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中海贫血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
作者 付月 刘文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31-636,共6页
地中海贫血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筛查法和基因检测技术两大类。前者以红细胞形态及理化特性为其诊断依据,包括血常规检测、红细胞形态学检测、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血红蛋白分析技术等;后者主要以PCR为基础而进行的各种基因检测技术... 地中海贫血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筛查法和基因检测技术两大类。前者以红细胞形态及理化特性为其诊断依据,包括血常规检测、红细胞形态学检测、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血红蛋白分析技术等;后者主要以PCR为基础而进行的各种基因检测技术,主要包括跨越断裂位点(gap-PCR)法、PCR结合反向点杂交法(PCR-RDB)、实时荧光定量PCR、基于实时PCR的溶解曲线分析技术、基因芯片、DNA序列测定等。本文综述近年来地中海贫血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筛查法和基因诊断技术的联合应用,为地中海贫血的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筛查法 基因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护理对学龄期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预后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27
2
作者 文萍 白永旗 +1 位作者 赵南霜 雷小琴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13期30-33,共4页
目的观察持续护理对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缓解期的干预效果,探索持续护理干预的有效形式。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46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75例)和对照组(71例),... 目的观察持续护理对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缓解期的干预效果,探索持续护理干预的有效形式。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46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75例)和对照组(71例),对照组治疗缓解后予常规出院后随访,干预组缓解后给予为期1年的持续护理干预。比较1年后两组患儿家长哮喘知识掌握情况、遵医依从性以及患儿的肺功能及哮喘控制水平。结果两组患儿家长对哮喘防治知识掌握程度不同(P=0.004),干预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14)。随访期间,干预组规则服药、规律运动、合理饮食、按时复诊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FEV1%、PEF%较干预前提高幅度均高于对照组;重度哮喘平均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哮喘良好控制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学龄期哮喘缓解患儿实施持续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肺功能与哮喘控制水平;而微信群干预方式是开展持续护理的有效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缓解期 持续护理 微信群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淋巴细胞亚群和HIV-1病毒载量的特点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曹汴川 黄喆 +5 位作者 肖科 税雪姣 邹永胜 黄富礼 黄永茂 钟利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81-486,共6页
目的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淋巴细胞亚群和HIV-1病毒载量的特点。方法对2019年1-12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病科住院治疗的100例AIDS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195例次的基本信息、感染种类、淋巴细胞亚群... 目的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淋巴细胞亚群和HIV-1病毒载量的特点。方法对2019年1-12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病科住院治疗的100例AIDS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195例次的基本信息、感染种类、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和HIV-1病毒载量进行分析。结果该地区AIDS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以41~65岁已婚男性农民或农民工居多,HIV-1传播途径以异性性行为为主。细菌性肺炎是发病率最高的机会性感染(50/195,25.6%)。根据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分为4组,随着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降低,AIDS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发生例数也随之增加。随着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降低,CD8^+T淋巴细胞、NK细胞和B淋巴细胞计数水平也随之降低。当HIV-1病毒载量较高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低;而当HIV-1病毒载量较低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高,两者呈负相关(r=-0.297,P=0.014)。结论该地区AIDS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表现复杂多样,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越低,免疫功能缺陷越明显,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越高。随着HIV-1病毒载量上升,CD4^+T淋巴细胞计数呈现下降的趋势。定期监测AIDS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和HIV-1病毒载量,可以预测疾病进展,评估抗病毒治疗疗效,进而预防机会性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机会性感染 淋巴细胞亚群 HIV-1病毒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三七合剂对顺铂诱导小鼠急性肾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雷小琴 魏何燕 +1 位作者 谭睿陟 王丽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07-1113,共7页
目的 观察黄芪三七合剂对顺铂诱导小鼠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方法 通过顺铂诱导小鼠AKI模型、脂多糖(LPS)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mTEC)炎症模型进行小鼠的体内外实验,检测肾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PAS、HE染色法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分析... 目的 观察黄芪三七合剂对顺铂诱导小鼠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方法 通过顺铂诱导小鼠AKI模型、脂多糖(LPS)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mTEC)炎症模型进行小鼠的体内外实验,检测肾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PAS、HE染色法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分析肾小管损伤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IL-1β、IL-6、MCP-1表达,RT-qPCR检测肾组织和mTEC中lncRNA9884、IL-1β、IL-6、MCP-1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mTEC中炎症因子分泌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p-YAP、p-NF-κB p65、Kim-1、IL-1、IL-6、TNF-α蛋白表达。结果 经黄芪三七合剂治疗后,AKI小鼠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下降,肾脏病理结构和肾功能改善,肾小管损伤评分降低,肾脏和mTEC中炎症因子分泌和表达降低;降低原先在模型组小鼠肾脏和mTEC中大幅升高的lncRNA9884、YAP/NF-κB表达;过表达lncRNA9884后,黄芪三七合剂对炎症的治疗效果较差,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三七合剂能显著改善顺铂诱导的AKI小鼠肾脏炎症反应,其分子机制可能与调控lncRNA9884表达进而影响YAP/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三七合剂 急性肾损伤 顺铂 lncRNA9884 YAP/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3基因多态性与过敏性紫癜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钟芳芳 庄媛 +7 位作者 毛晓燕 周太光 陈红英 胡晓 邹艳 刘春艳 杨洪 刘文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研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两个位点(rs 2293152、rs 9579700)基因多态性与过敏性紫癜(HSP)易感性及紫癜性肾炎(HSPN)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诊治的180例HSP患儿(HSP组),及同期205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 目的研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两个位点(rs 2293152、rs 9579700)基因多态性与过敏性紫癜(HSP)易感性及紫癜性肾炎(HSPN)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诊治的180例HSP患儿(HSP组),及同期205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SSP-PCR)法检测STAT3基因内含子11rs 2293152 C/G和内含子23 rs 957970 C/T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进行分析。结果 STAT3基因内含子11中rs 2293152的CC基因型在HSP组(26.1%)的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8.8%),rs2293152C等位基因在HSP组(48.6%)的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3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STAT3基因内含子23中rs957970C/T位点的分布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AT3基因这两个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HSPN和非HSPN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AT3基因内含子11 rs 2293152 C/G的C等位基因可能是儿童HSP的易感基因,而内含子23 rs957970C/T位点的多态性与儿童HSP无相关性;同时这两个基因位点多态性与HSPN亦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基因多态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结核1例并文献复习
6
作者 曹汴川 黄喆 +4 位作者 肖科 邹永胜 黄富礼 黄永茂 钟利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1-305,共5页
目的了解脊髓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诊断的1例脊髓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并回顾1989-2019年国内外关于脊髓结核的文献报道,筛选并总结分析脊... 目的了解脊髓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诊断的1例脊髓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并回顾1989-2019年国内外关于脊髓结核的文献报道,筛选并总结分析脊髓结核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该例患者为18岁青年女性,合并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结核性脑膜脑炎、腹腔结核。患者主要以反复发热、头部及颈背部疼痛为主要症状,伴随双下肢肌力下降,排尿功能障碍,结合病史、脑脊液及影像学检查,给予抗结核治疗后,病情好转。结合相关文献和该病例,共16例患者,平均年龄32.5岁(17~50岁)。13例患者行脊髓MRI检查,3例行脊髓造影检查,11例行病理检查。经治疗,有8例患者好转。结论脊髓结核在临床上较为罕见,尽早明确诊断是临床治疗的关键,应根据脊髓病变的范围、程度、大小以及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来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结核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