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成功后早期复发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宁小龙 刘铭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3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成功后早期复发的临床特点。方法:收治小儿肠套叠患儿48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空气灌肠复位成功439例,复发38例。结论:早期复发患儿年龄多在2岁以内,复发原因可能与套叠肠管水肿或空气灌肠时...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成功后早期复发的临床特点。方法:收治小儿肠套叠患儿48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空气灌肠复位成功439例,复发38例。结论:早期复发患儿年龄多在2岁以内,复发原因可能与套叠肠管水肿或空气灌肠时未完全复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套叠 空气灌肠 复发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通过上调miR-34a抑制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小勇 冯敏 +2 位作者 谢东可 李浪 曾信豪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17-226,共10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恶性生物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姜黄素(0、6.25、12.5、25、50和100μmol·L^(-1))作用下细胞活力并筛选出后续姜黄素处理浓度(0、6.25、12.5、25μmol·L^(-1...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恶性生物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姜黄素(0、6.25、12.5、25、50和100μmol·L^(-1))作用下细胞活力并筛选出后续姜黄素处理浓度(0、6.25、12.5、25μmol·L^(-1)),流式细胞法、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凋亡、迁移、侵袭及相关蛋白水平。使用qRT-PCR法检测SH-SY5Y细胞miR-34a表达水平,构架miR-34a低表达SH-SY5Y细胞系(miR-34a inhibitor组)及其阴性对照(NC组)、对照组(Control组),三组细胞系均给予姜黄素(25μmol·L^(-1))处理分别记为黄素+miR-34a inhibitor组、姜黄素+NC组、姜黄素组,另设置空白对照组,采用上述相同方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迁移、侵袭及相关蛋白水平和p-p65、p-IκBα蛋白水平。结果当姜黄素干预浓度达到12.5μmol·L^(-1)时,SH-SY5Y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无姜黄素处理的细胞(P<0.05);姜黄素(12.5、25μmol·L^(-1))组细胞凋亡率、Cleaved cas3/cas3、Cleaved cas9/cas9、E-cadherin蛋白表达和miR-34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姜黄素(0μmol·L^(-1))组(P<0.01),划痕细胞闭合率、侵袭细胞数目和N-cadherin、Snail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黄素(0μmol·L^(-1))组(P<0.05);姜黄素组细胞凋亡率和Cleaved cas3/cas3、Cleaved cas9/cas9、E-cadherin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而划痕细胞闭合率、侵袭细胞数目和N-cadherin、Snail、p-p65/p65、p-IκBα/IκBα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姜黄素+miR-34a inhibitor组细胞凋亡率和Cleaved cas3/cas3、Cleaved cas9/cas9、E-cadherin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姜黄素+NC组(P<0.01),而划痕细胞闭合率、侵袭细胞数目和N-cadherin、Snail、p-p65/p65、p-IκBα/IκBα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姜黄素+NC组(P<0.01)。结论姜黄素可以促进SH-SY5Y细胞凋亡、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可能与上调miR-34a表达抑制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姜黄素 MIR-34A 细胞凋亡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道下裂患儿家属应对疾病的态度调查
3
作者 李文 李显蓉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8期81-83,共3页
目的调查尿道下裂患儿家属面对患儿疾病的应对态度。方法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该科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28例尿道下裂患儿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其对患儿疾病的应对态度。结果父母不同文化程度、职业、患儿是否为独生子、... 目的调查尿道下裂患儿家属面对患儿疾病的应对态度。方法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该科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28例尿道下裂患儿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其对患儿疾病的应对态度。结果父母不同文化程度、职业、患儿是否为独生子、在家中排行情况、是否长期跟随父母生活都会使患儿家属应对疾病产生不同的态度(P<0.05);文化程度高的家属对患儿疾病积极应对比例高,职业为教师或公务员的家属对患儿疾病积极应对比例高,患儿为独生子或家中排行老大的孩子,其父母对疾病积极应对比例高,长期跟随父母生活的患儿,其父母对疾病的积极应对比例也高。结论父母不同的文化程度、不同职业、患儿是否为独生子、在家中排行情况、是否长期跟随父母一起生活,都会影响患儿家属对疾病的应对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患儿家属 应对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鼻胃管与口胃管为新生儿留置胃管的效果对比
4
作者 李文 郑茜尹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期6-7,共2页
目的:对比用鼻胃管与口胃管为新生儿留置胃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和新生儿科留置胃管的68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8例新生儿平均分为鼻胃管组和口胃管组。为鼻胃管组新... 目的:对比用鼻胃管与口胃管为新生儿留置胃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和新生儿科留置胃管的68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8例新生儿平均分为鼻胃管组和口胃管组。为鼻胃管组新生儿使用鼻胃管留置胃管,为口胃管组新生儿使用口胃管留置胃管。然后,比较两组新生儿插管后心率增加的次数、进行插管的用时、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及其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结果:与鼻胃管组新生儿相比,口胃管组新生儿插管后心率增加的次数更少,其进行插管的用时更短,其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更高,其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更低,P <0.05。结论:与使用鼻胃管的效果相比,使用口胃管为新生儿留置胃管的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地保持其心率的平稳,缩短对其进行插管的用时,提高其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降低其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胃管 口胃管 新生儿 留置 胃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