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子辅助化学溶液沉积法制备高温超导涂层导体BaZrO3(BZO)缓冲层的研究
1
作者 张欣 王文涛 +4 位作者 张敏 张勇 张酣 雷鸣 赵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854-1857,共4页
采用高分子辅助化学溶液沉积法,在Sr-TiO3(STO)单晶基底上制得了一系列高温超导涂层导体BaZrO3(BZO)缓冲层。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高分子辅助沉积的BZO缓冲层其形貌和织构差异较大。利用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辅助制得BZO缓冲层表面更加平整... 采用高分子辅助化学溶液沉积法,在Sr-TiO3(STO)单晶基底上制得了一系列高温超导涂层导体BaZrO3(BZO)缓冲层。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高分子辅助沉积的BZO缓冲层其形貌和织构差异较大。利用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辅助制得BZO缓冲层表面更加平整致密,无裂纹存在,并具有优异的双轴织构。通过台阶仪测试该BZO缓冲层的膜厚,结果显示膜厚超过25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辅助 化学溶液沉积法 涂层导体 BaZrO3缓冲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对比谈预防措施 被引量:56
2
作者 陈明伟 袁晓华 +1 位作者 潘敏 谢汶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8期59-63,共5页
笔者通过对比我国与世界上部分发达国家近十年来在道路交通事故方面的统计数据 ,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与机动车保有量的正比例关系及当前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现状 ,分析得出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与人、车辆、道路、环境信息及管理等因素... 笔者通过对比我国与世界上部分发达国家近十年来在道路交通事故方面的统计数据 ,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与机动车保有量的正比例关系及当前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现状 ,分析得出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与人、车辆、道路、环境信息及管理等因素具有密切关系 ,其中人 (尤其是驾驶员 )作为交通行为的主体 ,是道路交通事故诱因中一个关键性因素。由此 ,作者提出了要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必须将人、车、路、环境信息和管理等诸因素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系统思考 ,且在未来的道路交通发展中应引入交通稳静化理念 ,以实现道路交通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事故 交通行为 驾驶员 道路交通安全 车辆 国道 统计分析 环境信息 中国 经济发展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扑绝缘体Bi_2Se_3单晶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吕莉 张敏 +2 位作者 杨立芹 羊新胜 赵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12,共6页
拓扑绝缘体是当前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研究的热门课题,其独特的电子态结构使其在自旋电子器件和量子计算机等领域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阐述了拓扑绝缘体Bi2Se3单晶的制备方法﹑输运性质以及表面调控效应等方面的最近进展;总结了各种化... 拓扑绝缘体是当前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研究的热门课题,其独特的电子态结构使其在自旋电子器件和量子计算机等领域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阐述了拓扑绝缘体Bi2Se3单晶的制备方法﹑输运性质以及表面调控效应等方面的最近进展;总结了各种化学掺杂方法对Bi2Se3费米能级的影响,同时展望了今后Bi2Se3的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绝缘体 晶体生长 Bi2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管道中高温超导磁悬浮车运行时的振动能耗特性 被引量:5
4
作者 马家庆 周大进 +2 位作者 赵立峰 张勇 赵勇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9-125,共7页
当真空管道中的气压降到一定值时,其中运行的高温超导磁浮车所受到的空气阻力近似省略。那么磁浮车的运动方向上的动能会因为磁轨道上有接头或其它原因导致轨道上表面磁场的分布不平衡而转移到与运行垂直方向上的振动而损耗掉。对一个... 当真空管道中的气压降到一定值时,其中运行的高温超导磁浮车所受到的空气阻力近似省略。那么磁浮车的运动方向上的动能会因为磁轨道上有接头或其它原因导致轨道上表面磁场的分布不平衡而转移到与运行垂直方向上的振动而损耗掉。对一个已设计好的轨道,其缺陷是不可避免的,文中讨论磁浮车在这种轨道上的动能损耗与磁浮车运行速度的关系。将一定真空环境中运行着的高温超导磁浮车的这种振动近似为弹簧的阻尼振动,然后根据高温超导体的特性及相应测量值来确定其刚度系数与阻尼系数,从而考虑其阻尼振动的动能损耗情况。模拟了三种振动产生方式的耗能情况,与实验结果相符合,表明了能耗规律及其在真空管道运输设计与应用中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迫振动 磁悬浮列车 能耗 高温超导体 真空管道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管道HTS侧浮系统中线性电机起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大进 崔宸昱 +3 位作者 马家庆 赵立峰 张勇 赵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50-758,共9页
为了使真空管道高温超导(HTS)侧浮列车获得更高的起动推力和运行加速度,提高列车高速运行时的稳定性,以真空管道HTS侧浮列车驱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直线电机2D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有限元软件仿真和设计实验,对不同次级下的电机... 为了使真空管道高温超导(HTS)侧浮列车获得更高的起动推力和运行加速度,提高列车高速运行时的稳定性,以真空管道HTS侧浮列车驱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直线电机2D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有限元软件仿真和设计实验,对不同次级下的电机起动推力及法向力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次级材质及厚度对列车运行有着明显影响,当列车以较高同步速度运行时,选择厚度为2 mm左右的工业纯铝作为电机次级,列车能获得较高的起动推力和加速性能,同时铝次级的低密度特性降低列车总重,并在悬挂方向上提供一定的悬浮力,提高了列车运行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管道运输 高温超导 磁浮列车 直线电机 次级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辅助化学溶液沉积法制备La_(0.7)Sr_(0.3)MnO_3/Si薄膜及电磁输运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其娅 张敏 宋婷婷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21-626,共6页
利用高分子辅助化学溶液沉积法在Si(100)衬底上外延生长La_(0.7)Sr_(0.3)MnO_3薄膜。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结果、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和电阻率-温度曲线(ρ-T曲线)结果、磁电阻(MR)曲线结果对其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电磁输运机制进行了研究... 利用高分子辅助化学溶液沉积法在Si(100)衬底上外延生长La_(0.7)Sr_(0.3)MnO_3薄膜。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结果、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和电阻率-温度曲线(ρ-T曲线)结果、磁电阻(MR)曲线结果对其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电磁输运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实验制备的La_(0.7)Sr_(0.3)MnO_3薄膜为赝立方钙钛矿多晶结构,薄膜表面均匀平滑,结晶性好,晶粒尺寸约为50~70 nm。随着温度降低,薄膜电输运机制从绝缘体行为向转变金属导电行为。金属绝缘转变转变点温度(T_(MI))随磁场的增加而升高,在0 T和1 T分别为T_(MI)=238K、246 K。电输运测试结果说明,低温(T<T_(MI))时,电子-电子的散射对薄膜的电导性能起主导作用,高温(T>T_(MI))时薄膜按照绝热近似的小极化子输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0.7Sr0.3Mn O3薄膜 高分子辅助化学溶液沉积法 电磁输运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氟化学溶液法制备YBa2Cu3Oz超导薄膜
7
作者 王文涛 王振 +4 位作者 蒲明华 张欣 雷鸣 王明江 赵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001-7004,共4页
采用自主开发的无氟化学溶液沉积法在(00l)LaAlO_3单晶片上制备了YBa_2Cu_3O_z(YBCO)超导薄膜。研究了高温热处理过程中不同成相气氛和渗氧温度对YBCO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薄膜进行了织构分析,通过扫描电镜和原子力... 采用自主开发的无氟化学溶液沉积法在(00l)LaAlO_3单晶片上制备了YBa_2Cu_3O_z(YBCO)超导薄膜。研究了高温热处理过程中不同成相气氛和渗氧温度对YBCO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薄膜进行了织构分析,通过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薄膜的表面形貌。采用磁性能测试系统测量了薄膜的超导转变温度和磁化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在干燥的热处理气氛和400℃渗氧制备的YBCO薄膜具有更加优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CO薄膜 热处理 超导转变温度 临界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层溶液粘度对SmBa2Cu3O7-x超导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王振 王文涛 +3 位作者 张欣 雷鸣 王明江 赵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202-12205,12211,共5页
采用自主开发的无氟化学溶液沉积法在(00l)LaAlO_3单晶片上制备了SmBa_2Cu_3O_(7-x)(SmBCO)超导薄膜,研究了涂层溶液的粘度对SmBCO超导薄膜织构、微结构及超导性能的影响。通过调节前驱溶液中高分子的添加量来调控涂层溶液的粘度。结果... 采用自主开发的无氟化学溶液沉积法在(00l)LaAlO_3单晶片上制备了SmBa_2Cu_3O_(7-x)(SmBCO)超导薄膜,研究了涂层溶液的粘度对SmBCO超导薄膜织构、微结构及超导性能的影响。通过调节前驱溶液中高分子的添加量来调控涂层溶液的粘度。结果表明,不同高分子添加量的涂层溶液制备的薄膜均具有较好的c轴单晶取向,其中高分子添加量为4%的涂层溶液制备的超导薄膜表面更加平整、致密,显示了良好的晶粒连接性。此外,该粘度的涂层溶液制备的薄膜超导转变温度为89.5K,临界电流密度(65K,自场)达到1MA/cm^2以上,显示了较好的超导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BCO薄膜 溶液粘度 超导转变温度 临界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通TiO2纳米管阵列膜制备及应用研究
9
作者 贾永芳 蔡芳共 +2 位作者 鲁双伟 杨峰 赵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3-29,54,共8页
双通TiO_2纳米管阵列膜的成功制备可有效提高TiO_2纳米管阵列膜的光催化活性,同时还可扩展其在太阳能电池、气体敏感器等方面的应用,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综述了双通TiO_2纳米管阵列膜的阳极氧化制备方法及其在... 双通TiO_2纳米管阵列膜的成功制备可有效提高TiO_2纳米管阵列膜的光催化活性,同时还可扩展其在太阳能电池、气体敏感器等方面的应用,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综述了双通TiO_2纳米管阵列膜的阳极氧化制备方法及其在催化与制氢、氢敏特性、分子过滤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并侧重讨论了双通TiO_2纳米管阵列膜的分离机制。最后,对双通TiO_2纳米管阵列膜的后续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管阵列膜 双通 分离 制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O4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在抗坏血酸中的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段志虹 田朝晖 +3 位作者 宋利君 邓敏 卢晓英 江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139-6143,6149,共6页
为了解抗坏血酸有机酸类去污剂对核电站化学去污的电化学行为,提高其去污效果,通过Nafion溶液的固定作用,将核电站管道中的主要腐蚀产物Fe3O4制作成化学修饰电极.通过三电极体系研究其电化学行为,考察了其扫描速度的影响、溶液浓度的影... 为了解抗坏血酸有机酸类去污剂对核电站化学去污的电化学行为,提高其去污效果,通过Nafion溶液的固定作用,将核电站管道中的主要腐蚀产物Fe3O4制作成化学修饰电极.通过三电极体系研究其电化学行为,考察了其扫描速度的影响、溶液浓度的影响和反应的类型.同时进行了循环伏安曲线、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等测试.分析了其电化学行为,得到了一系列电化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去污 四氧化三铁 化学修饰电极 抗坏血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箔上生长α-Fe2O3纳米氧化膜及其光电性质研究
11
作者 史占花 王蓉 +5 位作者 蔡芳共 杨峰 贾永芳 黎颖 程翠华 赵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38-1342,共5页
利用电镀法在钛箔上沉积一层铁镀层,通过热氧化法将铁镀层氧化。利用X射线衍射谱(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背散射电子像(BEI)和X射线能量散射谱(EDX)对氧化产物的晶体结构、形貌和组成进行了表征,利用表面光电压谱(SPS)和... 利用电镀法在钛箔上沉积一层铁镀层,通过热氧化法将铁镀层氧化。利用X射线衍射谱(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背散射电子像(BEI)和X射线能量散射谱(EDX)对氧化产物的晶体结构、形貌和组成进行了表征,利用表面光电压谱(SPS)和相位谱(PS)研究了氧化产物的表面光电性质,同时测定了氧化产物的I-V特性。结果表明,铁镀层的表面被热氧化后生成了含α-Fe2O3纳米带和纳米片的纳米氧化膜,α-Fe2O3纳米氧化膜在300~600 nm之间出现了一个与带-带跃迁相关的光伏响应,相位谱显示纳米膜呈n型半导体的导电特征。I-V测试表明在AM 1.5G 100 mW.cm-2标准光强作用下,0.23 V(vs.Ag/AgCl)的偏压下能产生的电流密度为0.58 mA.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Fe2O3纳米氧化膜 α-Fe2O3纳米带 α-Fe2O3纳米片 表面光电压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在气体检测中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12
12
作者 何亚雄 周文琦 +2 位作者 柯川 许涛 赵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681-2687,共7页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气体检测领域对在线检测仪器及检测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气体成分在气体流动时会发生复杂变化,通常的检测手段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光腔衰荡技术(CRDS)、电化学传感等往往不能满足检测要求或仅对局部区域...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气体检测领域对在线检测仪器及检测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气体成分在气体流动时会发生复杂变化,通常的检测手段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光腔衰荡技术(CRDS)、电化学传感等往往不能满足检测要求或仅对局部区域检测。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作为一种新兴的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技术,得到光谱分析领域研究者的广泛重视与研究。LIBS技术具备多元素同时检测、非侵入式、实时在线以及无需样品特殊制备等技术优势,已应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检测。在环境恶劣、干扰较大的气体制造及检测领域LIBS技术能够实时准确地进行检测。介绍了LIBS技术基本原理并描述等离子体物理特性的两个参数等离子体温度及等离子体电子数密度,针对LIBS技术在气体检测领域中的应用,从通过原子谱线强度比分析燃料的当量比、燃料混合气燃烧产物的气体组分、工业制造中作为保护气的氮气及稀有气体、温室气体和新能源气体的检测,以及与之相关的LIBS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的改进与优化等6个方面介绍了LIBS技术应用于气体检测领域的近些年国内外进展。对气体检测领域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等离子体 气体检测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晶石锰酸锂表面包覆改性材料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姿 江奇 +3 位作者 李欢 邱家欣 刘青青 卢晓英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060-11065,共6页
尖晶石锰酸锂具有优异的安全性、低廉的价格、良好的大电流充放电能力和耐过充放性能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是一种能被广泛应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正极材料之一。然而,锰酸锂锂离子电池目前仍然存在容量衰减较快以及高温性能较差的问题,... 尖晶石锰酸锂具有优异的安全性、低廉的价格、良好的大电流充放电能力和耐过充放性能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是一种能被广泛应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正极材料之一。然而,锰酸锂锂离子电池目前仍然存在容量衰减较快以及高温性能较差的问题,这严重制约了其在动力电池方面的应用。为此发展起来的表面包覆改性技术能有效的改善锰酸锂的这些问题。到目前为止,发展出了许多包覆材料,有碳材料、氧化物材料等。就这些包覆材料对锰酸锂材料性能改善的机理来进行分类,详细讨论了表面包覆技术如何来改善锰酸锂的循环性能和高温性能,提出其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锰酸锂 正极材料 表面包覆技术 包覆材料 作用机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率制备超导涂层导体SmBiO_3缓冲层
14
作者 朱晓垒 蒲明华 +1 位作者 张红 赵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33-638,共6页
为了缩短高温超导涂层导体缓冲层薄膜制备周期,采用自开发的前驱溶液,以乳酸为溶剂,硝酸钐和硝酸铋为溶质,在应由表面氧化外延法所得的衬底(NiO(l00)/NiW)上,用化学溶液沉积快速制备了SmBiO_3缓冲层薄膜,研究成相温度对SmBiO_3薄膜的影... 为了缩短高温超导涂层导体缓冲层薄膜制备周期,采用自开发的前驱溶液,以乳酸为溶剂,硝酸钐和硝酸铋为溶质,在应由表面氧化外延法所得的衬底(NiO(l00)/NiW)上,用化学溶液沉积快速制备了SmBiO_3缓冲层薄膜,研究成相温度对SmBiO_3薄膜的影响;在SmBiO_3薄膜上沉积YBa_2Cu_3O_7-δ超导层,检验其效用.研究结果表明:在798.5℃下制备的SmBiO_3缓冲层薄膜平整致密,并且高度织构,缓冲层薄膜制备周期缩短到2h以内;在SmBiO_3上所沉积的超导层薄膜超导转变温度为89K,超导临界电流密度为1.46MA/cm2(77K、0T),达到了某些电力应用要求;该SmBiO_3薄膜制备方法可用于高温超导涂层导体的快速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导体 高效化学溶液沉积 SmBiO3缓冲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1.85In0.15Se3单晶的结构及输运特性研究
15
作者 张敏 魏占涛 羊新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64-1067,共4页
主要研究了Bi_(1.85)In_(0.15)Se_3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及电输运性能。样品具有六方层状结构,形成的晶体易解理。样品的电阻率曲线在低温区域出现了金属-绝缘体转变行为。拟合结果表明,在低温下电子-电子散射和Mott变程跃迁模式共存,M... 主要研究了Bi_(1.85)In_(0.15)Se_3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及电输运性能。样品具有六方层状结构,形成的晶体易解理。样品的电阻率曲线在低温区域出现了金属-绝缘体转变行为。拟合结果表明,在低温下电子-电子散射和Mott变程跃迁模式共存,Mott变程跃迁模式在低温下对电阻率贡献作用的增大,导致金属-绝缘体转变的出现;而在高温区域,声子散射及电离杂质散射对载流子的作用共存。当施加外加磁场时,样品出现了与纯Bi2Se3相反的负磁电阻效应。这种反常的磁电阻行为可能跟由洛仑兹力导致的正磁电阻与自旋无序电阻率减小引起的负磁电阻之间的竞争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1.85In0.15Se3 单晶 输运性能 负磁电阻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氩气等离子体时间分辨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何亚雄 周文琦 +4 位作者 庄彬 张永胜 柯川 许涛 赵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49-1057,共9页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以激光诱导微等离子体的原子发射为技术特征,在科研与工业领域正得到重视与蓬勃发展。作为环境气体的氩气对等离子体演化过程中粒子的碰撞过程有重要影响,决定着LIBS技术分析性能的发挥。利用光谱诊断技术深入研...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以激光诱导微等离子体的原子发射为技术特征,在科研与工业领域正得到重视与蓬勃发展。作为环境气体的氩气对等离子体演化过程中粒子的碰撞过程有重要影响,决定着LIBS技术分析性能的发挥。利用光谱诊断技术深入研究LIBS技术条件下氩气的光谱特征,对于提升LIBS技术及其应用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中阶梯光栅光谱仪记录时间序列光谱信息研究了瞬态Ar等离子体碰撞和衰减过程,包括等离子体演化过程中的辐射机制和等离子体电子数密度及温度的时间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激光与氩气相互作用的初始阶段,光谱主要由连续辐射组成,在0.6μs后,光谱开始主要由氩原子、离子的离散跃迁辐射谱线组成。氩原子线和离子线的演化周期不同,在0~1.0μs延迟时间内离子线占主导,在1.0~30μs原子线占主导。利用Stark展宽,Saha-Boltzmann曲线方程对60,80和100 mJ脉冲激光能量激发下的等离子体的电子数密度和温度进行了计算,等离子体电子数密度在0.2~2.0μs延迟时间内快速衰减,之后在较长的延迟时间内缓慢下降,大约在4.0μs达到同一个数量级;等离子体温度(80 mJ)从初始0.2μs时的18000 K迅速下降到13000 K(2.0μs),在5.0μs后缓慢下降到12000 K。为进一步检验和优化激光脉冲用于氩气的分析性能,对氩的不同特征谱线信噪比随时间演化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氩原子线在2.0~6.0μs的延迟窗口具有较高的信噪比,氩离子线则在0.1~1.0μs延迟窗口具有较高的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氩气 等离子体 时序特征 时间分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O2包覆改性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作用机理的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邱家欣 江奇 +3 位作者 高艺珂 彭俊棋 段志虹 卢晓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238-2244,共7页
采用固相反应制备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并利用化学沉淀及热处理工艺进行MnO_2表面包覆改性.通过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及交流阻抗谱对所得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通过改性前后电化学反应的变化研究了MnO_2对富锂锰基材料包覆改性的作用机... 采用固相反应制备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并利用化学沉淀及热处理工艺进行MnO_2表面包覆改性.通过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及交流阻抗谱对所得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通过改性前后电化学反应的变化研究了MnO_2对富锂锰基材料包覆改性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MnO_2包覆层能发挥储锂作用.在热处理过程中,富锂锰基材料中的锂、镍元素发生迁移扩散,在MnO_2包覆层中形成新的尖晶石复合相,并可逆地参与后续循环反应,这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锰包覆层 富锂锰基材料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掺杂MnBi_(2)Te_(4)晶体生长及其微结构研究
18
作者 欧鑫林 王进 赵可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35-1640,共6页
MnBi_(2)Te_(4)是首次被发现的一种本征磁性拓扑绝缘体,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在MnBi_(2)Te_(4)晶体中进行稀土元素掺杂,合成了Er掺杂MnBi_(2)Te_(4)晶体,Er原子进入晶格并取代Mn位。在晶体制备过程中,考虑到目前晶体制备工艺周... MnBi_(2)Te_(4)是首次被发现的一种本征磁性拓扑绝缘体,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在MnBi_(2)Te_(4)晶体中进行稀土元素掺杂,合成了Er掺杂MnBi_(2)Te_(4)晶体,Er原子进入晶格并取代Mn位。在晶体制备过程中,考虑到目前晶体制备工艺周期较长,生成物存在Bi_(2)Te_(3)助熔剂等杂质的问题,对晶体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探索。XRD测试结果表明,利用改进工艺制备的Er掺杂MnBi_(2)Te_(4)晶体结晶性能良好,不含杂质相。磁电输运测量结果显示,少量Er掺杂MnBi_(2)Te_(4)晶体的磁性增强,掺杂样品在25.2 K发生反铁磁相变。使用原子力显微镜对Er掺杂MnBi_(2)Te_(4)晶体层间距进行了研究,发现层间距为单层MnBi_(2)Te_(4)的整数倍。通过拉曼测试研究了Er掺杂MnBi_(2)Te_(4)晶体声子振动模式,结果表明,Er掺杂是调节MnBi_(2)Te_(4)磁性的一种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Bi_(2)Te_(4) 反铁磁拓扑绝缘体 Er掺杂 结晶性 磁性 声子振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氩气退火时间对Fe(Se,Te)薄膜的性能影响研究
19
作者 罗露林 张洁 +1 位作者 羊新胜 赵勇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60-665,共6页
作为一种铁基超导薄膜,Fe(Se,Te)薄膜具有晶体结构简单、所包含的元素较少、易于合成的特点,不仅有利于超导机理研究而且有着潜在的技术应用价值。本文通过磁控溅射在温度为320℃的CaF_(2)单晶衬底上制备了Fe(Se,Te)薄膜,并在氩气氛围... 作为一种铁基超导薄膜,Fe(Se,Te)薄膜具有晶体结构简单、所包含的元素较少、易于合成的特点,不仅有利于超导机理研究而且有着潜在的技术应用价值。本文通过磁控溅射在温度为320℃的CaF_(2)单晶衬底上制备了Fe(Se,Te)薄膜,并在氩气氛围下进行了退火处理。研究了退火时间对Fe(Se,Te)薄膜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成分组成以及电输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Fe(Se,Te)薄膜的结晶性较好,退火有助于消除薄膜样品中的FeSe相,薄膜的晶格常数c对退火不敏感,退火后薄膜晶粒尺寸变大;Fe(Se,Te)薄膜成分与靶材的名义组分存在一定的偏差,退火时间越长,Fe(Se,Te)薄膜表面的颗粒越密集;Fe(Se,Te)薄膜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呈现出半导体特性,退火3 h后电阻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Se Te)薄膜 磁控溅射 氩气退火 电输运特性 铁基超导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S/TiO2纳米管异质结阵列的制备及光电性能 被引量:10
20
作者 柯川 蔡芳共 +2 位作者 杨峰 程翠华 赵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23-428,共6页
利用水热反应制备了CuS/TiO2纳米管异质结阵列,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谱(XRD)等手段表征了异质结阵列的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电流-电压曲线结果表明,CuS/TiO2纳米管异质结阵列具有明显的整流... 利用水热反应制备了CuS/TiO2纳米管异质结阵列,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谱(XRD)等手段表征了异质结阵列的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电流-电压曲线结果表明,CuS/TiO2纳米管异质结阵列具有明显的整流效应.根据表面光电压谱和相位谱,在376~600 nm之间,CuS/TiO2纳米管异质结阵列表现为p型半导体特征,电子在表面聚集;在300~376 nm之间表现为n型半导体特征,空穴在表面聚集;在376 nm处异质结阵列的表面光伏响应为零.CuS/TiO2和CuS/ITO之间界面电场的不同导致异质结在不同波长范围内表面电荷聚集的差异.光电化学性能测试发现,以CuS/TiO2纳米管异质结阵列为光阳极组成的光化学太阳电池,在大气质量AM 1.5G,100 mW/cm2标准光强作用下具有0.4%的光电转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S TiO2纳米管异质结阵列 表面光电压谱 相位谱 界面电场 光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