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体育赛事轨道交通主题列车的涂装设计方法
1
作者 马胜全 贾兴泷 +3 位作者 王超 王成涛 王树宾 郭昊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6,共5页
[目的]随着我国承办大型体育赛事数量的增加,主题列车逐渐成为展示举办城市乃至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对主题列车的涂装设计进行研究,旨在通过独特的设计增强体育宣传效果,体现了我国的科技与创新水平。[方法]以第24届北京冬季奥林匹克... [目的]随着我国承办大型体育赛事数量的增加,主题列车逐渐成为展示举办城市乃至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对主题列车的涂装设计进行研究,旨在通过独特的设计增强体育宣传效果,体现了我国的科技与创新水平。[方法]以第24届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题列车为例,通过提取和重构设计元素,将文化符号进行视觉化,同时匹配相应的涂装工艺,确保设计方案满足列车长条形态单向延展性、高速移动下视觉稳定性的要求,传达了奥运主题、中国元素及北京—张家口地区文化特色。总结了从文化符号到细化设计的列车涂装设计方法,该方法也在第19届杭州亚洲运动会主题列车上得以成功应用,体现了中国风范、浙江特色及杭州韵味。[结果及结论]应用该涂装设计方法的主题列车在赛事环境中发挥了重要的象征作用,不仅增强了赛事的宣传效果,还展示了我国高铁的创新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列车 体育赛事 主题列车 涂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客车模块化和谱系化综合应用工业设计方法研究
2
作者 王洪宝 支锦亦 马胜全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7-251,共5页
[目的]为解决轨道交通客车工业设计面临的设计难点,需结合工业设计的创新思维和理念,建立轨道交通客车模块化和谱系化综合应用的工业设计方法。[方法]首先对客车设计部件进行模块化分析,将客室部分分为固定模块、可选模块、定制模块,将... [目的]为解决轨道交通客车工业设计面临的设计难点,需结合工业设计的创新思维和理念,建立轨道交通客车模块化和谱系化综合应用的工业设计方法。[方法]首先对客车设计部件进行模块化分析,将客室部分分为固定模块、可选模块、定制模块,将外观部分分为色彩模块和造型模块;其次对客车设计内容进行谱系化分析,分别从设计需求、演化脉络、产品特征等3个维度建立客车的工业设计谱系;最后根据客车设计特点,构建由以设计需求为依据梳理模块、以演化脉络为导向调整模块及以产品特征为基础组合模块3个步骤组成的模块化和谱系化综合应用的客车工业设计方法。[结果及结论]运用该工业设计方法对中国中车旗下某主机厂客车进行设计,设计实例验证了所构建方法的可行性。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用户需求快速灵活调整设计内容,采用谱系化设计可提高设计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两者相结合可在较短设计周期内完成客车外部和内部设计,有助于提升设计质量并体现品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客车 工业设计 模块化 谱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悬挂式单轨列车外观设计优化方法
3
作者 王泽阳 张鑫宇 +2 位作者 向泽锐 徐剑 陈文轶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7-984,共8页
为合理评价、筛选和优化融合文化特征的悬挂式单轨列车外观方案,提出一种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悬挂式单轨列车外观设计优化方法。通过对国内外悬挂式单轨列车外观设计特点及趋势进行分析,重点聚焦文化因素构建了悬挂式单轨列车外观设计评... 为合理评价、筛选和优化融合文化特征的悬挂式单轨列车外观方案,提出一种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悬挂式单轨列车外观设计优化方法。通过对国内外悬挂式单轨列车外观设计特点及趋势进行分析,重点聚焦文化因素构建了悬挂式单轨列车外观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专家评分构建判断矩阵,计算获得各项指标的权重;最后以具有广州地域文化的悬挂式单轨列车设计为例,阐释广州典型地域文化与设计的融入、设计方案的评估与优化。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以在外观造型、涂装设计、文化关联度方面筛选得出综合满意度较高的悬挂式单轨列车设计方案,该方法能够从多个维度对设计方案进行量化评价,可为设计方案的筛选和迭代优化提供依据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式单轨列车 模糊层次分析 地域文化特征 外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理念下藤编家具形态仿生设计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许永生 何柳锦 支锦亦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6-344,共9页
目的为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可持续性应用价值,提出了可持续理念下产品形态仿生设计路径,以藤家具为研究对象,探寻藤编家具的可持续设计创新。方法首先,采用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梳理国内外藤编家具的设计研究现状,总结藤编家具... 目的为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可持续性应用价值,提出了可持续理念下产品形态仿生设计路径,以藤家具为研究对象,探寻藤编家具的可持续设计创新。方法首先,采用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梳理国内外藤编家具的设计研究现状,总结藤编家具行业的现存问题;其次,利用问卷调研法确定用户需求及仿生对象,借助AHP(层次分析法)决策分析原理选择最佳的仿生设计元素,并应用可持续设计策略对藤编家具进行设计创新;最后,采用LCA(生命周期评价)进行设计方案的可持续性评估,确定了综合水平高的方案。结论通过构建可持续理念下产品形态仿生设计路径,提出产品领域应用的可持续设计策略,并应用于藤编家具设计实践,结合用户调查和专家打分,从元素提取、方案设计和方案评估三个方面验证路径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为藤编家具的可持续创新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具设计 可持续设计 形态仿生 AHP层次分析法 藤编家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设备远程运维辅助检修孪生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姜良奎 杨朝霞 +1 位作者 林蓝 韩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06-211,共6页
随着轨道交通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轨道交通设备的运维方式和检修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轨道交通设备应结合“工业4.0”的特点,与“智能制造”紧密结合,利用AR(增强现实)的三维注册、虚实融合显示、人机交互等技术,对其运维管理进行升级... 随着轨道交通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轨道交通设备的运维方式和检修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轨道交通设备应结合“工业4.0”的特点,与“智能制造”紧密结合,利用AR(增强现实)的三维注册、虚实融合显示、人机交互等技术,对其运维管理进行升级。基于Uinty3D软件与Android(安卓软件系统)混合架构,开发了轨道交通设备远程运维辅助检修孪生系统。该系统可支持智能眼镜和手机等远程用户端运行设备运维的智能化、移动化和信息化。用户可通过远程视频通话共享视角,与虚拟模型进行实时交互,进而提升设备的检修效率。该系统还开发了虚拟教学培训功能,支持对虚拟模型进行多次操作,可节省培训成本,减少误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设备智能运维 增强现实技术 人机交互 远程运维辅助检修孪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特征语义和模糊层次分析的空铁外观设计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蕾 向泽锐 +2 位作者 赵超 徐剑 高朋飞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0-157,167,共9页
目的探究轨道列车与城市文化的关系,提升空铁外观设计中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认同,为空铁外观设计与评估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支撑。方法以一款A型空铁外观设计为例,提出了一种融合特征语义和模糊层次分析的列车外观设计方法;首先基于模糊层... 目的探究轨道列车与城市文化的关系,提升空铁外观设计中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认同,为空铁外观设计与评估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支撑。方法以一款A型空铁外观设计为例,提出了一种融合特征语义和模糊层次分析的列车外观设计方法;首先基于模糊层次分析从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三个准则层出发分析特征语义指标权重,构建多层次评价模型;其次邀请专业设计人员对评价指标、评价层次进行评估,获得准则层与子准则层间的权重矩阵;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来评估空铁外观设计方案。结果基于特征语义指标权重分析结果,该方法将特征文化元素——蓝喉太阳鸟,有效地融入空铁外观设计,并经用户评估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结论该方法有助于辨识城市文化特征在空铁外观设计中的重要性,同时,探讨了方案存在的局限性,并提供了进一步优化设计意见,为提升空铁外观设计文化内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铁 特征语义 模糊层次分析法 外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MET-SEM的智能护理床设计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朱琳 景银 李芳宇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6-51,63,共7页
采用ZMET-SEM方法,深入探索面向居家养老环境的智能护理床设计需求,以期有效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与幸福感。首先,采用ZMET技术进行系统性的用户访谈,捕捉老年人的多维度需求构念。其次,运用攀梯技术对所获得的需求构念依据方法-目的链... 采用ZMET-SEM方法,深入探索面向居家养老环境的智能护理床设计需求,以期有效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与幸福感。首先,采用ZMET技术进行系统性的用户访谈,捕捉老年人的多维度需求构念。其次,运用攀梯技术对所获得的需求构念依据方法-目的链的结构加以归纳,深入揭示老年人的心智模型与认知结构。在此基础上,透过对构念的逐步收敛整合,突出核心需求构念,生成用户共识地图。最后,引入结构方程模型,对模型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行验证和分析,并进一步测量各层级因素的权重,从而为智能护理床的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结果表明:这一综合方法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还可提升他们在家庭环境中的幸福感和整体健康状态,为养老设计领域注入新的智能化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智模型 ZMET SEM 智能护理床 居家养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信息透明度影响的智能高铁驾驶人机界面可视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吴永萌 吴昊泷 支锦亦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48,57,共10页
目的驾驶界面的信息透明度是影响司机有效监督和接管智能高铁的关键设计特征。针对透明度信息增加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智能高铁驾驶界面透明度信息的可视化设计方法。方法采用文献调研分析方法,分别对机器人、民防、核能、航空航天等领... 目的驾驶界面的信息透明度是影响司机有效监督和接管智能高铁的关键设计特征。针对透明度信息增加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智能高铁驾驶界面透明度信息的可视化设计方法。方法采用文献调研分析方法,分别对机器人、民防、核能、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文献进行检索和分析,系统梳理透明度信息的类型、认知任务影响和可视化设计方法;分析智能高铁弹出故障界面的透明度信息,指出目前界面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即任务流程和判断逻辑的视觉呈现不佳,告警信息紧急程度和恢复状态信息缺乏;提出基于逻辑流程图和颜色编码的可视化设计方案,并通过用户实验进行验证。结果发现逻辑流程可视化设计在提升情境意识、任务绩效和降低认知负荷方面有较好的作用。颜色编码可视化设计的有效性取决于是否有逻辑流程的呈现,在没有逻辑流程时,可能会降低操作正确率。结论可视化设计有助于降低透明度信息对认知负荷和任务绩效的负面影响,实现智能高铁的高质量人机协同驾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高铁 人机协同 人机界面 透明度信息 可视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化意象的运动鞋款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景银 程永胜 +1 位作者 朱琳 徐骁琪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80,共7页
为深入阐释与辨析运动鞋款的造型设计与文化意象之间的匹配关系,提升用户对运动鞋款文化元素的识别度,提出一种以感性工学与形状文法相结合的文化意象运动鞋款设计方法。通过收集、评估与选定运动鞋款样本,并进行造型解构与特征解释;选... 为深入阐释与辨析运动鞋款的造型设计与文化意象之间的匹配关系,提升用户对运动鞋款文化元素的识别度,提出一种以感性工学与形状文法相结合的文化意象运动鞋款设计方法。通过收集、评估与选定运动鞋款样本,并进行造型解构与特征解释;选定闽南非遗文化作为文化意象研究对象,通过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确定设计元素。构建金苍绣纹样因子库,运用形状文法进行产品设计。研究结果表明,用户对文化意象有明确的主观感受,鞋款的感性因子主要集中在造型和风格两方面。运用此方法成功提取了符合用户认知的非遗文化意象元素,并融入鞋款设计中,为相关产品设计提供了实证案例与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鞋 设计 纹样 文化意象 非遗 感性工学 形状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谱自适应小波和盲源分离耦合的生理信号降噪方法
10
作者 王振宇 向泽锐 +2 位作者 支锦亦 丁铁成 邹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0-921,共12页
为提高生理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将盲源分离和小波阈值方法进行耦合研究,提出了多谱自适应小波信号增强方法并与改进的盲源分离方法相结合进行降噪处理。为评估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使用小波变换中软阈值、硬阈值、自适应阈值3种方法计算信... 为提高生理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将盲源分离和小波阈值方法进行耦合研究,提出了多谱自适应小波信号增强方法并与改进的盲源分离方法相结合进行降噪处理。为评估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使用小波变换中软阈值、硬阈值、自适应阈值3种方法计算信噪比(SNR)和均方根误差(RMSE)。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软阈值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增强后的信号软阈值相比硬阈值,SNR提升约44.2%,RMSE下降约28.8%,处理时间减少约1.4%。软阈值相比自适应阈值,SNR提升约706%,RMSE下降约16.7%,处理时间减少约3.0%。为对比软阈值下各参数差异,使用软阈值对原始信号、加噪信号和增强信号进行对比分析及归一化处理。结果显示增强后的信号具有较好的SNR、较低的RMSE和较短的处理时间,软阈值下增强后的信号与原始信号相比,SNR提升约0.12%,RMSE下降约2.5%,处理时间减少约3.9%,进一步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并提高了信号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谱自适应小波 盲源分离 小波变换 降噪方法 生理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凉山彝族山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地形梯度效应分析
11
作者 陈阳 舒波 张睿智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29,共11页
厘清山区土地利用的地形梯度效应对于其空间格局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以四川凉山彝族山区为例,通过高程、坡度和地形位指数,剖析地形梯度的差异性特征;并运用空间分布指数、景观格局指数探究土地利用类型的地形梯度效应。结果表... 厘清山区土地利用的地形梯度效应对于其空间格局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以四川凉山彝族山区为例,通过高程、坡度和地形位指数,剖析地形梯度的差异性特征;并运用空间分布指数、景观格局指数探究土地利用类型的地形梯度效应。结果表明:(1)林地、草地是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两者占整个研究区域总面积的79.40%;其次为耕地,面积占比为19.74%,其中旱地为主,分布零散;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面积占比较小。(2)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具有显著的地形梯度效应,其中林地与草地受地形因子影响较小,而建设用地、水域、水田受地形影响较大。(3)随着地形梯度的增加,林地、草地与未利用地的分布指数呈增加趋势,分布优势位逐渐显现;而建设用地、水域、水田与旱地的分布指数则显著下降。(4)香农多样性指数与景观形状指数的分布随地形梯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斑块密度、聚合度指数以及分离度指数呈现出波动变化。基于上述结论,研究建议持续推进高海拔区域聚落易地搬迁和坡耕地整治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地形因子 地形梯度效应 景观格局 凉山彝族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向儿童友好社区的学径空间满意度评价与提升策略——以成都昭觉社区为例
12
作者 王玮 谭与新 王喆 《南方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31,共10页
随着“十四五”规划中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政策的推进,应通过儿童友好社区学径空间的满意度评价,积极探索其空间环境提升策略。以成都市昭觉儿童友好社区为例,采取半结构化访谈、影像发声法、Kano-AHP模型等方法,建立“行径”安全性、“达... 随着“十四五”规划中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政策的推进,应通过儿童友好社区学径空间的满意度评价,积极探索其空间环境提升策略。以成都市昭觉儿童友好社区为例,采取半结构化访谈、影像发声法、Kano-AHP模型等方法,建立“行径”安全性、“达径”可达性、“感径”舒适性和“游径”趣味性4个准则层和28个指标层的学径空间友好性标准评价体系。探究用户(3~12岁的儿童及其监护人)和专家不同视角下学径空间各类指标的优先满足序列。得到1)道路整洁度和教育益智性指标因子对用户满意度有显著影响,而生态可持续性与主题趣味性等方面较为重视;2)相较于专家评价权重排序行径安全性>达径可达性>感径舒适性=游径趣味性,用户更重视游径趣味性;3)“构建安全连续行径-配置舒适生态感径-建设益智趣味游径-完善全龄共享达径”的优先序列实施建设。为建设儿童友好社区的学径空间提供了有序途径与科学依据,有助于在社区空间层面为儿童营造友好的通学环境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友好社区 学径空间 需求满意度 友好性 Kano-AHP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轨道列车工业设计研究综述 被引量:16
13
作者 向泽锐 支锦亦 +2 位作者 李然 徐笑非 徐刚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19-1328,共10页
从工业设计视角对城市轨道列车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列车的安全性、舒适宜人性、美学和文化特性,使其成为提升城市形象的一张靓丽名片.首先,结合相关标准,阐述了我国6类城市轨道列车的主要外形特征;然后,概括提出了城市轨道列车端车和中... 从工业设计视角对城市轨道列车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列车的安全性、舒适宜人性、美学和文化特性,使其成为提升城市形象的一张靓丽名片.首先,结合相关标准,阐述了我国6类城市轨道列车的主要外形特征;然后,概括提出了城市轨道列车端车和中车车体造型设计、车体涂装设计时应重点考虑的共性约束因素和关键参数取值范围,总结给出了城市轨道列车外观设计的相关要点;接着,围绕司机室驾驶界面和客室旅客界面,对我国城市轨道列车车内环境设计研究进行了综述,明确了这两大界面设计各自研究的现状及侧重点;最后,对我国城市轨道列车工业设计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指出应进一步加强列车-线路-人文多要素耦合理论与设计方法、列车车内空间及界面系统优化设计与综合评价技术和列车车内视觉环境评价与优化设计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运输 轨道列车 工业设计 外观设计 内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地域文化视域下的有轨电车外观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杰 许永生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6-143,164,共9页
目的为提升有轨电车外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内涵,探究一种具有典型地域文化的有轨电车外观设计方法。方法从理念设计、行为设计与视觉设计3个层面阐释地域文化元素的提取和转化过程,并结合现代有轨电车外观设计的具体案例,探讨地域文化元... 目的为提升有轨电车外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内涵,探究一种具有典型地域文化的有轨电车外观设计方法。方法从理念设计、行为设计与视觉设计3个层面阐释地域文化元素的提取和转化过程,并结合现代有轨电车外观设计的具体案例,探讨地域文化元素融入有轨电车外观设计的模式,进而建立以典型地域文化为主题的有轨电车外观设计方法。以成都天府文化为例,进行典型地域文化的有轨电车外观设计并构建模型。通过语义差异法与SPSS统计分析对设计方案的语义信息量化进行对比。结论依据设计方案语义验证评价的数据,表明从理念、行为、视觉3个层面对典型地域文化进行提取和转化的设计方法具有可行性,能够实现物质文化载体不同维度的文化要素转换,可为地域性有轨电车外观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有轨电车 外观设计 语义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天府文化仿生的有轨电车外观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许永生 邓静 +1 位作者 董倩 付沙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258-267,共10页
目的 结合文化仿生设计,研究具有天府文化特色的现代有轨电车外观设计方法。方法 总结现代有轨电车、天府文化和文化仿生的理论基础。基于文化仿生,对国内外现代有轨电车外观设计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基于天府文化仿生的现代有轨电车... 目的 结合文化仿生设计,研究具有天府文化特色的现代有轨电车外观设计方法。方法 总结现代有轨电车、天府文化和文化仿生的理论基础。基于文化仿生,对国内外现代有轨电车外观设计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基于天府文化仿生的现代有轨电车设计方法与流程。对本体层、行为层、价值层的天府文化实行调研与分析,总结出典型的天府地域文化元素。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优选出一种天府文化元素,耦合文化仿生的表象阶段和意象阶段,将其结果应用到现代有轨电车外观设计中。结果 将川剧脸谱作为文化仿生对象,简化其脸谱的显著特征,着重将其形态和色彩融入到100%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的造型和涂装设计中。结论 通过文化仿生实践案例,表明文化仿生能较好地将天府文化通过城市有轨电车的外观设计进行传播,为现代城市有轨电车外观设计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仿生 有轨电车 天府文化 模糊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土地多功能利用测度及协同发展影响研究
16
作者 王雨枫 陈立民 +2 位作者 江清阳 何佩云 王玮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531-4537,共7页
基于2000~2023年土地遥感监测数据,使用地理空间模型对长江经济带上游土地利用功能时空演变进行了定量解析,并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针对性分析.结果表明流域经济带的生活功能面积持续增长,而生产功能面积减少,生态功能面积也减少.生产... 基于2000~2023年土地遥感监测数据,使用地理空间模型对长江经济带上游土地利用功能时空演变进行了定量解析,并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针对性分析.结果表明流域经济带的生活功能面积持续增长,而生产功能面积减少,生态功能面积也减少.生产功能呈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高低值的区域集聚性分布特征显著.生活功能水平由北到南呈高低相间分布,由平原地带向周围山地递减.生态功能水平与地形地貌呈显著相关,功能空间差异明显.主要影响要素包括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其中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农业技术与农业效益推动着土地“三生”功能的时空演变.研究结果对于区域土地利用及协同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多功能利用 土地转移矩阵 影响因素 长江经济带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的耕地生态安全时空测度及影响要素
17
作者 王雨枫 江清阳 +2 位作者 王玮 陈立民 何佩云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524-4530,共7页
以1990~2023年东北地区Landsat和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等指数及地理加权模型,分析耕地生态安全时空特征并探讨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人均耕地生态足迹从0.135hm^(2)/人提升至0.145hm^(2)/人,人均耕地生态承... 以1990~2023年东北地区Landsat和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等指数及地理加权模型,分析耕地生态安全时空特征并探讨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人均耕地生态足迹从0.135hm^(2)/人提升至0.145hm^(2)/人,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从0.115hm^(2)/人降至0.095hm^(2)/人,人均耕地生态赤字从0.16hm^(2)/人增加到0.058hm^(2)/人;农田产量指标呈现出减少态势,耕地生态系统压力指标则呈现增长趋势,整体生态安全性则趋于提升;自然资源条件的影响呈现出递减态势,而地理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指标以及区域政策等要素则显示出增强的趋势.本研究对于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及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生态安全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影响要素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社区运动健康适老性产品数据可视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芳宇 孙雪澎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57-65,83,共10页
目的探究大数据时代下数据可视化设计在城市社区运动健康适老性产品中的应用。方法首先对数据可视化概念进行介绍,并探析数据可视化的特点;其次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城市社区运动健康产品研究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探寻研究领域的热点,... 目的探究大数据时代下数据可视化设计在城市社区运动健康适老性产品中的应用。方法首先对数据可视化概念进行介绍,并探析数据可视化的特点;其次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城市社区运动健康产品研究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探寻研究领域的热点,并通过分析当前数据可视化设计在城市社区运动健康产品的应用案例,梳理现有研究优劣势;最后采用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形式,从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三个层面分析老年群体特征,归纳用户需求,并根据不同终端和不同产品功能,提出分别以用户运动健康数据可视化为中心、以社交圈活跃度数据可视化为中心、以用户安全和设施使用数据可视化为中心和以用户体征数据可视化为中心的四项设计策略。结论详细论述了四项城市社区运动健康适老性产品数据可视化设计策略,并针对四项设计策略分别提出了数据可视化设计在城市社区运动健康适老性产品中的应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适老化 数据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脉视野下的成都二江寺TOD项目信息导视设计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立民 胡炜钊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69,共6页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空间建设已成为当下主流的人居环境理念,本文针对成都二江寺TOD项目实地调研,分析地铁站点周围人文历史、功能空间、人群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总结目前区域内导视系统的现状与不足之处,结合地域特征、边界定位、...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空间建设已成为当下主流的人居环境理念,本文针对成都二江寺TOD项目实地调研,分析地铁站点周围人文历史、功能空间、人群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总结目前区域内导视系统的现状与不足之处,结合地域特征、边界定位、人群诉求三种途径,提出适合地域文脉体现于综合性公共空间导视系统功能上的创新性设计方案。通过对城市公共空间文化要素的提取,结合导视系统的设计实践,证明了地域文脉同样可以具有功能作用。利用文化元素在引导受众寻路、综合空间定位、信息识别等方面融入人们对于空间的意象感知,将导视系统作为信息交互的载体,以期为多元复杂的公共空间导视设计带来创新与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脉 TOD模式 公共空间 导视系统 文化功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有轨电车蓉2号线儿童友好型站区环境概念性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玮 戴月琳 王喆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0-115,121,共7页
为了研究儿童友好型有轨电车站区环境概念性设计问题,通过调研现有有轨电车站区现状,详细分析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行为,归纳出安全性、教育性等有利于儿童身心发展的有轨电车站区环境特质。以成都有轨电车蓉2号线为例,总结了其儿童友好型... 为了研究儿童友好型有轨电车站区环境概念性设计问题,通过调研现有有轨电车站区现状,详细分析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行为,归纳出安全性、教育性等有利于儿童身心发展的有轨电车站区环境特质。以成都有轨电车蓉2号线为例,总结了其儿童友好型有轨电车站区的环境设计表达。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立体开放、充满吸引力的儿童友好型有轨电车站区空间能够营造良好的儿童成长环境与绿色城市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轨电车 儿童友好型站区 环境概念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