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西南地区气候演变及农业对策 |
任久江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1992 |
5
|
|
2
|
重庆市农业生态系统能流研究 |
芶小红
杜洪作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1989 |
0 |
|
3
|
甘薯品种光合生理指标与薯干产量之间关系的初步研究 |
宗学凤
张建奎
周清元
王季春
冯宝
王晓峰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23
|
|
4
|
9个玉米自交系主要株型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
温海霞
蔡一林
王久光
孙海燕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30
|
|
5
|
甘薯早代品系部分数量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 |
周清元
张建奎
王季春
唐道彬
王丽华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2
|
|
6
|
水稻早恢402体培株系产量与种子及米质性状的典型相关 |
谢戎
何光华
黄富
吴丽君
李永洪
金良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
2003 |
7
|
|
7
|
头季稻后期光合产物与再生稻生长发育的关系 |
刘保国
王光明
张修清
万兆良
黄友钦
任昌福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1993 |
36
|
|
8
|
甘蓝型油菜同品系黄籽与黑籽间发芽生理的差异 |
张学昆
李加纳
谌利
唐章林
陈云坪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5
|
|
9
|
6-BA对低温下水稻幼苗细胞膜系统保护作用的研究 |
王三根
梁颖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31
|
|
10
|
化学杂交剂对油菜胞质不育系波利马育性的影响 |
张学昆
李加纳
唐章林
谌利
陈云坪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1999 |
23
|
|
11
|
外源化学物质对小麦温光敏核不育两用系C49S育性的影响 |
张建奎
冯丽
罗丹
余国东
石有明
李伯群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
2001 |
9
|
|
12
|
温度对波里玛胞质不育系油菜育性变化时期和临界值的影响研究 |
李加纳
唐章林
谌利
张学昆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1995 |
18
|
|
13
|
温敏型雄不育小麦C49S育性转换与温度的关系 |
何立人
李正玮
张建奎
高东迎
曾金国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1996 |
25
|
|
14
|
根系分泌物对几种难溶磷活化作用的研究 |
周牮君
王校常
吴文彬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9
|
|
15
|
内源激素GA_3与水稻再生芽萌发的关系 |
刘保国
王光明
陈静
陈国惠
任昌福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3
|
|
16
|
温度对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杂种一代育性的影响研究 |
唐章林
李加纳
谌利
曾廷涛
张学昆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1997 |
9
|
|
17
|
温光型雄不育小麦C49S育性与花药SOD活性的关系 |
张建奎
何立人
李正玮
高东迎
王三根
管健
余国东
谭昌华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1997 |
7
|
|
18
|
油菜双重不育系活性氧清除酶的特点 |
张学昆
李加纳
唐章林
朱利泉
梁颖
谌利
胡晓梅
陈云坪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2
|
|
19
|
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系与可育系花蕾的生理生化特性 |
蒋梁材
刘启鑫
|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
1994 |
20
|
|
20
|
水稻早熟恢复系体细胞无性系测交F_1聚类分析 |
谢戎
李永洪
何光华
杨正林
陶澜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