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垄作免耕下稻田土壤团聚体和水热状况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0
1
作者 魏朝富 高明 +1 位作者 车福才 邓春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72-178,共7页
本文研究了垄作免耕下稻田土壤团聚体和水热状况的变化。结果表明:垄作免耕下的稻田土壤,<0.01mm土粒团聚度有增大的趋势,其中>0.01mm无机微团聚体和>0.01mm级铁、铝-有机微团聚体所占的比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提高,而>0.01m... 本文研究了垄作免耕下稻田土壤团聚体和水热状况的变化。结果表明:垄作免耕下的稻田土壤,<0.01mm土粒团聚度有增大的趋势,其中>0.01mm无机微团聚体和>0.01mm级铁、铝-有机微团聚体所占的比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提高,而>0.01mm级钙、镁-有机微团聚体显著下降;土壤水热状况处于新的协调状况促进了土壤潜在肥力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垄作免耕 土壤团聚体 水热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水稻土有机无机复合与土粒团聚的关系 被引量:25
2
作者 魏朝富 谢德体 陈世正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0-77,共8页
紫色水稻土的原土复合量(重组腐殖质)为中性土>钙质土>酸性土,同一土壤剖面中其含量是随土层深度下降;而有机无机复合度为钙质土>中性、酸性土,在土壤剖面中是随土层深度增加。<0.01mm土粒团聚量和<0.01mm土粒团... 紫色水稻土的原土复合量(重组腐殖质)为中性土>钙质土>酸性土,同一土壤剖面中其含量是随土层深度下降;而有机无机复合度为钙质土>中性、酸性土,在土壤剖面中是随土层深度增加。<0.01mm土粒团聚量和<0.01mm土粒团聚度为钙质土>中性土>酸性土。原土复合量和有机质含量,物理性粘粒含量、铁氧化物含量与<0.01mm土粒团聚量呈显著正相关;而有机无机复合度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腐殖质结合状态,物理性粘粒含量和<0.01mm土粒团聚度间无显著相关性。土壤有机质在上粒团聚中,是与矿物质呈复合状态的腐殖质(原土复合量)起作用,而原上复合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0.01mm土粒团聚量。有机无机复合和土粒团聚的关系是通过原土复合量和<0.01mm土粒团聚量间的关系来体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 土粒团聚 紫色水稻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素的影响 被引量:29
3
作者 袁玲 杨邦俊 +2 位作者 黄建国 郑兰君 刘学成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3年第4期314-317,共4页
有机肥与化肥长期(7~9年)配合施用,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在肥力较低的红棕紫泥上,有机质增加10.7%~11.9%,全氮提高18.3%~20.2%;在肥力较高的灰棕紫泥上,有机质也略有增加,为1.7%~4.4%。在提高稻田土壤有机质的作用中,有机氮... 有机肥与化肥长期(7~9年)配合施用,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在肥力较低的红棕紫泥上,有机质增加10.7%~11.9%,全氮提高18.3%~20.2%;在肥力较高的灰棕紫泥上,有机质也略有增加,为1.7%~4.4%。在提高稻田土壤有机质的作用中,有机氮与化肥氮桉1:1配施,效果最好,且细绿萍优于猪粪和胡豆青.故在申低产紫色水稻土上,稻田养萍,是培肥地力和节月巴高产的一个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有机肥 化肥 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在紫色土—水稻体系中的植物效应及形态 被引量:12
4
作者 周泳 涂从 青长乐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93年第2期54-57,共4页
本文研究了酸性、中性及石灰性紫色土中铅的水稻效应、形态特征及有效性。酸性与石灰性紫色土中水稻分别在含铅量1000、2000mg/kg时出现明显受害,中性紫色土在4000mg/kg时亦无明显影响。水稻各部位含铅量是酸性>石灰性>中性紫色土... 本文研究了酸性、中性及石灰性紫色土中铅的水稻效应、形态特征及有效性。酸性与石灰性紫色土中水稻分别在含铅量1000、2000mg/kg时出现明显受害,中性紫色土在4000mg/kg时亦无明显影响。水稻各部位含铅量是酸性>石灰性>中性紫色土,并与添加铅呈显著正相关,且其大小顺序为根>茎叶>糙米。铅90%以上积累于水稻根部;施铅使土壤中无效铅比例下降。有效性较高的铅形态比例上升。交换态、碳酸盐态或弱结合态铅含量较高的土壤上,水稻反应大。用有效态铅为指标有可能使不同土壤铅临界浓度比较接近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形态 紫色土 植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质紫色土小麦优质高产与氮、锌、锰优化配方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石孝均 毛知耘 周则芳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0年第6期553-558,共6页
采用三因素(N、Zn、Mn)五水平最优回归设计,探讨了钙质紫色土上(棕紫泥)小麦对锌、锰肥的需要性和氮、锌、锰的适宜配比。结果表明,钙质紫色土在磷、钾肥底的基础上施用氮、锌、锰的增产效果为:N>Mn(?)Zn。在有效锌0.5ppm的土壤上,... 采用三因素(N、Zn、Mn)五水平最优回归设计,探讨了钙质紫色土上(棕紫泥)小麦对锌、锰肥的需要性和氮、锌、锰的适宜配比。结果表明,钙质紫色土在磷、钾肥底的基础上施用氮、锌、锰的增产效果为:N>Mn(?)Zn。在有效锌0.5ppm的土壤上,单施锌对小麦增产不显著。在有效锰4.1ppm的土壤上,施锰肥获得了极显著的增产。按N105~186、ZnSO_4·7H_2O 0~21、MnSO_4 37.5~75kg/ha施肥,小麦产量可达4845kg/ha,较对照增产1500kg/ha,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均提高2~3个百分点。N—Zn—Mn配施比单施效果好,不但能高产优质,还有助于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优质高产 氮锌锰 配方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田自然免耕土壤有机质变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谢德体 魏朝富 曾觉廷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1年第4期434-437,共4页
水田自然免耕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比淹水平作土壤低,比水旱轮作土壤高,随着免耕时间延长,免耕土壤的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逐渐回升.免耕垄作土壤的腐殖质特别是松结合态腐殖质相对含量增多,土壤复合度增加,有利于土壤结构的改善。
关键词 水田 自然免耕 有机质 腐殖质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豆对紫色土锌形态转化及有效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魏世强 刘陈 陈事荣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0年第6期617-620,共4页
蚕豆能同等程度地利用EXC—Zn、OM—Zn和R_2O_2—Zn等有效态锌,并能促进土壤中难溶态RES—Zn和CA—Zn向EXC—Zn和R_2O_3—Zn转化。同时,能减少施入土壤的水溶态锌转化成RES—Zn的比例,从而使土壤中的锌保持较高活性。水溶态锌在土壤中... 蚕豆能同等程度地利用EXC—Zn、OM—Zn和R_2O_2—Zn等有效态锌,并能促进土壤中难溶态RES—Zn和CA—Zn向EXC—Zn和R_2O_3—Zn转化。同时,能减少施入土壤的水溶态锌转化成RES—Zn的比例,从而使土壤中的锌保持较高活性。水溶态锌在土壤中的分布为:中性及钙质土CA—Zn>R_2O_3—Zn≥OM—Zu>RES—Zn>EXC—Zn;酸土为:R_2O_3—Zn>OM—Zn≥RES—Zn>EXC—Z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紫色土 转化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土氮素矿化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正银 青长乐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2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用Stanford法研究了石灰性、中性和酸性紫色土氮素矿化作用。结果表明,在35℃下40周内,紫色土的矿化氮集中在前8~12周释放,26周后释放量<lmgN/kg·W。紫色土氮素矿化的动力学过程可用1/Nt=1/N_o+b/t、N_t=No(1-e^(-kt))、Nt=At... 用Stanford法研究了石灰性、中性和酸性紫色土氮素矿化作用。结果表明,在35℃下40周内,紫色土的矿化氮集中在前8~12周释放,26周后释放量<lmgN/kg·W。紫色土氮素矿化的动力学过程可用1/Nt=1/N_o+b/t、N_t=No(1-e^(-kt))、Nt=At^B 和Nt=A+Bt^(1/2)四种数学模型定量描述。3 种紫色土的No 值为136.0~185.3mgN/kg,为全氮的12.85~19.44%,K值0.1093~0.2005W^(-1),t_(1/2)值为4.99~6.34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氮素营养 矿化作用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水稻土磷吸附和解吸的物理化学行为 被引量:2
9
作者 屈明 魏朝富 +1 位作者 谢德体 陈萌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3期281-287,共7页
紫色水稻土磷的吸附和解吸均可用langmuir方程描述。温度升高,土壤对磷的吸附量和解吸量都明显增大。磷的解吸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其大小可用滞后圈值表示。磷的吸附量或残留量在50~500ug/g土范围内,吸附和解吸的... 紫色水稻土磷的吸附和解吸均可用langmuir方程描述。温度升高,土壤对磷的吸附量和解吸量都明显增大。磷的解吸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其大小可用滞后圈值表示。磷的吸附量或残留量在50~500ug/g土范围内,吸附和解吸的反应热(△H直)分别为—458.6~-1911.2J/g和-99.7~-811.0J/g。磷的吸附和解吸是低能量变化的可逆过程,主要是受传质过程所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水稻土 磷酸盐 吸附 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对紫色土锌形态转化和有效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魏世强 陈事荣 刘陈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0年第6期604-608,共5页
土壤对水稻生长的有效态锌高低为EXC—Zn>OM—Zn>R_2O_3—Zn。水稻吸收的锌97%来自土壤。施入锌的铯大部份转变为土壤各形态锌,其分布为RES—Zn>CA—Zn>R_2O_3—Zn>OM—Zn>EXC—Zn。种植水稻促进了土壤锌向RES—Zn转... 土壤对水稻生长的有效态锌高低为EXC—Zn>OM—Zn>R_2O_3—Zn。水稻吸收的锌97%来自土壤。施入锌的铯大部份转变为土壤各形态锌,其分布为RES—Zn>CA—Zn>R_2O_3—Zn>OM—Zn>EXC—Zn。种植水稻促进了土壤锌向RES—Zn转化,从而使土壤锌和施入的水溶态锌有效性降低。其转化主要受土壤有机质嫌气分解和水稻根系呼吸及分泌作用的制约,并与土壤基本性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形态 转化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紫色水稻土有机无机复合体铁铝氧化物组成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魏朝富 陈世正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1年第5期518-526,共9页
本文研究了四川盆地9种紫色水稻土有机无机复合体中铁、铝氧化物的组成。结果表明,游离铁为钙质紫色水稻土>中性紫色水稻土>酸性紫色水稻土,无定形铁为中性紫色水稻土>酸性紫色水稻土>钙质紫色水稻土,游离铁活化度为酸性紫... 本文研究了四川盆地9种紫色水稻土有机无机复合体中铁、铝氧化物的组成。结果表明,游离铁为钙质紫色水稻土>中性紫色水稻土>酸性紫色水稻土,无定形铁为中性紫色水稻土>酸性紫色水稻土>钙质紫色水稻土,游离铁活化度为酸性紫色水稻土>中性紫色水稻土>钙质紫色水稻土,络合态铁以中性紫色水稻土较高,络合态铝以酸性紫色水稻土最高,酸性紫色水稻土无定形铝比中性和钙质紫色水稻土高5~30倍。在中性紫色水稻土中,<0.002mm粒级有机无机复合体游离铁、无定形铁和铝分别为土壤的32.8~58.3%、68.3~91.8%和66.7~93.0%;络合态铁、铝集中分布在<0.002mm和0.01~0.002mm有机无机复合体中,有机肥施用对无定形铁和络合态铁、铝具有明显的影响。有机质与无定形铁、铝和络合态铁、铝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73、0.4950、0.9412和-0.8322。络合态铁和铝间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r=-0.7998)。在水旱轮作下,施用有机肥有利于紫色水稻土铁—腐殖质复合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水稻土 氧化物 组成 四川盆地/有机无机复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棕紫泥水稻土微团聚体中腐殖质结合形态及其氧化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映强 曾觉廷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年第4期401-404,共4页
在灰棕紫泥水稻土微团聚体中,有机碳、重组碳、松结态腐殖质和稳结态腐殖质的含量随微团聚体粒径增大而减少,且微团聚体越小,有机无机复合度及腐殖质氧化稳定性越高。腐殖质氧化稳定性与有机无机复合度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水稻土 土壤 微结构 腐殖质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粘粒矿物对水稻生长及根系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建国 青长乐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年第3期233-236,共4页
在培养液中加入高岭土,水稻生长正常,略优于纯培养液;加入蒙脱石,水稻长势前差后好,最后超过加高岭土培养的水稻。此外,在培养液中加入土壤粘粒矿物,水稻根系也发生不同程度的生理学变化,推测与土壤宜种性有关。
关键词 土壤 矿物 水稻 生长特性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对紫色土锌形态吸收转化和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洪斌 魏世强 陈事荣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0年第6期609-612,共4页
土壤中对玉米生长的有效锌为:EXC—Zn>R_2O_3—Zn>>OM-Zn。种植玉米促进了土壤锌向RES-Zn和CA—Zn转化。施入的水溶态锌绝大部分转变为土壤各形态锌,其分布为CA—Zn>RES—Zn>OM—Zn>R_2O_3—Zn>EXC—Zn。
关键词 玉米 紫色土 形态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对水稻土根层性态变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光煜 赵红霞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2年第4期359-362,共4页
采用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研究了有机肥对水稻土根层土壤络合物Fe[Ⅱ]、Mn[Ⅱ]的形成、分布和对微团聚体数量以及根际土壤养分亏缺的补偿,为进一步阐明有机肥的培肥作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有机肥料 水稻土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水稻土长期定量施肥氮素矿化特性研究
16
作者 王正银 青长乐 魏朝富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1期52-57,共6页
本文用数学模型对改进的Stamford法(嫌气—间歇淋洗法)研究水稻土氮素矿化的可行性作了检验。结果表明,紫色水稻土9年定量施肥的7个处理中,氮素矿化可分为高、中、低和极低量4种供氮类型。其氮素矿化势(No),以化肥配施高量猪粪的最高;... 本文用数学模型对改进的Stamford法(嫌气—间歇淋洗法)研究水稻土氮素矿化的可行性作了检验。结果表明,紫色水稻土9年定量施肥的7个处理中,氮素矿化可分为高、中、低和极低量4种供氮类型。其氮素矿化势(No),以化肥配施高量猪粪的最高;其次为配施高量绿萍、蚕豆青和低量猪粪。矿化势占土壤全氮的8.39%~10.40%。氮素矿化速率常数K值差异不大。两种嫌气培养测定值与矿化势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矿化势与土壤全氮、有机质、无定形氧化铁等密切相关。盆栽水稻植株干重、吸氮量也明显反映出供试紫色水稻土供氮能力的差异,而以化肥配施高量猪粪、绿萍为最佳的有机—无机配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水稻土 氮素营养 矿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配施化肥对紫色土酶活性的影响
17
作者 袁玲 杨帮俊 黄建国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1年第2期153-156,共4页
在紫色土上,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土壤转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均较高,这对土壤养分的转化及氮素的均衡供应十分有利。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和松结态腐殖质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土壤肥力的提高和有机质的更新与这三种酶的活性密切相... 在紫色土上,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土壤转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均较高,这对土壤养分的转化及氮素的均衡供应十分有利。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和松结态腐殖质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土壤肥力的提高和有机质的更新与这三种酶的活性密切相关,可以作为紫色土的肥力指标之一。单施化肥对土壤转化酶有抑制。长期施用有机肥,土壤脲酶的“保护容量”增加,施用猪厩肥的处理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有机肥料 化肥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对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贡献
18
作者 刘志强 尹克林 陈绍兰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2年第5期435-440,共6页
在重庆地区,气候对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贡献,丘陵比低山高12%(经济肥力)和30%(自然肥力),并推测出气候组合因子对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贡献的最佳值限.
关键词 气候 农业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四川紫色水稻土胶体水化性质的主要因素
19
作者 王军 邹学祥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48-53,共6页
选用膨润值作为指标研究了四川三种主要紫色水稻土胶体的水化性质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1膨胀性粘土矿物含量对膨润值影响较大;介质pH与膨润值间里正相关关系;有机质和游离氧化铁与膨润值呈负相关;羟基释放量与膨润值间有一定... 选用膨润值作为指标研究了四川三种主要紫色水稻土胶体的水化性质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1膨胀性粘土矿物含量对膨润值影响较大;介质pH与膨润值间里正相关关系;有机质和游离氧化铁与膨润值呈负相关;羟基释放量与膨润值间有一定相关性;膨润值与比表面、阳离子交换量及电动电位间相关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水化性质 紫色土 水稻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紫色水稻土磷素转化与供应的影响
20
作者 杨邦俊 向世群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0年第6期652-658,共7页
采用长期定位和盆栽试验,研究了在有机无机肥配施下,紫色水稻土中各种形态磷的变化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处理土壤供磷能力提高,有效磷增加,近年来虽未施磷肥,水稻产量仍接近或超过化肥处理。本文还研究了紫色水稻土无机磷... 采用长期定位和盆栽试验,研究了在有机无机肥配施下,紫色水稻土中各种形态磷的变化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处理土壤供磷能力提高,有效磷增加,近年来虽未施磷肥,水稻产量仍接近或超过化肥处理。本文还研究了紫色水稻土无机磷各组分的变化规律和有效磷增加的原因及有机磷四种不同活性的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转化 有机肥 化肥 配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