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地区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非M3型)临床特征及民族差异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毛晓燕 周燕 +6 位作者 刘莉 尹润秀 杨春会 崔婷婷 方春连 蒋鸿超 田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79-983,共5页
背景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但关于AML患儿民族差异与临床关系的研究鲜有报道。目的分析云南地区AML(非M3型)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并探究其民族差异。方法收集2015-01-01至2020-03-01昆明市儿童医院收治的初诊... 背景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但关于AML患儿民族差异与临床关系的研究鲜有报道。目的分析云南地区AML(非M3型)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并探究其民族差异。方法收集2015-01-01至2020-03-01昆明市儿童医院收治的初诊AML(非M3型)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AML患儿的基线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民族、性别、年龄)、一般资料(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乳酸脱氢酶、骨髓原始细胞数、FAB分型)、染色体核型结果、基因检测结果。从所有患儿入组后开始随访,截至2020-05-31。记录患儿的治疗方案、危险度及预后情况。结果最终纳入AML(非M3型)患儿72例,随访时间为2~60个月;汉族51例,少数民族21例(彝族5例、回族4例、哈尼族3例、白族2例、苗族2例、壮族1例、佤族1例、布依族1例、蒙古族1例、傣族1例)。少数民族患儿白细胞计数高于汉族(P<0.05)。随访截至2020-05-31,汉族和少数民族患儿诱导治疗第一疗程后完全缓解率、复发率、骨髓移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少数民族患儿危险度、死亡率高于汉族(P<0.05)。随访截至2020-05-31,绘制汉族和少数民族AML患儿的生存曲线进行比较,汉族AML患儿无事件生存率、总生存率高于少数民族(χ^(2)值分别为8.098、12.547,P值分别为0.004、<0.001)。结论云南地区汉族AML患儿危险度分层、预后优于少数民族,但具体原因尚未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白血病 儿童 人种群 汉族 少数民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出血评分量表在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临床应用
2
作者 刘福 杜春燕 +1 位作者 胡陶 刘文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4-1530,共7页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诊疗规范(2019年版)的出血评分量表(2019版儿童ITP评分量表)在儿童ITP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2019儿童ITP评分量表及ITP特异性出血评价工具(2013 ITP-BAT)对422例ITP患儿进行出血评分...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诊疗规范(2019年版)的出血评分量表(2019版儿童ITP评分量表)在儿童ITP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2019儿童ITP评分量表及ITP特异性出血评价工具(2013 ITP-BAT)对422例ITP患儿进行出血评分并统计其临床资料,分析两种出血评分系统与疾病分期、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比较两种评分方法的评估时间、评价一致性,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分析治疗前与治疗后48 h、1周血小板计数及出血评分的变化,以检测2019儿童ITP评分量表的反应度。结果:2019儿童ITP评分量表评分以1分及2分为主,对应出血为皮肤及黏膜出血,404例(95.7%)患者有出血表现其中皮肤出血249例(59.0%),黏膜出血144例(34.1%),器官出血11例(2.6%)其中2例(0.5%)患儿严重出血。两种出血评分与ITP患儿的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_(s)=-0.5032,r_(s)=-0.6084),与疾病分期均无相关性(P> 0.05)。2019儿童ITP评分量表与2013ITP-BAT具有较好的一致性(r_(s)=0.7638),但2019儿童ITP评分量表评分所需平均时间[88.64(40-181)秒]低于2013 ITP-BAT [104.12(47-285)秒](Z=17.792,P<0.001)。2019儿童ITP评分量表能很好反应儿童ITP的治疗情况。激素组、丙球组、激素联合丙球组治疗前与治疗后48 h、1周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的2019儿童ITP评分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2019儿童ITP评分量表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及反应度,与2013 ITP-BAT比较评分所需时间短,可作为病情评估、疗效判定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出血评分 血小板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阿糖胞苷耐药细胞株的构建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覃祥 刘静 +5 位作者 陈曦 钟芳芳 杨友 曾艳 李程 刘文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03-1410,共8页
目的:构建耐阿糖胞苷(Ara-C)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耐药细胞株,并探讨可能耐药机制。方法:低浓度Ara-C持续诱导培养Jurkat和Nalm-6细胞,构建Jurkat/Ara-C和Nalm-6/Ara-C耐药细胞株。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 目的:构建耐阿糖胞苷(Ara-C)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耐药细胞株,并探讨可能耐药机制。方法:低浓度Ara-C持续诱导培养Jurkat和Nalm-6细胞,构建Jurkat/Ara-C和Nalm-6/Ara-C耐药细胞株。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多药耐药基因和Ara-C代谢酶m 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了Jurkat/Ara-C和Nalm-6/Ara-C耐药细胞株,耐药指数分别为1 973.908±161.163和7 231.643±1 190.624,耐药细胞株对阿霉素等常用化疗药物无交叉耐药。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Jurkat/Ara-C细胞G_(0)/G_(1)期比例增加(P<0.05),G_(2)/M期减少(P<0.05),而Nalm-6/Ara-C细胞周期分布较Nalm-6细胞无明显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脱氧胞苷激酶和胞苷脱氨酶在耐药细胞中低表达(P<0.05),MRP在Nalm-6/Ara-C细胞中高表达(P<0.05),MDR1、LRP和BCRP未见明显增加。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发现Cyclin B1在耐药细胞中明显低表达(P<0.05),Cyclin D1未见明显改变。结论:低浓度持续诱导法成功构建了ALL耐Ara-C细胞株,其耐药机制可能与脱氧胞苷激酶和Cyclin B1的缺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阿糖胞苷 耐药 脱氧胞苷激酶 胞苷脱氨酶 CYCLIN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CK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迁移和胶原沉积的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桃 朱路 +4 位作者 李刚 贾鹏 谢亮 刘瀚旻 刘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29-1236,共8页
目的:探究人参皂苷CK(CK)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诱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的迁移和胶原沉积的作用以及相关的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大鼠PASMC为研究对象,PDGF-BB为诱导剂,CK为干预剂。实验分为三组(每组每次实验有5个负... 目的:探究人参皂苷CK(CK)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诱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的迁移和胶原沉积的作用以及相关的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大鼠PASMC为研究对象,PDGF-BB为诱导剂,CK为干预剂。实验分为三组(每组每次实验有5个负孔,独立重复3次即每组n=3):采用CCK-8法检测对照组(不做处理)、模型组(给予PDGF-BB 20 mg/L)、干预组(同时给予PDGF-BB 20 mg/L+CK 5μmol/L)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Ⅰ型胶原蛋白(COLⅠ)和Ⅲ型胶原蛋白(COLⅢ)信使RNA(mRNA)的相对表达;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COLⅠ和COLⅢ蛋白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COLⅠ、COLⅢ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相对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中PDGF-BB显著诱导了PASMC的增殖;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ASMC在12 h、24 h的迁移率[(37%vs.26%)、(68%vs.51%)]均呈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PASMC培养液中,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培养液中COLⅠ蛋白含量升高约3.5倍和COLⅢ蛋白含量升高2.5倍(P<0.01),同时PASMC中COLⅠ、COLⅢ、β-catenin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1)。(2)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中CK抑制了PDGF-BB诱导的PASMC增殖;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12 h、24 h迁移率分别为[(16%vs.37%)、(48%vs.68%)]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均<0.01),PASMC培养液中COLⅠ蛋白含量减少了45%和COLⅢ减少了56%(P<0.01),同时PASMC中COLⅠ、COLⅢ和β-catenin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K明显抑制了PDGF-BB诱导PASMC的增殖、迁移以及胶原沉积,这表明CK可能对胶原沉积类疾病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CK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迁移 胶原蛋白 胶原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免疫分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融合基因检测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春艳 潘燕莎 +3 位作者 杨洪 胡晓 陈红英 刘文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73-1678,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免疫分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的融合基因检出情况,并分析融合基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86例ALL患儿的临床资料,记录患儿免疫分型及预后情况,比较不同免疫分型患儿的融合基... 目的:观察不同免疫分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的融合基因检出情况,并分析融合基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86例ALL患儿的临床资料,记录患儿免疫分型及预后情况,比较不同免疫分型患儿的融合基因检出情况,并分析融合基因检测与预后的关系。结果:骨髓免疫分型结果显示,86例ALL患儿中有13例T细胞型,73例B细胞型。T细胞型患儿融合基因SIL-TAL1的检出率明显高于B细胞型患儿(P<0.05)。B细胞型患儿融合基因BCR-ABL1、E2A-PBX1、TEL-AML1的检出率高于T细胞型患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8-12个月,以复发为终点事件,平均随访时间为(10.14±1.75)个月,86例ALL患儿中15例复发(17.44%),经Kaplan-Meier法绘制复发曲线显示,15例复发患儿的中位复发时间为9个月。预后不良组患儿微小残留病阳性、有髓外浸润占比均高于预后良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后不良组患儿融合基因BCR-ABL及SIL-TAL1的检出率高于预后良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微小残留病阳性、有髓外浸润、检出融合基因BCR-ABL及SIL-TAL1是ALL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融合基因BCR-ABL及SIL-TAL1检出联合预测ALL患儿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0.707,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不同免疫分型的ALL患儿融合基因存在差异,微小残留病、髓外浸润、融合基因均与患儿预后有关,检测融合基因可作为预测患儿预后的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免疫分型 融合基因 预后 髓外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