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高专基础化学课程体系及教材的现状与建设 被引量:12
1
作者 钟国清 曾仁权 蒋礼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61-64,共4页
指出了现行的一些高职高专基础化学课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农林院校高职高专教育基础化学课程体系改革与教材建设的思路和做法 ,逐步建立理论与实验课程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新体系 ,以必须够用为度 ,突出实践技能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 基础化学 课程体系 教材 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专科教育 教学改革 教材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沙丁胺醇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 被引量:12
2
作者 方卢秋 王周平 +2 位作者 付志锋 罗万芬 章竹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28,共4页
基于硫酸沙丁胺醇对N_溴代丁二酰亚胺 -荧光素化学发光体系的强烈抑制作用 ,建立了硫酸沙丁胺醇的化学发光抑制分析法 ,详细研究了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因素 ,并探讨了抑制化学发光可能的机理 ;化学发光信号的降低值ΔI与硫酸沙丁胺醇的... 基于硫酸沙丁胺醇对N_溴代丁二酰亚胺 -荧光素化学发光体系的强烈抑制作用 ,建立了硫酸沙丁胺醇的化学发光抑制分析法 ,详细研究了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因素 ,并探讨了抑制化学发光可能的机理 ;化学发光信号的降低值ΔI与硫酸沙丁胺醇的质量浓度在0.08~10m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方法的检出限(3σ)为0.026mg/L ,对0.3mg/L的硫酸沙丁胺醇进行了11次平行测定 ,相对标准偏差为3.0 % ;将该法用于硫酸舒喘灵片中硫酸沙丁胺醇的定量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沙丁胺醇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法 测定 N-溴代丁二酰亚胺 荧光素 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硫酸舒喘灵片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霉剂富马酸单甲酯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钟国清 曾仁权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43-345,共3页
以顺酐和甲醇为原料 ,苯做溶剂合成了防霉剂富马酸单甲酯 ,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并用正交实验法讨论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 :n(顺酐 )∶n(甲醇 ) =1∶1,反应时间 3h ,反应温度 6 0℃ ,催化剂盐酸和吡啶的质量分别占顺酐质量的 ... 以顺酐和甲醇为原料 ,苯做溶剂合成了防霉剂富马酸单甲酯 ,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并用正交实验法讨论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 :n(顺酐 )∶n(甲醇 ) =1∶1,反应时间 3h ,反应温度 6 0℃ ,催化剂盐酸和吡啶的质量分别占顺酐质量的 6 %和 2 % ,产率可达 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霉剂 富马酸单甲酯 合成 研究 原料 顺酐 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硫酸小诺霉素及其机理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罗万芬 章竹君 +2 位作者 王周平 付志锋 方卢秋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8-250,共3页
在碱性介质中,硫酸小诺霉素能被N 溴代琥珀酰亚胺(NBS)氧化,在荧光素的增敏作用下,产生化学发光。基于此,建立了测定痕量硫酸小诺霉素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硫酸小诺霉素在0.5~100μg·mL-1的浓度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 在碱性介质中,硫酸小诺霉素能被N 溴代琥珀酰亚胺(NBS)氧化,在荧光素的增敏作用下,产生化学发光。基于此,建立了测定痕量硫酸小诺霉素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硫酸小诺霉素在0.5~100μg·mL-1的浓度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3σ)为0.08μg·mL-1,对5μg·mL-1的硫酸小诺霉素连续测定11次,相对标准偏差为1.8%。将本方法用于制剂中硫酸小诺霉素的分析,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分析 化学发光 硫酸小诺霉素 N-溴代琥珀酰亚胺 荧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抗坏血酸及其机理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罗万芬 曾仁权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9-72,共4页
研究发现,N-溴代琥珀酰亚胺(NBS)在碱性介质条件下,可以氧化抗坏血酸,在荧光素的增敏作用下,产生较强的化学发光.基于此建立了测定痕量抗坏血酸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抗坏血酸在0.05~1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的... 研究发现,N-溴代琥珀酰亚胺(NBS)在碱性介质条件下,可以氧化抗坏血酸,在荧光素的增敏作用下,产生较强的化学发光.基于此建立了测定痕量抗坏血酸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抗坏血酸在0.05~1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3σ)8.7ng/mL,对0.5μg/mL的抗坏血酸连续测定11次,相对标准偏差为2.3%.将本方法用于抗坏血酸制剂和片剂含量的分析,并与药典标准方法对照,其结果比较一致,说明该方法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分析 化学发光 抗坏血酸 N-溴代琥珀酰亚胺 荧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长跑训练方法及其演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31
6
作者 曹子毅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7-88,共2页
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了有关专家对中长跑训练方法的研究成果,对世界中长跑训练方法进行了综合归类、分析和比较研究,论述训练方法在运动训练史上的方法学价值和对中长跑运动的历史贡献,并为中长跑的教学、训练提供参考依据和素材。
关键词 中长跑 训练法 发展历程 发展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量法测定锑配合物中锑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钟国清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31-32,38,共3页
采用碘标准溶液直接滴定测定锑配合物中锑含量 ,以盐酸和酒石酸钾钠溶解样品 ,以淀粉作指示剂 ,并讨论了相关因素对测定的影响。该方法简便、准确、快速、重现性好 ,用于配合物中锑的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其变异系数 <0 3% ,相对... 采用碘标准溶液直接滴定测定锑配合物中锑含量 ,以盐酸和酒石酸钾钠溶解样品 ,以淀粉作指示剂 ,并讨论了相关因素对测定的影响。该方法简便、准确、快速、重现性好 ,用于配合物中锑的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其变异系数 <0 3% ,相对误差 <0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配合物 锑含量 碘量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固相法合成富马酸锌 被引量:4
8
作者 杨新斌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5年第9期560-562,共3页
以富马酸和醋酸锌为原料、用微波辐射固相法合成富马酸锌,合成条件为:n(醋酸锌)∶n(富马酸)摩尔比=1.0∶1.2,微波输出功率为600 W,辐射时间为6 m in,产率达89.3%。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热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其组成... 以富马酸和醋酸锌为原料、用微波辐射固相法合成富马酸锌,合成条件为:n(醋酸锌)∶n(富马酸)摩尔比=1.0∶1.2,微波输出功率为600 W,辐射时间为6 m in,产率达89.3%。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热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其组成为Zn[OOCCH CHCOO].H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马酸锌 微波辐射 固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科化学实验技术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方琼 杨新斌 张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Z1期195-196,199,共3页
根据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的特点,文章介绍了农科化学实验技术教学改革的几点措施,利用化学实验课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新型的农业科学人才。
关键词 农科 化学实验技术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态层状(甘氨酸-N,N-双亚甲基膦酸-磷酸氢)锆的制备和插层
10
作者 杨新斌 傅相锴 +1 位作者 牛丽明 曾仁权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84-787,共4页
制备了晶态层状(甘氨酸N,N双亚甲基膦酸磷酸氢)锆(αZGDMPP),层间距为1.52nm,研究了αZGDMPP对正丁胺的插层性能。用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固体核磁共振谱13CCP/MASNMR和热分析测试技术对αZGDMPP和插层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 制备了晶态层状(甘氨酸N,N双亚甲基膦酸磷酸氢)锆(αZGDMPP),层间距为1.52nm,研究了αZGDMPP对正丁胺的插层性能。用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固体核磁共振谱13CCP/MASNMR和热分析测试技术对αZGDMPP和插层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αZGDMPP具有不同于αZP的形成主客化合物的插层性能,正丁胺的插入使αZGDMPP的层间距增大1.02nm,插入的正丁胺呈双分子层排列,碳链与层板夹角约为55°,在150~250℃从层板中脱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氨酸-N N-双亚甲基膦酸-磷酸氢)锆 正丁胺 插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