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血管受累和疾病病理分期显著相关(P<0.05)。在ROC分析中,CRP/Alb和P-CRP的最佳截止值分别为0.835和9.47,高CRP/Alb组患者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CRP/Alb组(P=0.001);高P-CRP组患者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P-CRP组(P<0.0001);在总生存率和疾病特异性生存方面,高组患者的CRP/Alb和P-CRP预后明显差于高CRP/Alb或高P-CRP组和低CRP/Alb且低P-CRP组(P<0.0001)。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血管受累、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CRP、PLT、Alb、术前CRP/Alb和P-CRP为影响胃癌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血管受侵、临床分期、CRP、PLT、Alb、术前CRP/Alb和P-CRP是影响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Z检验得出CRP/Alb和P-CRP是优于CRP、Alb、PLT的基于炎症的预后指标(P<0.05)。结论:术前CRP/Alb和P-CRP作为基于炎症的预后判断指标,是胃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血清白蛋白比率 血小板与C-反应蛋白乘积 进展期胃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腹腔热灌注洛铂联合SOX方案静脉化疗应用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14
5
作者 余中林 周业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281-2287,共7页
目的探讨术后腹腔热灌注洛铂联合SOX方案静脉化疗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等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24例局部进展期直... 目的探讨术后腹腔热灌注洛铂联合SOX方案静脉化疗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等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24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组(63例)和对照组(61例)。HIPEC组术后采用洛铂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术后行SOX方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静脉化疗;对照组术后予以腹腔热灌注热疗,联合SOX方案静脉化疗。比较两组术后化疗相关不良反应、手术前后、化疗前后及术前-化疗后血常规和肝肾功变化、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和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HIPEC组和对照组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5.00±1.12)d和(4.25±0.86)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0);两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为39.7%(25/63)和26.2%(16/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34,P=0.111);两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各为73.0%(46/63)和70.5%(43/6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97,P=0.755);两组患者术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及肌酐水平较术前升高(P<0.05),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较术前降低(P<0.05);化疗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较术前及化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而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和血肌酐较术前及化疗前均升高(P<0.05);但上述各指标在两组之间各对应节点比较和化疗后不良事件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腹腔热灌注洛铂联合SOX方案静脉化疗应用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腹腔热灌注化疗 洛铂 奥沙利铂 替吉奥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联合检测纤维蛋白原对结直肠癌预后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12
6
作者 覃罗 姚晖 徐亮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7-532,共6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联合形成指标FIB-NLR在结直肠癌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25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分析NLR和FIB与结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联合形成指标FIB-NLR在结直肠癌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25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分析NLR和FIB与结直肠癌的病理特征的关系,将NLR与FIB进行联合形成一个指标(FIB-NLR)。将250名结直肠癌患者分为3组,患者NLR≥2.95及FIB≥348 mg/dl定为FIB-NLR 2分组,NLR≥2.95及FIB<348 mg/dl或者NLR<2.95及FIB≥348 mg/dl定为1分组,NLR<2.95及FIB<348 mg/dl为0分组,并分析3组患者在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分期、淋巴结转移、神经浸润、远处转移、组织学分级中是否具有差异性。并将3组患者按生存时间做生存分析,并对3组患者的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中晚期及有淋巴结转移结直肠癌患者NLR值明显高于分期较早及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NL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肿瘤浸润深度较深、有神经浸润、有远处转移的患者其NLR值明显高于浸润深度较浅、无神经浸润、无远处转移患者的NLR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P=0.002、P=0.007)。中晚期、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其FIB值明显高于早期及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的FIB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浸润深度越深及有神经浸润的结直肠癌患者FIB值明显高于浸润深度浅及无神经浸润患者的FIB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P=0.012)。NLR与FIB均在肿瘤的组织学分级、年龄大小、性别肿瘤部位无明显关联(P>0.05)。结直肠癌的临床分期越晚、浸润深度越深、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有神经浸润的患者其FIB-NLR评分较早期、浸润深度浅、无淋巴结转移及无远处转移、无神经浸润患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生存分析发现,评分越高组其5年生存率越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FIB-NLR可能是一个潜在的判断结直肠癌进展及预后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 纤维蛋白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前后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变化对结肠癌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生平 周业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83-788,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及术后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R)变化对结肠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215例结肠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前和术后AGR与临床病理资料及生存预后的关系。结... 目的探讨术前及术后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R)变化对结肠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215例结肠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前和术后AGR与临床病理资料及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术前AGR与结肠癌临床分期、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临床分期越晚、侵犯深度越深、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AGR值越低;而术后AGR与各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根据术前AGR和术后AGR各自ROC曲线的最佳截点,将215例患者分别划分为术前高AGR组和术前低AGR组,术后高AGR组和术后低AGR组。术前低AGR组5年生存率低于术前高AGR组,术后低AGR组5年生存率亦低于术后高AG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将术前、术后AGR联合分析,215例患者进一步被分为3个组,分别为术前和术后AGR均高组、术前或术后AGR高组、术前和术后AGR均低组。生存分析提示3组中术前AGR和术后AGR均低组的结肠癌患者生存率最低,术前AGR和术后AGR均高组的结肠癌患者生存率最高(P <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和术后低AGR是影响结肠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联合检测术前AGR和术后AGR动态变化有助于判断结肠癌的预后,且术前AGR和术后AGR均低的结肠癌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 生存分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状吻合器及乙状结肠腹膜外造口在低位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中的应用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任磊 刘春凤 +1 位作者 徐林霞 周业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81-1484,共4页
目的探讨管状吻合器及乙状结肠腹膜外造口在低位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9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9例行APR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造口乙状结肠经腹壁拖出方... 目的探讨管状吻合器及乙状结肠腹膜外造口在低位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9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9例行APR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造口乙状结肠经腹壁拖出方式以及与皮肤吻合方式分为吻合器-腹膜外造口组(36例)、吻合器-腹膜内造口组(22例)、传统法-腹膜外造口组(9例)和传统法-腹膜内造口组(12例),对比分析各组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对造口满意情况。结果吻合器-腹膜外造口组造口出现规律排便时间和排便次数少于吻合器-腹膜内造口组和传统法-腹膜内造口组(P<0.05);吻合器-腹膜外造口组造口旁感染发生率低于传统法-腹膜外造口组(P<0.05);吻合器-腹膜外造口组造口肠管旁腹内疝发生率低于吻合器-腹膜内造口组(P<0.05);4组造口旁疝、造口脱出/回缩发生率和患者对造口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器乙状结肠腹膜外造口应用安全,可减少术后造口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更适用于行APR的低位直肠癌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外科吻合口 肠造口术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结节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陈鹏 左忠林 +4 位作者 冯立波 陈小龙 胡欣雨 刘庆 夏冬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773-779,共7页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中与癌结节(tumordeposits,TD)状态及数目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探讨与验证第8版TNM分期中TD 分期方法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7年12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根治术的结直肠癌患者病例资料, 对患者...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中与癌结节(tumordeposits,TD)状态及数目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探讨与验证第8版TNM分期中TD 分期方法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7年12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根治术的结直肠癌患者病例资料, 对患者生存情况进行随访,分析不同TD状态及数目下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分布差异及预后区别,并从预后的角度验证第8版TNM 分期中TD分期方法的合理性。结果:T分期是T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分化程度是TD数目的独立危险因素。TD阴性组预 后优于TD阳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生存曲线随着TD数目的增加而逐渐降低(P<0.05),但 TD=2组与TD=3组间 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6)。 依据cutoff值将TD分为TD=1、TD=2~ 3与TD≥4具有明显预后差异的三组。同属于ⅢB 期的T3~ 4aN1c期与T3~ 4aN1a/1b期预后不同(P=0.022)。 相同数量TD与区域淋巴结转移预后不完全相同。结论:结直肠癌合 并TD提示预后不良。不同TD数目对预后的影响不同,TD=1、TD=2~ 3及TD≥4是三个可能的分层标准。第8版TNM分期中的 TD分期方法可能不甚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结节 结直肠癌 预后 TNM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活动方案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朱世琴 邓波 +3 位作者 宋美璇 徐林霞 徐亮 李显蓉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7期1025-1030,共6页
目的:评价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活动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四川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胃肠外科临床实践,形成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早期活动方案。选取2019年1-10月收治的9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评价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活动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四川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胃肠外科临床实践,形成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早期活动方案。选取2019年1-10月收治的9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加速康复外科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术后1~3天的早期活动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早期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步行距离、步数、睡眠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中文版15项恢复质量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活动方案安全、可行,可提高术后早期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结直肠癌 腹腔镜手术 早期活动 恢复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脏脂肪面积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黎鑫 周业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93-1197,共5页
目的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预后的影响因素尚存争议。文中旨在探讨内脏脂肪面积(VFA)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影响,为评估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行腹腔镜结... 目的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预后的影响因素尚存争议。文中旨在探讨内脏脂肪面积(VFA)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影响,为评估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218例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VFA≥100 cm^2, n=106)和VFA组(VFA<100cm^2,n=112)。比较2组临床基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和Cox回归模型分别评估VFA对患者短期及长期预后的影响。结果VFA组并发症发生率、轻微并发症发生率(13.2%、9.4%)明显小于对照组(27.7%、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FA组患者术后1年、3年、5年的总生存率(98.1%、87.7%、70.8%)明显大于对照组(93.8%、67.9%、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FA组患者术后1年、3年、5年的无病生存率(98.1%、84.0%、70.8%)明显高于对照组(92.0%、67.9%、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曲线结果显示,VFA组总生存期、无病生存期(58.91个月、57.82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51.61个月、50.6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生存期、无病生存期与ASA分级、分化程度、TNM分期、VFA有关(P<0.05)。结论 VFA值对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短期及长期预后均有影响。VFA≥100 cm2提示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可能性大,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内脏脂肪面积 腹腔镜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拔除尿管对结直肠手术患者泌尿系统并发症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宋美璇 李显蓉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8期101-105,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早期拔除尿管对结直肠手术患者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EBSCO、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结直肠手术术后早期拔除... 目的系统评价早期拔除尿管对结直肠手术患者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EBSCO、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结直肠手术术后早期拔除尿管的随机对照试验或临床对照试验,使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项随机对照试验,1项临床对照试验,共80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后≤2d与术后3d拔除尿管的尿路感染发生率、急性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27,95%CI(0.05,1.44),P>0.05;OR=1.68,95%CI(0.72,3.91),P>0.05]。术后≤2d拔除尿管的尿路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术后5d[OR=0.21,95%CI(0.09,0.47),P<0.01],术后≤2d拔除尿管的急性尿潴留发生率高于术后5d[OR=3.30,95%CI(1.90,5.74),P<0.01]和硬膜外镇痛停止后[OR=3.94,95%CI(1.26,12.28),P<0.05]。结论术后早期(术后≤2d)拔除尿管对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有明显优势,但可能增加拔尿管后急性尿潴留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手术 留置导尿 尿路感染 尿潴留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引流袋预防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尿路感染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3
作者 宋美璇 朱小霞 李显蓉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33,共3页
目的比较普通引流袋、康维抗反流引流袋和防逆流引流袋预防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将147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49例、B组50例、C组48例,均使用相同的一次性导尿包进行留置导尿,留置尿管期间进行常规留置导尿护理。A... 目的比较普通引流袋、康维抗反流引流袋和防逆流引流袋预防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将147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49例、B组50例、C组48例,均使用相同的一次性导尿包进行留置导尿,留置尿管期间进行常规留置导尿护理。A组使用普通引流袋,每周更换2次;B组使用康维抗反流引流袋,每周更换1次;C组使用防逆流引流袋,每周更换1次。结果术后第1、3、5天三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7天A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均P<0.0125)。结论康维抗反流引流袋和防逆流引流袋有利于减少留置尿管1周及以上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尿路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抗反流引流袋 防逆流引流袋 留置尿管 尿路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RP11-513G11.1在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耐药和预后测评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文 张玉高 +1 位作者 石敏 李显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66-1170,共5页
目的:探讨LncRNA RP11-513G11.1在小细胞肺癌患者(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化疗耐药和预后测评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进行外科手术、穿刺活检或支气管镜活检的SCLC组织标本98份、癌旁组织标... 目的:探讨LncRNA RP11-513G11.1在小细胞肺癌患者(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化疗耐药和预后测评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进行外科手术、穿刺活检或支气管镜活检的SCLC组织标本98份、癌旁组织标本30份以及正常肺组织标本30份,采用qRT-PCR检测SCLC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肺组织和SCLC敏感细胞株H69、耐药细胞株H69AR中LncRNA RP11-513G11.1的表达;所有患者均接受EP方案(依托泊苷+顺铂)化疗,根据其化疗敏感性分为化疗敏感组及耐药组,检测两组患者LncRNA RP11-513G11.1的表达情况。分析RP11-513G11.1表达与患者预后及生存时间的关系和影响患者OS的危险因素。结果:LncRNA RP11-513G11.1在H69AR耐药细胞中的表达(13.790±2.830)较H69敏感细胞(1.080±0.090)明显增高(P<0.01),在SCLC组织中(8.558±1.130)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188±0.090)及正常肺组织(1.636±0.150)(均P<0.01),在化疗耐药患者中的表达(10.930±0.443)明显高于化疗敏感者(4.974±0.313)(P<0.01)。RP11-513G11.1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而与SCLC患者的疾病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化疗耐药相关(均P<0.05);RP11-513G11.1高表达患者PFS([12.59±2.08)个月]短于低表达者([25.47±1.23)个月](P<0.01)、OS([24.98±1.56)个月]短于低表达者([39.03±2.67)个月](P<0.0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发现,RP11-513G11.1表达、疾病分期、远处转移是影响SCL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LncRNA RP11-513G11.1可能是SCLC患者化疗敏感性及预后评估潜在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H69细胞株 LncRNARP11-513G11.1 化疗耐药 预后测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C-1通过Bcl-2介导胃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亿 邓洪 +3 位作者 姜一帆 李宗林 赵正飞 徐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005-2012,共8页
目的:研究斯钙素1(STC-1)是否通过Bcl-2介导胃癌AGS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方法:将STC-1敲减或过表达质粒转染AGS细胞,用MTT法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Hoechst 33342染色和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分... 目的:研究斯钙素1(STC-1)是否通过Bcl-2介导胃癌AGS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方法:将STC-1敲减或过表达质粒转染AGS细胞,用MTT法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Hoechst 33342染色和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分析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survivin、caspase-3及clear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20例临床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STC-1和Bcl-2的mRNA表达水平,Pearson法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过表达STC-1后,AGS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提高,且Bcl-2和survivin的表达水平升高,而caspase-3及clear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敲减STC-1表达后,AGS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降低,且Bcl-2和survivin的表达水平降低,而caspase-3及clear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胃癌组织中STC-1和Bcl-2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癌旁组织。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STC-1的mRNA与Bcl-2的mRNA表达呈正相关(r=0.308,P=0.011)。结论:STC-1可能通过改变Bcl-2的表达水平调节胃癌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钙素1 BCL-2蛋白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P阳性胃癌局部免疫状况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建 周业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73-1378,共6页
目的:分析树突状细胞(DC)、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及NK细胞在AFP阳性胃癌(AFP +GC)肿瘤微环境中的浸润水平,并与AFP阴性胃癌(AFP -GC)进行对比,借以探讨AFP +GC的局部免疫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S-100蛋白、FO... 目的:分析树突状细胞(DC)、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及NK细胞在AFP阳性胃癌(AFP +GC)肿瘤微环境中的浸润水平,并与AFP阴性胃癌(AFP -GC)进行对比,借以探讨AFP +GC的局部免疫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S-100蛋白、FOXP3和GZMB抗体通过免疫组化分别检测31例AFP +GC与65例AFP -GC患者肿瘤微环境中S-100 +DC、Foxp3 +Treg、GZMB +CTL和GZMB +NK细胞的浸润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在局部免疫状况上的差异性。结果: AFP +GC肿瘤微环境中的S-100 +DC、GZMB +CTL及GZMB +NK细胞浸润数量明显少于AFP -GC( P <0.05),而Foxp3 +Treg浸润数量明显多于AFP -GC( P <0.05),且还与部分临床病理因素有关。结论: AFP +GC与AFP -GC相比,以S-100 +DC、GZMB +CTL、GZMB +NK细胞为代表的正向免疫调节能力更弱,而以Foxp3 +Treg为代表的负向免疫调节能力更强,且DC等免疫细胞的浸润水平与其临床病理因素存在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P 胃癌 树突状细胞 调节性T细胞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静脉输注氯化钾所致疼痛护理的最佳证据 被引量:4
17
作者 邓波 朱世琴 +2 位作者 李飞 宋美璇 李显蓉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1-53,61,共4页
目的评价及总结缓解外周静脉输注氯化钾所致疼痛的最佳证据,为临床相关护理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a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JBI循证卫生保健国际合作中心图书馆、BMJ最佳临床实践、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RN... 目的评价及总结缓解外周静脉输注氯化钾所致疼痛的最佳证据,为临床相关护理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a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JBI循证卫生保健国际合作中心图书馆、BMJ最佳临床实践、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RNAO)、美国指南网(AHRQ)、美国静脉输液协会(INS)、中国临床指南网、中华护理学会官网,以及原始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SinoMed)、万方数据、维普等数据库建库至2018年5月中涉及含钾溶液输注疼痛缓解方法的所有文献,包括临床实践指南、最佳实践信息册、推荐实践、系统评价及原始研究。结果最终纳入6篇文献,其中关于利多卡因使用的系统综述1篇,原始研究5篇。总结出少量利多卡因静脉注射、与氯化钠溶液配伍使用、正骨水与麝香止痛膏外敷、局部冰敷4个证据类别,共9个证据条目。结论缓解外周静脉输注氯化钾所致疼痛可提高患者舒适感和治疗依从性,临床医护人员应依据最佳临床证据并依据医院实际医疗情况进行证据的运用,以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钾 静脉注射 疼痛 循证护理 利多卡因 冰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革疲劳在护理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范英 徐诗聪 +1 位作者 谭嵛月 李显蓉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12期1873-1877,共5页
对变革疲劳的定义、变革疲劳与变革阻力的区别、变革疲劳的测评工具、变革疲劳在护理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变革疲劳的缓解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缓解护理领域变革疲劳提供研究思路,同时为完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变革疲劳 组织变革 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4例腹腔镜直肠癌经腹超低位吻合治疗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轩 何建军 +3 位作者 陈旺盛 王新 李宗林 杨庆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953-956,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经腹手术超低位吻合保肛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54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超低位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分析术后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经腹手术超低位吻合保肛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54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超低位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分析术后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及手术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165±31)min,术中出血(12±5)mL。本组患者未常规进行预防性造瘘。术后发生吻合口出血2例(3.7%),吻合口漏3例(5.6%),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术后患者排尿功能、性功能保持良好,术后一年时绝大部分患者肛门控制排便功能满意,术后随访两年以上均无局部复发,也无死亡病例,但手术一年后有3例患者出现肝脏转移。结论:腹腔镜直肠癌经腹超低位吻合近期效果良好,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癌 超低位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对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的影响
20
作者 张强 徐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3337-3340,共4页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对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胃癌SGC-7901细胞根据不同的处理方式分为3组,即对照组(Control)、内质网应激组(ERS)和内质网抑制剂组(4-PBA),其中内质网应激组用浓度为3.5μmol/L的衣霉素(tunicamycin,TM)处...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对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胃癌SGC-7901细胞根据不同的处理方式分为3组,即对照组(Control)、内质网应激组(ERS)和内质网抑制剂组(4-PBA),其中内质网应激组用浓度为3.5μmol/L的衣霉素(tunicamycin,TM)处理,诱导内质网应激;抑制剂组用100 nmol/L的4-苯基丁酸(4-phenyl butyric acid,4-PBA)处理,抑制内质网应激。各组细胞处理24 h后收集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binding immunoglobulin protein,BIP)、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EBP homologus protein,CHOP)、凋亡特异性蛋白(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内质网应激组的细胞活性明显下降(P <0.01),细胞凋亡率增加(P <0.01),Bip、CHOP及Caspase-3蛋白表上调(P <0.05);而抑制剂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衣霉素可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内质网应激并上调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引起胃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胃癌 SGC-7901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