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可视化技术辅助肝细胞癌消融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开富 唐永成 +6 位作者 唐浩 张玺 高本见 罗德 苏松 李波 杨小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97-1403,共7页
目的系统性评价三维可视化技术辅助肝细胞癌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根据PRISMA指南完成,PROSPERO注册号:CRD42023488398。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 目的系统性评价三维可视化技术辅助肝细胞癌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根据PRISMA指南完成,PROSPERO注册号:CRD42023488398。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有关三维可视化技术辅助肝细胞癌消融治疗的所有中、英文文献,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至2023年3月。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共972例患者,其中447例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辅助消融(3D组),525例采用常规二维影像技术辅助消融(2D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3D组首次治疗成功率(OR=5.43,95%CI:2.64~11.18,P<0.001)、技术有效率(OR=6.15,95%CI:3.23~11.70,P<0.001)、完全消融率(OR=2.50,95%CI:1.08~5.78,P=0.03)均显著高于2D组;在安全性方面,严重并发症发生率(OR=0.45,95%CI:0.24~0.87,P=0.02)、局部复发率(OR=0.35,95%CI:0.17~0.72,P=0.004)和局部肿瘤进展率(OR=0.29,95%CI:0.16~0.50,P<0.001)均明显低于2D组;两组的轻度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可视化技术辅助肝细胞癌消融治疗安全可行,可以提高消融率,并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局部复发率及局部肿瘤进展率,在临床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消融技术 成像 三维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对雨蛙素诱导的慢性胰腺炎小鼠模型胰腺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谭鹏 陈浩 +5 位作者 王安康 钱保林 黄治伟 石昊 高琳 付文广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41-645,共5页
目的基于NF-κB/IL-6信号通路研究雷公藤甲素对雨蛙素诱导的慢性胰腺炎(CP)小鼠模型胰腺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5只C57BL/6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处理,n=5)、雨蛙素组(雨蛙素诱导CP模型,n=5)和雷公藤甲素组(雨蛙素诱导+雷公藤... 目的基于NF-κB/IL-6信号通路研究雷公藤甲素对雨蛙素诱导的慢性胰腺炎(CP)小鼠模型胰腺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5只C57BL/6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处理,n=5)、雨蛙素组(雨蛙素诱导CP模型,n=5)和雷公藤甲素组(雨蛙素诱导+雷公藤甲素治疗,n=5)。6周后采集样本进行检测。对小鼠胰腺称重;苏木素-伊红染色、天狼猩红及马松染色观察胰腺组织形态及胶原沉积;ELISA检测血清中IL-6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NF-κB/p65的表达情况;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NF-κB/p65、IL-6及α-SMA的表达。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3组间胰腺组织重量,IL-6水平,病理评分,天狼猩红染色、马松染色、α-SMA阳性信号、NF-κB/p65阳性信号的平均光密度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4.87、15.85、145.33、141.80、121.77、250.22、69.22,P值均<0.001)。与雨蛙素组相比,雷公藤甲素组胰腺重量明显增加,IL-6的表达明显降低,胰腺组织纤维化及胶原沉积明显减弱,α-SMA与NF-κB/p65表达量降低(P值均<0.05)。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3组间NF-κB/p65、IL-6、α-SM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86、6.74、16.23,P值均<0.05),雷公藤甲素组胰腺组织NF-κB/p65、IL-6及α-SMA表达量明显低于雨蛙素组(P值均<0.05)。结论雷公藤甲素可抑制NF-κB/p65及IL-6蛋白的表达,缓解雨蛙素诱导的CP小鼠模型的胰腺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慢性 雷公藤属 雨蛙肽 小鼠 近交C57B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乔松素对对乙酰氨基酚诱发的肝损伤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杜毅超 张浩 +6 位作者 仲富瑞 程宦立 赖莉 钱保林 谭鹏 夏先明 付文广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08-611,共4页
目的探索乔松素(PIN)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发肝损伤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50只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PIN(50 mg/kg)组、APAP(300 mg/kg)模型组、PIN(30 mg/kg)+APAP(300 mg/kg)组和PIN(50 mg/kg)+APAP(300 mg/kg)... 目的探索乔松素(PIN)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发肝损伤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50只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PIN(50 mg/kg)组、APAP(300 mg/kg)模型组、PIN(30 mg/kg)+APAP(300 mg/kg)组和PIN(50 mg/kg)+APAP(300 mg/kg)实验组,每组各10只。各组采取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PIN组及PIN+APAP组每日给药1次,连续给药7 d。末次给药2 h后,模型组和PIN+APAP组腹腔注射APAP 300 mg/kg 1次,空白组和PIN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收集血清,检测ALT、AST水平,肝组织匀浆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GSH)生化指标,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情况。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空白组比校,APAP(300 mg/kg)模型组的ALT、AST水平显著升高(P<0.01),模型构建成功;PIN(30 mg/kg)+APAP(300 mg/kg)及PIN(50 mg/kg)+APAP(300 mg/kg)组的ALT、AST与APAP(300 mg/kg)模型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值均<0.01)。与空白组比校,APAP(300 mg/kg)模型组小鼠肝脏中MDA的水平显著升高(P<0.01),且SOD活性及GSH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APAP(300 mg/kg)模型组比较,PIN(30 mg/kg)+APAP(300 mg/kg)及PIN(50 mg/kg)+APAP(300 mg/kg)组的小鼠肝脏中MDA的水平显著降低(P值均<0.05),且SOD活性及GSH水平显著升高(P值均<0.05)。组织病理观察显示PIN可明显改善APAP对肝组织的损伤,使肝组织形态相对正常。结论PIN对APAP诱发的小鼠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肝脏氧化应激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对乙酰氨基酚 乔松素 小鼠 近交C57BL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liSpheres载药微球与传统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细胞癌效果和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彭一晟 何攀 +8 位作者 朱刚 李昕楷 谭顺德 陈健飞 凡军 罗斌 苏松 李波 杨小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841-1847,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Meta分析比较CalliSpheres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CSM-TACE)与传统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cTACE)治疗肝细胞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系统的检索PubMed、Web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Meta分析比较CalliSpheres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CSM-TACE)与传统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cTACE)治疗肝细胞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系统的检索PubMed、Web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比较CSM-TACE与cTACE在肝细胞癌中应用的所有中英文文献,截止日期到2020年10月。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学评价后,采用Cochrane Library提供的RevMan 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经筛选后共纳入15篇研究,包括1535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接受CSM-TACE治疗的患者1年总生存率(OR=2.26,95%CI:1.63~3.13,P<0.00001)、2年总生存率(OR=1.73,95%CI:1.20~2.50,P=0.003)和2年无进展生存率(OR=1.60,95%CI:1.05~2.43,P=0.03)显著高于接受cTACE治疗的患者。而且在安全性方面,接受CSM-TACE治疗的患者术后呕吐率(OR=0.65,95%CI:0.46~0.92,P=0.01)、骨髓抑制率(OR=0.17,95%CI:0.05~0.54,P=0.003)、粒细胞减少率(OR=0.18,95%CI:0.07~0.45,P=0.0003)均明显低于接受cTACE治疗的患者,在术后发热率、腹痛率、腹水率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CSM-TACE在提高1年和2年总生存率以及2年无进展生存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且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呕吐率、骨髓抑制率、粒细胞减少率。因此,CSM-TACE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微球体 化学栓塞 治疗性 Meta分析(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ALP评分的列线图模型对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卓然 黎靖 +3 位作者 周宇 熊平福 杨粒 付文广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00-1608,共9页
目的 探讨HALP 评分在肝细胞癌(HCC)患者肝切除术后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基于HALP评分的列线图模型能否有效预测患者术后生存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20年3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手术治疗的253例HCC患者临床... 目的 探讨HALP 评分在肝细胞癌(HCC)患者肝切除术后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基于HALP评分的列线图模型能否有效预测患者术后生存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20年3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手术治疗的253例HCC患者临床资料。通过绘制ROC曲线,计算出 HALP 和其他有关指标的最佳截断值。采用χ^(2)检验分析HALP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使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HALP及其他临床参数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通过 R 3.6 软件构建列线图,使用C指数及校准图评价列线图的预测能力,通过净重新分类指数(NRI)、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比较列线图模型和传统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 Kaplan-Meier分析显示高HALP组患者OS、RFS优于低HAL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WBC、GGT、ALP、AFP、手术方式、微血管侵犯、TNM分期、分化程度、HALP、AST/ALT、NLR、MLR均与总生存期(OS)显著相关(P值均<0.05),将单因素Cox回归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ALP、AST/ALT、ALP、AFP、分化程度、TNM分期是HCC患者术后OS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均<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GGT、ALP、AFP、微血管侵犯、TNM分期、分化程度、HALP、AST/ALT、NLR、MLR均与无复发生存期(RFS)显著相关(P值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ALP、AST/ALT、NLR、ALP、AFP、TNM分期是HCC患者术后RFS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均<0.05)。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分别构建HCC患者OS、RFS的列线图,计算预测OS列线图的C指数为0.732(0.691~0.774),预测1、3、5年生存率的AUC分别为0.795、0.791、0.775。预测RFS列线图的C指数为0.677(0.637~0.717),预测1、3、5年生存率的AUC分别为0.742、0.733、0.716;并且1、3、5年OS、RFS校准图表现出了较好的拟合度。结论 术前低水平HALP是接受手术治疗的HCC患者长期预后不佳的预测因素,基于HALP评分的列线图模型优于BCLC分期模型,可以更好地预测HCC的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预后 危险因素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Ⅰ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模型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易小康 杜毅超 +4 位作者 钱保林 黄治伟 李秋 付文广 温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5-109,共5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Ⅰ(T-Ⅰ)在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模型中的保护作用。方法C57BL/6J小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n=6)、缺血再灌注(IR)组(n=6)、IR+T-Ⅰ(5 mg/kg)组(n=6)、IR+T-Ⅰ(10 mg/kg)组(n=6)、IR+T-Ⅰ(20 mg/kg)组(n=6)和... 目的探讨丹参酮Ⅰ(T-Ⅰ)在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模型中的保护作用。方法C57BL/6J小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n=6)、缺血再灌注(IR)组(n=6)、IR+T-Ⅰ(5 mg/kg)组(n=6)、IR+T-Ⅰ(10 mg/kg)组(n=6)、IR+T-Ⅰ(20 mg/kg)组(n=6)和IR+T-Ⅰ(40 mg/kg)组(n=6),各组均腹腔注射给药,sham组与IR组注射等量溶剂橄榄油,IR+T-Ⅰ组每日给药1次,连续给药7 d,末次给药2 h后建立70%的HIRI模型,再灌注6 h后收集血清及肝脏标本;试剂盒检测血清ALT、AST水平,检测肝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Caspase-3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指标;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情况,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水平,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3、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表达水平。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IR+T-Ⅰ(20 mg/kg)组的血清ALT[(192.48±23.67)U/L]、AST[(123.19±9.16)U/L]较IR组[ALT:(336.90±41.52)U/L,AST:(206.90±18.81)U/L]均显著下降(P值均<0.01),确定了20 mg/kg为最佳浓度;与IR组[MDA:(3.48±0.95)μmol/mg;Caspase-3:(1.04±0.35)μmol/mg;SOD:(160.29±27.37)U/mg;GSH:(1.03±0.42)μmol/mg]比较,IR+T-Ⅰ(20 mg/kg)组的MDA[(1.34±0.21)μmol/mg]、Caspase-3[(0.69±0.97)μmol/mg]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而SOD[(274.47±30.53)U/mg]及GSH[(2.12±0.27)μmol/mg]均明显升高(P值均<0.05);HE染色显示,IR组肝小叶结构紊乱,肝细胞灶性或大面积变性坏死;与IR组相比,IR+T-Ⅰ(20 mg/kg)组肝细胞坏死面积减小,肝组织结构基本完整;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IR组比较,IR+T-Ⅰ(20 mg/kg)组的小鼠肝细胞凋亡数目明显减少,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减少,HO-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结论T-Ⅰ通过抑制肝脏氧化应激反应和肝细胞凋亡对小鼠HIRI中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氧化性应激 丹参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芹菜素对H2O2诱导人肝细胞L02氧化损伤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杜毅超 张浩 +6 位作者 黄治伟 浦仕林 钱保林 赖莉 谭鹏 夏先明 付文广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77-1081,共5页
目的探索芹菜素对H2O2致人肝细胞L02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以H2O2诱导L02细胞建立氧化损伤模型,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DCFH-DA法检测细胞活性氧的生成,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 目的探索芹菜素对H2O2致人肝细胞L02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以H2O2诱导L02细胞建立氧化损伤模型,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DCFH-DA法检测细胞活性氧的生成,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Hoechst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试剂盒检测caspase-3的活性。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芹菜素浓度为≥20μmol/L时对L02细胞的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P值均<0.01);与空白对照组L02细胞活力相比,500μmol/L及以上的H2O2浓度均可使细胞活力极显著降低(P值均<0.001),500μmol/L为H2O2的建模浓度;模型组细胞活力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与模型组相比,芹菜素5、10μmol/L组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P值均<0.01);空白对照组细胞状态较好,模型组细胞间收缩变圆,细胞破损变形严重,芹菜素5μmol/L组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得到改善,变圆破损细胞较少;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芹菜素5μmol/L组3组间相对荧光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0.26 vs 32.94±1.29 vs 13.49±1.23,F=1.10,P<0.001),模型组相对荧光强度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强(P<0.001),芹菜素5μmol/L组与模型组比较,芹菜素可明显清除H2O2诱发的ROS(P<0.001);模型组中LDH和MDA水平均明显升高,SOD水平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21、2.03、3.32,P值均<0.05),芹菜素(5μmol/L)处理后,与模型组相比,LDH和MDA水平均明显降低,SOD水平明显升高(P值均<0.05);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芹菜素5μmol/L组3组间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54%±0.52%vs 39.77%±3.44%vs 14.40%±0.79%,F=9.44,P<0.01);模型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给与芹菜素处理后,相比于模型组凋亡率明显降低(P<0.01);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芹菜素5μmol/L组3组间caspase-3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8±0.59)U/mg vs(16.44±1.13)U/mg vs(10.60±1.04)U/mg,F=1.17,P<0.05],模型组细胞caspase-3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强(P<0.05),芹菜素处理后,相比于模型组caspase-3活性明显降低(P<0.05)。结论芹菜素可能通过消除ROS的生成、降低caspase-3活性对H2O2诱导的L02细胞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素 过氧化氢 L02细胞 氧化损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萘酚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仲富瑞 程宦立 +4 位作者 张浩 杜毅超 胡启辉 付文广 夏先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725-2729,共5页
目的探讨山萘酚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肝癌Bel-740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浓度实验组,实验组分别用低、中、高浓度山萘酚(25、50、100μmol/L)处理,对照... 目的探讨山萘酚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肝癌Bel-740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浓度实验组,实验组分别用低、中、高浓度山萘酚(25、50、100μmol/L)处理,对照组予以等量二甲基亚砜处理。用CCK-8法检测山萘酚对Bel-7402细胞活力的影响;平板克隆检测山萘酚对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山萘酚对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凋亡及周期相关蛋白表达情况。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对照组和低、中、高浓度实验组的细胞活力在处理24 h后分别为(100.00±2.72)%、(75.70±2.42)%、(62.79±2.45)%、(43.41±2.11)%,与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细胞活力均明显下降(P值均<0.05)。各组细胞克隆形成数分别为923.3±35.2、682.7±24.4、464.0±22.0、327.3±14.0,与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均明显下降(P值均<0.05)。处理24 h后,各组的相对迁移率分别为(100.00±1.11)%、(63.33±1.16)%、(51.72±3.23)%、(37.18±2.71)%,穿膜细胞数目分别为212.0±3.0、134.0±2.0、71.0±2.0、34.0±1.0,与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相对迁移率和穿膜细胞数均明显下降(P值均<0.05)。处理48 h后,与对照组比较,低、中、高浓度实验组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值均<0.05),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值均<0.05),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值均<0.05)。结论山萘酚可抑制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促进其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凋亡蛋白Bax/Bcl-2以及下调周期蛋白CyclinD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萘酚 肝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运动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预测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何涛 蒋禹 +1 位作者 李秋 付文广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85-1189,共5页
尽管目前肝细胞癌(HCC)采用联合多学科、多种方式的综合治疗,但仍有很大部分患者预后较差。现有研究表明微血管侵犯(MVI)是HCC发生不良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目前MVI只能通过术后病理证实。分析总结了近年来有关于MVI发生的相关因素及... 尽管目前肝细胞癌(HCC)采用联合多学科、多种方式的综合治疗,但仍有很大部分患者预后较差。现有研究表明微血管侵犯(MVI)是HCC发生不良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目前MVI只能通过术后病理证实。分析总结了近年来有关于MVI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措施,以更深入的了解MVI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肿瘤侵润 微血管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肠球菌在酒精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古镈源 肖胜友 +2 位作者 刘琛 程永浪 付文广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96-1702,共7页
酒精性肝病(ALD)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包括脂肪变性、脂肪性肝炎、纤维化和肝硬化不同阶段。粪肠球菌是医院常见获得性感染菌群,对于酒精性肝炎患者预后具有重要影响。本篇综述重点介绍了ALD的发病因素和粪肠球菌的致病机... 酒精性肝病(ALD)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包括脂肪变性、脂肪性肝炎、纤维化和肝硬化不同阶段。粪肠球菌是医院常见获得性感染菌群,对于酒精性肝炎患者预后具有重要影响。本篇综述重点介绍了ALD的发病因素和粪肠球菌的致病机理,总结了粪肠球菌在ALD中的研究进展,简述了临床上对于粪肠球菌感染的检测和治疗方法。由于临床上感染溶细胞性粪肠球菌的ALD患者死亡率极高,因此深入认识粪肠球菌成为当下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酒精性 粪肠球菌 胃肠道微生物组 肠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全血细胞减少为首发表现的脾边缘区淋巴瘤1例报告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涛 王安康 +2 位作者 蒋禹 李秋 付文广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1-173,共3页
脾边缘区淋巴瘤(splenic marginal zone lymphoma,SMZL)是指原发于脾脏的B淋巴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SMZL的发病率低,国内以全血细胞减少为首发表现的SMZL报道较少。为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SMZL的认识,现将本院诊治的1例报道如下。1病例... 脾边缘区淋巴瘤(splenic marginal zone lymphoma,SMZL)是指原发于脾脏的B淋巴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SMZL的发病率低,国内以全血细胞减少为首发表现的SMZL报道较少。为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SMZL的认识,现将本院诊治的1例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76岁,以“腹胀、纳差1年,全血细胞减少3 d”为主诉于2016年6月23日于本院就诊。1年前曾于本院就诊,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伴有纳差,无腹痛、腹泻,无畏寒发热,无瘀斑瘀点,无咳嗽咳痰等不适,建议患者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患者予以拒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B细胞 边缘区 脾切除术 全血细胞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环境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糖代谢途径的重编程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沥予 李航真 +3 位作者 方天星 戴雯 李翔 曾凡才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36-948,共13页
代谢改变是癌细胞的特征之一。研究表明,低氧会使癌细胞的糖代谢发生改变,但是更详细的分子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利用转录物组测序技术(RNA-sequencing,RNA-seq)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低氧导致BT549细胞中334个基因和MDA-MB-23... 代谢改变是癌细胞的特征之一。研究表明,低氧会使癌细胞的糖代谢发生改变,但是更详细的分子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利用转录物组测序技术(RNA-sequencing,RNA-seq)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低氧导致BT549细胞中334个基因和MDA-MB-231细胞中215个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改变。这些表达变化的基因多与糖代谢相关。进一步分析RNA-seq数据并应用Western印迹、酶活性检测和代谢产物定量测定的结果显示,低氧通过升高BT549细胞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和MDA-MB-231细胞中GLUT1和GLUT3的表达以增加葡萄糖的摄入;低氧使催化糖的无氧氧化途径几乎全部反应的酶都至少有一种同工酶或酶蛋白亚基,以及调节酶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3(PFKFB3)和4(PFKFB4)同工酶的表达增加来促进了糖的无氧氧化;低氧还通过增加调节丙酮酸脱氢酶激酶1(PDK1)和3(PDK3)同工酶基因的表达,以及降低关键酶异柠檬酸脱氢酶3(IDH3)同工酶、琥珀酸脱氢酶B亚基和D亚基的表达来减少糖的有氧氧化途径进行;低氧可能还增加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葡糖-6-磷酸脱氢酶、糖原合成途径的关键酶糖原合酶GYS1同工酶的表达以促进这2条途径的进行,而对糖异生和糖原分解代谢途径酶基因的表达影响较小。生物信息学分析乳腺癌组织样本在线数据库中糖代谢途径酶基因在转录水平表达结果与细胞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总之,该文系统分析了低氧对糖代谢6条代谢途径中全部酶以及2种重要调节酶的影响,可见低氧会通过改变这些酶的同工酶或亚基的基因表达使糖代谢途径进行重编程,这对进一步认识低氧环境下癌细胞糖代谢的分子机制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低氧 糖代谢途径 酶基因表达 代谢重编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