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型肉毒毒素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富波 龚格格 +1 位作者 张悦 欧册华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97-1302,共6页
带状疱疹神经痛(HZN)是一种难治性神经病理性疼痛。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患病率也逐渐增加。因其疼痛剧烈,常持续数月数年之久,对工作生活影响巨大。如何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预防后遗神经痛等... 带状疱疹神经痛(HZN)是一种难治性神经病理性疼痛。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患病率也逐渐增加。因其疼痛剧烈,常持续数月数年之久,对工作生活影响巨大。如何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预防后遗神经痛等是治疗的关键。然而常规的药物治疗常出现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总体有效率低,不利于疼痛的控制和减轻。A型肉毒毒素(BTX-A)是肉毒杆菌释放的一种外毒素,其注射技术简单,通过作用神经肌肉接头的突触、抑制神经炎症反应等机制,可有效缓解PHN的疼痛程度、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该文就BTX-A在PHN诊治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 带状疱疹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射频治疗激惹型与混合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富波 龚格格 +1 位作者 邱玲 欧册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78-584,共7页
目的:探讨脉冲射频治疗激惹型与混合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就诊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1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90例,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分为混合型... 目的:探讨脉冲射频治疗激惹型与混合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就诊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1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90例,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分为混合型组(30例)与激惹型组(30例)。所有病人采用超声引导下行外周神经脉冲射频。对两组病人术前、术后1周及1、3、6个月不同时间点的疼痛及睡眠质量进行评估,疼痛程度采用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并对术后6个月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病人NRS、PSQI评分在术后各时间点均降低(P<0.05)。与混合型组比较,激惹型组病人术后3个月时NRS评分较低(P<0.05);术后1周、1、6个月两组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时,混合型组有效率为93.3%,激惹型组有效率为70.0%(P<0.05)。结论:脉冲射频能有效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疼痛,两组中远期疗效无差异,但混合型组有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脉冲射频 周围神经 激惹型 混合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李富波 龚格格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30-532,共3页
带状疱疹神经痛(zoster-related neuralgia,ZRN)是由潜伏在背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经再激活引起的神经皮肤感染[1],表现为针刺样、刀割样或烧灼样的疼痛,伴有神经受累节段皮肤的感染,... 带状疱疹神经痛(zoster-related neuralgia,ZRN)是由潜伏在背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经再激活引起的神经皮肤感染[1],表现为针刺样、刀割样或烧灼样的疼痛,伴有神经受累节段皮肤的感染,即成簇或带状样红色丘疹和水疱。9%~34%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2]。神经阻滞(nerve block,NB)为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缓解疼痛,但作用时间短,需要多次治疗。而脉冲射频及脊髓电刺激等技术要求高、治疗费用贵及医患辐射大等问题,较难广泛开展。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是基于闸门控制理论兴起的一种以电流脉冲激活外周神经纤维的非侵入式镇痛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痛 带状疱疹 神经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神经脉冲射频与短时程脊髓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 被引量:23
4
作者 李富波 张悦 +1 位作者 龚格格 欧册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681-2685,共5页
目的比较外周神经脉冲射频与短时程脊髓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109例为研究对象,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分外周神经脉冲射频组(... 目的比较外周神经脉冲射频与短时程脊髓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109例为研究对象,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分外周神经脉冲射频组(射频组26例)与短时程脊髓电刺激组(电刺激组26例)。射频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脉冲射频,电刺激组在DSA引导下置入电极刺激。比较术后1周及术后1、3、6个月时的NRS评分与PSQI评分,并观察并发症。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NRS、PSQI评分在术后各时点降低(均P<0.05)。与射频组比较,电刺激组术后1个月时NRS评分较低(P<0.05);术后1周、术后3、6个月两组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各时点PSQI评分均较低(均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神经脉冲射频与脊髓电刺激都能有效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疼痛,中远期疗效无差异,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脉冲射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脉冲射频 脊髓电刺激 周围神经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灌洗联合脉冲射频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被引量:18
5
作者 李富波 龚格格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0-414,共5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灌洗联合脉冲射频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49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膝关节灌洗组(GX组)25例,膝关节灌洗+脉冲射频... 目的探讨膝关节灌洗联合脉冲射频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49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膝关节灌洗组(GX组)25例,膝关节灌洗+脉冲射频组(GX+PRF组)24例。比较两组治疗术前、术后1周、术后1、3、6个月疼痛数字量表评分(NR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对中长期疗效进行评估。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NRS评分、WOMAC指数均有明显的降低,GX+PRF组下降更为明显,术后1个月与GX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GX+PRF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GX组。结论膝关节灌洗联合脉冲射频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中长期疗效优于单纯膝关节灌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灌洗 脉冲射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