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医院4084例妇科门诊患者HPV感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范凌晔 詹平 +1 位作者 汪春燕 刘尧芳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5-342,共8页
目的调查不同年龄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亚型的分布及其与宫颈病变的关联。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就诊,行阴道镜病理检查和HPV分型检测的4084例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根据年龄分为5组,根据病理结果... 目的调查不同年龄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亚型的分布及其与宫颈病变的关联。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就诊,行阴道镜病理检查和HPV分型检测的4084例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根据年龄分为5组,根据病理结果分为6组: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宫颈原位癌、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组。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分析HPV感染的总体状况及不同年龄组中阳性检出率、亚型分布、单一和多重基因亚型感染的差异,比较不同年龄组的HPV多重基因亚型感染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比较不同年龄组和不同宫颈病变组中的HPV感染和亚型分布特征和不同宫颈病变在各年龄组的分布情况。结果4084例患者中,HPV阳性检出率为93.24%,且不同年龄组的阳性检出率存在差异(χ^(2)=11.400,P=0.022);单一基因亚型感染占比64.67%,单一和多重基因亚型感染在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736,P<0.001);检出的23种HPV亚型中,检出率前5的亚型是HPV16(31.88%)、HPV52(25.20%)、HPV58(14.57%)、HPV18(11.12%)和HPV51(7.81%);在不同宫颈病变组间,阳性检出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中,感染最多的亚型是HPV16、HPV18、HPV52、HPV58和HPV33。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年龄和宫颈病变相关性显著(r=0.051,P=0.001),各年龄组中CC检出率分别是0.29%(18~29岁),1.08%(30~39岁),3.52%(40~49岁),4.09%(50~59岁),10.37%(60~82岁)。结论HPV16、HPV52、HPV58和HPV18在妇科就诊女性中是易感染的基因亚型;宫颈癌的发生与HPV16和HPV18感染存在相关性,>40岁女性的宫颈癌风险显著偏高,且随年龄增加,就诊女性宫颈癌检出率也随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亚型 宫颈病变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大鼠的卵巢早衰 被引量:9
2
作者 谭丽 毛熙光 +1 位作者 钟影 刘敬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5-91,共7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s)移植修复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大鼠卵巢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对照组,其他20只大鼠建立POF模型,模型大鼠分为模型组(10只)和h UCMSCs移植...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s)移植修复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大鼠卵巢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对照组,其他20只大鼠建立POF模型,模型大鼠分为模型组(10只)和h UCMSCs移植组(10只)。观察各组大鼠卵泡情况和卵巢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E2、FSH、AMH、ROS、8-OHdG水平,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SOD1及UCP2的蛋白变化。结果 HE染色显示: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闭锁卵泡数量上升,而生长卵泡数量下降(均P <0.05),h UMSCs移植组与模型组比较闭锁卵泡数量下降,而生长卵泡数量上升(均P<0.05);卵巢电镜观察结果显示:h UMSCs移植治疗后,大鼠卵巢细胞出现细胞核,核膜逐渐恢复,出现少量细胞器;ELISA结果显示:h UCMSCs移植组血清LH、FSH水平、ROS和8-OHdG生成量较模型组明显下降(均P<0.05),而与对照组、模型组比较,h UCMSCs移植组E2水平明显上升(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免疫组化UCP-2、SOD1阳性细胞数增加,而h UCMSCs移植组UCP-2、SOD1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减少;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卵巢组织中SOD1、UCP-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经过h UCMSCs移植治疗后,SOD1、UCP-2蛋白水平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h UMSCs移植可通过降低SOD1及UCP-2的表达,从而降低氧化应激反应,最终达到修复卵巢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卵巢早衰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