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西南山地民族“吃茶”习俗起源与现状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勤晋 龚加顺 +1 位作者 杜维春 徐荣波 《中国茶叶》 2003年第6期32-33,共2页
一、前言 我国西南,一般指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广西五省一市,面积约230万平方公里.这里是我国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地方,也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在其边缘山区,至今保存着成片的野生茶树群落,当地各民族还沿袭传统,栽培乔木型... 一、前言 我国西南,一般指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广西五省一市,面积约230万平方公里.这里是我国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地方,也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在其边缘山区,至今保存着成片的野生茶树群落,当地各民族还沿袭传统,栽培乔木型大茶树,采制食用"油茶汤",并视茶为神,把茶融汇在日常生活和当地民俗中.无论过节祭祀、婚丧嫁娶、走亲访友、家庭团聚,都以茶为礼,并把"羹饮"之风保存至今,习惯上仍称为"吃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西南地区 山地民族 “吃茶”习俗 起源 现状 茶文化 分布 种类 形式 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洱茶急性毒性安全性评价研究报告 被引量:44
2
作者 刘勤晋 陈文品 +1 位作者 白文祥 李清泽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1-145,共5页
报道了采用昆明种小白鼠,用茶汤灌胃法对三个云南产不同年份的普洱茶产品和云南大叶烘青绿茶的急性毒性对比研究结果,三个普洱茶样品的LD50分别为:9.7 g/kg、11.2 g/kg、12.2 g/kg,而测得烘青绿茶的LD50为7.5 g/kg。并发现四个样品的一... 报道了采用昆明种小白鼠,用茶汤灌胃法对三个云南产不同年份的普洱茶产品和云南大叶烘青绿茶的急性毒性对比研究结果,三个普洱茶样品的LD50分别为:9.7 g/kg、11.2 g/kg、12.2 g/kg,而测得烘青绿茶的LD50为7.5 g/kg。并发现四个样品的一次灌胃量在5 g/kg以下时喂养观察十四天没有动物死亡,1/2LD50以下的灌胃量灌胃后多数动物表现出神经兴奋症状;随着灌胃剂量加大,动物在10 min后出现神经抑制症状。三个普洱茶样的急性致死时间只有一个高峰期,而烘青绿茶则有两个死亡高峰期,死亡原因是由过高浓度的咖啡碱和茶多酚有关,从LD50来看,两类茶叶的食用安全性都很高,但科学的饮茶法是饮茶健身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急性毒性 安全性 昆明种小白鼠 茶汤灌胃法 云南 大叶烘青绿茶 LD50 症状 灌胃剂量 食用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制造中果胶甲酯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肖纯 梁照 《中国茶叶加工》 2001年第1期34-36,共3页
本文探讨了存在于茶树新梢中的果胶甲酯酶(PE,E.C.3.1.1.11)对绿茶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PE影响绿茶中水溶性果胶的含量,对果胶水解产物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PE活性与新梢嫩度、品种有关,并随新梢伸育程度的提高而增大,继而又因... 本文探讨了存在于茶树新梢中的果胶甲酯酶(PE,E.C.3.1.1.11)对绿茶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PE影响绿茶中水溶性果胶的含量,对果胶水解产物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PE活性与新梢嫩度、品种有关,并随新梢伸育程度的提高而增大,继而又因新梢的进一步成熟而降低;在绿茶制造过程中,PE活性受摊青时间、杀青方式、杀青温度及杀青时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果胶甲酯酶 活性 新梢嫩度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十年来国内外茶业发展状况的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肖纯 高玉柱 《广东茶叶》 2001年第2期3-9,31,共8页
本文对近50年来国内与世界各国茶园面积、茶叶总产量、茶叶贸易、世界茶叶消费等作了分析比较后指出;世界产茶的国家已超过56个,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有茶叶生产、消费自给自足条件,我国的茶叶生产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五十年... 本文对近50年来国内与世界各国茶园面积、茶叶总产量、茶叶贸易、世界茶叶消费等作了分析比较后指出;世界产茶的国家已超过56个,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有茶叶生产、消费自给自足条件,我国的茶叶生产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五十年来,世界茶叶产量增长了5.6倍,其中茶园面积增长2.5倍,单产提高2.4倍。很大程度上,茶叶总产量的增加是通过提高单产而取得的,我国茶叶单产水平处于世界主要产茶国中倒数第一位,提高单产将是未来我国茶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首要问题。在新世纪里我国茶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科技水平。提高单产、提高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业 发展状况 茶叶生产 当代 茶叶消费 茶叶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便沱茶的研制 被引量:1
5
作者 肖纯 许英 赵其洲 《福建茶叶》 2001年第2期19-20,共2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沱茶制造新工艺 ,并经对产品进行了感官审评和嗜好性分析。结果表明 :按本方法生产的方便沱茶除品质独特外 ,还明显改进了沱茶的卫生性和方便性。通过技术经济分析 ,揭示该产品要走向市场 ,尚有待改进。其主要问题是与传... 本文介绍了一种沱茶制造新工艺 ,并经对产品进行了感官审评和嗜好性分析。结果表明 :按本方法生产的方便沱茶除品质独特外 ,还明显改进了沱茶的卫生性和方便性。通过技术经济分析 ,揭示该产品要走向市场 ,尚有待改进。其主要问题是与传统制法相比较其生产效率低 ,成本略高于传统工艺。作者还对原料和产成品的有关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便沱茶 研制 加工工艺 感官审评 嗜好性分析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地理近缘种种质生化性状的比较
6
作者 肖纯 姚小勇 《福建茶叶》 2000年第4期10-12,共3页
本文用茶叶生化定量分析方法及茶树及其地理近缘种的生化性状进行了分析比较 ,拟探明茶树与其近缘种植物生化性状的差异 ,为用茶树近缘种植物资源改良现有茶树品种的生化性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数据。指出用我国特有丰富的茶树近缘植物能... 本文用茶叶生化定量分析方法及茶树及其地理近缘种的生化性状进行了分析比较 ,拟探明茶树与其近缘种植物生化性状的差异 ,为用茶树近缘种植物资源改良现有茶树品种的生化性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数据。指出用我国特有丰富的茶树近缘植物能使茶树的现有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茶树 地理近缘种 生化性状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