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性叙事与新的生长点——四川当代文学创作笔谈之一 被引量:3
1
作者 向荣 唐小林 +2 位作者 陈思广 段从学 白浩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4-69,共6页
作为一个置身西部的农业大省,迄今为止,乡土文学一直是四川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主流。而地方性叙事或地方色彩则是乡土文学的美学原则。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乡土文学”就直接以“地方色彩”(local colour)命名。其核心涵义是... 作为一个置身西部的农业大省,迄今为止,乡土文学一直是四川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主流。而地方性叙事或地方色彩则是乡土文学的美学原则。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乡土文学”就直接以“地方色彩”(local colour)命名。其核心涵义是“着重描绘某一地区的特色,介绍其方言土语,社会风尚,民间传说,以及该地区的独特景色”,也就是周作人所说乡土地域中的“土气息、泥滋味”。“地方色彩”具有特别重要的叙事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当代文学史 叙事功能 地方性 文学创作 四川 “乡土文学” 生长 地方色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闯荡江湖——莽汉主义的“漫游性” 被引量:4
2
作者 柏桦 余夏云 《当代文坛》 CSSCI 2007年第5期126-128,共3页
关键词 莽汉主义 漫游 江湖 “反传统” 生活风格 写作风格 文学史 诗歌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邺侯家传》与《邺侯外传》考 被引量:3
3
作者 罗宁 武丽霞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5-73,共9页
李泌是唐代重要的政治人物,其传记有李繁的《邺侯家传》10卷和不知名作者的《邺侯外传》。二者并非一书,前者详录李泌一生事迹功业,书至明代亡佚;后者主要反映李泌身上传奇性的一面,因《太平广记》收录而保存至今。《新唐书》、《资治... 李泌是唐代重要的政治人物,其传记有李繁的《邺侯家传》10卷和不知名作者的《邺侯外传》。二者并非一书,前者详录李泌一生事迹功业,书至明代亡佚;后者主要反映李泌身上传奇性的一面,因《太平广记》收录而保存至今。《新唐书》、《资治通鉴》中大量有关李泌事迹的记载,主要出于《邺侯家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泌 《邺侯家传》 《邺侯外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异名新说应文房之用--论伪典小说的性质与成因 被引量:11
4
作者 罗宁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6-182,共7页
伪典小说是五代出现的一种新的轶事小说类型,它们编造杜撰各式新奇的典故、代名、词藻等,模仿轶事小说和杂钞类纂书籍的体式,以期为人所注意并应用于诗文写作中。传统轶事小说的内容是记录见闻,写作原则是传信,写作精神是实录,但是伪典... 伪典小说是五代出现的一种新的轶事小说类型,它们编造杜撰各式新奇的典故、代名、词藻等,模仿轶事小说和杂钞类纂书籍的体式,以期为人所注意并应用于诗文写作中。传统轶事小说的内容是记录见闻,写作原则是传信,写作精神是实录,但是伪典小说打破了这一传统,以其虚构杜撰成为传统小说的异类。伪典小说的写作手法是编造零碎故事作为典故,内容荒诞无稽,风格轻艳纤巧,目的则是希望"应文房之用"。至于其产生的原因,则和古代诗文写作中追求僻典的风气有关。伪典小说的编造杜撰也可以称作是虚构,但它和传奇的虚构却大不一样。提出伪典小说的概念,指出其性质和写法,有益于认识古代小说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进一步深入小说史和小说观念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典小说 代名 轶事小说 传奇 《云仙散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殷芸小说》考论 被引量:5
5
作者 武丽霞 罗宁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80-84,共5页
Yin-yun Xiaoshuo is an important fiction of Six Dynasties . This paper points out it is wrong to take Yin-yun Xiaoshuo as an additional documents of Tongshi(General History). Yin-yun Xiaoshuo has the character of popu... Yin-yun Xiaoshuo is an important fiction of Six Dynasties . This paper points out it is wrong to take Yin-yun Xiaoshuo as an additional documents of Tongshi(General History). Yin-yun Xiaoshuo has the character of popular inclination and great value in keeping the book and documents of Six Dynas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芸 《殷芸小说》 古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地,或者说愚昧的意义——论《生死场》的“场” 被引量:4
6
作者 段从学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0-177,共8页
鲁迅《序》和胡风《读后记》,虽然都对《生死场》作了高度评价,但立论的根据和看待问题的视野,却全然不同,隐含着相互辩驳的对话。胡风一直在线性时间维度上,把"生"和"死"打断为两节,再经由历史进化论的重新组织,... 鲁迅《序》和胡风《读后记》,虽然都对《生死场》作了高度评价,但立论的根据和看待问题的视野,却全然不同,隐含着相互辩驳的对话。胡风一直在线性时间维度上,把"生"和"死"打断为两节,再经由历史进化论的重新组织,让两者构成性质不同的因果关系,划分出了三种性质不同的生存状态。第一种是"蚊子似"的自然生存,"糊糊涂涂地生殖,乱七八糟地死亡"。第二种是《生死场》下半部所展示的"历史过程性"生存。第三种,胡风语焉不详,用指事定义的方式,代替了具体解释。"为死而生""为生而死",胡风惊警而斩钉截铁的断言背后,是巨大的话语断裂。而且,是永远不可能被弥合的巨大断裂。由于胡风的立足点不是时间性的个体生命,作为"人工制品"的民族国家,并且把特定情境中的历史要求当作了最高价值原则,这就注定了个体生命在他《读后记》中的缺席。《生死场》的上半部和下半部,以类群整体之"生"为最高价值目标,以对"死"的必然性的反抗为纽带,不着痕迹地联结成了一个有机整体。重读《生死场》,不仅是反思"启蒙—进步"的现代性传统,更重要的是提醒我们正视并承认大地的意义,重新审视我们自身的人类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生死场》 民族国家 现代性 启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中越文学交流述论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玉珺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0-175,共6页
在中国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越南佛教,构成了宋代中越文学交流最重要的文化背景与影响因素。这一时期越南的世俗文化往往掌握在佛门僧侣手中,出现了以僧人假冒儒官与宋朝使臣进行诗赋唱和的事件。文学作品多由僧人或佛教信奉者所创作,作品... 在中国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越南佛教,构成了宋代中越文学交流最重要的文化背景与影响因素。这一时期越南的世俗文化往往掌握在佛门僧侣手中,出现了以僧人假冒儒官与宋朝使臣进行诗赋唱和的事件。文学作品多由僧人或佛教信奉者所创作,作品题材也多与佛教相关,还有一些作品模仿自中国诗歌,具有以禅入诗的特点。此外,人员的流动是中越文学交流的一种特殊途径,而宋真宗对占城稻的推广,则使中国文学增添了一个具有越南特色的描写对象。古代中越文学交流发展的基本方向在宋代就已初步奠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越南 文学交流 佛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濒危语言长篇口传文学记录和整理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3
8
作者 宋伶俐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期95-99,共5页
濒危语言长篇语料作为口语形式的根基和内核,发掘和整理的必要性已得到学界认同。但长篇语料的调查、记录和整理作为一项新兴的系统工程,其调查对象的范围、其方法和程序的有效性,都有必要讨论和检验,以便总结规律,保证语料的效度。本... 濒危语言长篇语料作为口语形式的根基和内核,发掘和整理的必要性已得到学界认同。但长篇语料的调查、记录和整理作为一项新兴的系统工程,其调查对象的范围、其方法和程序的有效性,都有必要讨论和检验,以便总结规律,保证语料的效度。本文讨论了濒危语言贵琼语长篇口传故事"格萨尔"记录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语言 格萨尔 贵琼语 口传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的政治:省思海外世界的视觉现代性研讨 被引量:1
9
作者 余夏云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5-51,共7页
文字与图像的辩证关系,是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重要议题。由海外世界所提供的系列解读,特别是周蕾"技术化观视"的见解,虽然凸显了视觉在现代文学缘起过程中的关键位置,但也夸大了其与文字的对立。这种夸大,暗含一种"技术&q... 文字与图像的辩证关系,是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重要议题。由海外世界所提供的系列解读,特别是周蕾"技术化观视"的见解,虽然凸显了视觉在现代文学缘起过程中的关键位置,但也夸大了其与文字的对立。这种夸大,暗含一种"技术"殖民的思维:透过强调技术的归属权,将中西双方设定为原始与现代的关系。在此,"技术"不仅是一种物质状态,更是一种意识结构。如果仅仅只是强调其中的一面,那么就有可能带来冷战思路;唯有不断地意识到其互动对话,我们才能有效地防止视觉研究的泛文字化,并通过关联性地看待视觉的"内容"及"技术",来历史化地理解"中国"和"现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化观视 历史经验 视觉现代性 海外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荒诞里凸现真实——君特·格拉斯的小说《铁皮鼓》 被引量:1
10
作者 阮航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8-132,共5页
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的长篇小说《铁皮鼓》通过“超常怪人”奥斯卡的视角描述了二战前后德国市民阶层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并揭示法西斯统治的前因后果。小说继承传统,又不囿于传统,... 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的长篇小说《铁皮鼓》通过“超常怪人”奥斯卡的视角描述了二战前后德国市民阶层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并揭示法西斯统治的前因后果。小说继承传统,又不囿于传统,融荒诞、真实、调侃、幽默为一体,风格独特,体现了德意志共和国初期文学创作的成就,“已经无可争辩地进入了20世纪世界文学名著之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特·格拉斯 长篇小说 《铁皮鼓》 德国 文学创作 艺术风格 荒诞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经典中的惩恶扬善与阶级外衣——以《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钱文贵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曙光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8-121,共4页
土改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的钱文贵是丁玲塑造的典型的地主形象,但他的土地其实并不多。钱文贵之所以成为土改中的头号斗争对象并不因为他是地主,而因为他是群众痛恨的乡村恶霸。小说表面上是写土改中的阶级斗争,实质上却讲了一... 土改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的钱文贵是丁玲塑造的典型的地主形象,但他的土地其实并不多。钱文贵之所以成为土改中的头号斗争对象并不因为他是地主,而因为他是群众痛恨的乡村恶霸。小说表面上是写土改中的阶级斗争,实质上却讲了一个惩恶扬善的故事。正是通过斗争钱文贵这样一个众矢之"敌",革命终于把群众发动起来,从而有效地整合了乡村资源,为最终赢得胜利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阶级斗争 惩恶扬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诗人的隐逸与漫游
12
作者 柏桦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6-84,共9页
关键词 古典诗人 漫游 江南 隐逸 一语双关 成一 隐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诗人的隐逸与漫游
13
作者 柏桦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08年第3期5-12,共8页
一、隐逸与漫游的传统写下这个标题便思绪如潮,这可是一个大题目,可写成一本专书,而且这类谈论中国隐士与文化的书已是汗牛充栋,不可枚数。笔者在此不想作全面梳理,只叙说如今这"夜航船"上的七诗人,他们是如何在"隐逸与... 一、隐逸与漫游的传统写下这个标题便思绪如潮,这可是一个大题目,可写成一本专书,而且这类谈论中国隐士与文化的书已是汗牛充栋,不可枚数。笔者在此不想作全面梳理,只叙说如今这"夜航船"上的七诗人,他们是如何在"隐逸与漫游"这条江南古典诗人曾经历的道路上生活并写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漫游 江南 陆龟蒙 胡兰成 张祜 里尔克 写作 隐士 庞培 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认知叙述学角度重读《伤逝》
14
作者 王长才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18,29,共8页
"认知叙述学"(cognitive narratology)是后经典叙述学的重要分支,萌芽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它借鉴认知科学、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从读者认知的角度入手,关注叙述与心理、思维... "认知叙述学"(cognitive narratology)是后经典叙述学的重要分支,萌芽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它借鉴认知科学、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从读者认知的角度入手,关注叙述与心理、思维的关系,关注叙述理解的认知过程,开拓了叙述研究的新维度和新领域。尽管从德国叙述学家曼弗雷德·雅恩(Manfred Jahn)第一次使用"认知叙述学"一词至今只有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但它产生了诸多研究路向,显示出认知叙述学发展的复杂与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科学 叙述学 《伤逝》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20世纪90年代 重读 认知语言学 认知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射虎者及其家族》的“写作”困境
15
作者 段从学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0-149,共10页
力扬“未完成”的叙事长诗《射虎者及其家族》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以宏大的“史诗”品格饱受赞誉。通常认为,它的“未完成”是因为新中国建立后的太平天国革命史叙事话语,挤压了诗人的写作空间。但事实上,现代性宏大“... 力扬“未完成”的叙事长诗《射虎者及其家族》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以宏大的“史诗”品格饱受赞誉。通常认为,它的“未完成”是因为新中国建立后的太平天国革命史叙事话语,挤压了诗人的写作空间。但事实上,现代性宏大“历史叙事”所要求的存在和表达之间的同一性之不可能,才是长诗最终未能写完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扬 叙事诗 家族史 现代性 真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喻言的反讽与反讽中的喻言
16
作者 段从学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5-119,共5页
喻言早年的诗歌,致力于从现实生活中直接汲取勇气和经验,打破流行"诗世界"的成规,营造富于行动性的现代特质。但这种方式反而进一步强化了既有的"浪漫-现代性"写作装置,巩固了"绝对主体"的现代性神话。对... 喻言早年的诗歌,致力于从现实生活中直接汲取勇气和经验,打破流行"诗世界"的成规,营造富于行动性的现代特质。但这种方式反而进一步强化了既有的"浪漫-现代性"写作装置,巩固了"绝对主体"的现代性神话。对"身体"和"世界"的发现,让他的写作变成了"诗"与"历史世界"之间复杂而危险的游戏,开启了在历史悖论中写作的新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喻言 浪漫-现代性 反讽 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恩施话中的动态助词“哒”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靖偲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143-145,157,共4页
"哒"是恩施话中一个常见的动态助词。"哒"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和状态的完成、实现、持续和开始的语法意义,用在形容词、数量词和名词后表示状态的变化,并且"哒"在恩施话还出现了词汇化的现象。
关键词 恩施话 动态助词 “哒” 完成 语法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