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三维离散元技术模拟落锤撞击下奥克托今颗粒的点火燃烧过程 被引量:3
1
作者 蒋城露 赵锋 +3 位作者 尚海林 张明建 刘福生 刘其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21-727,共7页
炸药颗粒的点火燃烧过程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三维离散元技术在中尺度观测颗粒材料的动力学过程中拥有显著优势.炸药燃烧属于颗粒材料的反应动力学,运用三维离散元技术(DM3)可以有效地观测炸药燃烧传播的过程.以奥克托今(H... 炸药颗粒的点火燃烧过程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三维离散元技术在中尺度观测颗粒材料的动力学过程中拥有显著优势.炸药燃烧属于颗粒材料的反应动力学,运用三维离散元技术(DM3)可以有效地观测炸药燃烧传播的过程.以奥克托今(HMX)颗粒为例,本文成功模拟并观测到了HMX颗粒的燃烧反应程度,确定了颗粒开始燃烧反应的时间,以及燃烧反应传播的时间.同时,结合落锤冲击颗粒的三维图像以及其表观压强和放热功率,得到了HMX颗粒燃烧反应、燃烧传播的整个反应动力学过程,包括颗粒在冲击加载下碎化塑性变形的过程,颗粒燃烧反应放热的过程,落锤回弹颗粒喷射的过程等.同时,进一步说明了尖顶颗粒更利于颗粒点火,平顶颗粒有抑制颗粒点火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离散元 奥克托今颗粒 点火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和β-Si_(3)N_(4)的电子、光学及热力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被引量:2
2
作者 蒋文龙 戴涛 +4 位作者 张帆 张雨林 刘正堂 杜艺华 刘其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3-180,共8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α-Si_(3)N_(4)和β-Si_(3)N_(4)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光学性质和声子谱,并对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两种相都含有较强的共价键,均为绝缘体,且α-Si_(3)N_(4)的禁带宽度略大于β-Si_...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α-Si_(3)N_(4)和β-Si_(3)N_(4)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光学性质和声子谱,并对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两种相都含有较强的共价键,均为绝缘体,且α-Si_(3)N_(4)的禁带宽度略大于β-Si_(3)N_(4).计算获得的光学吸收系数表明α-Si_(3)N_(4)和β-Si_(3)N_(4)主要吸收紫外光,并二者的能量损失峰在24.4 eV附近.α-Si_(3)N_(4)和β-Si_(3)N_(4)的声子谱中均无虚频,表明二者的结构是稳定的.在0~1000 K范围内,α-Si_(3)N_(4)的热容约为β-Si_(3)N_(4)的两倍.本文的计算结果可以为Si_(3)N_(4)的相关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硅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声子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下氯化钠型SnAs结构和电子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3
作者 陶雅乐 洪丹 +2 位作者 刘正堂 常相辉 刘其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9-114,共6页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高压对氯化钠型SnAs结构和电子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晶格参数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减小;状态密度显示随着压力的增加,As-p态的减小导致了SnAs电导率降低.通过对电荷密度和Mulliken重叠布居的研究,分析了Sn...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高压对氯化钠型SnAs结构和电子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晶格参数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减小;状态密度显示随着压力的增加,As-p态的减小导致了SnAs电导率降低.通过对电荷密度和Mulliken重叠布居的研究,分析了Sn和As原子之间的键合情况,表明了SnAs中共价键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强.进一步分析得知费米能级电子态密度的降低,可能导致了Tc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计算 SnAs 电子性质 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硫族元素取代对单层Ag_(2)S结构和电子性质的影响
4
作者 曾薇 洪丹 刘正堂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5-141,共7页
本文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讨论了硫族元素掺杂单层Ag_(2)S的缺陷形成能和电子性质.缺陷形成能反映了在富Ag条件下的掺杂更容易.计算得到的带隙、Mulliken布居和态密度展示出了其相应结构的电子性质.与纯单层的Ag_(2)S相比,Se/Te掺杂Ag_(2)... 本文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讨论了硫族元素掺杂单层Ag_(2)S的缺陷形成能和电子性质.缺陷形成能反映了在富Ag条件下的掺杂更容易.计算得到的带隙、Mulliken布居和态密度展示出了其相应结构的电子性质.与纯单层的Ag_(2)S相比,Se/Te掺杂Ag_(2)S后的带隙显示出其电导率变化不大.基于Mulliken原子和键布居,研究了硫族元素掺杂后Ag_(2)S中的共价性.此外,通过讨论态密度,分析了能级的移动和电子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计算 形成能 电子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