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ncRNA CASC2靶向miR-634表达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露 杨福兵 +1 位作者 朱明建 徐有临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976-1980,1986,共6页
目的:探讨LncRNA CASC2对神经胶质瘤U87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并对其可能的机制进行探究。方法:收集2017年1月到2018年6月在我院行神经胶质瘤切除术患者的肿瘤组织18例及同时期脑外伤及癫痫手术中切除的脑组织18例,并收集其病历... 目的:探讨LncRNA CASC2对神经胶质瘤U87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并对其可能的机制进行探究。方法:收集2017年1月到2018年6月在我院行神经胶质瘤切除术患者的肿瘤组织18例及同时期脑外伤及癫痫手术中切除的脑组织18例,并收集其病历资料。通过qPCR检测A127、U251、U87细胞系中CASC2及miR-634的表达差异;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CASC2的靶基因,并使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对靶基因的表达进行验证;将CASC2 mimics转染至U87细胞中构建CASC2过表达模型,同时将miR-634转染至U87细胞中构建miR-634过表达模型,通过CCK-8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结果:CASC2的表达与神经胶质瘤的病理分期相关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呈负相关。CASC2和miR-634在A127、U251、U87细胞系中均呈低表达水平(P<0.05),进一步增强CASC2的表达,U87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显著减弱(P<0.05)。增强miR-634的表达,U87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相应增强;将CASC2 mimics、miR-634 3′UTR共转染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增强CASC2的表达后,miR-634的表达及活性相应下调(P<0.05),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提示,增强miR-634表达后,EGFR、PI3K、p-AKT蛋白表达含量降低(P<0.05)。结论:过表达CASC2靶向调控miR-634的表达,通过EGFR/PI3K/AKT通路,从而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C2 miR-634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王颢润 周杰 陈礼刚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66-569,共4页
肠道微生物是人体微生物最大储存库[1],时刻与宿主进行着信息交换。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在胎儿时期已对人体产生作用,微生物定植的序贯性、多样性、稳定性及平衡性均会对人体生长发育产生重大影响[2],并影响宿主生理病理等多个方面,在人... 肠道微生物是人体微生物最大储存库[1],时刻与宿主进行着信息交换。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在胎儿时期已对人体产生作用,微生物定植的序贯性、多样性、稳定性及平衡性均会对人体生长发育产生重大影响[2],并影响宿主生理病理等多个方面,在人体健康和疾病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将对肠道微生物(主要指细菌)与中枢神经系统及其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中枢神经系统发育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代谢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展举臂位联合改良扩皮术在神经重症患者置入中线导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曾莉萍 刘莹莹 +2 位作者 肖玲 林倩 林惠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53-55,66,共4页
目的 探讨外展举臂位联合改良扩皮术在神经重症患者置入中线导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需要置入中线导管的163例住院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78例和试验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置管体位及传统扩皮术置入中... 目的 探讨外展举臂位联合改良扩皮术在神经重症患者置入中线导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需要置入中线导管的163例住院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78例和试验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置管体位及传统扩皮术置入中线导管,试验组采用外展举臂位联合改良扩皮术置入中线导管。结果 试验组一次性送鞘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扩皮后切口24 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置管后48 h导管维护频次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外展举臂位联合改良扩皮术用于神经重症患者置入中线导管有利于提高一次性送鞘成功率,减少扩皮后穿刺点出血量和导管维护频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重症患者 意识障碍 肢体强直 外展举臂位 改良扩皮术 中线导管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组学机器学习模型预测急性期创伤性脑损伤严重程度 被引量:5
4
作者 杨雨奇 罗嘉宁 +5 位作者 杨永祥 邹东波 魏坤 夏永利 陈敏 马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92-996,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CT平扫(NCCT)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机器学习(ML)模型预测急性期创伤性脑损伤(TBI)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600例TBI为观察组,以另外65例TBI为外部验证集;另前瞻性纳入50例TBI为前瞻性验证集。根据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 目的观察基于CT平扫(NCCT)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机器学习(ML)模型预测急性期创伤性脑损伤(TBI)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600例TBI为观察组,以另外65例TBI为外部验证集;另前瞻性纳入50例TBI为前瞻性验证集。根据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将观察组患者分为高危亚组(n=240)与低危亚组(n=360)。由医师A、B以相同标准分别评估观察组患者,基于首诊临床及NCCT资料以逻辑回归(LR)法建立人工模型,预测急性期TBI严重程度。按7∶3比例将观察组分为训练集(n=420,含168例高危、252例低危)与测试集(n=180,含72例高危、108例低危),基于训练集NCCT提取及筛选影像组学特征,采用LR、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K近邻(KNN)4种ML法构建预测模型,分别于测试集、外部验证集(含34例高危、31例低危TBI)及前瞻性验证集(含21例高危、29例低危TBI)进行验证。结果医师A、B判断观察组急性期TBI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06及0.771,人工模型的AUC为0.824。基于训练集NCCT筛选出的6个最佳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LR、SVM、RF和KNN ML模型及人工模型在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983、0.971、0.970、0.984及0.708,在外部验证集分别为0.879、0.881、0.984、0.863及0.733,而在前瞻性验证集分别为0.984、0.873、0.982、0.897及0.704。结论基于CT影像组学建立的ML模型能有效预测急性期TBI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机器学习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完全俯卧位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肖玲 熊洪 +5 位作者 赵小磊 蔡育宏 罗庆莲 何艳 曾莉萍 郭声敏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7-90,共4页
体位管理在医疗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临床护理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患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有着直接的影响。COVID-19流行以来传统俯卧位(prone position)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对改善肺部通气和氧合功能有显著效果[1]。但是,近年来关于传... 体位管理在医疗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临床护理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患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有着直接的影响。COVID-19流行以来传统俯卧位(prone position)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对改善肺部通气和氧合功能有显著效果[1]。但是,近年来关于传统俯卧位引起的不良事件和并发症的报道越来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位 体位管理 氧合功能 临床护理 医疗领域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80nm连续激光在金属医疗器械表面高效灭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程和平 曾梁楠 +4 位作者 黄智蒙 陈琰琰 陈图南 冯华 鲜继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78-883,共6页
目的探讨980 nm红外连续激光对金属医疗器械表面高效灭菌的功率和时间阈值关系。方法采用人工污染实验法,以无菌钢制手术刀为载体,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分别进行污染,经不同功率、对应不同辐照时间的激光消毒灭菌后用细菌培养基... 目的探讨980 nm红外连续激光对金属医疗器械表面高效灭菌的功率和时间阈值关系。方法采用人工污染实验法,以无菌钢制手术刀为载体,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分别进行污染,经不同功率、对应不同辐照时间的激光消毒灭菌后用细菌培养基清洗刀片采样,采用增菌培养来检测红外激光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灭活情况。结果 980 nm激光在5.24 W时辐照29 s,6.87 W时辐照24 s,8.33 W时辐照14 s,10.11 W时辐照14 s都能彻底杀死金黄色葡萄球菌;980 nm激光在5.24 W时辐照22 s,6.87 W时辐照12 s,8.33 W时辐照11 s,10.11 W时辐照9 s都能彻底杀死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比金黄色葡萄球菌更易灭活。依据实验数据拟合,在同一激光功率下,两种细菌存活率与辐照时间的函数符合一阶反应动力学形式。结论 980 nm红外激光能够实现金属医疗器械表面的快速消毒灭菌,并且功率越高则时间越短、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激光 灭菌 反应动力学方程 金属医疗器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E拟肽COG1410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黎新慎 彭建华 +8 位作者 庞金伟 李勇 周牮 古龙 吴越 黄学平 孙晓川 陈礼刚 江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2366-2373,共8页
目的研究新一代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 E,apoE)拟肽COG1410的应用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早期脑损伤(early brain injury,EBI)期间大脑自噬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选用颈内动脉穿刺法建立小鼠SAH模型,首先观察EB... 目的研究新一代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 E,apoE)拟肽COG1410的应用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早期脑损伤(early brain injury,EBI)期间大脑自噬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选用颈内动脉穿刺法建立小鼠SAH模型,首先观察EBI期间伤侧大脑半球自噬、凋亡及相关信号蛋白的表达变化,然后针对自噬水平最活跃的时间点进行COG1410给药,采取Garcia评分评价SAH及给药后小鼠的神经功能变化,利用Western blot测定自噬、凋亡及相关信号分子蛋白的表达量,并使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皮层神经元的凋亡变化情况。结果 (1)在SAH后EBI期间,与Sham组相比,伤侧大脑半球的自噬水平在SAH后6 h开始增加(P<0.05),并在24 h达到高峰(P<0.01),随后逐渐下降,信号分子p-GSK-3β水平也有类似的变化趋势;给予小鼠COG1410后,SAH后24 h的大脑自噬活动被进一步增强(P<0.05)。(2)在SAH后的EBI期间,伤侧大脑半球整体凋亡水平变化并不完全和自噬及p-GSK-3β水平变化同步,其在EBI后期仍保持相对高值,但有减弱的趋势;给予COG1410后,伤侧大脑半球和皮层神经元凋亡水平均被下调(P<0.05)。(3)与Sham组(16.50±1.05)比较,SAH组的Garcia评分(11.17±1.83)明显降低(P<0.01),COG1410的干预能显著改善SAH组的Garcia评分(15.17±0.75)(P<0.01),但COG1410的干预对SAH分级影响并不大。结论 COG1410的应用可能通过磷酸化GSK-3β增强SAH后EBI期间大脑的自噬活动,减弱神经元的凋亡活动,并改善模型小鼠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早期脑损伤 自噬 凋亡 COG14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钠对创伤性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金属基质蛋白-9及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汪棋笙 丁华强 +4 位作者 廖帅 何济民 张烨 侯黎明 刘亮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09-814,共6页
目的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模型中,丙戊酸钠(VPA)能否通过降低脑损伤后金属基质蛋白-9(MMP-9)、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发挥脑保护作用目前报道较少。文章研究不同剂量VPA对实验性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探讨最佳的给药剂量。... 目的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模型中,丙戊酸钠(VPA)能否通过降低脑损伤后金属基质蛋白-9(MMP-9)、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发挥脑保护作用目前报道较少。文章研究不同剂量VPA对实验性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探讨最佳的给药剂量。方法取成年雄大鼠100只,采用控制性皮层撞击损伤模型(CCI)法建立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假手术组(假手术组与造模组程序一样,但不行硬膜外撞击),外伤模型组[创伤性颅脑损伤(TBI)]、VPA低剂量组(TBI+30mgVPA)、VPA中浓度组(TBI+150mgVPA)、VPA高浓度组(TBI+300mgVPA),每组20只。大鼠于术后24h、3d、7d、14d时间点,分别行外伤功能损伤评分,评分后抽静脉血测血药浓度,抽血后处死,采用干湿重法行脑组织含水测定,Westernblot及免疫组化法测MMP9、AQP4含量。结果TBI组24h、3d、7d、14dmNSS评分分别为(8.4±0.9)、(7.0±0.7)、(5.8±1.0)和(4.5±1.3)分,VPA高浓度组分别为(4.6±1.3)、(3.8±1.3)、(3.0±0.7)和(1.8±0.8)分;与TBI组相比,伤后24h、3d、7d、14d,VPA中、高浓度组的mNSS评分均下降(P<0.05),VPA各浓度组各时间点mNSS评分逐渐降低,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组伤后24h、3d和7d脑含水量分别为(79.6±0.8)%、(82.6±0.8)%、(78.6±0.7)%,VPA高浓度组分别为(76.2±0.7)%、(76.9±1.7)%、(73.9±1.3)%;伤后24h、3d、7d,与TBI组脑组织含水量相比,VPA中、高浓度组降低(P<0.05),VPA各浓度组各时间点逐渐降低,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24h、3d,与TBI组比较,VPA各浓度组AQP4、MMP-9表达下降,给药浓度越高,下降越明显(P<0.05),两两比较发现,VPA各浓度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24h、3d,各组大鼠脑组织AQP4、MMP-9表达免疫组化显示,TBI组见大量阳性表达细胞数,细胞质棕黄色深染,随着给药浓度增加,阳性表达细胞数下降,细胞质棕黄色变浅。结论VPA可抑制大鼠脑损伤模型脑组织中AQP4、MMP-9蛋白表达,减轻脑水肿,对大鼠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在研究剂量范围内,高浓度的VPA脑保护作用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颅脑损伤模型 丙戊酸钠 金属基质蛋白9 水通道蛋白4 脑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在高血压相关性脑出血患者中表达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峻伶 肖文峰 +2 位作者 蒋正方 陈礼刚 胥成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对高血压相关性脑出血(HRICH)患者脑血管组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神经外科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9例为观察组,回顾性连续纳入同期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神经外科因颅... 目的探讨微小RNA对高血压相关性脑出血(HRICH)患者脑血管组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神经外科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9例为观察组,回顾性连续纳入同期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神经外科因颅脑外伤需行颅内减压术且伴高血压病史的住院患者9例为对照组。术中取两组患者术区皮质造瘘口的少量脑血管标本,通过Trizol法提取标本总RNA,筛选差异表达的微小RNA。从微小RNA差异表达谱中随机选择3种微小RNA,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验证结果的可靠性。采用TargetScan、miRDB、miRanda三种在线分析工具预测差异表达微小RNA的靶基因,并对靶基因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富集程度越高,相应的P值越小。结果(1)与对照组标本比较,观察组患者脑血管组织细胞中有35种差异表达的微小RNA,其中15种微小RNA表达下调,即hsa-let-7g-3p、hsa-miR-103a-2-5p、hsa-miR-126-5p、hsa-miR-130a-3p、hsa-miR-210-3p、hsa-miR-214-3p、hsa-miR-28-5p、hsa-miR-34a-5p、hsa-miR-378a-3p、hsa-miR-145-5p、hsa-miR-4785、hsa-miR-549a-5p、hsa-miR-574-3p、hsa-miR-590-3p、hsa-miR-660-3pg表达降低(均P<0.05);20种微小RNA表达上调,即hsa-miR-1180-3p、hsa-miR-1224-3p、hsa-miR-128-2-5p、hsa-miR-1298-3p、hsa-miR-137-5p、hsa-miR-139-3p、hsa-miR-139-5p、hsa-miR-2682-5p、hsa-miR-370-3p、hsa-miR-433-3p、hsa-miR-485-5p、hsa-miR-541-3p、hsa-miR-543、hsa-miR-598-5p、hsa-miR-6505-5p、hsa-miR-668-3p、hsa-miR-7-5p、hsa-miR-744-5p、hsa-miR-873-3p、hsa-miR-942-3p表达升高(均P<0.05)。(2)对已知的差异表达微小RNA采用TargetScan、miRDB、miRanda三种在线分析工具进行基因预测,结果显示,共同交集预测得到的靶基因有87个交集。(3)随机抽取3种差异表达的微小RNA进行荧光定量逆转录PCR验证,结果显示,与对照组(颅脑外伤伴高血压病史者)比较,观察组(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者)hsa-miR-145-5p、hsa-miR-28-5p表达降低(0.22±0.17比1.00±0.29,t=0.153;0.13±0.03比1.00±0.62,t=0.421),hsa-miR-139-3p表达升高(1.95±0.29比1.00±0.52,t=0.49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交集靶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主要涉及Ras相关蛋白1信号通路、黏附斑激酶、肿瘤微小RNA、环磷酸鸟苷-环磷酸鸟苷依赖性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人乳头状瘤病毒、肿瘤蛋白聚糖、肿瘤通道蛋白,其中MAPK信号通路的富集程度较高(P<0.01)。结论微小RNA可能在调控HRICH的相关生物学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高血压相关性脑出血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oJ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出血大鼠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普绢 刘茂春 +4 位作者 陈慧 刘亮 徐斌 刘学良 郑晓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46-850,共5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poJ)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脑出血(ICH)大鼠凋亡可能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及培养大鼠BMSCs,通过脂质体介导重组绿色荧光蛋白质粒pEGFP-N1-ApoJ转染BMSCs。将10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ApoJ/BMSC...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poJ)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脑出血(ICH)大鼠凋亡可能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及培养大鼠BMSCs,通过脂质体介导重组绿色荧光蛋白质粒pEGFP-N1-ApoJ转染BMSCs。将10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ApoJ/BMSCs组、BMSCs组和生理盐水(NS)组,通过“二次注血法”制备ICH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移植等体积的转染细胞悬液、BMSCs悬液和生理盐水至出血部位。通过干湿重法测量脑组织含水量,利用改良神经功能评分(mNss)评估大鼠神经功能情况。并采用RT-PCR、Westernblot检测血肿周围线粒体促凋亡因子(Omi/HtrA2)的表达情况。结果3组大鼠移植后,ApoJ/BMSCs组在第1、3、5、7天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同时间点的BMSCs组和NS组,其中BMSCs组低于NS组(P<0.05)。3组在移植后第1天时m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oJ/BMSCs组在移植后第3、5、7天的mNss评分明显低于BMSCs组和NS组,其中BMSCs组低于NS组(P<0.05)。RT-PCR结果显示,ApoJ/BMSCs组在第1、3、5、7天OmimRNA的表达较BMSCs组和NS组显著下调,其中BMSCs组低于NS组(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ApoJ/BMSCs组在第1、3、5、7天Omi/HtrA2蛋白的表达较BMSCs组和NS组显著下调,其中BMSCs组又低于NS组(P<0.05)。结论外源性ApoJ可能通过抑制Omi/HtrA2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减轻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轻ICH后继发性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J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脑出血 OMI/HTRA2 神经功能评分 脑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瘤细胞诱导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表达程序性细胞凋亡蛋白-1配体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明国 刘丛 +3 位作者 吴谦 李兴华 杨福兵 游国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384-2388,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对成纤维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表达水平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脑原代成纤维细胞种在孔板中,将胶质瘤细胞接种于Transwell上室,或直接加入胶质瘤细胞来源外泌体或条件培养基。流...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对成纤维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表达水平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脑原代成纤维细胞种在孔板中,将胶质瘤细胞接种于Transwell上室,或直接加入胶质瘤细胞来源外泌体或条件培养基。流式细胞术检测成纤维细胞PD-L1表达水平变化。结果胶质瘤与脑原代成纤维细胞共培养,可诱导成纤维细胞α-SMA表达上调,共培养2、4和6 d,成纤维细胞PD-L1阳性细胞比例逐渐增高,分别为(10.40±1.31)%、(48.67±2.19)%和(98.17±0.78)%,明显高于对照组(0.70±0.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将外泌体与成纤维细胞共培养6 d,10、20和40μg/mL组成纤维细胞PD-L1阳性率分别为(18.40±11.45)%、(38.67±2.19)%和(68.17±7.78)%,明显高于对照组(2.37±0.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去除外泌体后的肿瘤细胞条件培养基诱导成纤维细胞表达PD-L1的能力大大降低,共培养2、4和6 d,成纤维细胞PD-L1阳性率分别为(12.53±1.22)%,(13.93±1.59)%和(13.87±3.02)%。结论胶质瘤细胞可诱导成纤维细胞向癌相关成纤维细胞转化,并可能通过外泌体介导成纤维细胞表达PD-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成纤维细胞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 外泌体 程序性细胞凋亡蛋白-1配体 肿瘤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磁共振联合荧光素钠引导运动区胶质瘤切除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皓文 张苓 +6 位作者 都荣霞 张海旺 彭里磊 陆笑非 刘洛同 明扬 陈礼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59-863,共5页
目的:探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联合荧光素钠(fluorescein sodium,FLS)引导运动区胶质瘤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5例运动区胶质瘤患者随机分组手术治疗。试验组(联合手术组... 目的:探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联合荧光素钠(fluorescein sodium,FLS)引导运动区胶质瘤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5例运动区胶质瘤患者随机分组手术治疗。试验组(联合手术组,23例)术前行头颅f MRI检查,术中联合使用FLS治疗;对照组(传统手术组:22例)术前行头颅MRI辅查。术后3 d所有患者行MRI评估肿瘤全切率,术后2周使用Karnofsky评分评价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治疗结束后随访2年。观察两组患者在肿瘤切除程度、生存质量及术后2年生存率是否有统计学差别。结果:术后试验组患者中,肿瘤全切除比例为87%,而对照组仅为59.1%。试验组术后2周生存质量分级比例分别为非依赖级为91.3%、半依赖级为8.7%,无依赖级患者;对照组中非依赖级患者比例为45.5%、半依赖级为45.5%和依赖级为9%。实验组术后2年生存率为78.3%,对照组生存率为50%。试验组在肿瘤的全切率(P=0.037)、患者术后2周生存质量(P=0.001)和术后2年生存率(P=0.042)均高于传统手术组。结论:在运动区胶质瘤的手术治疗中,f MRI联合FLS能指导尽可能全切肿瘤组织,保护功能敏感区,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区 胶质瘤 荧光素钠 功能磁共振 传统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VIS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6
13
作者 田涛 彭汤明 +2 位作者 万伟锋 陈礼刚 黄昌仁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48-253,共6页
目的探讨LVIS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5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56例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患者经LVIS支架于急性期治疗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均采用... 目的探讨LVIS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5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56例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患者经LVIS支架于急性期治疗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均采用LVIS支架进行治疗,术后即刻、半年及1年随访造影结果采用Raymond分级(RS分级)进行评估,临床随访结果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进行评分。结果本组56例患者中,共对60个动脉瘤行LVIS支架置入,支架展开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动脉瘤完全栓塞率为80.0%(48/60),近全栓塞率为13.3%(8/60),不全栓塞率为6.7%(4/60);术后半年随访造影显示动脉瘤完全栓塞率为87.8%(36/41),近全栓塞率为7.3%(3/41),不全栓塞率为4.9%(2/41);术后1年随访造影显示动脉瘤完全栓塞率为83.0%(39/47),近全栓塞率为12.8%(6/47),不全栓塞率为4.3%(2/47)。56例患者中有49例获得临床随访,失访7例,平均随访时间为(13±4)个月,临床随访显示预后良好(mRS评分0~2分)率为87.8%(43/49)。术中并发症7例,分别为术中载瘤动脉内血栓形成5例、术中动脉瘤破裂2例。结论 LVIS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其远期疗效有待长期随访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 破裂 支架 栓塞 预后 LVIS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显微手术治疗胶质瘤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4
14
作者 韩童利 江涛 +1 位作者 曹小兰 周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04-1206,共3页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接受脑胶质瘤显微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予以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接受脑胶质瘤显微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予以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T2时的收缩压、IL-6水平、皮质醇水平及T3、T4时的IL-6水平、皮质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干预之后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患者的手术室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显微手术 治疗 胶质瘤 手术室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胶质瘤患者精神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胡齐 周杰 陈礼刚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57-759,共3页
胶质瘤患者手术前后均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但神经外科医师常常更关注如何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对胶质瘤相关精神障碍的评估及治疗有所忽略,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也给患者家庭照顾者带来了极大困扰。全面了解胶质瘤患者精神心理状... 胶质瘤患者手术前后均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但神经外科医师常常更关注如何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对胶质瘤相关精神障碍的评估及治疗有所忽略,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也给患者家庭照顾者带来了极大困扰。全面了解胶质瘤患者精神心理状况可以更好地评价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文就近年来胶质瘤患者精神障碍相关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精神障碍 影响因素 评估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53-3p靶向TGFβ2对胶质瘤细胞侵袭、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石洪仁 陈礼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22-727,共6页
目的探究miR-153-3p与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2,TGFβ2)的靶向关系以及对体外培养胶质瘤细胞侵袭、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R-153-3p对SHG-44细胞TGFβ2mRNA和蛋... 目的探究miR-153-3p与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2,TGFβ2)的靶向关系以及对体外培养胶质瘤细胞侵袭、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R-153-3p对SHG-44细胞TGFβ2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153-3p与TGFβ2的结合位点;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miR-153-3p与TGFβ2的靶向关系;体外侵袭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miR-153-3p对SHG-44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侵袭、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miR-153-3p mimic抑制SHG-44细胞中TGFβ2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软件预测显示miR-153-3p与TGFβ2存在连续的结合区域;miR-153-3p mimic与TGFβ2野生型报告载体共转后,细胞中荧光素酶的活性降低(P <0.01);miR-153-3p mimic与TGFβ2突变型报告载体共转后,细胞中荧光素酶的活性没有明显变化。miR-153-3p mimic转染SHG-44细胞后,侵袭细胞数目减少,划痕闭合率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降低,神经钙黏蛋白(N-cadherin)、Snail-2、波形蛋白(Vimentin)和Twist的表达降低,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升高(P<0.01);TGFβ2高表达缓解miR-153-3p mimic对SHG-44细胞侵袭、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的表达。结论 miR-153-3p靶向TGFβ2抑制体外培养胶质瘤细胞侵袭、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转化生长因子Β2 上皮间质转化 上皮钙黏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干预对大鼠颅脑创伤后钙调蛋白表达和脑水肿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廖帅 郑晓梅 +7 位作者 丁华强 汪棋笙 张烨 何济民 李祥龙 陈礼刚 江涌 刘亮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15-820,共6页
目的亚低温治疗颅脑创伤是针对颅脑创伤有效的脑保护措施。文中旨在探讨亚低温干预对大鼠颅脑创伤模型钙调蛋白表达和脑水肿的影响。方法选取9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37℃,仅开骨窗,不打击)、常温组(37℃,开骨窗后打击制作颅... 目的亚低温治疗颅脑创伤是针对颅脑创伤有效的脑保护措施。文中旨在探讨亚低温干预对大鼠颅脑创伤模型钙调蛋白表达和脑水肿的影响。方法选取9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37℃,仅开骨窗,不打击)、常温组(37℃,开骨窗后打击制作颅脑创伤模型)及亚低温组[(32±0.5)℃,开骨窗后打击制作颅脑创伤模型],每组30只。每组各取6只大鼠于1、3、5、7d行改良神经功能评分(mNSS),其余分别于6、12、24、48h行头颅MRI后取脑组织,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钙调蛋白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亚低温组、常温组各时间点mNSS评分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亚低温组较常温组明显降低(P<0.05)。亚低温组6、12、24h钙调蛋白mRNA(1.83±0.19、1.72±0.12、1.59±0.06)较常温组(2.76±0.25、2.49±0.18、2.04±0.14)表达减少(P<0.05),亚低温组48h钙调蛋白mRNA(1.60±0.07)较常温组(1.65±0.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低温组、常温组各时间点钙调蛋白、钙调蛋白mRNA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上调(P<0.05),亚低温组蛋白表达较常温组下降(P<0.05)。亚低温组6、12、24、48h脑组织损伤水肿区体积[(32.14±4.52)、(36.52±4.10)、(42.10±4.38)、(46.25±5.02)mm^3]较常温组[(48.56±5.35)、(53.13±6.31)、(59.23±6.82)、(62.35±7.25)mm^3]明显降低(P<0.05)。结论亚低温干预治疗能改善颅脑创伤后大鼠神经功能,明显降低大鼠颅脑创伤后的钙调蛋白表达和脑水肿,可能与亚低温的神经保护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亚低温 钙调蛋白 脑水肿 脑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4
18
作者 李伦 黄昌仁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4期44-47,共4页
目的比较并分析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世界神经外科学会联合会(Worl... 目的比较并分析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世界神经外科学会联合会(World Federation of Neurosurgical Societies,WFNS)分级为Ⅳ~Ⅴ级(高分级)的aSA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入选患者分为栓塞组和夹闭组,每组各50例。栓塞组患者行弹簧圈瘤腔内栓塞和支架辅助栓塞,夹闭组患者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采用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价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效果,记录脑积水、再出血及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情况。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并比较术前和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G、IgA及IgM水平。结果栓塞组患者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夹闭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夹闭组(P<0.05)。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IgG、IgA及IgM水平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夹闭组患者IgG、IgA及IgM水平均显著低于栓塞组(P<0.05)。结论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相比,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aSAH效果更佳,并发症发生率更少,且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栓塞术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DSA彩色融合技术在大脑中动脉远端血管介入术中导航定位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鑫 蒲先智 +3 位作者 陈林 彭汤明 刘勇贵 孙晓磊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38-542,共5页
目的 评价三维DSA彩色融合技术在大脑中动脉远端血管介入术中导航定位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大脑中动脉远端动静脉畸形和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3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17,术中采用三维DS... 目的 评价三维DSA彩色融合技术在大脑中动脉远端血管介入术中导航定位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大脑中动脉远端动静脉畸形和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3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17,术中采用三维DSA彩色融合技术辅助导航)和对照组(n=19,采用二维路径图导航).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微导管超选病变血管导引时间、X线透视时间、对比剂用量、辐射剂量[空气比释动能(AK)、剂量-面积乘积(DAP)]、手术相关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间手术时间[(95.80±12.50)min比(103.70±9.60)min]、微导管导引时间[(5.82±1.94)min比(8.47±2.48)min]、X线透视时间[(35.76±4.72)s比(51.16±5.80)s]、对比剂用量[(27.06±2.77)mL比(33.05±5.46)mL]、辐射剂量[AK:(88.48±21.67)mGy比(234.99±40.60)mGy,DAP:(7.11±1.07)Gyc/m2比(13.40±3.34)Gy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有2例术后2 d发生对比剂肾病.实验组术中导引难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 三维DSA彩色融合技术应用于大脑中动脉远端血管超选导航定位,具有可靠性高,术中导引时间短、辐射剂量低、对比剂用量低,手术效率高等优势,具有较高的辅助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影像融合 大脑中动脉 介入手术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与Ca^(2+)在大鼠创伤性脑水肿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何济民 郑晓梅 +5 位作者 张烨 黄浩 官明 江涌 陈礼刚 刘亮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75-880,共6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Ca^(2+)在颅脑创伤后脑水肿中的相关性及两者在脑水肿中与水通道蛋白4(AQP-4)可能存在的影响关系。方法采用自由落体打击法制造颅脑创伤动物模型,按处理方式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单纯处理组、环戊苯吡...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Ca^(2+)在颅脑创伤后脑水肿中的相关性及两者在脑水肿中与水通道蛋白4(AQP-4)可能存在的影响关系。方法采用自由落体打击法制造颅脑创伤动物模型,按处理方式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单纯处理组、环戊苯吡酮(TNF-α抑制剂)处理组、尼莫地平(Ca^(2+)通道阻滞剂)处理组,均采用Western blot法及mRNA PCR法检测各组脑组织中TNF-α、AQP-4表达量及用比色法检测脑组织细胞内Ca^(2+)含量,同时影像学检测各组大鼠创伤后脑水肿程度。结果 (1)颅脑创伤后单纯处理组脑组织中TNF-α、AQP-4表达量及Ca^(2+)含量明显较空白对照组增加,影像学提示脑水肿明显;(2)环戊苯吡酮处理组与单纯处理组比较,大鼠脑组织中TNF-α、AQP-4表达量明显降低,脑组织细胞内Ca^(2+)含量也下降,影像学提示脑水肿存在,但较单纯处理组大鼠脑水肿轻;(3)尼莫地平处理组与单纯处理组比较,大鼠脑组织细胞内Ca^(2+)含量明显降低,AQP-4表达量明显降低,而TNF-α表达量无明显变化,影像学提示脑水肿存在,但较单纯处理组大鼠脑水肿较轻;(4)环戊苯吡酮处理组大鼠与尼莫地平处理组大鼠比较,经Ca^(2+)通道阻滞剂处理后大鼠脑水肿稍轻,但差异不明显。结论颅脑创伤后脑组织中TNF-α表达量及Ca^(2+)含量明显增加,TNF-α及Ca^(2+)参与脑组织水肿发生,且在创伤后脑水肿中TNF-α可能为Ca^(2+)上游信号,TNF-α可能是通过影响脑细胞钙超载从而参与创伤后脑水肿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TNF-Α CA^2+ TNF-Α抑制剂 Ca^2+通道阻滞剂 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