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痿复方抑制巨噬细胞浸润改善UUO大鼠肾纤维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杨霜 谭睿陟 +3 位作者 王露 朱梦莲 王丽 樊均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9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观察肾痿复方对UUO大鼠肾纤维化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模型组、肾痿复方(SWFF)治疗低、高剂量组、厄贝沙坦阳性对照组,分别予以生理盐水、肾痿复方低、高剂量、厄贝沙坦灌胃预处理3... 目的:观察肾痿复方对UUO大鼠肾纤维化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模型组、肾痿复方(SWFF)治疗低、高剂量组、厄贝沙坦阳性对照组,分别予以生理盐水、肾痿复方低、高剂量、厄贝沙坦灌胃预处理3 d,行UUO,于术后7 d取血及梗阻侧肾脏,测定血肌酐、尿素氮肾功能改变,HE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肾脏形态学改变和肾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染色检测TNF-α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α-SMA、CD68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UUO组肾功能出现异常改变,而纤维化指标、炎症介质CD68、TNF-α蛋白表达均显著性升高(P <0. 01),与UUO组比较,肾痿复方低、高剂量组与厄贝沙坦组在肾功能方面出现明显改善作用,而纤维化指标、CD68、TNF-α表达均明显降低(P <0. 01)。结论:肾痿复方可能通过抑制巨噬细胞浸润而改善UUO大鼠肾功能及肾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痿复方 肾间质纤维化 炎症介质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4及其信号通路参与肾纤维化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杨霜 王丽 樊均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6-220,共5页
肾纤维化被认为是损伤或应激引起的伴随细胞外基质过量沉积的异常修复模式。炎症是纤维化的启动因素,参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而Toll样受体4(TLR4)及其信号通路激活可促进炎症因子、趋化因子分泌、巨噬细胞表型转化及氧化应激,最终... 肾纤维化被认为是损伤或应激引起的伴随细胞外基质过量沉积的异常修复模式。炎症是纤维化的启动因素,参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而Toll样受体4(TLR4)及其信号通路激活可促进炎症因子、趋化因子分泌、巨噬细胞表型转化及氧化应激,最终导致细胞外基质分泌增加促进纤维化形成。文章就TLR4信号通路在肾纤维化中的作用及以该通路为靶点干预肾纤维化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核转录因子ΚB 肾纤维化 炎症因子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后脑水肿相关信号通路研究现状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蔚 王洪连 +2 位作者 杨思进 白雪 杜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7-330,共4页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水肿的形成是本病重要的继发性病理改变,众所周知,脑水肿形成会对脑出血患者的预后造成严重影响,脑水肿挤压周围脑组织致颅内压进一步升高,造成神经功能障碍,严重者甚至形成脑疝,导...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水肿的形成是本病重要的继发性病理改变,众所周知,脑水肿形成会对脑出血患者的预后造成严重影响,脑水肿挤压周围脑组织致颅内压进一步升高,造成神经功能障碍,严重者甚至形成脑疝,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对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水肿 脑疝 水通道蛋白质4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参与肾纤维化的机制及其作为治疗靶点抗肾纤维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杨霜 王丽 樊均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6期100-103,共4页
肾纤维化是不同病因所致慢性肾脏病的共同病理特点。巨噬细胞在肾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巨噬细胞具有高度异质性,可在局部微环境作用下分化为不同亚型,发挥促炎、促纤维化、抗炎、损伤修复作用。近年研究发现,抑制巨噬细胞浸... 肾纤维化是不同病因所致慢性肾脏病的共同病理特点。巨噬细胞在肾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巨噬细胞具有高度异质性,可在局部微环境作用下分化为不同亚型,发挥促炎、促纤维化、抗炎、损伤修复作用。近年研究发现,抑制巨噬细胞浸润、活化及改变巨噬细胞极化有抗肾纤维化作用,因此以巨噬细胞为靶点的抗肾纤维化治疗可能成为治疗慢性肾脏病、延缓肾纤维化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抗纤维化 肾纤维化 慢性肾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胆苦苷腹腔注射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5
作者 彭炳鸿 曾琪 +2 位作者 谭睿陟 粟宏伟 刘建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2-26,共5页
目的 探讨龙胆苦苷(GPS)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5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GPS低剂量组、GPS高剂量组、厄贝沙坦组,每组各5只。假手术组正常饲养,其余四组采用结扎... 目的 探讨龙胆苦苷(GPS)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5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GPS低剂量组、GPS高剂量组、厄贝沙坦组,每组各5只。假手术组正常饲养,其余四组采用结扎单侧输尿管的方式建立UUO模型。造模成功后,GPS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0.1、0.2 g/kg GPS腹腔注射,厄贝沙坦组给予0.02 g/kg厄贝沙坦腹腔注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连续7 d。处死小鼠,取肾脏组织,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Masson染色法观察肾组织纤维化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RT-qPCR法检测肾组织纤连蛋白(F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及mRNA表达。另取6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干预组各3只,建立UUO模型后,干预组给予0.2 g/kg GPS腹腔注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连续7 d。处死小鼠,取肾脏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两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最后采用RT-qPCR法进行验证。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肾小管明显扩张,肾组织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肾间质大量胶原纤维沉积;与模型对照组比较,GPS低、高剂量组肾脏组织肾小管扩张、炎性细胞浸润有一定程度减轻,肾间质纤维化改善,其中GPS高剂量组改善效果更明显。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肾脏组织Fn、α-SMA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GPS低、高剂量组肾脏组织Fn、α-SMA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且GPS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均<0.05)。测序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组与干预组存在710个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细胞进程、生物调节、生物进程调控等方面;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涉及Ras、Rap1、PI3K/AKT、MAPK信号通路等。筛选出2个有效基因HGF、CCDC3进行验证,干预组肾组织HGF、CCDC3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升高(P均<0.05),与测序结果一致。结论 GPS能够有效改善UUO小鼠肾脏纤维化,且高剂量GPS改善作用更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HGF及CCDC3表达作用于Rap1、Ras、PI3K/AKT、MAPK信号通路等生物学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苦苷 肾间质纤维化 纤连蛋白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输尿管梗阻 转录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探讨沙苑子总黄酮对UUO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6
作者 曾琪 彭炳鸿 +2 位作者 谭睿陟 粟宏伟 刘建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947-951,I0001,共6页
目的:研究沙苑子总黄酮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并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5只小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沙苑子总黄酮高低剂量组和厄贝沙坦组,每组5只。通过结扎单侧输尿管来建立UU... 目的:研究沙苑子总黄酮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并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5只小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沙苑子总黄酮高低剂量组和厄贝沙坦组,每组5只。通过结扎单侧输尿管来建立UUO模型。造模后进行腹腔注射给药,每天1次,连续7 d。肾组织石蜡切片后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肾脏病理学变化;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肾脏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连蛋白(Fn)的表达水平。另将6只小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1和沙苑子总黄酮高剂量组1,按上述方法建模、给药,分离肾组织,提取总RNA后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和KEGG pathway富集分析,预测有效的差异基因,最后进行RT-qPCR验证。结果:沙苑子总黄酮高低剂量组小鼠肾脏组织病理损伤较模型组明显改善;模型组小鼠肾脏组织中α-SMA、F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均显著升高(P<0.01);经沙苑子总黄酮干预后上述指标水平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转录组测序结果:GO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细胞进程、生物调节、生物过程的调控等方面;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涉及Rap1、Ras、PI3K/Akt、MAPK信号通路等。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出2个有效基因,体内验证结果:白细胞介素6(IL-6)在模型组中高表达,经沙苑子总黄酮干预后显著下调;血管抑制素-1(Vash1)在模型组中低表达,经沙苑子总黄酮干预后显著上调,体内验证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结论:沙苑子总黄酮能改善UUO模型小鼠的肾间质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IL-6表达,上调Vash1表达以及调节Rap1、Ras、PI3K-Akt、MAPK等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苑子总黄酮 肾间质纤维化 单侧输尿管梗阻 转录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ME-HPLC-MS同时检测尿液中氯胺酮与MDMA及其体内主要代谢物 被引量:5
7
作者 刘红 李华云 +2 位作者 龚冶 孙琴 代勇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8-192,共5页
建立尿液中氯胺酮和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及其主要代谢物去甲氯胺酮和3,4-亚甲二氧基苯丙胺(MDA)固相微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含量测定方法。在添加定量氯胺酮、去甲氯胺酮、MDMA和MDA对照品的尿液试样中,调节pH 11,加入固... 建立尿液中氯胺酮和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及其主要代谢物去甲氯胺酮和3,4-亚甲二氧基苯丙胺(MDA)固相微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含量测定方法。在添加定量氯胺酮、去甲氯胺酮、MDMA和MDA对照品的尿液试样中,调节pH 11,加入固体Na_2CO_3,60℃下加热搅拌,用60μm聚二甲基硅烷-二乙烯基苯(PDMS/DVB)共聚物萃取头萃取15 min,HPLC-MS检测。在0.03~1.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2,最小检测限为0.01μg/mL,平均回收率均在97.19%~105.44%之间,RSD均在10%以内。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结果准确,可用于测定尿液中氯胺酮与MDMA及其体内主要代谢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MDMA 去甲氯胺酮 MDA 固相微萃取 液质联用 尿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荞麸皮总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及体内解酒护肝作用 被引量:17
8
作者 童钰琴 李姝 +4 位作者 牛曼思 王松涛 杨雪琴 孙琴 冉茂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314-319,326,共7页
目的:研究苦荞麸皮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from Tartary Buckwheat Bran,TFTB)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体内解酒护肝作用。方法:在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中,观察TFTB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DPPH·及NO2^-离子的清除效果。在解... 目的:研究苦荞麸皮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from Tartary Buckwheat Bran,TFTB)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体内解酒护肝作用。方法:在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中,观察TFTB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DPPH·及NO2^-离子的清除效果。在解酒护肝实验中,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150 mg/kg·bw)、TFTB低、中、高剂量组(100、200、300 mg/kg·bw)。各组小鼠一次性灌胃溶媒或药物30 min后,再一次性灌胃38%vol浓香型白酒(0.20 mL/10 g),测定小鼠醉酒率、醉酒耐受时间、醉睡时间,以及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肝脏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结果:TFTB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DPPH·及NO^2-离子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其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36、0.02、1.79 mg/mL。与醉酒模型组对比,TFTB高剂量组醉酒耐受时间显著延长(P<0.05),TFTB各组醉睡时间极显著缩短(P<0.01);血清中AST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中SOD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TFTB表现出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具有一定的防醉解酒作用,且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小鼠的酒精性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 苦荞麸皮 抗氧化活性 醉酒 保肝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纤维化相关关键候选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筛选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洁珂 李健春 +3 位作者 林晓 王人可 樊均明 王丽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773-779,共7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肾纤维化小鼠模型的转录组测序数据并加以体内验证,寻找关键候选基因。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转录组数据,挖掘单侧输尿管梗阻(UUO)2 d和UUO 8 d模型组中差异表达明显的基因,利用R软件包对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肾纤维化小鼠模型的转录组测序数据并加以体内验证,寻找关键候选基因。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转录组数据,挖掘单侧输尿管梗阻(UUO)2 d和UUO 8 d模型组中差异表达明显的基因,利用R软件包对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功能富集分析;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方法构建共表达模块,并对基因进行Cytoscape可视化分析,制作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PPI);对中枢基因结合文献和功能分析,筛选出与肾纤维化进程相关度较大的基因行Real-time PCR mRNA水平检测,采用蛋白质印迹技术、免疫组织化学进行蛋白水平分析。结果筛选出从急性肾损伤(AKI)进展至慢性肾脏病(CKD)病程中差异表达的1 503个基因,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结果显示,这些基因主要富集在上皮细胞转分化与炎症应答信号通路等;通过WGCNA构建的4个基因共表达模块,筛选出与肾纤维化关系密切的20种中枢基因,从中挑选出的6个核心基因验证结果显示,RELB、υCAM1和Pdlim1 3种基因随着肾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P<0.05)。结论 RELB、υCAM1和Pdlim1可作为肾纤维化相关关键候选基因,为寻找CKD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靶标提供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输尿管梗阻 肾纤维化 生物信息学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已注册改善睡眠保健食品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童钰琴 王松涛 +4 位作者 江南 廖逸茹 郑蕾 刘光钱 孙琴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1年第11期2000-2005,共6页
使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我国1996—2019年注册的改善睡眠保健食品各年度注册情况、地区分布、主要原料、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剂型分类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996—2019年我国共批准562个改善睡眠保健食品,产品注册地区多集中于... 使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我国1996—2019年注册的改善睡眠保健食品各年度注册情况、地区分布、主要原料、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剂型分类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996—2019年我国共批准562个改善睡眠保健食品,产品注册地区多集中于北京、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其中,66.84%的产品使用了中药原料,原料的选择较为集中;相关产品多以总皂苷、总多糖或总黄酮等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组分作为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改善睡眠保健食品的主要剂型为硬胶囊、软胶囊、片剂、口服液和颗粒剂。目前,我国改善睡眠保健食品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质化、功能因子不明确、缺乏中医药理论特色、成分与声称功能的关联性差等问题。因此,在后续保健食品的开发中,应注意结合中医药理论特色、开发功能因子明确、作用机制清楚的助眠产品,从而更好地促进保健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善睡眠 保健食品 功效成分 标志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格列净对高糖环境下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的抗炎、抗凋亡作用及其机制
11
作者 尹一帆 谭睿陟 +1 位作者 王丽 刘建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32期16-20,共5页
目的观察卡格列净对高糖环境下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SV40 MES13的抗炎、抗凋亡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SV40 MES13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高糖组、卡格列净1组、卡格列净2组;正常组在低糖培养基中培养,高糖组、卡格列净1组、卡格列净2组... 目的观察卡格列净对高糖环境下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SV40 MES13的抗炎、抗凋亡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SV40 MES13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高糖组、卡格列净1组、卡格列净2组;正常组在低糖培养基中培养,高糖组、卡格列净1组、卡格列净2组在高糖培养基中培养,卡格列净1组、卡格列净2组分别加入5、15μoml/L的卡格列净;培养24 h后,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培养液上清中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的TNF-α、IL-6,流式细胞仪测算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p-Smad3、Smad3。将SV40 MES13细胞分为NC组、HG组、HG+Can组、HG+Can+Smad3 OE组;NC组在低糖培养基中培养,HG组、HG+Can组、HG+Can+Smad3 OE组在高糖培养基中培养,HG+Can组加入15μoml/L卡格列净,HG+Can+Smad3 OE组转染pcDNA3.1-Smad3质粒24 h后加入15μoml/L卡格列净;培养24 h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的TGF-β_(1)、p-Smad3、Smad3,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的TNF-α、IL-6,流式细胞仪测算细胞凋亡率。结果高糖组上清液MCP-1、TNF-α、IL-6水平及细胞中TNF-α、IL-6表达高于正常组,卡格列净1组、卡格列净2组上述指标水平低于高糖组,且卡格列净2组低于卡格列净1组(P均<0.05);高糖组早、晚期凋亡细胞比例及TGF-β_(1)表达、p-Smad3/Smad3高于正常组,卡格列净1组、卡格列净2组早期凋亡细胞比例及TGF-β_(1)表达、p-Smad3/Smad3低于高糖组,卡格列净2组早期凋亡细胞比例低于卡格列净1组(P均<0.05)。HG组TGF-β_(1)、p-Smad3/Smad3、TNF-α、IL-6表达及早、晚期凋亡细胞比例高于NC组,HG+Can组上述指标低于HG组,HG+Can+Smad3 OE组TGF-β_(1)、p-Smad3/Smad3、TNF-α表达及早、晚期凋亡细胞比例高于HG+Can组(P均<0.05)。结论卡格列净可抑制高糖环境下肾小球系膜细胞炎症因子分泌及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Smad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格列净 糖尿病 肾小球系膜细胞 炎症反应 细胞凋亡 TGF-β/Smad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