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放射性介入治疗对辐射敏感组织的影响
1
作者 孙玉琴 孙亚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34-738,共5页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行放射性介入治疗对辐射敏感组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行放射性介入手术的82例CHD患儿(观察组)、40例同期行外科手术的CHD患儿(对照组)术后2~4年随访资料,分析CHD患儿介入治疗的...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行放射性介入治疗对辐射敏感组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行放射性介入手术的82例CHD患儿(观察组)、40例同期行外科手术的CHD患儿(对照组)术后2~4年随访资料,分析CHD患儿介入治疗的辐射剂量,并对比两组甲状腺彩超、甲状腺功能项目检查[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血常规检查[白细胞(WBC)、血小板计数(PLT)]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与微核检查等随访项目。结果82例CHD中,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动脉导管未闭(PDA)、肺动脉瓣狭窄(PS)患儿辐射剂量分别为9.01μGy·m^(2)/kg、24.60μGy·m^(2)/kg、7.27μGy·m^(2)/kg、12.63μGy·m^(2)/kg;观察组术后2年、3年、4年甲状腺彩超异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3和4年TSH、FT3、FT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3和4年WBC异常率、PLT异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3和4年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HD患儿行放射性介入术后2~4年对其辐射敏感组织如甲状腺、造血系统无明显影响,但仍对其遗传物质有一定损伤,应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放射介入治疗 辐射 敏感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