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灰岩冲击损伤实验与破碎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郭学彬 肖正学 +2 位作者 史瑾瑾 刘福生 韩勇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38-444,共7页
利用一级轻气炮对石灰岩试件进行冲击损伤实验,采用锰铜压力计对冲击波作用过程进行压力测试,对冲击后的试件进行声波探测和剖切观察,研究石灰岩冲击损伤与破碎特征。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在飞片直径小于试件直径、试件自由面条件较... 利用一级轻气炮对石灰岩试件进行冲击损伤实验,采用锰铜压力计对冲击波作用过程进行压力测试,对冲击后的试件进行声波探测和剖切观察,研究石灰岩冲击损伤与破碎特征。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在飞片直径小于试件直径、试件自由面条件较好、碰撞压力在1-1.7GPa的实验条件下,岩石试件的冲击损伤存在头部核心区、环状裂隙区、中部损伤区、底部破坏区的分区特性,且各区的损伤原理不同。软回收装置为试件的侧向和底部创造了良好的自由面条件,以致拉应力对岩石损伤起到了主导作用。最后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对岩石冲击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岩石试件的冲击损伤作用,验证了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损伤特性 一级轻气炮 石灰岩 冲击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兆巴高压下c向蓝宝石的冲击辐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岱宇 郝高宇 +1 位作者 张明建 刘福生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31-535,544,共6页
采用三层夹心靶结构,利用铜箔与抛光蓝宝石之间良好的接触条件,使用辐射式高温计在1.30~1.72兆巴压力范围内观测到c向蓝宝石的强冲击辐射。在1.30和1.72兆巴的冲击压力下,得到蓝宝石在0.633μm波长处的不透明系数为1.7 cm-1和5.0 cm-1... 采用三层夹心靶结构,利用铜箔与抛光蓝宝石之间良好的接触条件,使用辐射式高温计在1.30~1.72兆巴压力范围内观测到c向蓝宝石的强冲击辐射。在1.30和1.72兆巴的冲击压力下,得到蓝宝石在0.633μm波长处的不透明系数为1.7 cm-1和5.0 cm-1。实验显示蓝宝石的冲击辐射随着冲击压力的增加而急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高压 兆巴 蓝宝石 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下聚苯胺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黄代绘 洪时明 +3 位作者 刘秀茹 苏磊 邵春光 贾茹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27,32,共5页
对高分子采用高压处理是一种有效的合成工艺和改性手段。本文介绍了聚苯胺高压下的合成方法,对聚苯胺高压下的形貌、结构、电学性质进行了总结,并用能带结构进行了分析。最后,阐述了聚苯胺在高压下的应用。
关键词 聚苯胺 高压 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中的高温高压布里渊散射系统
4
作者 李芳菲 崔启良 +5 位作者 何志 崔田 李敏 贾茹 周强 邹广田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42-646,共5页
介绍布里渊散射原理和布里渊散射光谱仪及在高温高压等极端条件下的原位布里渊散射实验测量系统的发展,建立了国内首家高温高压原位布里渊散射测量系统,并在该系统上完成部分工作.
关键词 布里渊散射 高温高压 声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诱导微型番茄株高变异的遗传稳定性
5
作者 邵春光 吴学华 +6 位作者 苏磊 胡云 贾茹 刘秀茹 吕世杰 黄代绘 洪时明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9-82,共4页
利用高压氮气处理微型番茄(red cherry)种子。在第1代(M0代)试验中,曾发现经过20MPa和30MPa高压处理后,分别出现了占样本总数3%和6%的异常高大的植株,株高为同代对照组的2倍以上,故认为高压处理种子诱导了番茄的株高变异。继上述试验之... 利用高压氮气处理微型番茄(red cherry)种子。在第1代(M0代)试验中,曾发现经过20MPa和30MPa高压处理后,分别出现了占样本总数3%和6%的异常高大的植株,株高为同代对照组的2倍以上,故认为高压处理种子诱导了番茄的株高变异。继上述试验之后,又持续2年进行了M1和M2代试验。在M1代试验中,分别用M0代20MPa组异常高大植株的种子和对照组种子在相同条件下播种栽培;在M2代试验中,分别采用2组M1代植株的种子,在相同的自然条件下播种栽培。结果表明,在加压组M1代中高大植株出现概率为100%,而对照组中出现概率为0,t检验结果表明,2组番茄株高在1%水平上有显著性差异;加压组M2代中高大植株概率仍为100%,与同代对照组相比,株高在1%水平上有显著性差异;加压组M1,M2代数据对比显示,在相同生长时间段,2代株高具有很好的相似性,并与M0代20MPa组中异常高大植株数据非常接近。3代试验结果表明:压力诱导的微型番茄株高变异具有相当可靠的遗传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 微型番茄 遗传变异 遗传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碳化硅合成的金刚石微晶的抗氧化性 被引量:5
6
作者 洪时明 苟立 刘新华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4-138,共5页
用碳化硅加Ni70 Mn2 5Co5合金体系在高温高压下合成出具有完好晶形的金刚石微晶。通过粒度分析和热重量分析对这种晶体的热稳定性进行了评价。作为比较 ,对工业上用石墨合成的六种不同粒度的金刚石微粉和微晶也作了热重量分析。结果表... 用碳化硅加Ni70 Mn2 5Co5合金体系在高温高压下合成出具有完好晶形的金刚石微晶。通过粒度分析和热重量分析对这种晶体的热稳定性进行了评价。作为比较 ,对工业上用石墨合成的六种不同粒度的金刚石微粉和微晶也作了热重量分析。结果表明 ,用石墨合成的四种普通金刚石微粉的氧化温度随粒度的减小而明显降低 ,当粒度为80~ 10 0 μm到 1~ 2 .5 μm时 ,其起始氧化温度为 770℃到 6 2 7℃ ;两种未经破碎的金刚石微晶的抗氧化性能明显较高 ,其粒度为 2 0~ 70 μm ,起始氧化温度为 80 6℃和 819℃。与它们相比 ,用碳化硅合成出的金刚石晶体的粒度分布在 10~ 5 0 μm范围 ,而起始氧化温度为 838℃ ,完全氧化温度为 110 1℃ ,比用石墨合成的未经破碎的金刚石微晶具有更高的抗氧化性能。本文定性地讨论了用碳化硅合成的金刚石具有高耐热性的原因 ,认为完好的表面和硅杂质的存在可能对这种晶体热稳定性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高压合成 金刚石微晶 抗氧化性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水中过氧化苯甲酰对聚乙烯降解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学华 苏磊 +3 位作者 刘秀茹 陈丽英 陈克宇 洪时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5-137,141,共4页
首次研究了一种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BPO)对高密度聚乙烯在超临界水中降解行为的影响。对使用添加剂和未使用添加剂的实验产物采取多种方式检测对比,得到结论:在降解反应的前30 m in内,聚乙烯降解效率最高;温度是影响降解反应的重要... 首次研究了一种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BPO)对高密度聚乙烯在超临界水中降解行为的影响。对使用添加剂和未使用添加剂的实验产物采取多种方式检测对比,得到结论:在降解反应的前30 m in内,聚乙烯降解效率最高;温度是影响降解反应的重要因素;在反应温度较低和反应时间较短的情况下,添加BPO可以有效促进聚乙烯的降解,达到与未添加BPO实验中高温和长时间反应相比拟的效果。同时本文讨论了聚乙烯在超临界水中降解反应机理,对BPO在反应中的促进作用也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水 降解 高密度聚乙烯 过氧化苯甲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对导电高聚物聚苯胺性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代绘 洪时明 +3 位作者 刘秀茹 苏磊 邵春光 贾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43,共3页
压力对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和性质有重要影响,对高分子材料采用压力处理是一种有效的改性手段。介绍了聚苯胺在压力下的制备方法,以及压力对聚苯胺的结构和光电特性的影响,并给出了理论解释。最后,介绍了聚苯胺在压力作用下的应用及前景。
关键词 聚苯胺 压力 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性金属中的正激波稳定性问题
9
作者 于明 刘福生 李英雷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9-515,共7页
G.H.Miller等把高压金属中的粘性激波作为强间断面处理,解析推论出:在大粘性系数条件下小扰动激波是不稳定的,物质粘性是导致失稳的因素。本文中针对平面正激波,认为高压金属中的粘性激波的物理量是连续变化的,利用线性稳定性理论,用数... G.H.Miller等把高压金属中的粘性激波作为强间断面处理,解析推论出:在大粘性系数条件下小扰动激波是不稳定的,物质粘性是导致失稳的因素。本文中针对平面正激波,认为高压金属中的粘性激波的物理量是连续变化的,利用线性稳定性理论,用数值解推论出:在有粘性条件下小扰动激波都是稳定的,物质粘性是致稳的因素。指出G.H.Miller等获得错误结论的原因在于:从无粘流动解推出的小扰动边界条件导致粘性激波小扰动增长。给出实验确定的小扰动速度梯度的边界条件,这样既可以把粘性正激波作为强间断面处理,也能够保证粘性正激波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激波稳定性 线性稳定性理论 粘性金属 物质粘性 广义Rankine-Hugoniot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