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轻中度抑郁症静息态fMRI低频振幅与血清炎症因子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马跃 何家恺 +9 位作者 郭春蕾 孙继飞 鲁新宇 罗屹 高山山 陈庆燕 张樟进 荣培晶 方继良 刘勇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18,共7页
目的探索轻中度抑郁症(mild to moderate depression,MMD)的脑功能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与血清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和西南医科... 目的探索轻中度抑郁症(mild to moderate depression,MMD)的脑功能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与血清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和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精神科被诊断为MDD的患者病例作为MMD组。健康者来源于广告招募,作为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组。最终共纳入48例MMD患者病例及51例HC,且两组满足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相对匹配。受试者均参加功能MRI(functional MRI,fMRI)静息态脑功能扫描,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介素2(interleukin 2,IL-2)、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items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17)、14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items 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14)评分。采用DPABI软件对fMRI数据进行预处理与统计分析,获得两组差异脑区ALFF值,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别对ALFF值与临床量表及炎症因子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MMD组在HAMD-17、HAMA-14评分上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IL-2、IL-6、TNF-α、HsCRP水平升高。与健康组相比,MMD组的ALFF值在左侧颞下回增高,右侧颞极、左侧三角部额下回、右侧背外侧额上回减低。相关分析显示:左侧颞下回与HAMD-17、HAMA-14评分、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591,P<0.001;r=0.549,P<0.001;r=0.479,P<0.001);右侧背外侧额上回与TNF-α呈负相关(r=-0.285,P=0.004),HsCRP水平与HAMD-17、HAMA-14评分呈正相关(r=0.723,P<0.001;r=0.667,P<0.001)。结论MMD患者存在免疫炎症因子异常,MMD组存在ALFF差异脑区,主要位于边缘叶、默认网络等脑网络,其中左侧颞下回、右侧背外侧额上回是外周炎症因子相关的异常脑区,这可能是MMD神经免疫病理机制更为复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中度抑郁症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血清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诊断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肾癌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思凯 李鸣瑶 +4 位作者 梁卡丽 斯光晏 何其舟 金征宇 孙昊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5-218,共4页
目的:研究多排螺旋CT(MDCT)"冰淇淋蛋筒征"及平扫CT值鉴别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mf)与肾细胞癌(RCC)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AMLmf和24例RCC病例,所有患者均行腹部平扫和双期增强MDCT检查,比较两... 目的:研究多排螺旋CT(MDCT)"冰淇淋蛋筒征"及平扫CT值鉴别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mf)与肾细胞癌(RCC)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AMLmf和24例RCC病例,所有患者均行腹部平扫和双期增强MDCT检查,比较两组间"冰淇淋蛋筒征"、平扫病灶的CT值差异。结果:两组间病灶大小无统计学差异(t=-1.447,P>0.05),AMLmf出现"冰淇淋蛋筒征"征象的概率明显高于RCC(χ2=30.644,P<0.001),AMLmf病灶的平扫CT值明显高于RCC(t=5.570,P<0.001),AMLmf病灶CT值与相邻肾实质CT值的比值明显大于RCC(t=5.774,P<0.001)。结论:AMLmf出现"冰淇淋蛋筒征"征象较RCC多见,AMLmf的平扫CT值通常高于相邻正常肾实质,"冰淇淋蛋筒征"征象联合病灶平扫CT值对AMLmf和RCC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肾细胞癌 冰淇淋蛋筒征 MD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实质型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及相关病理学基础与临床 被引量:3
3
作者 欧光乾 夏贤武 +2 位作者 刘含秋 姚振威 吴诗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7-291,共5页
目的:探讨脑实质型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以及相关病理学基础,以提高其术前MRI诊断准确性。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实质型表皮样囊肿9例,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及相关病理学基础。9例均行MRI平扫与增强扫描,平扫序列包括T1WI、T2WI、FL... 目的:探讨脑实质型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以及相关病理学基础,以提高其术前MRI诊断准确性。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实质型表皮样囊肿9例,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及相关病理学基础。9例均行MRI平扫与增强扫描,平扫序列包括T1WI、T2WI、FLAIR、DWI,并测量病灶、脑脊液、脑白质ADC值,分别比较病灶与脑脊液、病灶与脑白质ADC值两者间差异。结果:9例均单发,4例位于额叶,2例位于小脑半球,1例位于小脑蚓部,1例位于颞叶,1例位于小脑半球及枕叶跨天幕生长。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较清晰,无灶周水肿;T1WI脑脊液样低信号;T2WI呈脑脊液样高信号;FLAIR以低信号为主,边缘见少许带状高信号;DWI呈高信号。IPEC的ADC值介于脑脊液与脑白质之间,IPEC与脑白质、脑脊液的ADC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7例病灶未强化,2例病灶部分边缘轻度强化。大体标本示肿瘤有包膜、边界清楚,无血供,质软,内容物呈灰白或灰黄、豆渣样碎片状物质。镜下病理改变,囊壁为角化或非角化鳞状上皮,囊内为胶状碎屑、固态胆固醇结晶及类脂质成分。结论:表皮样囊肿的病理学基础确定了其特征性的MRI表现,尤其是DWI,充分认识其MRI表现与病理改变的相关性能提高其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准确性,为术前评估、准备提供可靠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样囊肿 磁共振成像 弥散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囊腔类肺癌与薄壁空洞性肺结核MSCT诊断对比研究 被引量:34
4
作者 代平 欧光乾 +3 位作者 刘勇 何其舟 杨彬 张艳丽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9-393,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薄壁囊腔类肺癌与薄壁空洞性肺结核的MSCT征象特点,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7年本院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28例薄壁囊腔类肺癌和30例薄壁空洞性肺结核的临床资料及MSCT表现,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 目的:对比分析薄壁囊腔类肺癌与薄壁空洞性肺结核的MSCT征象特点,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7年本院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28例薄壁囊腔类肺癌和30例薄壁空洞性肺结核的临床资料及MSCT表现,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对比分析两组病变的CT征象。结果:两组中患者的性别构成、病灶大小、含气腔隙大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癌组平均发病年龄高于结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核组空洞壁的厚度大于肺癌组囊腔壁;肺结核好发于上肺;肺癌组磨玻璃征、分叶征、短毛刺征、清楚毛糙的界面、内壁不光整、分隔、壁结节及蜂窝征的出现率高于结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组的长毛刺征、内壁光整、卫星灶、形态学Ⅲ型的出现率高于肺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肺癌组中出现囊壁不规则增厚、壁结节增大;结核组随访可见空洞缩小。结论:薄壁囊腔类肺癌与薄壁空洞性肺结核的CT征象有一定差异,CT检查有助于两种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结核 囊腔 空洞: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源CT双能量扫描模式低管电压联合迭代重建诊断泌尿系结石的可行性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思凯 代平 +3 位作者 杨琴 斯光晏 杨彬 何其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33-936,共4页
目的评估基于双源CT双能量扫描模式低管电压联合迭代重建(SAFIRE)技术诊断泌尿系结石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双源CT双能量扫描模式对56例疑诊泌尿系结石患者行全腹部CT平扫。设定权重因子M为0.5、1.0,采用线性融合技术获得类似于标准管电压(... 目的评估基于双源CT双能量扫描模式低管电压联合迭代重建(SAFIRE)技术诊断泌尿系结石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双源CT双能量扫描模式对56例疑诊泌尿系结石患者行全腹部CT平扫。设定权重因子M为0.5、1.0,采用线性融合技术获得类似于标准管电压(120 kVp)的融合图像(A组)和低管电压(80 kVp)图像(B组),分别行滤波反投影重建(FBP)及SAFIRE。以A组图像作为参考标准,比较2组图像所示结石数目、大小、CT值和肾实质CT值及噪声,并比较其图像质量评分及肾实质信号噪声比(SNR)。结果A、B组均检出189枚结石,其中肾结石136枚,输尿管结石51枚,膀胱结石2枚。A组与B组间结石大小[0.86(0.57,1.39)cm vs.0.85(0.59,1.34)cm]、肾实质噪声[(11.64±2.30)HU vs.(11.81±2.29)HU]及肾实质SNR[(3.09±0.72)vs.(3.08±0.73)]、图像质量评分[5.00(5.00,5.00)分vs.5.00(4.63,5.00)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石CT值[(802.67±398.08)HU vs.(1003.18±513.98)HU]及肾实质CT值[(34.55±3.18)HU vs.(34.92±3.91)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容积剂量指数和辐射剂量长度乘积分别为(12.28±2.38)mGy及(530.86±119.25)mGy·cm。结论双源CT双能量扫描模式低管电压联合SAFIRE图像质量与标准管电压图像大致相当,可用于诊断泌尿系结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石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低管电压 迭代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定量分析预测肺部肿瘤性磨玻璃结节病理侵袭性的价值 被引量:36
6
作者 代平 何其舟 +3 位作者 王思凯 刘姝兰 宋杨 王洪飞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08-1112,共5页
目的:探讨CT定量分析预测肺部肿瘤性磨玻璃结节病理侵袭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经临床证实的肺部磨玻璃结节,依据病理类型分为3组,分别为浸润前病变组(32例)、微浸润腺癌组(29例)与浸润性腺癌组(36例);采用肺结节分析软件进行定... 目的:探讨CT定量分析预测肺部肿瘤性磨玻璃结节病理侵袭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经临床证实的肺部磨玻璃结节,依据病理类型分为3组,分别为浸润前病变组(32例)、微浸润腺癌组(29例)与浸润性腺癌组(36例);采用肺结节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自动计算肺结节的最大横截面长径、面积、体积和密度(最大CT值、最小CT值、平均CT值),分析上述定量指标与3组病理类型间是否有统计学差异,并绘制风险指数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结果:最大横截面长径、面积、体积、最小CT值与3组病理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CT值、最大CT值与3组病理类型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病理类型的最大CT值分别为(142.19±133.12)、(180.72±90.51)和(260.17±134.62)HU;3组病理类型的平均CT值分别为-642.50(-693.50,-593.50)、-530.00(-567.00,-519.50)、-324.50(-393.75,-190.25);平均CT值鉴别浸润前与浸润性病变组(微浸润+浸润性)的最佳临界值为-557HU,诊断浸润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6.2%、93.7%;平均CT值鉴别微浸润与浸润性腺癌组的最佳临界值为-484HU,诊断浸润性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4.4%、96.6%。结论:定量分析指标中的平均CT值和最大CT值对磨玻璃结节的病理侵袭性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定量评价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腔类肺癌MSCT征象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代平 刘勇 +2 位作者 何其舟 杨彬 高杰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74-478,共5页
目的:探究囊腔类肺癌的MSCT征象与不同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提高诊断率及病理基础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囊腔类肺癌的MSCT征象及病理特征,均为腺癌,根据病理类型不同分为原位癌组、微浸润腺癌组及浸润性腺癌组,有随... 目的:探究囊腔类肺癌的MSCT征象与不同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提高诊断率及病理基础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囊腔类肺癌的MSCT征象及病理特征,均为腺癌,根据病理类型不同分为原位癌组、微浸润腺癌组及浸润性腺癌组,有随访病例评价CT变化特点。结果:50例均为周围型肺癌,CT征象比例>50%的有:类圆形或圆形(84%)、磨玻璃征(58%)、蜂窝征(64%)、分叶征(60%)、囊壁薄(82%)、血管集束征(50%)、形态学Ⅳ型(58%)。原位癌组13例,微浸润腺癌组15例,浸润性腺癌组22例。磨玻璃征、分叶征、毛刺征、腔内分隔、壁结节及血管穿行征与三组病理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8例有变化。结论:囊腔类肺癌以腺癌多见,MSCT征象有特殊性且与病理类型有相关性,结合动态随访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囊腔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DWI检查在肺内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8
8
作者 翁静飞 曾奇虎 +5 位作者 姚丁华 韩福刚 陈光祥 唐光才 陆笑非 何其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DWI检查中ADC值和LSR值对肺内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肺部CT检查发现肺部大于1cm结节或肿块的55名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常规检查和DWI(b=600s/mm^2)扫描,分析肺内良恶性病变ADC值和LSR值的特点。结果 ... 目的:探讨磁共振DWI检查中ADC值和LSR值对肺内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肺部CT检查发现肺部大于1cm结节或肿块的55名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常规检查和DWI(b=600s/mm^2)扫描,分析肺内良恶性病变ADC值和LSR值的特点。结果 :ADC值和LSR值诊断肺内良恶性病变ROC曲线下面积为0.787和0.783,最佳诊断阈值为1.53×10^-3mm^2/s和1.075。ADC值和LSR值诊断肺内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分别为79.1%和72.1%,特异度分别为73.3%和86.7%,两者之间灵敏度与特异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44,0.48);将ADC值和LSR值联合诊断肺内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为93.0%,高于任何单一的诊断方法(P=0.04,0.0077);特异度为73.3%,与单一诊断之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1,0.48)。ADC值、LSR值以及ADC值联合LSR值诊断肺内良恶性病变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约登指数和准确率分别为87.2%,57.9%,2.96,0.29,52.4%,77.6%;93.9%,52.0%,5.4,0.32,58.8%,75.9%;90.9%,78.6%,3.48,0.23,66.3%,87.9%。结论:磁共振DWI检查对鉴别肺内良恶性病变具有诊断价值,将ADC值和LSR值联合起来诊断的灵敏度高于单一诊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良恶性病变 MRI 扩散加散成像 ADC值 LSR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自由心率冠状动脉成像对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9
作者 何其舟 余飞 +3 位作者 付亚军 许东 霍然 代平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88-493,共6页
目的:探讨双源CT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自由心率下冠状动脉成像(CTCA)对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疑诊冠心病的自由心率(心律变异≤5次/分)患者,按心率高低分为A、B、C三组,A组心率<75bpm,B组心率为75~90bpm,C组心率&... 目的:探讨双源CT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自由心率下冠状动脉成像(CTCA)对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疑诊冠心病的自由心率(心律变异≤5次/分)患者,按心率高低分为A、B、C三组,A组心率<75bpm,B组心率为75~90bpm,C组心率>90bpm;三组均采用双源CT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扫描,其中A组中有13例、B组有18例、C组有11例在CTCA检查后一周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计算三组患者冠状动脉节段可评价率(可评价血管节段数/总节段数)、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以CAG为金标准,计算三组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A、B、C三组CTCA冠脉可评价率分别为97.6%(649/664)、96.9%(928/958)、95.2%(660/6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69±0.48)、(4.56±0.44)、(4.74±0.4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平均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5.98±0.19)、(5.00±0.18)、(4.10±0.17)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0%、94.0%、82.4%、95.2%,B组分别为90.5%、94.8%、83.8%、97.1%,C组分别为84.4%、96.70%、90.5%、94.4%。结论:双源CT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自由心率患者CTCA均可获得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质量,并能准确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其辐射剂量随心率增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冠状血管造影术 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 心率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静脉瘤的MSCT血管成像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彬 斯光晏 +3 位作者 代平 刘姝兰 欧光乾 何其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7-62,共6页
目的:探究MSCT血管成像对门静脉瘤的诊断价值,以提高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行MSCT血管成像检查的门静脉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利用MPR、MIP、VR等技术对图像进行处理,记录患者的性别、部位、形态、门脉系统、并发症等情况,分析其... 目的:探究MSCT血管成像对门静脉瘤的诊断价值,以提高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行MSCT血管成像检查的门静脉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利用MPR、MIP、VR等技术对图像进行处理,记录患者的性别、部位、形态、门脉系统、并发症等情况,分析其相关性。结果:24例均为单发,其中脾静脉与肠系膜上静脉交汇处(CNF)14例,门静脉主干(MPV)2例,门静脉左支(LBP)4例,门静脉左右支分叉处(PVB)4例;16例呈囊状扩张,8例呈梭形扩张;4例合并海绵样变性,2例合并门静脉栓子形成,2例合并腹主动脉瘤;16例合并门静脉高压。门静脉瘤不同性别的发病部位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76,P<0.05),男性患者中以脾静脉与肠系膜上静脉交汇处居多(85.7%);门静脉瘤不同形态的并发症情况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00,P<0.05),门静脉瘤合并并发症者均为囊状扩张;门静脉瘤发病部位与门静脉高压有显著关系(χ2=11.143,P<0.05),合并门静脉高压者以脾静脉与肠系膜上静脉交汇处发病居多(62.5%)。结论:门静脉瘤虽少见,但其有一定特征性,MSCT血管成像具有很好的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瘤 MSCT 血管成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质指数、窄R-R间期结合前瞻性心电门控和迭代重建技术在CTCA三低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何其舟 余飞 +3 位作者 付亚军 许东 霍然 代平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36-941,共6页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窄R-R间期结合前瞻性心电门控和迭代重建技术在CTCA三低(低管电压、低对比剂浓度、低对比剂用量)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0例临床疑有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行CTCA检查,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100例,对...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窄R-R间期结合前瞻性心电门控和迭代重建技术在CTCA三低(低管电压、低对比剂浓度、低对比剂用量)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0例临床疑有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行CTCA检查,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100例,对比剂浓度和管电压分别为350mg I/mL和120kV(350mg I/mL-120kV),BMI≤30kg/m^2;实验组200例,其中100例BMI<23kg/m^2的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320mg I/mL-80kV组(A组)和350mg I/mL-120kV组(B组),另100例BMI为23~30kg/m^2的患者按同样方法分成320mg I/mL-100kV组(C组)和350mg I/mL-120kV组(D组),A、B、C、D每组各50例。常规组采用迭代重建技术及350mg I/mL的碘海醇,实验组中A、C两组采用迭代重建技术及320mg I/mL的碘克沙醇,B、D两组采用非迭代重建技术及350mg I/mL的碘海醇;对每位患者的CTCA图像进行主观评分,测量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图像噪声、冠状动脉CT值、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常规组与实验组的CTCA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碘对比剂用量及辐射剂量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验组内A组与B组、C组与D组间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CTDIvol、DLP、E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组与B组、C组与D组的噪声及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组与B组、C组与D组的平均SNR及平均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与常规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方案相比,基于体质数、窄R-R间期结合前瞻性心电门控与迭代重建技术的CTCA,不仅可大幅降低辐射剂量,同时可以降低碘对比剂浓度和用量,所获得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体质指数 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外膜脂肪分布、左心大小与房颤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翁静飞 王雪 +3 位作者 何宇情 何其舟 杨彬 曾奇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90-595,共6页
目的:探讨心外膜脂肪分布、左心大小与房颤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心房颤动患者62例,并随机入选窦性心律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行心脏CT血管成像(CTA)检查,在后处理机器上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厚度及左心大小... 目的:探讨心外膜脂肪分布、左心大小与房颤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心房颤动患者62例,并随机入选窦性心律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行心脏CT血管成像(CTA)检查,在后处理机器上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厚度及左心大小,包括心外膜脂肪总体积、左心房周围脂肪体积、右心室周围脂肪厚度、左房室沟脂肪厚度、左房室沟脂肪面积、右房室沟脂肪厚度、右房室沟脂肪面积、房间隔脂肪厚度、前室间沟脂肪厚度、前室间沟脂肪面积、左心房直径(收缩期、舒张期)、左心室直径(收缩期、舒张期)、左心房体积,并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房颤组中高血压患者数量、吸烟患者数量、心率、甘油三酯(TG)、脑钠肽(BNP)高于对照组(P<0.05)。房颤组心外膜脂肪总体积、左心房周围脂肪体积、左房室沟脂肪面积、房间隔脂肪厚度、左心房直径(收缩期、舒张期)、左心房体积均高于对照组(P<0.05)。利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诊断效能,心外膜脂肪组织总体积诊断房颤曲线下面积(0.784)高于其余指标,其诊断阈值为117.99 cm^(3),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1.0%、77.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心率、TG、BNP、心外膜脂肪总体积、左心房周围脂肪体积、房间隔脂肪厚度、左心房直径(舒张期)是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外膜脂肪、左心大小是房颤有效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外膜脂肪 左心房 左心室 房颤 计算机体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中冠状动脉弹性研究及其在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敬婷 斯光晏 +4 位作者 王文渊 杨彬 代平 杨琴 何其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1-275,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测量冠状动脉弹性(CDI)的可行性及其在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评估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8月行CCTA检查显示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受试者56例,并根据有无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测量冠状动脉弹性(CDI)的可行性及其在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评估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8月行CCTA检查显示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受试者56例,并根据有无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采用西子第二代双源CT自适应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扫描,采集时相为35%~75%R-R间期。测量并计算CDI值,进行测得CDI值的一致性检验,并分析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的CDI值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测得的所有CDI差值均位于95%-致性界限及其可信区间之内。同时,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测得CDI值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66,0.927,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测得的CDI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糖尿病组的CDI值(4.43+0.87)×10^-3/mmHg较对照组(5.24+1.19)×10^-3/mmHg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CCTA检查数据可测定CDI,获得早期功能学信息,CT上无明显粥样斑块的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的CDI较正常者减低,可能提示早期冠脉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弹性 冠心病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特征预测胃间质瘤病理危险度分级的列线图建立与验证
14
作者 王思凯 王明亮 +3 位作者 代平 杨彬 曾蒙苏 斯光晏 《放射学实践》 2025年第10期1264-1269,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多层螺旋CT(MSCT)特征建立预测胃间质瘤(GST)NIH危险度分级的列线图模型,为GST患者术前危险度分级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搜集2014年11月-2021年1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GST患者378例作为训练集,用...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多层螺旋CT(MSCT)特征建立预测胃间质瘤(GST)NIH危险度分级的列线图模型,为GST患者术前危险度分级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搜集2014年11月-2021年1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GST患者378例作为训练集,用于建模及内部验证。据NIH分级标准分为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比较两组间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征的差异性,通过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结合临床确定最佳预测因子,构建列线图模型。搜集2015年1月-2023年10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GST患者35例,作为外部验证集。采用校准线、ROC曲线评价模型校准度和区分度。结果:训练集两组间消化道出血、肿瘤长径、短径、肿瘤形态、钙化、溃疡、供血动脉、血管样强化、肿瘤位置、生长方式、坏死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肿瘤长径、溃疡、供血动脉、血管样强化及肿瘤位置纳入模型。该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2(95%CI:0.825~0.899),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9%(95%CI:0.825~0.899)、70.4%(95%CI:0.637~0.766),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内部验证校准曲线显示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度(Brier=0.147),内部验证ROC曲线下面积0.823(95%CI:0.862~0.898),敏感度86.9%(95%CI:0.811~0.920),特异度70.4%(95%CI:0.640~0.768)。外部验证校准曲线显示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度(Brier=0.172),ROC曲线下面积0.824(95%CI:0.681~0.966),敏感度82.4%(95%CI:0.566~0.962),特异度66.7%(95%CI:0.410~0.867)。DeLong检验P=0.610,表明外部验证集AUC值与训练集AUC值无显著差异。结论:基于MSCT特征的列线图模型(nomogram)对术前胃间质病理NIH危险度分级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列线图 肿瘤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