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见消化系统肿瘤患者TP53和KRAS基因突变的全外显子杂交捕获基因测序及其临床意义
1
作者 王潇 熊婵玉 +2 位作者 张赟 纪娟娟 周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1-478,共8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OAD)、胆管癌(CHOL)、胆囊癌(GBC)、肝细胞癌(LIHC)、胃腺癌(STAD)和胰腺癌(PAAD) 6种常见消化系统肿瘤患者TP53及KRAS基因突变情况,分析TP53和KRAS基因突变与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肿瘤突变负荷(TMB)及微卫星不稳...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OAD)、胆管癌(CHOL)、胆囊癌(GBC)、肝细胞癌(LIHC)、胃腺癌(STAD)和胰腺癌(PAAD) 6种常见消化系统肿瘤患者TP53及KRAS基因突变情况,分析TP53和KRAS基因突变与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肿瘤突变负荷(TMB)及微卫星不稳定(MSI)的关系。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2月112例经影像学和病理学诊断为6类常见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的病理石蜡或活检标本,采用基于杂交捕获的基因测序技术检测不同类型肿瘤患者TP53和KRAS基因突变情况,绘制常见消化系统肿瘤样本突变图谱。按照TMB的高低分为高TMB组和低TMB组。比较不同类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TP53和KRAS基因突变情况,检测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TP53和KRAS基因突变情况。结果:在112例消化系统肿瘤样本中共检测到276个突变,其中突变率最高的是TP53基因(67%),其次是KRAS基因(34%)。TP53基因在COAD中突变最为显著,其次是LIHC;KRAS基因在PAAD中突变最明显。TP53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5~8号外显子上,KRAS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2号外显子上。6类消化系统肿瘤中TP53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RAS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类消化系统肿瘤中TP53和KRAS基因共同突变的突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TMB和低TMB患者TP53及KRAS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有无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及MSI患者的TP53及KRAS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见消化系统肿瘤中TP53和KRAS基因突变率较高,TP53和KRAS基因突变率与患者肿瘤类型和TMB有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基因突变 TP53基因 KRAS基因 肿瘤突变负荷 微卫星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昼夜节律紊乱对雄性青少年小鼠下丘脑和睾丸的影响
2
作者 刘宇 刘召平 +4 位作者 蒲建林 向波 刘可智 蔡端芳 邬建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02-1808,共7页
目的探讨昼夜节律紊乱(CRD)对青少年小鼠下丘脑神经元变化和睾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SPF级1月龄C57雄性小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和CRD组,每组15只,Control组保持12 h暗/12 h明的循环光照,CRD组保持24 h光照,造模共计61 d。统计各组... 目的探讨昼夜节律紊乱(CRD)对青少年小鼠下丘脑神经元变化和睾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SPF级1月龄C57雄性小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和CRD组,每组15只,Control组保持12 h暗/12 h明的循环光照,CRD组保持24 h光照,造模共计61 d。统计各组小鼠的生长曲线;利用高架十字迷宫和旷场实验检测小鼠行为变化;利用尼氏染色检测神经元形态;利用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离子钙结合适配器分子1(Iba1)和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在下丘脑的分布和表达;利用RT-qPCR检测睾酮合成相关基因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和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HSD3B1)以及生精相关基因配子生成素结合蛋白2(GGNBP2)和无精症缺失样(DAZL)在睾丸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第61天时,CRD组小鼠体质量显著高于Control组。高架十字迷宫中,CRD组小鼠进入开臂时间、开臂次数和开臂时间百分比都显著少于Control组小鼠;旷场测试中,CRD组小鼠在中心区停留时间和进入中心区频率都显著少于Control组小鼠。尼氏染色结果显示CRD组小鼠下丘脑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少于Control组小鼠;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RD组小鼠下丘脑的Iba1蛋白表达上调,NeuN蛋白表达下调。RT-qPCR结果显示CRD组小鼠睾丸中HSD3B1的表达显著低于Control组小鼠,GNBP2和DAZL的表达显著低于Control组小鼠。结论CRD处理不仅会导致青少年小鼠出现焦虑抑郁样行为,同时还会降低雄性青少年小鼠生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7小鼠 昼夜节律紊乱 抑郁症 下丘脑 睾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是乳腺癌诊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被引量:30
3
作者 张开炯 张毅 +6 位作者 罗正莲 刘恋 杨洁 吴立春 张莉 余思思 刘靳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8-492,共5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在乳腺癌血浆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乳腺癌的潜在诊断价值。方法首先采用实时定量PCR(RT-PCR)的方法检测HOTAIR在24例乳腺癌组织和70例乳腺癌血浆中的表达情况,分析血浆HOTAIR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其次采用...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在乳腺癌血浆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乳腺癌的潜在诊断价值。方法首先采用实时定量PCR(RT-PCR)的方法检测HOTAIR在24例乳腺癌组织和70例乳腺癌血浆中的表达情况,分析血浆HOTAIR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其次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浆中CEA、CA153水平,并建立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分析血浆中HOTAIR相对于传统标记物CEA和CA153对乳腺癌诊断价值及3项指标联合后诊断价值;最后采用定量PCR的方法检测24位乳腺癌患者术前和术后血浆中HOTAIR表达水平,并分析24位乳腺癌患者血浆中HOTAIR与组织表达相关性,以评价血浆中的HOTAIR对患者体内肿瘤动态监测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OTAIR在乳腺癌组织和血浆中表达增高,且血浆中HOTAIR的表达水平与雌激素受体(ER)(P=0.004)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10)。通过对血浆中高表达的HOTAIR、CEA及CA153绘制ROC曲线并建立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发现HOTAIR曲线下面积(AUC)为0.82(P<0.001),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3.3%和93.3%,其诊断价值高于传统标记物CA153(AUC=0.66,P=0.030)和CEA(AUC=0.52,P=0.001),且3项指标联合后诊断效能(AUC=0.84)和特异度(96.7%)高于HOTAIR单独检测。此外,术后血浆中HOTAIR表达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001),且血浆中HOTAIR表达水平与体内肿瘤表达中度相关(r=0.62,P<0.0001)。结论血浆中高表达的HOTAIR可作为乳腺癌诊断的一个潜在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NGAL水平对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筛查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刘艳 葛斌 +3 位作者 徐革 杨渝伟 陈小红 俸家富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54-457,共4页
目的:评价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在筛查糖尿病肾脏疾病(DK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877例和DKD患者492例,并按疾病分层将其分为训练集914例(T2DM患者573例,DKD患者341例)和验证集455... 目的:评价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在筛查糖尿病肾脏疾病(DK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877例和DKD患者492例,并按疾病分层将其分为训练集914例(T2DM患者573例,DKD患者341例)和验证集455例(T2DM患者304例,DKD患者151例)。训练集用以建立各指标与DKD的联合检测模式;验证集用以比较分析单独/联合检测模式对DKD的筛查性能及其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结果:DKD患者血清Urea、Cr、CysC、NGAL和尿液ACR水平均高于T2DM患者,而eGFR低于T2DM患者(P <0. 001)。eGFR、ACR和NGAL与DKD有关联(OR=1. 077、1. 031和1. 007,P <0. 001)。由此建立单独或联合检测模式中,ACR/eGFR/NGAL联合检测的性能及其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均高于其他筛查模式(AUC=0. 960,Kappa=0. 805,P <0. 001)。结论:血清NGAL检测可能是DKD筛查的有效补充,在ACR和eGFR基础上联合检测NGAL,可避免DKD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脏疾病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下呼吸道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 被引量:17
5
作者 袁翊 陈文碧 +1 位作者 刘靳波 付魏萍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2-557,共6页
目的研究儿童下呼吸道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及流行病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6年9月0~5岁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 815例患儿下呼吸道标本细菌培养阳性1 582例... 目的研究儿童下呼吸道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及流行病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6年9月0~5岁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 815例患儿下呼吸道标本细菌培养阳性1 582例,检出率为32.86%。共分离出菌株1 614株,依次为流感嗜血杆菌(9.66%)、肺炎链球菌(7.12%)、卡他莫拉菌(5.15%)等。细菌在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和肺炎链球菌对头孢噻肟耐药率较低,均<2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替坦、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均<1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耐药率<20%。结论流感嗜血杆菌是四川省内江地区儿童下呼吸道分离的主要病原菌,其次是肺炎链球菌和卡他莫拉菌,在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检出率有差异。治疗时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下呼吸道 分离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744⁃5p和miR⁃543在HIV相关神经认知障碍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桂林 何文林 +1 位作者 黄远帅 田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3163-3167,共5页
目的探讨HIV相关神经认知障碍(HAN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miR⁃744⁃5p和miR⁃543表达水平及其对HAND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HIV⁃1感染患者76例,分为HAND组(45例)和对照组(31例)。采用qRT⁃PCR法检测患者外周血PBMCs中miR⁃744⁃5p... 目的探讨HIV相关神经认知障碍(HAN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miR⁃744⁃5p和miR⁃543表达水平及其对HAND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HIV⁃1感染患者76例,分为HAND组(45例)和对照组(31例)。采用qRT⁃PCR法检测患者外周血PBMCs中miR⁃744⁃5p和miR⁃543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IL⁃6、IL⁃10、IL⁃16、IL⁃18和TNF⁃α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HDL、TG、LDL和TC含量。统计学方法分析HIV⁃1感染者发生HAND的危险因素以及miR⁃744⁃5p和miR⁃543表达水平对HAND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AND组患者外周血PBMCs中miR⁃744⁃5p表达水平、IL⁃10和IL⁃16水平升高,miR⁃543表达水平和HDL水平降低,其它炎症及脂代谢指标无显著性变化;统计学分析表明,miR⁃744⁃5p高表达以及miR⁃543低表达均是HIV⁃1感染者发生HAN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miR⁃744⁃5p和miR⁃543均对HAND有良好的临床诊断价值,且两者联合诊断效果更佳。结论miR⁃744⁃5p和miR⁃543对预测HAND有良好的临床诊断价值,这可能与慢性炎症以及脂代谢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相关神经认知障碍 miR⁃744⁃5p miR⁃543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儿童G6PD缺乏症的基因突变类型及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蒋琦 邓正华 +2 位作者 陈红英 杨洪 刘文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96-1000,共5页
目的:研究泸州地区儿童G6PD缺乏症基因突变类型及其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7月泸州市各县区怀疑为G6PD缺乏症行G6PD酶活性+基因突变检查患儿共732例,采用紫外速率定量法进行G6PD酶活性检测,采用多色探针荧光PCR溶解曲线... 目的:研究泸州地区儿童G6PD缺乏症基因突变类型及其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7月泸州市各县区怀疑为G6PD缺乏症行G6PD酶活性+基因突变检查患儿共732例,采用紫外速率定量法进行G6PD酶活性检测,采用多色探针荧光PCR溶解曲线法检测基因突变,分析不同基因类型在发生急性溶血时的临床特点。结果:732例标本中检测出阳性标本共387例,有基因突变且有酶活性下降326例,有基因突变但无酶活性下降共49例,无基因突变但有酶活性降低共12例。有基因突变的375例阳性样本中,c.1376G>T、c.1388G>A、c.1024C>T及c.95A>G最常见。c.1376G>T、c.1388G>A分别与c.1024C>T酶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蚕豆是发生急性溶血最常见诱因,c.95A>G分别与c.1388G>A、c.1376G>T网织红细胞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1376G>T与c.95A>G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1376G>T、c.1388G>A比c.1024C>T酶活性低。发生急性溶血时,不同基因突变类型在网织红细胞率及血红蛋白变化有差异,而在年龄、住院时间、输血量、总胆红素、尿色恢复时间等方面无差异。结论:泸州地区G6PD缺乏症患儿的常见基因突变类型为c.1376G>T、c.1388G>A、c.1024C>T。G6PD缺乏症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形式是蚕豆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儿童 基因突变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发展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左志华 曾楚怡 +2 位作者 姜瑶 陶华林 郭永灿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04-1707,共4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以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脂质代谢紊乱以及异常沉积为特征的病理变化,是最常见的肝脏疾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NAFL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总结了NAFLD中重要的lncRNA,其主要参与调节...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以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脂质代谢紊乱以及异常沉积为特征的病理变化,是最常见的肝脏疾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NAFL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总结了NAFLD中重要的lncRNA,其主要参与调节脂质代谢、糖代谢、炎性变化等信号通路;阐述了其促进NAFLD发生以及向肝炎、肝纤维化转变的作用机制。未来多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的深入研究将促进NAFLD精确的靶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RNA 长链非编码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s在酒精性脂肪肝形成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左志华 姜瑶 +2 位作者 樊佳 陶华林 郭永灿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0-334,共5页
酒精性脂肪肝(AFLD)是指长期大量饮酒引起的以肝脏脂肪变性为主的病理变化,其形成机制主要包括脂质代谢异常、免疫炎性反应、肠道菌群失调及乙醇代谢酶紊乱等。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微小RNA(miRNAs)在多种疾病的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miR... 酒精性脂肪肝(AFLD)是指长期大量饮酒引起的以肝脏脂肪变性为主的病理变化,其形成机制主要包括脂质代谢异常、免疫炎性反应、肠道菌群失调及乙醇代谢酶紊乱等。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微小RNA(miRNAs)在多种疾病的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miRNAs参与AFLD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也成了热点。许多研究通过探讨miRNAs与AFLD形成途径中关键基因的靶向作用关系,建立其与该信号通路下游基因的促进或抑制表达网络,以揭示miRNAs在AFLD形成机制中的作用。该文综述了AFLD形成通路中重要的miRNAs及其在AFLD中的调控机制,旨在为深入理解miRNAs功能及其在AFLD中的相关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酒精性 微RNAS 脂类代谢 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睑结核一例并眼部结核文献复习与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肖科 彭颖 +2 位作者 於琳 黄富礼 钟利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890-893,共4页
目的 总结分析眼部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 对1例眼睑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进行报道,并回顾分析国内外文献。以“ocular tuberculosis”、“eye;tuberculosis”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 目的 总结分析眼部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 对1例眼睑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进行报道,并回顾分析国内外文献。以“ocular tuberculosis”、“eye;tuberculosis”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以“眼,结核”、“眼部结核”为检索词检索万方、维普及知网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病程时间、眼部结核累及部位、临床表现、基础状态及并发症、其他部位结核、主要诊断方法、治疗及转归。纳入临床资料完整的文献,剔除综述类文献、重复发表及资料不全文献。通过筛选获得文献57篇,报道眼部结核患者61例。结果 患者,男,36岁,以右下睑无痛性包块、破溃流脓为主要表现,未并发其他部位结核,分泌物经抗酸染色及荧光定量PCR检查,证实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经抗结核及局部换药治疗后预后良好。通过文献复习与筛选共获得眼部结核患者61例,加上本例患者共计62例;其中,男27例,女35例,年龄3~83岁。62例患者中,35例并发其他部位结核;双眼结核9例,单眼结核53例。眼内结核41例,主要表现为视力改变,治疗后病情改善19例,失明9例,视力受损5例,治愈5例;眼眶及眼附属器结核23例,主要表现为局部包块及异常分泌物,治愈8例,病情改善7例。结论 眼部结核临床表现不典型,眼眶及眼附属器结核预后良好,眼内结核对视力影响大,临床医生应警惕眼部结核,以避免漏诊及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体征和症状 综述文献(主题) 总结性报告(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诱导的长链非编码RNA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翠 魏代清 刘靳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581-584,共4页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信号通路参与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以细胞或环境依赖的方式发挥肿瘤抑制或肿瘤促进作用,成为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把双刃剑。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信号通路参与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以细胞或环境依赖的方式发挥肿瘤抑制或肿瘤促进作用,成为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把双刃剑。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不编码蛋白,但参与多种信号通路及生物学功能的调控,可诱导血管生成,在多种肿瘤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发挥类似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作用。TGF-β可诱导产生一些具有重要调控功能的lnc RNA,从而形成复杂的交联调控网络。本文将对目前报道的能被TGF-β诱导,且机制与作用相对清楚的lnc RNA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肿瘤 诱导 TGF-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