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控制论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 被引量:14
1
作者 华宝玉 刘思文 周丹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2年第1期28-32,共5页
质量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是保障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础和根本。针对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在控制论指导下,从研究生生源选拔开始进行"超前式"前馈控制,对培养过程进行"试点化"实时... 质量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是保障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础和根本。针对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在控制论指导下,从研究生生源选拔开始进行"超前式"前馈控制,对培养过程进行"试点化"实时控制,并通过"预输出"方式实现研究生输出质量的反馈控制,从整体、宏观的角度保证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的控制效果,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论 研究生 质量保障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线公路隧道交通风力非稳态模拟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峰 王明年 邓园也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21-725,共5页
为分析小半径曲线隧道对交通风力的影响,采用移动网格和滑移交界面技术对半径600 m的曲线隧道和直线隧道进行三维非稳态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动网格技术进行直线隧道交通风力计算结果与实验吻合;曲线隧道中,隧道断面风速分布表现出... 为分析小半径曲线隧道对交通风力的影响,采用移动网格和滑移交界面技术对半径600 m的曲线隧道和直线隧道进行三维非稳态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动网格技术进行直线隧道交通风力计算结果与实验吻合;曲线隧道中,隧道断面风速分布表现出极不对称性,外侧风速较大,内侧较小;曲线隧道交通风力较直线隧道明显增大,汽车内车道行驶交通风力大于外车道行驶;曲线隧道中,汽车头部侧面出现了负压峰值,与直线隧道相比,该值较低,车身侧面压力沿纵向逐渐增大,汽车尾部背风面存在较低的负压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隧道 交通风力 数值模拟 直线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教育学期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欣宇 罗中琼 +1 位作者 邵海涛 华宝玉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31-133,共3页
从研究生教育改革出发,深入分析了现行两学期制的弊端,提出了实施长短学期相结合的多学期制,并从学期划分、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师资规划等方面阐述了实施多学期制的办法和意义。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学期制 两学期制 多学期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3
4
作者 罗秀云 蒲云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27-29,共3页
分析我国城市交通运输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城市交通管理的先进经验,强调建立城市交通管理体制的重要性,提出加强城市交通研究和交通规划、建立稳定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渠道、实行公交优先政策、建立先进的交通信息系统等... 分析我国城市交通运输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城市交通管理的先进经验,强调建立城市交通管理体制的重要性,提出加强城市交通研究和交通规划、建立稳定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渠道、实行公交优先政策、建立先进的交通信息系统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运输 交通规划 交通管理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硕士研究生跨文化交际障碍成因的实证研究--析隐喻机制对文化负迁移的阐释力 被引量:1
5
作者 兰萍 秦峰 罗中琼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41,共4页
通过问卷调查,对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负迁移现象做了实证研究,并借助隐喻机制的阐释力探讨研究生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成因。研究发现:研究生文化负迁移现象源于汉语语言及文化价值观即汉语隐喻性思维的负面影响。因此,... 通过问卷调查,对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负迁移现象做了实证研究,并借助隐喻机制的阐释力探讨研究生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成因。研究发现:研究生文化负迁移现象源于汉语语言及文化价值观即汉语隐喻性思维的负面影响。因此,研究生英语教学应注重将母语文化负迁移转变为正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障碍 文化负迁移 隐喻机制 研究生英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B-SURF算法的无人机图像拼接技术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江智 江德港 +2 位作者 黄子杰 郭彩玲 李柏林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269,共7页
针对传统SURF算法(speeded up robust features)在拼接高分辨率无人机航拍图像时运行速度慢、特征匹配率低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IB-SURF(image block-SURF)技术的无人机图像拼接算法。结合无人机定位定姿系统(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针对传统SURF算法(speeded up robust features)在拼接高分辨率无人机航拍图像时运行速度慢、特征匹配率低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IB-SURF(image block-SURF)技术的无人机图像拼接算法。结合无人机定位定姿系统(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system,POS)求取图像重叠区域;构造掩模在无人机图像重叠区域检测特征点,减少特征提取时间;借助图像分块(image block,IB)的思想对图像划分网格,精简筛选特征点;引入Neighborhood-KNN(neighborhood-K nearest neighbors)进行特征点匹配,提高图像匹配效率。实验结果表明,IB-SURF算法有较快的运行速度和较高的特征匹配率,平均特征匹配率达到84.3%,特征匹配正确率超过95.1%,为图像高质量拼接提供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图像 IB-SURF算法 特征点提取 图像分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变网络下多式联运的最短路径问题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魏航 李军 蒲云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5-209,共5页
在运输过程中,往往不止有一种运输方式,可能同时有多种运输方式交叉,即存在多式联运的方式.同时,运输网络往往具有时变特性,其运输成本和运输时间等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将多式联运的运输网络进行了变形,设计了时变网络条件下有到达... 在运输过程中,往往不止有一种运输方式,可能同时有多种运输方式交叉,即存在多式联运的方式.同时,运输网络往往具有时变特性,其运输成本和运输时间等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将多式联运的运输网络进行了变形,设计了时变网络条件下有到达时间限制多式联运的最短路径算法,并对算法的计算复杂性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一个应用算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短路径 时变网络 多式联运 转运 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驱动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锋 王翔宇 秦文臻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0-83,共4页
作为我国教育评估新的实践形式,监测评估依赖数据驱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评估的数据来源与特点决定了其大数据属性,必须用新的技术手段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研究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大数据的分布式文件存储技术、并行处理技术和数据挖掘技... 作为我国教育评估新的实践形式,监测评估依赖数据驱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评估的数据来源与特点决定了其大数据属性,必须用新的技术手段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研究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大数据的分布式文件存储技术、并行处理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为实施大数据驱动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扫除了关键技术障碍,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实际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监测评估 高等教育 质量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隧道竖井位置优化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峰 邓园也 王明年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69-573,共5页
考虑通风竖井对地铁内热湿环境及压力变化的影响,进一步优化地铁内竖井的位置,本文采用移动网格和滑移交界面技术分别对竖井位于列车加速段、匀速段和减速段进行三维非稳态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移动网格技术对无竖井隧道模拟计算结... 考虑通风竖井对地铁内热湿环境及压力变化的影响,进一步优化地铁内竖井的位置,本文采用移动网格和滑移交界面技术分别对竖井位于列车加速段、匀速段和减速段进行三维非稳态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移动网格技术对无竖井隧道模拟计算结果与国外试验吻合,竖井位于列车匀速段内且靠近车站出站端能有效地利用列车活塞作用排除地铁内热量,能有效减小入口断面最大压力和压力梯度,但出口断面产生最大压力和压力梯度。综合考虑竖井对地铁内通风及空气动力学效应的影响,竖井应考虑列车运行模式,设置于列车匀速行驶区间段内且靠近车站出站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竖井位置 移动网格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代理机制的列车运行调整模型及算法动态集成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蒋阳升 陈彦如 蒲云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4-118,共5页
分析列车运行调整问题研究的现状与进展,主要集中在模型研究和算法研究两个方面。分析传统求解模型及算法研究的局限性,提出对现有模型及算法进行动态集成的研究思路。采用基于多代理机制的动态集成方法,将模型对象和算法对象转化成多... 分析列车运行调整问题研究的现状与进展,主要集中在模型研究和算法研究两个方面。分析传统求解模型及算法研究的局限性,提出对现有模型及算法进行动态集成的研究思路。采用基于多代理机制的动态集成方法,将模型对象和算法对象转化成多个代理,定义多代理之间的交互策略,实现调整方法的动态集成。提出基于多代理机制的列车运行调整问题模型及算法的动态集成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运行调整 多代理 模型 算法 动态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区的探索与实践——以轨道交通行业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思文 周丹 +1 位作者 赵人达 刘国祥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1-24,共4页
对轨道交通行业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了定位,进而介绍了搭建拔尖人才培养特区的实践,如,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在科研实战中培养拔尖人才,以实质合作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等,说明了拔尖人才的培养效果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向。
关键词 轨道交通行业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区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转向架防冰雪设计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郑强 丁昊昊 +3 位作者 贺家豪 王文健 郭俊 刘启跃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4-74,共11页
随着中国高寒地区铁路运输的发展,高速列车在高寒、风雪、霜冻等恶劣环境中运行面临严峻的考验,不仅会增加铁路系统的运营成本,还直接影响到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列车底部处于无封闭状态,而且裸露在外的转向架结构又极其复杂,造... 随着中国高寒地区铁路运输的发展,高速列车在高寒、风雪、霜冻等恶劣环境中运行面临严峻的考验,不仅会增加铁路系统的运营成本,还直接影响到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列车底部处于无封闭状态,而且裸露在外的转向架结构又极其复杂,造成在高寒地区运行的列车存在转向架结冰积雪等新问题,目前尚无高效的解决方案。先对列车转向架区域结冰积雪状态、规律及形成机理进行了总结,提出影响结冰积雪状态的主要因素,包括雪粒在气场中的运动情况、转向架底部流场情况和转向架底部压差。详细阐述了国内外列车防冰雪及解决转向架积雪结冰问题在近年来的研究进展。随着新材料研发和表面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抗覆冰效果的超疏水表面功能涂层成为一种切实有效的措施。结合已有的金属基体表面降低冰雪附着强度和延缓结冰时间的研究成果,整理出构造微/纳米粗糙结构及降低材料低表面能的具体方法,探讨了超疏水材料在防冰雪方面的应用,并以此基础提出了转向架防冰雪设计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向架 高寒地区 防冰雪 流场结构 超疏水 低表面能 微/纳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货主满意度的模糊空车调配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程学庆 蒲云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1-73,共3页
基于满意优化理论,分析了货主满意度与空车到达时间的关系,建立两者模糊隶属函数。以总的空车运输费用最少和货主满意度最高为目标函数,构建基于货主满意度的模糊空车调配模型。采用将货主满意度转换为相应费用的方法,将多目标规划转化... 基于满意优化理论,分析了货主满意度与空车到达时间的关系,建立两者模糊隶属函数。以总的空车运输费用最少和货主满意度最高为目标函数,构建基于货主满意度的模糊空车调配模型。采用将货主满意度转换为相应费用的方法,将多目标规划转化为单目标规划,并运用LINGO软件对其求解。结果表明,将满意优化理论应用到空车调配问题,比最优化理论仅追求某个方面的最优解,更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车调配 时效性 满意优化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铁路货运量增长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程学庆 尹传忠 蒲云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83,共3页
在分析国内外铁路货运需求增长模型的基础上,提出铁路货运需求增长过程的4阶段划分理论,结合云南铁路发展滞后的现状,建立了消除铁路货运能力限制的货运量增长模型。通过对云南铁路货运量和货运需求量的计算,应用MATLAB仿真技术验证了... 在分析国内外铁路货运需求增长模型的基础上,提出铁路货运需求增长过程的4阶段划分理论,结合云南铁路发展滞后的现状,建立了消除铁路货运能力限制的货运量增长模型。通过对云南铁路货运量和货运需求量的计算,应用MATLAB仿真技术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对云南铁路货运量和货运需求量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铁路 货运量 货运需求量 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道路交通状态的随机用户平衡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建玲 蒋阳升 蒲云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0-314,共5页
运用随机用户平衡配流的基本思想和交通流理论,提出了道路交通状态的概念,以便讨论交通拥挤情况下的交通量分配问题.将道路交通状态定义为行程时间和道路拥挤度的线性加权和.假定在路网随机变化的情况下,出行者以行程时间和道路拥挤度... 运用随机用户平衡配流的基本思想和交通流理论,提出了道路交通状态的概念,以便讨论交通拥挤情况下的交通量分配问题.将道路交通状态定义为行程时间和道路拥挤度的线性加权和.假定在路网随机变化的情况下,出行者以行程时间和道路拥挤度最低为路径选择准则,建立了基于道路交通状态的随机用户平衡配流模型,并证明了模型的等价性和唯一性,给出了该模型的连续平均求解算法.一个小型网络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反映出行者在随机路网中的路径选择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交通状态 交通拥挤 随机用户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包运输行李车三维装载优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尹传忠 卜雷 +1 位作者 蒲云 赵宜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20,共6页
结合行包运输行李车三维装载优化问题的具体特点,建立其优化数学模型并提出应用遗传算法求解,以获得行包优化装载方案,达到充分利用行李车装载质量或装载容积的目的。算法中考虑行包尺寸、装载顺序、放置方向、装载体积、装载质量及装... 结合行包运输行李车三维装载优化问题的具体特点,建立其优化数学模型并提出应用遗传算法求解,以获得行包优化装载方案,达到充分利用行李车装载质量或装载容积的目的。算法中考虑行包尺寸、装载顺序、放置方向、装载体积、装载质量及装载重心等约束条件,并结合放置方向及装载顺序约束采用巧妙的个体编码方法,结合行包尺寸、装载容积、装载质量及重心约束构造合理的适应值函数。实例计算表明,应用文中遗传算法求解可以获得理想优化装载结果,计算时间缩短,算法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包运输 三维装载 遗传算法 优化 行李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企业代际传承时机与公司业绩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赖晓东 蒲云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0-103,共4页
学者们普遍认为保持家族企业的连续性、保证有效的传承极大地依赖于传承计划。通过实证研究我国民营企业权力传承时机与公司业绩的相互关系发现,传承时机将影响到公司未来的业绩表现,因此选择合适的传承时机显得非常重要。研究还发现,... 学者们普遍认为保持家族企业的连续性、保证有效的传承极大地依赖于传承计划。通过实证研究我国民营企业权力传承时机与公司业绩的相互关系发现,传承时机将影响到公司未来的业绩表现,因此选择合适的传承时机显得非常重要。研究还发现,公司规模、公司的成长性、公司的盈利变化以及贷款的限制都会影响到传承时机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传递 时机选择 公司业绩 传承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方存贮-路径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军 刘建新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4年第4期325-328,共4页
讨论了第三方存贮 路径问题 (IRP)与存贮问题和车辆路径问题的联系及区别 ,对国内外IRP的内涵、分类、模型。
关键词 第三方存贮-路径问题 车辆路径 IRP 算法 物流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城市区域短时交通拥堵预测算法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帅 杨柳 赵欣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5期10866-10878,共13页
城市的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各个城市中的普遍现象,严重影响了城市日常交通以及人们的出行。针对城市区域交通流的研究与分析,为了准确地对城市交通状态进行预测,通过网格划分的方法,把城市区域划分为多个区域,根据城市交通数据流的时空特征... 城市的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各个城市中的普遍现象,严重影响了城市日常交通以及人们的出行。针对城市区域交通流的研究与分析,为了准确地对城市交通状态进行预测,通过网格划分的方法,把城市区域划分为多个区域,根据城市交通数据流的时空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城市交通拥堵预测模型(CS-Transformer)。该模型通过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提取基于网格划分的城市区域交通数据的空间特征,然后采用全连接神经网络增强模型的表达能力,再通过相似性位置编码机制(similarity location encoding mechanism,SPEM)把位置信息加入交通数据中,最后运用Transformer网络捕捉交通数据的时间依赖特征。用成都市出租车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结果优于CNN、Transformer和CNN-Transformer等模型,以均方误差(mean square error,MSE)为评价指标,将测试集中交通路网的平均预测精度分别提高了19.6%、26.3%和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拥堵预测 CNN 相似性位置编码机制(SPEM) 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物交互检测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4
20
作者 龚勋 张志莹 +2 位作者 刘璐 马冰 吴昆伦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93-704,共12页
作为目标检测、行为识别、视觉关系检测的交叉学科,人物交互(human-object interaction,HOI)检测旨在识别特定应用场景下人与物体的相互关系.本文对基于图像的人物交互检测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及论述.首先,从交互关系建模的原理出发... 作为目标检测、行为识别、视觉关系检测的交叉学科,人物交互(human-object interaction,HOI)检测旨在识别特定应用场景下人与物体的相互关系.本文对基于图像的人物交互检测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及论述.首先,从交互关系建模的原理出发,把人物交互检测方法分为基于全局实例和基于局部实例两类,并对代表性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进而,根据所采用视觉特征的差异将基于全局实例的方法进行细分,包括融合空间位置信息、融合外观信息与融合人体姿态信息;然后,讨论了零样本学习、弱监督学习以及Transformer模型在人物交互检测中的应用;最后,从交互类别、视觉干扰以及运动视角三方面出发,总结了人物交互检测面临的挑战,并指出领域泛化、实时检测和端到端网络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交互 视觉关系 目标检测 动作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