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桑属(Morus)植物多倍体的研究 Ⅱ、四川省桑树多倍体的地理分布(西南农业大学与四川省丝绸公司合作研究成果)
1
作者 郭明武 朱勇 +2 位作者 向仲怀 蒋同庆 徐继汉 《四川蚕业》 1990年第1期1-5,49,共6页
本文从细胞分类学和细胞地理学的角度,对在四川省所发现的二十八个桑树多倍体的地理分布进行了分析。四川桑树多倍体主要分布于盆地周围山区。其分布主要由气候条件,特别是温度所决定,而与纬度无明显的相关性。四川是桑树种类分布最多... 本文从细胞分类学和细胞地理学的角度,对在四川省所发现的二十八个桑树多倍体的地理分布进行了分析。四川桑树多倍体主要分布于盆地周围山区。其分布主要由气候条件,特别是温度所决定,而与纬度无明显的相关性。四川是桑树种类分布最多的地区之一,而且倍数性也很丰富。是桑属植物的分类群中心,也可能是起源中心。多倍体在桑属各种内的数量具有明显的差异。其中华桑有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六倍体和八倍体。在蒙桑和鬼桑中有二倍体和六倍体。在园叶桑、鸡桑、白桑内有二倍体、三倍体。因此,著者认为,对桑属植物进行分类时,应该考虑细胞学的资料。由于自然四倍体的发现,自然三倍体有可能是由四倍体和二倍体杂交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US 桑属 植物多倍体 鬼桑 六倍体 地理分布 鸡桑 八倍体 细胞分类学 丝绸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微粒子病血清学检验法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祖佩 《四川蚕业》 1989年第3期2-2,63,共2页
关键词 家蚕微粒子病 血清学检验 碳素 致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高”蚕业与良桑品种的关系
3
作者 余茂德 《四川蚕业》 1993年第1期26-28,共3页
近年蚕茧单产茧质连续下降,严重困扰我省蚕业的发展。依靠科技,发展三高蚕业已是我省蚕业的方向和出路。发展“高单产、高质量、高经济效益”蚕业,曾在几年前提出,即当时的“蚕桑三提高”。然而由于种种因素。没有把“蚕桑三提高”真正... 近年蚕茧单产茧质连续下降,严重困扰我省蚕业的发展。依靠科技,发展三高蚕业已是我省蚕业的方向和出路。发展“高单产、高质量、高经济效益”蚕业,曾在几年前提出,即当时的“蚕桑三提高”。然而由于种种因素。没有把“蚕桑三提高”真正落到实处,致使近两年我省蚕业主要产、质指标没有提高,某些项目还略有下降。1991年全省单张产茧20.94公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业 茧层率 密植桑园 栽桑 蚕桑生产 单张 茧质 夏玉如 茧丝长 丝绸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血清学技术及其在蚕病诊断上的应用
4
作者 陈祖佩 《四川蚕业》 1989年第3期58-60,共3页
第四部份——微粒子病血清学诊断法微粒子原虫是大颗粒性抗原,与各种病毒病原——小颗粒性抗原在血清学的诊断技术上有所不同。诊断微粒子病血清学方法是:一、凝集反应:利用凝集反应诊断家蚕微粒子病,有直接凝集反应如玻片凝集,用于在... 第四部份——微粒子病血清学诊断法微粒子原虫是大颗粒性抗原,与各种病毒病原——小颗粒性抗原在血清学的诊断技术上有所不同。诊断微粒子病血清学方法是:一、凝集反应:利用凝集反应诊断家蚕微粒子病,有直接凝集反应如玻片凝集,用于在显微镜下检查微粒子孢子;间接凝集反应如炭素、胶乳凝集反应,用于肉眼检测微粒子孢子的可见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凝集反应 血清学技术 微粒子病 血清学方法 颗粒性抗原 直接凝集反应 病毒病原 子孢子 胶乳颗粒 蚕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Bombyx mori L.染色体的G带组型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向仲怀 吴洪丽 +1 位作者 郝瑜 蒋同庆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0年第1期98-102,共5页
以今井的涂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采用GUG法进行G-带分染,研究了家蚕早双线期染色体的组型。依照染色体相对长度及带型鉴别了家蚕28对染色体,并绘制了染色体组型模式图。利用限性普斑系统W 染色体上的易位片断作标识,观察到不对称配对二价... 以今井的涂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采用GUG法进行G-带分染,研究了家蚕早双线期染色体的组型。依照染色体相对长度及带型鉴别了家蚕28对染色体,并绘制了染色体组型模式图。利用限性普斑系统W 染色体上的易位片断作标识,观察到不对称配对二价体,推论此异形二价体即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在14—16染色体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染色体 G带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卵壳的特异性脂质 被引量:4
6
作者 吴大洋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89年第3期144-148,共5页
用硅胶柱层析和薄层层析法,分别对家蚕卵壳及卵内容物的中性脂质进行了分析,对卵壳未知成分x_1、x_2进行了分离与提纯,並通过化学反应及质谱分析,查明其化学结构。
关键词 卵壳 脂质 化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数量性状配合力和遗传力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朱勇 向仲怀 《蚕学通讯》 1992年第1期15-19,共5页
本试验采用“3×5”的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分析了家蚕的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等五个性状配合力的遗传组成。估算了广义遗传率,狭义遗传率等遗传参数。全茧量的一般配合力以C_2最高、C_5最低,茧层量的一... 本试验采用“3×5”的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分析了家蚕的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等五个性状配合力的遗传组成。估算了广义遗传率,狭义遗传率等遗传参数。全茧量的一般配合力以C_2最高、C_5最低,茧层量的一般配合力仍以C_2最高、C_5最低,茧层率的一般配合力以N_3最高,N_2最低。万蚕收茧量的一般配合力以C_2最高,C_5最低,万蚕茧层量的一般配合力仍以C_2最高,C_1最低。因此通过本试验从五个中系品种中筛选出配合力好,综合经济性状游览的C_2,从三个日系品种中筛选出N_1。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五个性状的广义遗传率都较高,其顺序为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茧层率>茧层量>全茧量,狭义遗传率的变化趋势与广义遗传率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力 广义遗传率 数量性状 狭义遗传率 不完全双列杂交 遗传参数 茧层量 全茧量 杂交组合 茧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长形卵(elp)卵壳的特异构造 被引量:3
8
作者 鲁成 向仲怀 陈家莲 《蚕学通讯》 1991年第1期17-19,共3页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长形卵的卵壳表面及断面构造,发现卵中央部表面构成网状卵纹的多边形小室呈长形,其长轴方向与卵的长轴方向是一致的。而其断面构造与正常卵完全相同。著者认为:这表明长形卵基因(elp)的作用影响了滤泡细胞的形状,而对...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长形卵的卵壳表面及断面构造,发现卵中央部表面构成网状卵纹的多边形小室呈长形,其长轴方向与卵的长轴方向是一致的。而其断面构造与正常卵完全相同。著者认为:这表明长形卵基因(elp)的作用影响了滤泡细胞的形状,而对其分泌机能的影响较小。同时,形成长形卵的原因,很可能就是由于滤泡细胞变长之故。另外,从卵壳构造与其生理机能来看,似乎表明:卵壳的生理机能由其断面结构所决定,而断面构造与滤泡细胞分泌机能密切相关,受其形状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卵壳构造 长形卵(e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龄蚕饲育温度对丝腺 GPT 酶、血液海藻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明哲 肖清华 《四川蚕业》 1989年第3期1-2,55,共3页
家蚕是变温动物,其体温与环境气温密切相关。环境温度适宜,则蚕能正常生长发育。环境温发不适就会影响蚕的正常生命活动。在生产上大部分实行小蚕共育,其气象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调节,可是在大蚕期,蚕儿分到农村千家万户饲养,由于... 家蚕是变温动物,其体温与环境气温密切相关。环境温度适宜,则蚕能正常生长发育。环境温发不适就会影响蚕的正常生命活动。在生产上大部分实行小蚕共育,其气象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调节,可是在大蚕期,蚕儿分到农村千家万户饲养,由于农户条件、设备较差,绝大多数是在自然温度下饲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腺 GPT 小蚕共育 蚕儿 血液蛋白质 大蚕期 酶活性测定 环境气温 海藻糖酶 供试蚕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害家蚕的赫氏蒲螨(Pyemotes herfsi)研究——Ⅰ.赫氏蒲螨超微形态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彪 胡永瑶 《四川蚕业》 1990年第2期1-3,63-64,共5页
本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赫氏蒲螨未吸血雌成螨、雄成螨和寄生不同时间雌成螨进行观察,发现雌成螨螯肢特化成口针和口针鞘,须肢特化成细针,有气门和倒卵形假气门器,在末端有双瓣状生殖孔,足Ⅰ趾节特化成钩形爪,足Ⅱ、Ⅲ、Ⅳ趾节为双叶... 本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赫氏蒲螨未吸血雌成螨、雄成螨和寄生不同时间雌成螨进行观察,发现雌成螨螯肢特化成口针和口针鞘,须肢特化成细针,有气门和倒卵形假气门器,在末端有双瓣状生殖孔,足Ⅰ趾节特化成钩形爪,足Ⅱ、Ⅲ、Ⅳ趾节为双叶状爪垫,随着寄生吸血时间不同,末体部迅速膨大;雄成螨螯肢完全退化、须肢发达,无气门和假气门器,前足体部背面有突起一对,外生殖器发达,在末体部尾端有阴茎呈竹管状,足趾节均为钩形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赫氏蒲螨 超微形态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显微放射自显影法研究氚标记睾丸酮在家蚕体内的分布和积累
11
作者 何首林 万家集 向仲怀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1年第2期229-233,共5页
在家蚕(Bombyx mori L.)进入五龄时,添食氚标记睾丸酮(H-TP),用显微放射自显影技术调查其在体内的分布与积累及雌雄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添食后3小时,中肠、后肠的细胞结构和血液中有大量的~3H-TP 分布,脂肪体只有少量~3H-TP 的印迹,马... 在家蚕(Bombyx mori L.)进入五龄时,添食氚标记睾丸酮(H-TP),用显微放射自显影技术调查其在体内的分布与积累及雌雄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添食后3小时,中肠、后肠的细胞结构和血液中有大量的~3H-TP 分布,脂肪体只有少量~3H-TP 的印迹,马氏管、雌雄性器官和中、后部丝腺等几乎没有~3H~TP 的踪迹。添食后72小时,中肠、后肠和血液里~3H-TP 的分布量急速减少,脂肪体和中、后部丝腺已能观察到少量的~3H-TP,马氏管的管壁细胞、睾丸的生精囊、精原细胞和卵巢的卵巢管、受精囊里均有较多量的~3H-TP 分布。添食后144小时,血液和后肠中~3H-TP 分布量呈继续减弱趋势,而中肠几乎不见其痕迹。脂肪体和中、后部丝腺里~3H-TP 的放射活性与五龄中期相比,无显著变化,基本处于动态平衡中;在马氏管和雌雄性器官中,~3H-TP 的积累量仍然是有增无减。~3H-TP 在蚕体内的分布和积累,除睾丸明显多于卵巢外,其他各组织器官雌雄间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睾丸酮 显微放射显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家蚕品种性状变化与种性保持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元吉 《蚕学通讯》 1990年第2期29-31,共3页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属性,要使一个蚕品种永恒不变是不可能的。家蚕是异体生殖的昆虫,即是一个很纯的家蚕品种,就其遗传基础而言,群体内各个体间还有一定的差异,只不过群体内不同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处在平衡状态,保持一定的品种特...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属性,要使一个蚕品种永恒不变是不可能的。家蚕是异体生殖的昆虫,即是一个很纯的家蚕品种,就其遗传基础而言,群体内各个体间还有一定的差异,只不过群体内不同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处在平衡状态,保持一定的品种特性而已。如果蚕品种所处的环境条件变化较大,持续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品种 种性 遗传基础 性状选择 品种特性 基因型频率 丝质 环境条件 强健性 原原母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新病原性微孢子虫(Nosema SP)的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万永继 陈祖佩 +3 位作者 张琳 杜芸 敖明军 杨彪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1年第6期621-625,共5页
1990年秋从四川省阆中蚕种场种茧育家蚕(Bombyx mori)幼虫分离出一种不同于家蚕微粒子孢子(Nosema bombycis)的新病原性微孢子虫(Nosema SP)。该微孢子虫对蚕的寄生性强,侵染蚕幼虫的绢丝腺、马氏管、肌肉、脂肪体及中肠等组织。孢子为... 1990年秋从四川省阆中蚕种场种茧育家蚕(Bombyx mori)幼虫分离出一种不同于家蚕微粒子孢子(Nosema bombycis)的新病原性微孢子虫(Nosema SP)。该微孢子虫对蚕的寄生性强,侵染蚕幼虫的绢丝腺、马氏管、肌肉、脂肪体及中肠等组织。孢子为卵圆形,大小3.8~4.1×2.4~2.6μm,极丝长126±8.35μm(113~140μm),在抱予形成期产孢体(7~9×3~4μm),以二裂形成两个孢子母细胞。极丝一般为单层绕成14~15圈(偶有16圈),倾斜角4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子病/微孢子虫
全文增补中
家蚕卵在不同温度保护条件下卵壳脂质量的变化
14
作者 吴大洋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0年第1期52-54,共3页
前报,在研究蚕卵脂质的组成与性质时,已将两种物质从卵壳中分离出来,经结构分析后发现,它们分别为乙酸五十二脂和乙酸三十八脂.为厂弄清卵壳中特异存在的这些脂质的生理作用,本试验着重对不同温度条件下保护的家蚕卵在保存过程中卵壳脂... 前报,在研究蚕卵脂质的组成与性质时,已将两种物质从卵壳中分离出来,经结构分析后发现,它们分别为乙酸五十二脂和乙酸三十八脂.为厂弄清卵壳中特异存在的这些脂质的生理作用,本试验着重对不同温度条件下保护的家蚕卵在保存过程中卵壳脂质量的变化进行研究,以探讨这些脂质与蚕卵滞育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卵 卵壳脂质量 保护温度 滞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桑药对家蚕的残毒测定
15
作者 张建强 吴开明 +1 位作者 曾华明 王国金 《蚕学通讯》 1991年第2期13-17,共5页
桑用农药要求是残毒期短,养蚕安全的农药.四川省蚕药厂研制的桑药1号、桑药2号、桑药3号(树干用药)、桑药4号,这四种桑用农药经我们测定得知,均具有残毒期短、养蚕安全的特点,是防治桑树害虫的理想药物.
关键词 家蚕 农药 残毒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丝生产的动向
16
作者 向仲怀 《四川蚕业》 1989年第3期9-13,共5页
自1986年以来,我国蚕业生产逐渐摆脱了多年的困扰,开始了发展的良好势头,连年增产,1988年产茧量达750万担左右。经过1987年蚕茧生丝突然紧俏和1988年的“蚕茧大战”之后,各主要蚕区均出现了栽桑养蚕的发展势潮,1988年又开始出现了蚕种... 自1986年以来,我国蚕业生产逐渐摆脱了多年的困扰,开始了发展的良好势头,连年增产,1988年产茧量达750万担左右。经过1987年蚕茧生丝突然紧俏和1988年的“蚕茧大战”之后,各主要蚕区均出现了栽桑养蚕的发展势潮,1988年又开始出现了蚕种紧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茧生产 蚕业生产 蚕业发展 栽桑 蚕丝业 蚕丝纤维 蚕区 产茧量 蚕桑生产 蚕业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天蚕在重庆地区人工饲养初报
17
作者 吴大洋 《蚕学通讯》 1990年第2期28-29,共2页
天蚕是一种与柞蚕同属异种的野生绢丝昆虫。以柞叶为食,广泛分布于我国的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在日本的长野、富山、石川等县也有分布。由于天蚕丝具有强韧、光滑、纤细、色泽鲜艳等特性,其经济价值比桑蚕丝高数倍,被誉为“绿色宝石... 天蚕是一种与柞蚕同属异种的野生绢丝昆虫。以柞叶为食,广泛分布于我国的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在日本的长野、富山、石川等县也有分布。由于天蚕丝具有强韧、光滑、纤细、色泽鲜艳等特性,其经济价值比桑蚕丝高数倍,被誉为“绿色宝石”,用天蚕丝作成的织物,轻柔薄软,无皱无折,珠光宝气、高雅华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蚕丝 人工饲养 柞叶 长野 黑龙江地区 结茧率 石川 茧层量 卵面消毒 茧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蚕笼箱密闭育技术简介
18
作者 吴大洋 《蚕学通讯》 1991年第2期1-3,共3页
小蚕笼箱密闭育,是根据小蚕喜高温多湿环境和对二氧化碳抵抗力强的生理特点,结合目前农村养蚕面广,分散,条件差,技术落后的实际情况而研究出的一种省力养蚕新方法.这种方法与传统的饲养方法不同,不是把蚕置于自然环境中饲养,而是将蚕装... 小蚕笼箱密闭育,是根据小蚕喜高温多湿环境和对二氧化碳抵抗力强的生理特点,结合目前农村养蚕面广,分散,条件差,技术落后的实际情况而研究出的一种省力养蚕新方法.这种方法与传统的饲养方法不同,不是把蚕置于自然环境中饲养,而是将蚕装在一个专用的饲育笼箱内,给桑后将笼箱密闭起来,使蚕与外界环境隔离,在笼箱内形成一个微气象环境,使桑叶能在较长时间保持新鲜,提高蚕的食下量和消化量,促进蚕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蚕 给桑 环境隔离 饲养方法 收蚁 养蚕技术 蚕具 蚕儿 微气象 蚕病流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桑的叶质营养成分及养蚕成绩
19
作者 柯益富 《蚕学通讯》 1991年第3期18-20,共3页
现在用来扦插繁殖的鸡桑(M.australis catting Lype),推广面已经很广,省内重点蚕区几十个县、云南、贵州、陕西等省均在大量引进繁殖。由于其扦插生根力极强,成活率很高,生长速度很快,长势特别旺盛,对环境适应能力极强,繁殖技术也简便,... 现在用来扦插繁殖的鸡桑(M.australis catting Lype),推广面已经很广,省内重点蚕区几十个县、云南、贵州、陕西等省均在大量引进繁殖。由于其扦插生根力极强,成活率很高,生长速度很快,长势特别旺盛,对环境适应能力极强,繁殖技术也简便,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目前对鸡桑的开发利用,已不仅限于育苗繁殖上,而且也利用其直接插栽建园,采叶养蚕,效果很好.例如安岳县华严乡在建立蚕茧基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桑 叶质 营养成分 重点蚕区 桐乡青 湖桑 扦插生根 采叶 全茧量 穗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品种现状及高产优质配套技术的研讨
20
作者 林元吉 《蚕学通讯》 1990年第4期26-29,共4页
蚕茧要获得丰收,固然与栽桑、养蚕、上簇等综合技术影响有关,然而选用优良的蚕品种是提高蚕丝产量、质量的基础。我省推广的781×(782·734)、绫3·4×锦5·6等多丝量品种,带来了丝绸工业的繁荣。近年来重庆市又引... 蚕茧要获得丰收,固然与栽桑、养蚕、上簇等综合技术影响有关,然而选用优良的蚕品种是提高蚕丝产量、质量的基础。我省推广的781×(782·734)、绫3·4×锦5·6等多丝量品种,带来了丝绸工业的繁荣。近年来重庆市又引进了菁松×皓月·春蕾×镇珠·淅蕾×春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品种 多丝量品种 上簇 蚕茧质量 不结茧蚕 丝绸工业 食桑 茧丝长 产茧量 蚕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