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2~3cm肾下盏结石后肾下盏解剖结构的变化及对术后清石率的影响
1
作者 吴韬 王亮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3-190,共8页
目的:探讨改良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2~3 cm肾下盏结石后肾下盏解剖结构变化及对术后清石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300例2~3 cm肾下盏结... 目的:探讨改良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2~3 cm肾下盏结石后肾下盏解剖结构变化及对术后清石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300例2~3 cm肾下盏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改良无管化PCNL治疗术后疗效将患者分为清除组(n=253)和残余组(n=47),对2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限制性三次样条回归法分析肾下盏解剖结构参数变化与术后结石残余的关系;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并基于此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对模型的诊断效能进行评估。结果:2组患者在肾功能不全史(P=0.017)、肾下盏长度(infundibular length,IL)(P<0.001)、结石数量(P=0.025)、结石CT值(P=0.001)、肾下盏宽度(infundibular width,IW)(P<0.001)、手术时间(P=0.002)、肾盂漏斗部夹角(infundibulopelvic angle,IPA)(P<0.001)、肾盂肾下盏高度(pelvic caliceal height,PCH)(P<0.001)、血尿酸(uric acid,UA)(P<0.001)、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P=0.014)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显示调整后IL、PCH、IW、IPA仍是术后结石残余的危险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石数量、结石CT值、IL、PCH是影响患者经改良无管化PCNL治疗肾下盏结石残余的独立危险因素,IW、IPA是保护因素(均P<0.05);利用以上影响因素进行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得到回归方程为Logit(P)=-2.567+0.1109×X_(1)+1.170×X_(2)-0.226×X3+0.023×X4-0.442×X5+0.714×X6,其一致性指数0.893(95%CI=0.878~0.901),ROC曲线分析显示,模型AUC为0.888(95%CI=0.869~0.897),灵敏度为0.827,特异度为0.795,区分度较好;校准曲线提示该模型准确度较高。结论:改良无管化PCNL治疗2~3 cm肾下盏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肾下盏结石患者可通过充分考虑解剖结构方面影响因素进行合理制定治疗方案,从而进行针对性预防,提高患者术后结石清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2~3 cm肾下盏结石 肾下盏解剖结构 清石率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1在钬激光致输尿管狭窄患者中的作用及甘草酸苷的体外抑制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柯宇 王亮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631-1635,共5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在钬激光致输尿管狭窄患者中的作用及甘草酸苷的体外抑制效应。方法:选取28例钬激光致输尿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输尿管狭窄段切除术,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输尿管狭窄段组织中HMGB...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在钬激光致输尿管狭窄患者中的作用及甘草酸苷的体外抑制效应。方法:选取28例钬激光致输尿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输尿管狭窄段切除术,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输尿管狭窄段组织中HMGB1、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水平,Pearson法分析HMGB1与各因子的相关性。将人输尿管上皮SV-HUC-1细胞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钬激光组、钬激光+甘草酸苷组。照射48 h后,Western blot检测HMGB1及下游TLR4/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ELISA检测上清中IL-1β、TNF-α、TGF-β1、Ⅰ型胶原蛋白、纤维连接蛋白的含量;免疫荧光染色检测E-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情况。结果:HMGB1 mRNA表达与IL-1β、TNF-α、TGF-β1 mRNA水平呈正相关(P<0.05)。对照组、钬激光+甘草酸苷组细胞中HMGB1、TLR4、p-NFκB蛋白表达量均低于钬激光组(P<0.05)。对照组、钬激光+甘草酸苷组细胞上清液中IL-1β、TNF-α、TGF-β1、Ⅰ型胶原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含量均低于钬激光组(P<0.05)。与钬激光组相比较,对照组、钬激光+甘草酸苷组细胞E-cadherin荧光强度明显增强,Vimentin荧光强度明显减弱。结论:在钬激光致输尿管狭窄患者的输尿管组织中,HMGB1表达与促炎及促纤维化因子水平呈正相关。在钬激光照射输尿管上皮细胞的体外模型中,甘草酸苷可抑制HMGB1及其下游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下调炎症及纤维化因子的表达,抑制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钬激光 输尿管狭窄 高迁移率族蛋白1 甘草酸苷 炎症 纤维化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1例
3
作者 李梓玉 杨永 +2 位作者 张翠薇 谢礼波 刘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1-122,共2页
患者男性,70岁。无明显诱因出现肉眼血尿4个月余,伴尿频、尿痛,遂于2019年4月就诊于我院。男性泌尿系超声示膀胱壁低回声伴环状钙化,增强CT示膀胱左侧后壁局部不均匀增厚隆起(图1);腹膜后大血管旁多发淋巴结肿大。膀胱镜检查见膀胱左侧... 患者男性,70岁。无明显诱因出现肉眼血尿4个月余,伴尿频、尿痛,遂于2019年4月就诊于我院。男性泌尿系超声示膀胱壁低回声伴环状钙化,增强CT示膀胱左侧后壁局部不均匀增厚隆起(图1);腹膜后大血管旁多发淋巴结肿大。膀胱镜检查见膀胱左侧壁有一宽基息肉状新生物,膀胱内广泛滤泡样及鱼鳞样改变,侵及膀胱颈口及双侧输尿管开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通过SIRT1/STAT3/GSDME抑制炎症和焦亡缓解肾脏足细胞损伤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洁琼 李戈 +5 位作者 汪少华 万宇 刘云 黄丛改 郭渠莲 钟芳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79-1287,共9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quercetin,Que)在肾脏足细胞炎症损伤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将MPC5小鼠足细胞分为正常糖对照组(NG)、甘露醇对照组(MA)、高糖组(HG)和高糖+槲皮素组(HG+Que)。CCK-8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 目的探讨槲皮素(quercetin,Que)在肾脏足细胞炎症损伤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将MPC5小鼠足细胞分为正常糖对照组(NG)、甘露醇对照组(MA)、高糖组(HG)和高糖+槲皮素组(HG+Que)。CCK-8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SIRT1、STAT3、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和焦亡蛋白GSDME的表达情况;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炎症因子(IL-6、TNF-α、IL-18、IL-1β)的表达水平。利用siRNA干扰技术,在高糖诱导+Que干预下,设置干扰对照组(HG+si-NC+Que)和SIRT1干扰组(HG+si-SIRT1+Que),进一步评估SIRT1在高糖诱导+Que作用下的生物学意义。结果与高糖对照组比较,40μmol·L^(-1)的Que能够缓解高糖诱导的MPC5细胞凋亡,降低凋亡蛋白Bax和caspase-3表达,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Que能降低高糖诱导的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和IL-18表达。机制上,Que能够缓解高糖对SIRT1表达的抑制作用,降低STAT3激活和N-GSDME表达,抑制细胞焦亡。与si-NC对照组比较,si-SIRT1组能够逆转Que对高糖诱导足细胞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凋亡蛋白Bax和caspase-3表达升高,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降低,细胞上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和IL-18表达升高,STAT3和N-GSDME表达升高。结论Que通过SIRT1/STAT3/GSDME通路,抑制细胞焦亡,缓解肾脏足细胞的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SIRT1 STAT3 足细胞 炎症 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术式治疗直径>2 cm的肾结石疗效对比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杰 彭钺强 +2 位作者 赵鑫 昌亮亮 唐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2-327,共6页
目的:比较经皮肾镜、输尿管软镜及智能控压吸引系统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2 cm肾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采用经皮肾镜、输尿管软镜及智能控压吸引系统联合输尿管软镜治... 目的:比较经皮肾镜、输尿管软镜及智能控压吸引系统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2 cm肾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采用经皮肾镜、输尿管软镜及智能控压吸引系统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2 cm肾结石的90例患者(每组30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结果:经皮肾镜组手术时间为(54.1±22.7)min,输尿管软镜组为(53.9±27.0)min,短于智能控压吸引系统联合输尿管软镜组的(81.0±28.2)min,有统计学差异(P<0.05)。输尿管软镜组术中出血量为(3.2±2.1)mL,智能控压吸引系统联合输尿管软镜组为(5.7±4.5)mL,少于经皮肾镜组的(16.1±17.2)mL,有统计学差异(P<0.05)。输尿管软镜组术后住院时间为(1.2±0.5)d,智能控压吸引系统联合输尿管软镜组为(1.5±1.7)d,短于经皮肾镜组的(6.4±5.2)d,有统计学差异(P<0.05)。智能控压吸引系统联合输尿管软镜组住院费用为(2.3±0.4)万元,少于输尿管软镜组的(2.7±0.4)万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皮肾镜组为(2.6±0.7)万元,与其余2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输尿管软镜组发热发生率为33.3%,高于经皮肾镜组的10.0%,智能控压吸引系统联合输尿管软镜组为3.3%,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皮肾镜组肾盏撕裂出血发生率为3.3%,输尿管软镜组为0.0%,智能控压吸引系统联合输尿管软镜组为0.0%,无统计学差异(P>0.05)。智能控压吸引系统联合输尿管软镜组肾盂肾盏黏膜损伤发生率为3.3%,低于经皮肾镜组的26.7%和输尿管软镜组的40.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皮肾镜组肾周血肿发生率为3.3%,输尿管软镜组为0.0%,智能控压吸引系统联合输尿管软镜组为0.0%,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皮肾镜组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73.3%,输尿管软镜组为20.0%,智能控压吸引系统联合输尿管软镜组为46.7%,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输尿管软镜及智能控压吸引系统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2 cm肾结石都是可选择的,经皮肾镜在清石率方面最有优势,但并发症发生率高且较严重。智能控压吸引系统联合输尿管软镜清石率高于输尿管软镜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智能控压吸引系统安全高效值得推广应用,3种术式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 输尿管软镜 智能控压 吸引系统 肾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1-3p靶向TGF-β2对人前列腺癌C4-2B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寓 邱明星 熊国兵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37-1243,共7页
目的:探讨miR-141-3p与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2, TGF-β2)基因的靶向关系及其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株C4-2B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转染miR-141-3p mimic后,qRT-PCR检测C4-2B细胞miR-141-3p和TGF-β2 mRNA的... 目的:探讨miR-141-3p与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2, TGF-β2)基因的靶向关系及其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株C4-2B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转染miR-141-3p mimic后,qRT-PCR检测C4-2B细胞miR-141-3p和TGF-β2 mRNA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41-3p与TGF-β2的靶向关系。miR-141-3p mimic与TGF-β2过表达载体单独或共转染C4-2B细胞后, 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C4-2B细胞中TGF-β2蛋白的表达水平,Hoechst33258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miR-141-3p mimic转染后,C4-2B细胞miR-141-3p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提高、TGF-β2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均P<0.01)。miR-141-3p mimic与野生型报告载体共转后,荧光素酶的活性显著降低(P<0.01);miR-141-3p mimic与突变型报告载体共转后,荧光素酶的活性没有明显变化(P>0.05);mi R-141-3p mimic添加到pcTGF-β2转染的C4-2B细胞后,细胞增殖倍数明显降低、凋亡细胞数目显著增加、细胞侵袭能力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miR-141-3p与TGF-β2存在靶向关系,且两者协同影响人前列腺癌C4-2B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并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C4-2B细胞 miR-141-3p 转化生长因子-Β2 增殖 凋亡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素和U0126体外协同抗人膀胱癌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伍连春 陈杰翔 +4 位作者 喻小兰 唐小平 王晓燕 张宇骄 夏纪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36-1340,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芩素和U0126体外协同抗人膀胱癌T-24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用黄芩素、U0126及二者联合处理T-24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显微镜下计数细胞数量变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 目的:探讨黄芩素和U0126体外协同抗人膀胱癌T-24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用黄芩素、U0126及二者联合处理T-24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显微镜下计数细胞数量变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T-24细胞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Cyclin D1、GSK-3β和AKT RNA水平、蛋白水平,分析黄芩素与U0126对膀胱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结果:T-24细胞经不同浓度黄芩素处理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T-24细胞经黄芩素处理24 h,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多,S期细胞比例明显下降,细胞数减少,采用黄芩素联合U0126处理T-24细胞24 h,S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黄芩素或U0126单独处理T-24细胞引起明显细胞凋亡,二者联合处理凋亡更明显;利用两种药物单独或联合作用T-24细胞24 h,GSK-3β、ERK1/2、AKT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ERK1/2、Cyclin D1的mRNA表达减少,联合处理作用更显著。结论:黄芩素和U0126均可诱导T-24细胞凋亡,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S期细胞比例,联合应用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U0126 膀胱癌 T-24 凋亡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Ridit法与RSR法综合评价临床科室医疗质量 被引量:9
8
作者 王舟强 杨建南 +1 位作者 李涛 吴小琴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04-607,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科室医疗质量的评价方法,为决策者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供可靠参考,找出科室之间的差距,不断提升医院的影响力。方法以2015年某院临床科室作为评价对象,建立医疗质量综合评价模型,根据出院病人的治疗质量情况和危重率计算各科... 目的探讨临床科室医疗质量的评价方法,为决策者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供可靠参考,找出科室之间的差距,不断提升医院的影响力。方法以2015年某院临床科室作为评价对象,建立医疗质量综合评价模型,根据出院病人的治疗质量情况和危重率计算各科Ridit值,结合RSR法对某院33个临床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各临床科室医疗质量可归为四档,7个临床科室最好,2个科室最差。结论校正的Ridit法结合RSR法能够克服单个综合评价方法的缺点,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科学,为提高医院科学管理水平提供依据,不断提升医院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DIT法 RSR法 医疗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YAP表达及YAP对膀胱癌干细胞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杨勇 姜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3181-3184,共4页
目的探究膀胱癌中yes相关蛋白(YAP)表达情况,并研究YAP对膀胱癌干细胞特性的影响。方法使用Western blot和qRT-PCR实验检测正常膀胱上皮细胞及膀胱癌细胞YAP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应用慢病毒过表达T24细胞YAP表达,使用Western blot和qRT-... 目的探究膀胱癌中yes相关蛋白(YAP)表达情况,并研究YAP对膀胱癌干细胞特性的影响。方法使用Western blot和qRT-PCR实验检测正常膀胱上皮细胞及膀胱癌细胞YAP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应用慢病毒过表达T24细胞YAP表达,使用Western blot和qRT-PCR实验检测膀胱癌细胞系干细胞标志物CD133、Nanog和Oct-4变化;应用平板克隆实验检测膀胱癌克隆形成能力改变。结果膀胱癌细胞相对正常膀胱上皮细胞YAP高表达(P <0.05);成功构建YAP过表达膀胱癌细胞系;YAP过表达膀胱癌细胞干细胞标志物CD133、Nanog和Oct-4表达上调,YAP过表达后平板克隆体积增大、数量增多(P <0.05),干细胞特性增强。结论 YAP在膀胱癌中高表达,且YAP高表达增强膀胱癌干细胞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YAP 慢病毒 肿瘤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S1P2基因的siRNA有效片段慢病毒载体的筛选 被引量:1
10
作者 晏萧 夏纪毅 +2 位作者 程波 朱永生 姜睿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38-1344,共7页
目的:筛选能显著抑制原代培养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内1-磷酸鞘氨醇受体2(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 2,S1P2)基因表达的siRNA慢病毒载体。方法:SHR及SD大鼠各5只用于原... 目的:筛选能显著抑制原代培养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内1-磷酸鞘氨醇受体2(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 2,S1P2)基因表达的siRNA慢病毒载体。方法:SHR及SD大鼠各5只用于原代培养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并分成6组,每组5个样本,每个样本约1.0×105个细胞,分别为携带靶向S1P2基因的siRNA-1~3号靶点的SHR慢病毒转染组(SHR siRNA-1、SHR siRNA-2和SHR siRNA-3组)、携带慢病毒空载体的SHR转染组(SHR GFP组)、SHR未转染对照组(SHR control组)和SD大鼠对照组(SD control组)。将靶向S1P2的siRNA片段的慢病毒载体,以感染复数(MOI)=60转染各组SHR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于转染72 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荧光表达情况,用Western blot分析各组S1P2、ROCK1、ROCK2和eNOS在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内的表达变化,RT-PCR检测各组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S1P2、ROCK1和ROCK2的mRNA的表达。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SHR siRNA-1、SHR siRNA-2、SHR siRNA-3和SHR GFP组细胞转染效率均>80%;SHR GFP组与SHR control组相比,S1P2、ROCK1和ROCK2的mRNA和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SHR siRNA-1、SHR siRNA-2、SHR siRNA-3和SD control组均显著低于SHR control组(P<0.05)。而SHR siRNA-1、SHR siRNA-2、SHR siRNA-3和SHR GFP组eNOS蛋白表达与SHR control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别,但SD control组显著高于SHR control组(P<0.05)。结论:3组针对S1P2的siRNA慢病毒载体均能显著抑制SHR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内S1P2的表达,下调ROCK1和ROCK2表达,其中靶向S1P2的siRNA-1抑制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1-磷酸鞘氨醇受体2 小干扰RNA 慢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来膦酸联合多西他赛治疗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 被引量:9
11
作者 赵宏毅 王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633-2636,共4页
目的研究唑来磷酸联合多西他赛治疗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ndrogen in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AIPC)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治疗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患者132例,根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 目的研究唑来磷酸联合多西他赛治疗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ndrogen in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AIPC)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治疗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患者132例,根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治疗,观察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唑来膦酸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前列腺癌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疼痛评分、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恶心呕吐、静脉炎、谷丙转氨酶(ALT)、少尿无尿血尿毒副作用。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PSA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1,P>0.05);治疗后对照组PSA指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41,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5,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45,P<0.05);观察组治疗后WBC、RBC、PLT及无尿或尿血毒副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在恶心呕吐、静脉炎及ALT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多西他赛对于AIPC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多西他赛,且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还可降低治疗后的毒副作用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磷酸 多西他赛 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口鞘在微通道经皮肾镜术治疗肾铸型结石中的应用
12
作者 谢礼波 兰玉 +3 位作者 李登雄 邓青富 裴利军 姜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3437-3440,共4页
目的探讨斜口鞘在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治疗肾铸型结石中的临床疗效及优势。方法前瞻性收集25例利用平口鞘和31例利用斜口鞘行m PCNL的肾铸型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结石平均CT值、手术时间、碎石时间、术后并... 目的探讨斜口鞘在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治疗肾铸型结石中的临床疗效及优势。方法前瞻性收集25例利用平口鞘和31例利用斜口鞘行m PCNL的肾铸型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结石平均CT值、手术时间、碎石时间、术后并发症(出血、发热、肾功能不全)、一期清石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综合分析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平口鞘组和斜口鞘组在患者年龄、结石肾积水深度、结石最大径、结石平均CT值、术前尿路感染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并在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差值、术后并发症、一期清石率、术后住院天数上均无差异,但斜口鞘组较平口鞘组具有更短的碎石取石时间[85(62,95)min vs. 103(74,118)min]。结论斜口鞘有助于提高mPCNL处理肾铸型结石的碎石取石效率,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技巧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铸型结石 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 斜口鞘 碎石取石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