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ager脂肪垫的分类及其与后踝撞击综合征的关系
1
作者 张磊 唐湘宇 +4 位作者 姜璐 杨思艺 周鑫 柳天宇 汪国友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对Karger脂肪垫(Karger fat pad,KFP)的影像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并探讨其与后踝撞击综合征(posterior ankle impingement syndrome,PAIS)的关系。方法对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间的194例中国人的踝关节磁共振成像(MRI)扫描进行观察。在T... 目的对Karger脂肪垫(Karger fat pad,KFP)的影像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并探讨其与后踝撞击综合征(posterior ankle impingement syndrome,PAIS)的关系。方法对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间的194例中国人的踝关节磁共振成像(MRI)扫描进行观察。在T1加权MRI上测量与KFP相关的FHL长度、KFP高度、与KFP相关的跟腱长度、距后三角骨长度、胫骨后下突长度、KFP与胫骨的最短水平距离、KFP矢状面面积、三角骨-跟骨-胫骨角等解剖参数。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94例三角籽骨综合征患者,其中对照106例(无PAIS),PAIS患者88例。根据KFP的形状、长度、高度和矢状面积将其分为3种类型:Ⅰ型(三角形)、Ⅱ型(长梯形)、Ⅲ型(短梯形)。3种KFP类型中,PAIS中Ⅲ型(72,81.8%)最多,对照组中Ⅰ型(43,40.6%)和Ⅱ型(55,51.9%)所占比例较大。结论PAIS患者与非PAIS患者的KFP形态存在显著差异。KFP的变化在PAIS的进展中是至关重要的,正确理解不同类型的KFP有助于研究PAIS的特点,可以为临床诊断早期PAIS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ger脂肪垫 后踝撞击征 三角籽骨综合征 踝关节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探讨Lisfranc韧带的形态学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文 杨思艺 +3 位作者 黄蕾 卿霁雯 蒋松涛 张磊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基于MRI探讨Lisfranc韧带的形态学特点及其与邻近骨的解剖关系,为Lisfranc韧带损伤诊治提供影像学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5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232例患者MRI影像学资料,测量Lisfranc韧带的宽及长、Lisf... 目的基于MRI探讨Lisfranc韧带的形态学特点及其与邻近骨的解剖关系,为Lisfranc韧带损伤诊治提供影像学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5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232例患者MRI影像学资料,测量Lisfranc韧带的宽及长、Lisfranc韧带止点至第2跖骨外侧缘距离、Lisfranc韧带起点至内侧楔骨内侧缘距离、Lisfranc韧带分别与第1跖骨、内侧楔骨及第2跖骨中轴的夹角等形态学数据。结果Lisfranc韧带宽(5.67±1.47)mm,长(9.61±2.81)mm,Lisfranc韧带止点至第2跖骨外侧缘距离为(11.69±2.63)mm,Lisfranc韧带起点至内侧楔骨内侧缘距离为(18.83±3.39)mm,Lisfranc韧带与第1跖骨中轴夹角为(51.75±11.01)°,与内侧楔骨中轴夹角为(38.93±11.40)°,与第2跖骨中轴夹角为(33.93±10.17)°。结论本研究获得Lisfranc韧带详细的MRI解剖学数据及其与邻近骨的解剖关系,可为Lisfranc韧带损伤的MRI影像诊断、临床诊断和手术修复提供一定的参考,避免盲目放置内固定而造成Lisfranc韧带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sfranc韧带 MRI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步接骨法治疗Sanders Ⅱ型跟骨骨折的有限元研究
3
作者 李笑予 张磊 +2 位作者 付磊 李东波 汪国友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0,共6页
目的量化评估三步接骨法治疗Sanders Ⅱ型跟骨骨折效能指标,阐明其科学机制。方法利用健康成年男性踝关节CT数据,构建正常足踝模型与Sanders Ⅱ型跟骨骨折模型,在骨折模型上进行三步接骨法的力学加载,模拟拔伸牵引、提按顶复、端挤捏骨... 目的量化评估三步接骨法治疗Sanders Ⅱ型跟骨骨折效能指标,阐明其科学机制。方法利用健康成年男性踝关节CT数据,构建正常足踝模型与Sanders Ⅱ型跟骨骨折模型,在骨折模型上进行三步接骨法的力学加载,模拟拔伸牵引、提按顶复、端挤捏骨等手法,评估跟骨复位情况并求解不同手法作用下力学的变化。结果建立正常足部模型与Sanders Ⅱ A/B/C型跟骨骨折模型;三步接骨法加载复位后跟骨长、高、宽、Gissane’s角及Bohler’s角得到明显纠正;求解不同手法的力学趋势,发现拔伸牵引法能有效纠正重叠位移,提按顶复法侧重纠正前后侧移位,端挤捏骨法致力纠正内外侧移位。结论三步接骨法通过依次纠正骨折位移,能恢复跟骨解剖结构,有效治疗跟骨SandersⅡ型损伤,具有有效性及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SandersⅡ型 三步接骨法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骨上腓骨肌滑车的解剖形态学分型及临床意义
4
作者 张磊 陈旭 +4 位作者 陈鳕夷 吴王玉 熊彬 石厚银 汪国友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9-654,共6页
目的 通过对跟骨上腓骨肌滑车的形态学分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4年7月至2023年2月,本回顾性研究纳入215人,由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伤科提供。根据腓骨肌滑车形态进行分型,分别测量高度、长度、与周围结构的相对位置以及切... 目的 通过对跟骨上腓骨肌滑车的形态学分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4年7月至2023年2月,本回顾性研究纳入215人,由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伤科提供。根据腓骨肌滑车形态进行分型,分别测量高度、长度、与周围结构的相对位置以及切除角度。结果 166例(77.2%)跟骨显示腓骨肌滑车。腓骨肌滑车形态可分为4型:平坦形12例(7.2%),圆锥形73例(44.0%),直脊形74例(44.6%),鹰嘴形7例(4.2%)。腓骨肌滑车中点到跟骨后表面距离和高度在性别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脊形和鹰嘴形高度显著高于圆锥形(P<0.05)。同时,圆锥形高度显著高于平坦形(P<0.05)。圆锥形长度明显短于其他分型(P<0.05)。圆锥形的腓骨肌滑车中点到第五跖骨粗隆的距离和到跟骰关节面外侧中点的距离显著长于直脊形(P<0.05)。圆锥形的腓骨肌滑车中点到跟骨后侧面之间的距离明显小于直脊形(P<0.05)。结论 本研究提供了腓骨肌滑车的分型、尺寸与位置的进一步信息,可为临床诊治增生腓骨肌滑车提供解剖学基础,避免盲目切除而造成腓骨肌腱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肌滑车 解剖形态学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良双Endobutton袢钢板技术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 被引量:6
5
作者 张磊 祁冀 +4 位作者 周鑫 汪国友 关钛元 李义凯 扶世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79-1083,共5页
目的双Endobutton袢钢板技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效果得到了广泛肯定,但针对双Endobutton袢钢板技术的改良却从未停止。文中旨在探讨运用改良双Endobutton袢钢板锁定复位技术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 目的双Endobutton袢钢板技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效果得到了广泛肯定,但针对双Endobutton袢钢板技术的改良却从未停止。文中旨在探讨运用改良双Endobutton袢钢板锁定复位技术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伤科肩锁关节脱位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改良双Endobutton袢钢板技术(MCDT)组(有闭合回环结,n=30)和常规双Endobutton袢钢板技术(CCDT)组(无闭合回环结,n=30),对2组术中指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前和术后1年随访指标[Constant-Murley评分(CMS)、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牛津大学肩关节评分(OSS)以及CC-Dist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MCDT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优于CCDT组[(52.33±8.48)min vs(78.33±11.47)min,(79.17±9.75)m L vs(103.00±7.38)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DT组、CCDT组术后1年CMS、UCLA、ASES、OSS评分及CC-Dist值均优于术前;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方法均可取得较好的复位效果,但MCDT较CCDT复位固定更为简单、快捷,术中出血量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脱位 双Endobutton袢钢板 锁定复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那西普和传统合成改变病情抗风湿药序贯治疗轻中度强直性脊柱炎的中期疗效随访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江伟州 胡勇 +3 位作者 宋旻恺 刘欢 黄文华 肖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7-103,共7页
目的随访评估依那西普和传统合成改变病情抗风湿药(conventional synthetic disease 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csDMARDs)序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药物组合方案治疗轻中度AS的中期疗效。方法纳入南方医... 目的随访评估依那西普和传统合成改变病情抗风湿药(conventional synthetic disease 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csDMARDs)序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药物组合方案治疗轻中度AS的中期疗效。方法纳入南方医院2017~2018年确诊的轻中度AS患者64例,疾病活动期短期选用依那西普,疾病缓解期改用csDMARDs药物组合口服维持。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6、12个月评估临床缓解率,并应用BASFI、BASDAI、SQOL-AS量表评价治疗效果。结果随访3、6、12个月,Patient Global、BASFI、BASDAI及ASDAS-CRP评分,CRP及ESR值均下降(P<0.05),SQOL-AS评分提高(P<0.05)。随访终点分别有85.9%、79.7%的患者达到ASAS 20、ASAS 40缓解标准。随访期间无结核、机会感染、肿瘤发生。结论对于轻中度AS,依那西普和csDMARDs序贯组合方案展示了良好的中期疗效,有望成为低收入AS患者的替代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传统合成改变病情抗风湿药 临床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喙锁韧带的解剖学参数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磊 张华强 +4 位作者 金玉峰 张梦瑶 周鑫 李炳坤 唐小高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9-262,共4页
目的研究喙锁韧带的形态特点及其对骨隧道建立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480例肩胛骨MRI扫描数据,在斜冠状位和斜矢状位图像上测量4个角度和7个距离,并采用SPSS 20.0进行分析。结果在斜冠状位图像上,肩锁关节中点... 目的研究喙锁韧带的形态特点及其对骨隧道建立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480例肩胛骨MRI扫描数据,在斜冠状位和斜矢状位图像上测量4个角度和7个距离,并采用SPSS 20.0进行分析。结果在斜冠状位图像上,肩锁关节中点到锁骨钻孔点的距离男性平均值大于女性,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斜矢状位图像上,男性的喙锁韧带锁骨附着处中心到喙突附着处中心的距离,喙锁韧带锁骨附着处中心到喙突尖端的距离,锁骨上表面的中点到喙突下表面最远端的距离,喙锁韧带锁骨附着处直径平均值均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这些解剖参数能够完整地描述喙锁韧带的解剖学特征,指导骨隧道的准确建立,利于对肩锁关节脱位的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喙锁韧带 肩锁关节脱位 磁共振成像 解剖学 骨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镜下取自体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炳坤 张磊 +5 位作者 夏章容 周鑫 唐小高 扶世杰 汪国友 黄文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6-470,共5页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应用自体腓骨长肌腱和半腱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手术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本院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33例,予以关节镜下取自体腓骨长肌腱和半腱肌腱重建PCL治疗。比较术前、术后3、6...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应用自体腓骨长肌腱和半腱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手术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本院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33例,予以关节镜下取自体腓骨长肌腱和半腱肌腱重建PCL治疗。比较术前、术后3、6、12个月患者IKDC评分、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和胫骨后移距离,对患者膝关节的综合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患者术后12个月X线片和MRI显示螺钉位置固定可靠,无断裂、松脱及骨道愈合,后抽屉实验转阴性。术后12个月胫骨后移距离较术前明显缩短,(11.33±1.45)cm VS(3.27±0.80)cm,P<0.05;术后3、6、12个月胫骨后移距离有缓慢增长趋势,分别为(2.94±0.90)、(3.18±0.84)及(3.27±0.80)cm,无统计学差异。与术前(50.33±3.31)相比,术后3、6、12个月IKDC评分分别为(70.97±2.59)、(86.18±1.78)、(92.67±2.13),P<0.05;Lysholm评分术前(51.82±3.95),术后3、6、12个月分别为(73.52±2.59)、(87.12±1.93)、(93.94±1.98),P<0.05;Tegner评分术前(1.97±1.10),术后3、6、12个月分别为(5.21±0.74)、(7.67±0.85)、(8.52±0.57),P<0.05。功能明显改善,且评分比较均逐步提高,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镜下应用自体腓骨长肌腱和半腱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确切,并发症较少,可显著改善膝关节的功能、疼痛和稳定性,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腓骨长肌腱 半腱肌腱 后交叉韧带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结合低分子肝素钙对脊柱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观察 被引量:40
9
作者 罗琳 伍光辉 +3 位作者 杨杰翔 罗焘 梁万强 邹永根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8期2073-2076,2082,共5页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助低分子肝素钙应用于脊柱骨折疾病,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伤科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助低分子肝素钙应用于脊柱骨折疾病,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伤科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1)。观察组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采取低分子肝素钙单独给药治疗。治疗前和治疗10d后观察2组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及统计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血流动力学参数Ratio(0.85±0.25)、SVC(8.92±1.32)mmHg、MVO(7.62±1.17)mmHg、VRT(14.83±3.56)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观察组血流变指标红细胞沉降率(10.47±2.84)mm/h、高切(3.92±0.59)mPa·s、低切(8.83±0.73)mPa·s、红细胞压积(46.71±5.20)%、全血黏度(3.62±0.57)mPa·s、红细胞聚集指数(2.81±0.6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观察组凝血功能APPT(32.71±4.25)s、PT(17.47±2.84)s显著高于对照组,FIB(2.62±0.37)g/L、D-D(2.91±0.32)mg/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阳性率(5.56%)显著低于对照组(15.69%)(P<0.05)。结论:对于脊柱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可在西药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基础上,增加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恢复,对凝血功能、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血流情况 下肢深静脉血栓 低分子肝素钙 脊柱骨折 血流动力学 血液流变学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毒生肌散治疗慢性创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东 伍光辉 +2 位作者 罗琳 欧昌良 邹永根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949-952,共4页
拔毒生肌散是拔毒敛疮、祛腐生肌的常用方之一,近年来被广泛用于糖尿病足、压疮、创伤性溃疡等各种慢性创面的中医外科治疗中,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文章对慢性创面的发病机制、中西医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归纳拔毒生肌散对各种... 拔毒生肌散是拔毒敛疮、祛腐生肌的常用方之一,近年来被广泛用于糖尿病足、压疮、创伤性溃疡等各种慢性创面的中医外科治疗中,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文章对慢性创面的发病机制、中西医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归纳拔毒生肌散对各种慢性创面的治疗作用,概括性地阐述了拔毒生肌散对慢性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此外,对拔毒生肌散的安全性做出一定的讨论。并对拔毒生肌散的临床运用与改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毒生肌散 慢性创面 中医外治法 发病机制 中西医认识 安全性 临床应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病变与肩袖损伤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易刚 张磊 +5 位作者 杨静 郭晓光 刘洋 覃波 汪国友 扶世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6-200,205,共6页
目的分析肱二头肌长头肌腱(long head of the biceps brachii tendon,LHBT)病变与肩袖损伤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010~2017年间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经关节镜修复的126例肩袖损伤患者,术中对LHBT进行检查和评价,记录LHBT病... 目的分析肱二头肌长头肌腱(long head of the biceps brachii tendon,LHBT)病变与肩袖损伤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010~2017年间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经关节镜修复的126例肩袖损伤患者,术中对LHBT进行检查和评价,记录LHBT病变种类,分析LHBT病变与肩袖撕裂时间、撕裂大小和累及肌腱的相关性。结果发现LHBT Ⅰ型病变(肌腱炎)51例(40.5%),Ⅱ型病变(半脱位)12例(9.5%),Ⅲ型病变(全脱位)12例(9.5%),Ⅳ型病变(部分撕裂)15例(11.9%),Ⅴ型病变(完全撕裂)6例(4.8%),30例(23.8%)无明显LHBT病理改变;病史超过12周的慢性肩袖撕裂患者均伴有LHBT病变;伴肩胛下肌(subscapularis,SSC)撕裂的肩袖损伤患者更易出现LHBT病变,且SSC撕裂程度越大,LHBT病变发生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HBT病变与肩袖损伤特别是合并SSC撕裂者密切相关,LHBT病变与SSC撕裂程度呈正相关;检查肩袖损伤的病例时,应注意LHBT的情况,避免漏诊;肩袖损伤的早期识别与修复可防止LHBT病变进一步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病变 肩袖损伤 肩胛下肌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络舒通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炎性反应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李元森 孙成磊 +1 位作者 古今 罗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1期2988-2991,2996,共5页
目的:探讨脉络舒通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炎性反应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8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塞来昔布组、脉络舒通丸组和联合组,每组42... 目的:探讨脉络舒通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炎性反应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8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塞来昔布组、脉络舒通丸组和联合组,每组42例;单药观察组分别服用塞来昔布和脉络舒通丸,联合组同时服用2种药物,3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水平变化,采用国际DOA(临床体征)评分标准对膝关节休息痛、运动痛、压痛、关节活动度、晨僵及行走能力进行评分并记录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IL-1β、TNF-α、MMP-3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其中联合组IL-1β、TNF-α、MMP-3的水平均低于塞来昔布组和脉络舒通组,治疗后联合组各因子水平值与塞来昔布组和脉络舒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塞来昔布组和脉络舒通丸组各因子水平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塞来昔布组痊愈11例(26.2%),与脉络舒通组结果相近(28.6%)低于联合组(35.7%);同时塞来昔布组总有效率为83.3%,脉络舒通组总有效率为88.1%,而联合组总有效率达到92.9%,高于单一用药组;联合组无效率仅为7.1%,而单一用药组均高于10%,无效率高于联合组;治疗后各组临床体征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其中联合组治疗后各体征评分均显著低于脉络舒通组和塞来昔布组,治疗后3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7,P<0.05)。结论:脉络舒通丸联合塞来昔布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炎性反应因子水平,缓解患者疼痛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适合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脉络舒通丸 塞来昔布 炎性反应因子 临床对照研究 骨质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生软化汤诱导骨肉瘤小鼠的免疫效应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森 王健 +1 位作者 古钦文 彭道琥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6期1518-1520,1524,共4页
目的:探讨寄生软化汤对骨肉瘤小鼠免疫功能的诱导作用,为肿瘤的中药辅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给药组、模型组、空白模型组、正常组,其中模型给药组腹腔注射给予25 mg/kg顺铂及给予13 mg/kg寄生软化汤灌胃,模... 目的:探讨寄生软化汤对骨肉瘤小鼠免疫功能的诱导作用,为肿瘤的中药辅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给药组、模型组、空白模型组、正常组,其中模型给药组腹腔注射给予25 mg/kg顺铂及给予13 mg/kg寄生软化汤灌胃,模型组给予相同剂量的顺铂和生理盐水,空白模型组和正常组分别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疗程结束后统计分析小鼠体重、肿块近似体积、脏器指数及T细胞亚群。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寄生软化汤可明显提高骨肉瘤小鼠的体重及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P<0.05)。运用寄生软化汤的小鼠较模型组肿块体积减少,胸腺和脾脏指数增加,但变化并不显著。结论:寄生软化汤对骨肉瘤小鼠的免疫功能具有调节和诱导作用。中药与化疗联合治疗肿瘤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软化汤 骨肉瘤 免疫功能 诱导作用 T细胞亚群 中药 化疗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T6对椎间盘退变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谢明忠 戚力升 +3 位作者 肖常明 张开权 赵檬 李森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35-943,共9页
目的:探讨Sirtuin(SIRT)6对椎间盘退变的作用及机制。方法:32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SIRT6激动剂组、SIRT6抑制剂组,每组8只。造模小鼠采用穿刺法构建Co5/6椎间盘退变模型,造模成功后,SIRT6激动剂组和SIRT6抑制剂组分... 目的:探讨Sirtuin(SIRT)6对椎间盘退变的作用及机制。方法:32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SIRT6激动剂组、SIRT6抑制剂组,每组8只。造模小鼠采用穿刺法构建Co5/6椎间盘退变模型,造模成功后,SIRT6激动剂组和SIRT6抑制剂组分别腹腔注射SIRT6激动剂(20mg/kg)和SIRT6抑制剂(20mg/kg),假手术组、模型组均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7d。干预结束后,对小鼠进行影像学观察,并采集椎间盘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椎间盘组织SIRT6阳性百分比;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eosin,HE)染色、Masson染色及甲苯胺蓝染色观察椎间盘组织病理学改变;生化检测椎间盘组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活性氧(ROS)含量;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椎间盘组织SIRT6、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smad1、smad5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椎间盘组织骨胶原(collagen)Ⅱ、collagen X、TGF-β1、smad1、smad5、p-smad1、p-smad5蛋白表达。结果:影像学观察发现假手术组尾椎排列有序,无骨赘形成;模型组出现骨赘形成,相较于模型组,SIRT6激动剂组骨赘形成受到明显抑制,而SIRT6抑制剂组骨赘形成更明显。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椎间盘组织SIRT6表达及GSH-Px、SOD含量明显降低,而MDA、ROS含量及collagenⅡ、collagen X、TGF-β1、smad1、smad5、p-smad1、p-smad5表达明显升高(P<0.01);模型组椎间盘组织软骨终板局部软骨减少,胶原纤维紊乱、致密,形态模糊;与模型组相比,SIRT6激动剂组椎间盘组织SIRT6表达及GSH-Px、SOD含量明显升高,MDA、ROS含量及collagenⅡ、collagen X、TGF-β1、smad1、smad5、p-smad1、p-smad5表达明显降低(P<0.05);SIRT6抑制剂组则呈现与激动剂组相反的结果。结论:SIRT6过表达可有效调节氧化应激,抑制TGFβ-smad1/5信号通路,进而助于减缓椎间盘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性病变 SIRT6 氧化应激 TGFβ-smad1/5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芪活血胶囊对颈椎病模型大鼠软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程国良 姜艳玲 +1 位作者 李冰冰 罗琳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6期2369-2372,共4页
目的:研究归芪活血胶囊对颈椎病模型大鼠软骨细胞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MKK3/6-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SD级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以随机抽签法等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归芪活血胶囊组。其中模型组... 目的:研究归芪活血胶囊对颈椎病模型大鼠软骨细胞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MKK3/6-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SD级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以随机抽签法等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归芪活血胶囊组。其中模型组与归芪活血胶囊组参考颈椎间盘退变模型,假手术组仅切开皮肤,随后缝合。模型组不予以任何干预,归芪活血胶囊组则予以归芪活血胶囊灌胃治疗。干预4周后,通过甲苯胺蓝实施组织染色,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软骨细胞IL-6、IL-8含量,同时以Weatern Blot法检测MKK3/6以及p38MAPK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组、归芪活血胶囊组大鼠颈椎间盘软骨细胞IL-6水平、IL-8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归芪活血胶囊组大鼠颈椎间盘软骨细胞MKK3/6水平、p38MAPK水平相较于模型组明显更低(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颈椎病模型大鼠软骨组织IL-6、IL-8水平与MKK3/6、p38MAPK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归芪活血胶囊的应用可显著降低颈椎病模型大鼠软骨细胞IL-6、IL-8含量,同时可下调软骨细胞MKK3/6以及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其主要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MKK3/6-p38MAPK信号通路,进一步下调IL-6、IL-8含量,从而达到治疗颈椎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归芪活血胶囊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MKK3/6-p38MA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翼型Ni-Ti合金固定峡部裂对椎间盘的影响
16
作者 王健 朱立新 +3 位作者 杨慧 古钦文 彭道琥 李森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4-677,共4页
目的在自制机翼型Ni-Ti合金固定器基础之上,建立腰椎峡部裂内固定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对椎间盘的影响。方法CT数据建立腰椎峡部裂模型,数字装配固定器,测算人体各工况下椎间盘应力峰值及分布。结果在前屈、后伸、左侧屈和左旋转工况下,... 目的在自制机翼型Ni-Ti合金固定器基础之上,建立腰椎峡部裂内固定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对椎间盘的影响。方法CT数据建立腰椎峡部裂模型,数字装配固定器,测算人体各工况下椎间盘应力峰值及分布。结果在前屈、后伸、左侧屈和左旋转工况下,患椎间盘的最大应力值分别增加到105%、102%、101%和111%,在使用机翼型Ni-Ti合金内固定技术重建后,患椎间盘最大应力值分别减少至67%、55%、88%和83%。结论机翼型Ni-Ti合金固定器构造特别,可有效减少同节段及相邻节段的椎间盘应力,防止椎间盘远期退变,具备良好的生物力学特性,有望进入临床应用,为腰椎峡部裂的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I合金 峡部裂 椎间盘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骨大结节上方的解剖分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磊 何雪 +2 位作者 周鑫 熊鹿静 张梦瑶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3-517,共5页
目的通过对肱骨大结节上面观的形态学分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96例肩关节CT扫描图像根据大结节上面观形态进行分型,分别测量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肌腱在大结节上的止点长度,肩胛下肌肌腱在小结节上的止点长度,大结节最高点至肱... 目的通过对肱骨大结节上面观的形态学分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96例肩关节CT扫描图像根据大结节上面观形态进行分型,分别测量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肌腱在大结节上的止点长度,肩胛下肌肌腱在小结节上的止点长度,大结节最高点至肱骨头最高点的距离以及结节间沟的宽度和深度。结果肱骨大结节上面观形态可分为3型:弧形45.60%(135例),平坦形44.26%(131例),丘形10.14%(30例)。弧形的肱骨大结节,其冈上肌肌腱止点长度短于平坦形和丘形;丘形的肱骨大结节,其冈上肌肌腱在大结节上的止点长度、肩胛下肌肌腱在小结节上的止点长度、结节间沟的宽度和深度均短于弧形和平坦形;丘形的大结节最高点至肱骨头最高点的距离大于弧形和平坦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解剖学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分型的肱骨大结节上面观对临床肱骨大结节相关疾病诊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大结节 肩袖损伤 CT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优化设计在喙锁韧带重建术中骨隧道精准定位的应用
18
作者 张磊 王锐涵 +2 位作者 唐自慧 易刚 周鑫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5-389,共5页
目的比较数字优化设计导航模板虚拟模型和3D打印模型之间的差异。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就诊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的80名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肩关节CT图像(37名女性和43名男性患者),将其CT图像导入Mimics软件,建立虚拟与真... 目的比较数字优化设计导航模板虚拟模型和3D打印模型之间的差异。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就诊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的80名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肩关节CT图像(37名女性和43名男性患者),将其CT图像导入Mimics软件,建立虚拟与真实导航骨隧道,设计并打印80个包括锁骨和肩胛骨在内的肩关节,分别测量虚拟与真实导航骨隧道的10个相关参数。结果两条骨隧道在9个参数上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喙突针点到喙突尖的长度(OQ)有统计学差异(P<0.05)。女性患者的所有测量值低于男性(P<0.01)。结论数字优化设计导航模板的的虚拟模型具有与3D打印模型相似的准确性,可用于临床肩锁关节脱位需喙锁韧带重建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骨隧道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优化设计 喙锁韧带重建 骨隧道 3D打印 导航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