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6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菌剂偶联有机肥强化秸秆还田
1
作者 李明星 江慧 +3 位作者 李锐定 陶逸倩 李星 邱忠平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0-881,共12页
设置添加秸秆降解菌剂(MC)、有机肥(OF)、菌肥联用(MC+OF)和空白对照(CK) 4个处理,进行了为期120d的还田实验,分析不同处理对还田秸秆降解速度、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微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MC+OF处理的秸秆降解和腐殖化效果最佳.还田120d... 设置添加秸秆降解菌剂(MC)、有机肥(OF)、菌肥联用(MC+OF)和空白对照(CK) 4个处理,进行了为期120d的还田实验,分析不同处理对还田秸秆降解速度、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微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MC+OF处理的秸秆降解和腐殖化效果最佳.还田120d时,MC+OF组半纤维、纤维素、木质素降解率和秸秆失重率分别较其他处理高2.87%~11.78%、3.20%~10.59%、6.00%~32.97%和9.49%~26.77%(P<0.05),腐殖质含量最高,达70.39g/kg;土壤总有机碳和溶解性有机碳分别较初始增加33.39%和62.00%,土壤总养分(氮磷钾)相对初始增加134.21mg/kg.此外,秸秆降解菌剂接种后其中的Aspergillus能够在秸秆还田过程中成为优势菌属,并诱导了Alcaligenes、Ensifer和Brevundimonas等具有木质纤维素降解功能的土著微生物显著富集;菌肥联用还提高土壤中蔗糖酶、脲酶和中性磷酸酶等碳、氮和磷转化的关键酶活力,降低了病理营养型真菌总量,提升了土壤品质.综上所述,MC+OF是解决还田秸秆降解难、资源循环受阻的有效手段,对降低环境污染风险和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秸秆降解菌剂 有机肥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郫县豆瓣感官轮及定量描述剖面建立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厚银 钟葵 +7 位作者 云振宇 史波林 汪厚银 张瑶 张丽涵 何晓宁 项雅科 赵镭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9-186,共8页
为探究中国地理标志产品郫县豆瓣的感官特性,通过感官评价小组构建郫县豆瓣的感官轮及定量描述剖面。采用中心点剖面法结合几何平均值对市面上21款豆瓣产品进行感官描述词开发,构建包括外观、基本味、香气、风味和质地5个维度共计53个... 为探究中国地理标志产品郫县豆瓣的感官特性,通过感官评价小组构建郫县豆瓣的感官轮及定量描述剖面。采用中心点剖面法结合几何平均值对市面上21款豆瓣产品进行感官描述词开发,构建包括外观、基本味、香气、风味和质地5个维度共计53个感官描述词。进一步结合多元统计方法复选出23个感官描述词并建立相应的强度参比样,开展不同种类和等级郫县豆瓣感官品质的定量描述评价。结果表明,郫县传统豆瓣酱香、辣香更强、质地偏黏,可见性(蚕豆瓣)、硬度更大。相比传统豆瓣,郫县红油豆瓣颜色偏红褐色,具有更强的油香、香料香、湿润性和油味等特性。随等级增加,郫县豆瓣的酱香、豆豉味等特征更突出,滋味更加醇厚。本研究可为郫县豆瓣的感官品质评价、产品质量控制及改进提供基础数据和评价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郫县豆瓣 感官描述词 多元分析方法 感官轮 定量描述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scRNA-Seq和Bulk RNA-Seq技术建立与肝癌CD8^(+)T细胞相关的预后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洋 池晴佳 田菲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9-177,共9页
目的 通过单细胞测序(scRNA-Seq)和Bulk转录组测序(Bulk RNA-Seq)技术鉴定出与肝癌CD8^(+)T细胞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并建立预后模型。方法 从GEO数据库中下载肝癌的单细胞数据集,通过scRNA-Seq技术提取患者与对照组间CD8^(+)T细胞的差异表... 目的 通过单细胞测序(scRNA-Seq)和Bulk转录组测序(Bulk RNA-Seq)技术鉴定出与肝癌CD8^(+)T细胞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并建立预后模型。方法 从GEO数据库中下载肝癌的单细胞数据集,通过scRNA-Seq技术提取患者与对照组间CD8^(+)T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肝癌的基因表达谱数据及临床数据,使用CIBERSORT算法、WGCNA技术筛选出与CD8^(+)T细胞具有相关性的模块基因。将差异基因与模块基因取交集基因并进行GO、KEGG分析,应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和LASSO算法建立预后模型。通过K-M曲线和ROC曲线对模型在内、外部数据集中的预测效果进行验证。根据风险评分的中位值划分高低风险组,对高低风险组间的浸润性免疫细胞分布情况和肿瘤突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构建出具有9个基因的预后模型,K-M曲线及ROC曲线表明模型在内、外部数据集中均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在高低风险组中,浸润性免疫细胞的分布情况和基因突变情况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本研究结合scRNA-Seq和Bulk RNA-Seq技术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开发出了一种基于CD8^(+)T细胞的新型预后模型,为肝癌患者的预后改善和生存预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单细胞测序(scRNA-Seq) Bulk转录组测序(Bulk RNA-Seq) CD8^(+)T细胞 预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颜色高温大曲形成机理及特性差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丁润月 李姝 +5 位作者 魏阳 杨阳 何艳艳 赵侨 刘俊男 周嘉裕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76-384,共9页
高温大曲是酱香型白酒生产中常用的糖化发酵剂,为白酒发酵提供原料以及多种酶、功能微生物、风味物质及其前体,其质量直接影响白酒的酒质和出酒率。该文对黑、黄、白3种不同颜色的高温大曲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可能导致不同颜色高温大曲... 高温大曲是酱香型白酒生产中常用的糖化发酵剂,为白酒发酵提供原料以及多种酶、功能微生物、风味物质及其前体,其质量直接影响白酒的酒质和出酒率。该文对黑、黄、白3种不同颜色的高温大曲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可能导致不同颜色高温大曲形成的因素进行归纳整理,明确了制曲环境、生产工艺、非酶促褐变、酶促褐变以及功能微生物对大曲颜色的影响,为不同颜色高温大曲的生产调控提供了指导。此外,该文还解析了不同颜色高温大曲在理化性质、酶活性、微生物及风味组成上的差异,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对高温大曲的认识,对传统酿造技术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大曲 不同颜色 美拉德反应 嗜热微生物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质量常数的覆盆子等级评价
5
作者 陈芳芳 邸继鹏 +5 位作者 赵桉熠 闫智勇 刘安 闫志翻 郭丛 章军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59-1262,共4页
目的对覆盆子进行等级评价,并建立其等级划分标准。方法采用质量常数等级评价法和HPLC法测定33批药材的形态参数及指标成分(鞣花酸、山柰酚-3-O-芸香糖苷)含量,计算相对质量常数及百分质量常数。结果不同批次药材之间的外观形态差异较小... 目的对覆盆子进行等级评价,并建立其等级划分标准。方法采用质量常数等级评价法和HPLC法测定33批药材的形态参数及指标成分(鞣花酸、山柰酚-3-O-芸香糖苷)含量,计算相对质量常数及百分质量常数。结果不同批次药材之间的外观形态差异较小,指标成分含量差异较大。有1批药材含量不符合202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其他32批相对质量常数为0.59~1.20,百分质量常数为49~100。一等品相对质量常数≥0.96,有15批;二等品相对质量常数≥0.60且<0.96,有15批;三等品相对质量常数<0.60,有2批。结论该方法能科学客观地反映覆盆子质量,可为其分档定价、质量控制与提升、市场规范发展及临床用药指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盆子 等级评价 质量常数 形态 鞣花酸 山柰酚-3-O-芸香糖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在硬组织工程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严涵 杨延慧 +6 位作者 徐静 陈红 康晓梅 曾宪仕 王晓敏 陈晓浪 张志斌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20,共5页
人体骨骼的晶体成分主要是纳米羟基磷灰石(n-HA),n-HA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和骨结合能力,被广泛应用于硬组织修复材料中。本文综述了纳米羟基磷灰石在构建人体骨修复支架材料、骨替代材料和口腔医用材料方面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骨修复 口腔医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Pickering乳液的胶囊体系用于提高水溶性活性物稳定性的研究
7
作者 陈娟博 刘心怡 +5 位作者 石美玲 黄启发 李皓 曾飒 孟涛 郭婷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8-64,共7页
传统的亲水材料输送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包括保留能力差和生物利用度低。该工作使用维生素C作为亲水性活性物的模型,将载有维生素C的油包水型Pickering乳液(Pickering emulsions,PE)包封进海藻酸钙胶囊(PE in alginat... 传统的亲水材料输送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包括保留能力差和生物利用度低。该工作使用维生素C作为亲水性活性物的模型,将载有维生素C的油包水型Pickering乳液(Pickering emulsions,PE)包封进海藻酸钙胶囊(PE in alginate capsules,PE@gel)中,利用Pickering乳液的纳米界面膜和水凝胶层的双重保护来提高其稳定性。扫描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证实,胶囊呈球形,Pickering乳液分布在凝胶网络中。傅里叶红外光谱研究表明,维生素C被物理包封在胶囊中,化学性质未改变。更重要的是,在25℃避光静置条件下,PE@gel与维生素C水溶液相比保留率和相对抗氧化活性分别提高了59.4倍和33.87倍;在紫外灯365 nm照射静置条件下,PE@gel与维生素C水溶液相比保留率和相对抗氧化活性分别提高了42.28倍和27.41倍。该方法为水溶性活性物在食品领域的贮存和应用提供了一个有效且通用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物 维生素C Pickering乳液 海藻酸钙水凝胶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科学哲学的“证实”/“证伪”认识中医药科学实验的对照设计 被引量:3
8
作者 杜力军 雷帆 +5 位作者 谢伟东 邢东明 闫智勇 李俊 袁梽漪 高红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41-1146,共6页
科学哲学发展过程中的“证实”和“证伪”方法论,从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认证理论假说的科学性。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在中医药科学实验中不仅仅需要证实,还需要证伪。而后者对于一个实验假说的确证更重要。本文对此进行了讨论。结果表... 科学哲学发展过程中的“证实”和“证伪”方法论,从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认证理论假说的科学性。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在中医药科学实验中不仅仅需要证实,还需要证伪。而后者对于一个实验假说的确证更重要。本文对此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一个实验设计的受试部分属于“证实”的相关内容,其余则属于“证伪”的范畴,即所谓的“对照”(Control)。证伪设计的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证实部分结果的确证性,也就是关系到实验假说的正确性。证伪对照设计的多少取决于该实验假设全称逻辑表述中内涵的多少。证伪属性的对照越充分,实验假设理论的检验也越确证。充分认识这些对于中医药科学实验设计水平的提高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科学实验 对照 证伪 科学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杨木木屑改性的隧道工程透水砂浆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蒋雅君 喻良敏 +2 位作者 王萃娟 彭涛 王虎群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96-1206,共11页
为研制出一种既能适用于初期支护基面找平又具有一定透水能力的砂浆,将杨木木屑加入砂浆试块中对其进行改性。通过对杨木木屑的降解特性进行分析,并将不同掺量的杨木木屑加入砂浆试块中,改变其养护方式,对其体积密度、孔隙率、吸水率、... 为研制出一种既能适用于初期支护基面找平又具有一定透水能力的砂浆,将杨木木屑加入砂浆试块中对其进行改性。通过对杨木木屑的降解特性进行分析,并将不同掺量的杨木木屑加入砂浆试块中,改变其养护方式,对其体积密度、孔隙率、吸水率、抗压强度等基本性能指标及微观结构进行测试和分析。由试验结果可知:(1)加入杨木木屑后普通砂浆试块的孔隙率和吸水率均提升了2~3倍,但同时也会使砂浆试块的体积密度和抗压强度降低;(2)内掺碱并加碱溶液养护方式的孔隙率和吸水率最高,体积密度和抗压强度最低。对砂浆试块吸水率和抗压强度进行线性拟合后发现其吸水率和抗压强度呈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杨木木屑提升砂浆透水性能是可行的,但是杨木木屑掺量和养护方式对砂浆其他性能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水泥砂浆 试验研究 杨木木屑 透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狭窄时前交通动脉的血流动力学与血管受力分析
10
作者 安美文 赵晓培 +2 位作者 张立艳 郭媛 徐路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115,共5页
利用核磁共振图像以及CAD、CAE软件建立大脑Willis环有限元模型,视血液为不可压缩牛顿粘性流体,视血管为弹性体。通过ANSYS-CFX软件对正常情况与不同颈内动脉狭窄程度时的Willis环分别进行了流固耦合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前交通动脉部... 利用核磁共振图像以及CAD、CAE软件建立大脑Willis环有限元模型,视血液为不可压缩牛顿粘性流体,视血管为弹性体。通过ANSYS-CFX软件对正常情况与不同颈内动脉狭窄程度时的Willis环分别进行了流固耦合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前交通动脉部分的血流随狭窄程度增大呈增大趋势,血管应力集中位置与前交通动脉瘤的发生位置相一致,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脑血管疾病提供了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LIS环 前交通动脉 颈内动脉狭窄 流固耦合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工程水环境介质对丙烯酸盐聚合物离子交联结构的损伤
11
作者 盛草樱 杨其新 刘东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1-104,共4页
采用溶胀方法研究了地下工程喷膜防水的主要材料(丙烯酸盐聚合物)在地下水环境中的服役行为。通过对聚合物交联密度测试,考察了水以及不同浓度的氯化钠、硫酸钠、氢氧化钠等溶液中浸泡过程中溶胀度以及离子交联结构的损伤状况。试验结... 采用溶胀方法研究了地下工程喷膜防水的主要材料(丙烯酸盐聚合物)在地下水环境中的服役行为。通过对聚合物交联密度测试,考察了水以及不同浓度的氯化钠、硫酸钠、氢氧化钠等溶液中浸泡过程中溶胀度以及离子交联结构的损伤状况。试验结果表明,在5%NaCl、1%Na2SO4以上以及pH为13.5、14水环境介质中,丙烯酸盐聚合物的交联点间平均分子量Mc有较大幅度上升,扫描电镜已证实聚合物断面有明显被侵蚀的迹象。研究结果为地下工程喷膜防水材料应用范围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介质 交联密度 损伤 地下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sustained release performance of multi-core capsules based on fragrance-loaded Pickering emulsions
12
作者 Xinyi Liu Juanbo Chen +4 位作者 Haoyue Hou Jiawei Hou Meiling Shi Sa Zeng Tao Meng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6-294,共9页
Naturally degradable capsule provides a platform for sustained fragrance release.However,practical challenges such as low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and difficulty in sustained release are still limited in using fragran... Naturally degradable capsule provides a platform for sustained fragrance release.However,practical challenges such as low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and difficulty in sustained release are still limited in using fragranceloaded capsules.In this work,the natural materials sodium alginate and gelatine are dissolved and act as the aqueous phase,lavender is dissolved in caprylic/capric triglyceride(GTCC)as the oil phase,and SiO_(2) nanoparticles with neutralwettability as a solid emulsifier to form O/W Pickering emulsions simultaneously.Finally,multi-core capsules are prepared using the drop injection method with emulsions as templat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psule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prepared with a spherical morphology and multi-core structure,and the encapsulation rate of multi-core capsules can reach up to 99.6%.In addition,the multi-core capsules possess desirable sustained release performance,the cumulative sustained release rate of fragrance at 25℃over 49 days is only 32.5%.It is attributed to the significant protection of multi-core structure,Pickering emulsion nanoparticle membranes,and hydrogel network shell for encapsulated fragrance.This study is designed to deliver a new strategy for using sustained-release technology with fragrance in food,cosmetics,textiles,and other f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GRANCE Pickering emulsion multi-core capsules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sustained rele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血清药物化学和网络药理学的知母-黄柏药对盐炙前后治疗2型糖尿病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孟祥祺 张春玲 +4 位作者 贾耀霞 雷锦杰 夏阳淼 谭睿 余凌英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9-493,共15页
目的基于液质联用技术对生知母-生黄柏、盐知母-盐黄柏药对水提液灌胃给药后大鼠入血成分分析,结合网络药理学预测盐炙在知母-黄柏药对治疗2型糖尿病的影响,并通过体外实验进行初步验证。方法大鼠连续灌胃给药生知母-生黄柏药对、盐知母... 目的基于液质联用技术对生知母-生黄柏、盐知母-盐黄柏药对水提液灌胃给药后大鼠入血成分分析,结合网络药理学预测盐炙在知母-黄柏药对治疗2型糖尿病的影响,并通过体外实验进行初步验证。方法大鼠连续灌胃给药生知母-生黄柏药对、盐知母-盐黄柏药对水提液2次,中间间隔1 h,末次给药60 min后腹主动脉取血,用甲醇沉淀蛋白法处理后复溶,采用色谱柱Shim-pack GIST C 18(4.6 mm×150 mm,5μm);流动相A相为0.1%甲酸水,B相为0.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正、负离子全扫描模式,质量扫描范围m/z 100~1500。结合数据库二级谱图及文献,分析鉴定生知母-生黄柏、盐知母-盐黄柏药对的入血成分。检索2型糖尿病疾病靶点,对入血成分和疾病的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GO、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入血成分-靶点”网络图,运用AutoDock软件对筛选出的核心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验证实验以HepG2细胞为实验对象,胰岛素联合高糖诱导胰岛素抵抗模型,CCK8法检验盐炙前后知母-黄柏药对对细胞增殖影响,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生知母-生黄柏药对水提液大鼠血清中鉴定出15种原型成分,1个芒果苷代谢成分。盐知母-盐黄柏药对水提液大鼠血清中鉴定出17个原型成分,1个芒果苷代谢成分。盐炙后入血成分中芒果苷、小檗碱、3-异丁基戊二酸等成分含量较生品高。KEGG和GO结果显示,知母-黄柏药对治疗2型糖尿病可能与RNA聚合酶的转录调控、炎症反应、AGE-RAGE、PI3K-AKT、胰岛素抵抗等通路有关。细胞实验表明盐炙前后知母-黄柏药对可以上调p-PI3K/PI3K、p-AKT/AKT、GLUT4蛋白表达,且盐炙组效果优于生品组。结论初步阐释了知母-黄柏药对盐炙前后入血成分,阿魏酸、小檗碱、小檗红碱、芒果苷与mTOR、SIRT1、EGFR、PPARA等可能是知母-黄柏药对盐炙后增强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的主要成分和靶点,其机制可能是增强了PI3K-AKT等相关通路的作用,为知母-黄柏药对盐炙前后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母-黄柏药对 盐炙 血清药物化学 2型糖尿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细胞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MHC-20的抗化脓性链球菌功效与作用机制探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翠翠 周代红 +2 位作者 陈欣菀 钟佳伶 茆灿泉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2-289,共8页
以化脓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为研究对象,探究了MHC-20的抑菌性能及作用机制。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以及常量稀释法测得MHC-20对化脓性链球菌的MIC值为31.25μg/mL或0.31%,并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白色念珠菌等均有较强杀伤... 以化脓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为研究对象,探究了MHC-20的抑菌性能及作用机制。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以及常量稀释法测得MHC-20对化脓性链球菌的MIC值为31.25μg/mL或0.31%,并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白色念珠菌等均有较强杀伤作用。瞬时杀菌活性结果表明:MHC-20在5 min时可以完全杀死化脓性链球菌。定量生物膜与疏水性测定结果表明:MHC-20能够极显著降低化脓性链球菌细胞表面疏水性(P<0.0001)以及极显著抑制生物膜的形成(P<0.01)。细胞膜通透性测定结果表明:MHC-20作用下菌液相对电导率、碱性磷酸酶均上升、蛋白严重泄露,并且呈浓度依赖性。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MHC-20对菌体形态有很强的破坏作用。最后,构建了小鼠化脓性链球菌皮肤感染模型,结果表明:复方MHC-20可以促进创口恢复,极显著抑制创口的细菌(P<0.01),5%MHC-20与20%MHC-20均极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以及创口炎症因子IL-6表达(P<0.001),20%MHC-20极显著降低白细胞的表达(P<0.01),综上所述,MHC-20有望成为广谱抗菌剂以及抗化脓性链球菌皮肤感染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链球菌 MHC-20 中药材 机制 皮肤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排泄物的除臭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构建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婷玥 辛伟明 +5 位作者 李金玲 刘旭亮 郭光耀 邱忠平 杨柳 刘艳秋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120,共9页
为解决厕所异味、难闻等问题,从各除臭菌种中筛选出4种除臭微生物,针对单个菌株及复合菌剂对人体排泄物中主要气味物质H_(2)S和NH_(3)的降解作用展开研究,使用亚甲基蓝比色法和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排泄物中H_(2)S和NH_(3)含量,旨在构建... 为解决厕所异味、难闻等问题,从各除臭菌种中筛选出4种除臭微生物,针对单个菌株及复合菌剂对人体排泄物中主要气味物质H_(2)S和NH_(3)的降解作用展开研究,使用亚甲基蓝比色法和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排泄物中H_(2)S和NH_(3)含量,旨在构建高效除臭复合菌剂。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4种菌株中,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和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对H_(2)S的去除能力较强,去除率均高于50%;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对NH_(3)的去除能力较强,去除率分别为28.93%和26.10%。正交实验结果显示,正交2实验组复合菌剂对H_(2)S的去除率达到72.10%,正交7实验组复合菌剂对NH_(3)的去除率达到44.99%。经SPSS软件数据分析得出,去除H_(2)S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最优配比为V(产朊假丝酵母):V(细黄链霉菌):V(植物乳杆菌):V(枯草芽孢杆菌)=2:1:3:2,去除NH_(3)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最优配比为V(产朊假丝酵母):V(细黄链霉菌):V(植物乳杆菌):V(枯草芽孢杆菌)=1:1: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排泄物 除臭微生物 复合菌剂 硫化氢 氨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TC调控肠嗜铬细胞中血清素的代谢及其生物学功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思瑜 杨雅丽 +2 位作者 司琪琦 郭泰林 黄新河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56,共6页
为探讨异硫氰酸烯丙酯(Allylisothiocyanate,AITC)调控肠嗜铬细胞(Enterochromaffin cells,EC)中血清素(5-hydroxytryptamine,5-HT)的合成及其对EC生物学功能的影响,使用食用级AITC对RIN-14B细胞(大鼠胰腺内分泌细胞系)进行干预处理,采... 为探讨异硫氰酸烯丙酯(Allylisothiocyanate,AITC)调控肠嗜铬细胞(Enterochromaffin cells,EC)中血清素(5-hydroxytryptamine,5-HT)的合成及其对EC生物学功能的影响,使用食用级AITC对RIN-14B细胞(大鼠胰腺内分泌细胞系)进行干预处理,采用FLUO-8 AM检测RIN-14B细胞内钙离子浓度,qRT-PCR分析5-HT合成相关基因表达,UPLC测定5-HT含量,以及RNA-seq检测AITC处理后的RIN-14B细胞转录组,并对其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AITC通过激活离子通道TRPA1使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上调Tph1(色氨酸羟化酶)和Ddc(5-羟色氨酸脱羧酶)的表达,从而促进5-HT合成及分泌。此外,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AITC处理后的RIN-14B细胞差异表达基因发现,AITC主要调控谷胱甘肽代谢和抗氧化、炎症调节等相关通路,提示AITC可能通过刺激EC促进谷胱甘肽代谢来调节肠道稳态,同时参与肠道的炎症调节。以上结果为研究AITC影响EC及肠道更深入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实验数据与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硫氰酸烯丙酯 肠嗜铬细胞 血清素 RNA-SEQ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何首乌对脑卒中后抑郁大鼠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洋 田洋 +3 位作者 冷沁洁 彭静 吴晓青 谭睿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11-2219,共9页
目的探讨制何首乌对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脑中动脉阻塞模型(MCAO),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氟西汀组和制何首乌低、高剂量组,每组10只,另设假手术组。于MCAO造模7d后对除假手术组外的其他大鼠进行持... 目的探讨制何首乌对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脑中动脉阻塞模型(MCAO),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氟西汀组和制何首乌低、高剂量组,每组10只,另设假手术组。于MCAO造模7d后对除假手术组外的其他大鼠进行持续21d的PSD造模,于第1、7、14、21天进行神经功能及行为学评分,第21天,检测脑梗死面积、脑含水量,采用HE染色、尼氏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脑缺血半暗带区病理学形态,ELISA及Westernblot法检测脑组织水通道蛋白(AQP3、AQP4、AQP5)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制何首乌高剂量组可改善神经功能及行为学评分(P<0.05,P<0.01),降低脑梗死面积和脑含水量(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缺血半暗带区脑部结构清晰,细胞间隙变小,神经元数量增多,脑组织AQP3、AQP4、AQP5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而BDNF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制何首乌可通过降低AQP3、AQP4、AQP5蛋白表达,消除脑水肿,提高BDNF蛋白表达,改善神经元微环境,促进神经元的生长存活,增强神经功能,从而减弱PSD大鼠的抑郁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何首乌 脑卒中后抑郁 水通道蛋白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香型白酒风味及其关键物质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何艳艳 刘俊男 +7 位作者 李瑞杰 丁润月 杨阳 李姝 赵侨 钟小忠 王松涛 周嘉裕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共7页
酱香型白酒作为中国白酒中的重要流派,以其独特的幽雅细腻香气、醇厚酒体、悠长回味和空杯留香特性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酱香型白酒中的风味物质组成极为复杂,涉及数千种化合物,其中关键风味化合物的识别和特性仍有待深入研究。基于此... 酱香型白酒作为中国白酒中的重要流派,以其独特的幽雅细腻香气、醇厚酒体、悠长回味和空杯留香特性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酱香型白酒中的风味物质组成极为复杂,涉及数千种化合物,其中关键风味化合物的识别和特性仍有待深入研究。基于此,该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系统地介绍了酱香型白酒中的主要风味物质及其在酿造过程中的生成环节和变化规律,以及现代分析技术在酱香型白酒关键物质研究中的应用,以期为酱香型白酒工艺的现代化和创新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 酿造工艺 风味物质 风味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动力治疗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
19
作者 宋佳星 赵誉 +1 位作者 封顺 吴明雨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82,共12页
癌症因其高发病率和致死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和化疗等,存在创伤大、复发率高和毒副作用显著等缺点。因此开发新型的癌症治疗方法迫在眉睫。在众多新型的癌症治疗方法中,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 癌症因其高发病率和致死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和化疗等,存在创伤大、复发率高和毒副作用显著等缺点。因此开发新型的癌症治疗方法迫在眉睫。在众多新型的癌症治疗方法中,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因具有无创伤性、低耐药性、低毒性和可消灭隐形肿瘤病灶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但由于光源难以穿透深层组织,PDT对于深层肿瘤的治疗效果不佳。声动力治疗(Sonodynamic therapy,SDT)利用超声激活声敏剂产生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碳自由基,从而诱导肿瘤细胞死亡。SDT在保留PDT所有的优点外,还能有效克服PDT组织穿透能力不足的问题,展现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该综述概括了SDT可能的机制和声敏剂的类型,总结了SDT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动力治疗 癌症 机制 声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及饮片等级评价
20
作者 陈芳芳 章军 +6 位作者 邸继鹏 赵桉熠 许煜迪 陈畅 刘安 郭丛 闫智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917-3925,共9页
目的 评价白及饮片等级。方法 测定正品形态参数及白及苷、白及多糖含量,计算质量常数相关数值,进行等级划分。电子眼测定饮片颜色,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颜色与等级之间的关联。以ADP为诱导剂,比浊法比较不同等级饮片对家兔血小板聚集... 目的 评价白及饮片等级。方法 测定正品形态参数及白及苷、白及多糖含量,计算质量常数相关数值,进行等级划分。电子眼测定饮片颜色,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颜色与等级之间的关联。以ADP为诱导剂,比浊法比较不同等级饮片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结果 29批正品划分为3个等级,其中一等品3批[相对质量常数(A′)≥68.99],二等品9批(43.12≤A′<68.99),三等品17批(A′<43.12)。颜色与等级呈显著相关性。各等级饮片均能促进血小板聚集,而且作用随等级升高而增强。结论 本研究首次制定了白及饮片等级标准,证明了其优质优效,可为其等级应用、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饮片 等级 质量常数 颜色 血小板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