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轨道交通车辆车门系统生命周期环境效益评价
1
作者 赵锐 赵祎杰 +2 位作者 熊欣 蒋启帆 徐畅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9,共9页
为了推动轨道交通车辆绿色制造的进程,以车门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生命周期模型,构建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车门系统生命周期生产、运输、使用、废弃物处理阶段的主要环境影响,探究电力能源结构替代和焊接工艺变化对车门系统生命周... 为了推动轨道交通车辆绿色制造的进程,以车门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生命周期模型,构建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车门系统生命周期生产、运输、使用、废弃物处理阶段的主要环境影响,探究电力能源结构替代和焊接工艺变化对车门系统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结果表明:车门系统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环境影响从大到小的排序为生产阶段、废弃物处理阶段、使用阶段和运输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从大到小依次为化石能源消耗潜值、温室气体排放潜值和环境酸化潜值;减少生产阶段和废弃物处理阶段的化石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有助于产品生命周期环境效益提升;生产阶段中通过减少火电占比,优化电力结构,全球变暖潜值、化石能源消耗潜值和环境酸化潜值可分别降低38.96%、38.90%、38.86%;采用气体金属弧焊工艺替代保护性金属弧焊工艺,全球变暖潜值、化石能源消耗潜值和环境酸化潜值可分别降低64.71%、58.94%、59.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车辆 车门系统 生命周期评价 环境效益 电力结构 焊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中残留抗生素的荧光探针检测实验设计
2
作者 王东梅 龚正君 +2 位作者 邓育霖 龚新颖 刘靖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5-140,146,共7页
以快速检测水环境中抗生素类新污染为目的,设计了基于氮硫共掺杂碳点(N,S-CDs)荧光探针检测水环境中诺氟沙星(NOR)的研究型实验。以柠檬酸铵和L-半胱氨酸为前体,采用直接热解法合成N,S-CDs荧光探针,探讨N,S-CDs检测NOR的荧光传感机理,... 以快速检测水环境中抗生素类新污染为目的,设计了基于氮硫共掺杂碳点(N,S-CDs)荧光探针检测水环境中诺氟沙星(NOR)的研究型实验。以柠檬酸铵和L-半胱氨酸为前体,采用直接热解法合成N,S-CDs荧光探针,探讨N,S-CDs检测NOR的荧光传感机理,实现水环境中NOR的快速测定。实验内容包括荧光探针的制备、检测条件的优化、机理探索和检测方法建立。通过新污染物新检测方法的实验设计,将前沿的现代环境分析技术引入本科实验课程,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抗生素检测 荧光传感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喷射混凝土浸出物对工程排水水质的影响规律
3
作者 罗鹤松 孟凡强 +4 位作者 龚勋 李传松 代劲松 王东梅 龚正君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6-233,共8页
排水清污分流是减少隧道施工污水排放的重要措施。隧道喷射混凝土在未稳定前的浸出物质会影响排水水质,研究其稳定过程中浸出物对水质的影响规律对实现清污分流的精准实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静态及动态试验对混凝土浸出物组分及浸出规... 排水清污分流是减少隧道施工污水排放的重要措施。隧道喷射混凝土在未稳定前的浸出物质会影响排水水质,研究其稳定过程中浸出物对水质的影响规律对实现清污分流的精准实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静态及动态试验对混凝土浸出物组分及浸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静态试验结果表明:与新浇筑混凝土接触后,水体中碱性物质的大量释放导致水质pH值迅速上升,是影响水质的重要污染因子;动态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养护时间、水固比(L/S)、混凝土与水体的接触面积等均对接触水样的水质有影响。混凝土养护时间小于3 d时,其内部的Ca(OH)_(2)晶体未被C-S-H凝胶固化,容易持续析出,导致接触水样pH值超标;随着养护时间的增加,碱性物质的浸出率大幅降低,当养护时间达28 d时,浸出液的pH值降至9以下,可以满足污水综合排放要求。L/S较低时,浸出物质对水样的pH值和碱度影响较大,当L/S超过40∶1时,浸出物质对水样水质影响不显著。与水样的接触面积越大,混凝土中的碱性物质更易溶解析出,对水质的pH值和碱度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 清污分流 喷射混凝土 浸出物质 隧道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AT与GIS耦合的流域多要素水环境管控单元划分
4
作者 俞阳 闵雪峰 +4 位作者 王丹 刘玉梅 闻玲珑 王丽桐 赵锐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5-824,共10页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流域多要素管控单元划分及管控风险等级评估方法,通过耦合SWAT模型与ArcGIS技术,结合熵权TOPSIS法和Jenks自然断裂法实现了岷江流域多要素水环境管控单元划分和风险等级评价。结果显示,岷江流域被划分为12个管控单元及...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流域多要素管控单元划分及管控风险等级评估方法,通过耦合SWAT模型与ArcGIS技术,结合熵权TOPSIS法和Jenks自然断裂法实现了岷江流域多要素水环境管控单元划分和风险等级评价。结果显示,岷江流域被划分为12个管控单元及4类管控级别:包括2个极高风险、2个高风险、3个中风险和5个低风险管控单元。各控制单元的综合属性值与实测要素值的拟合度(R^(2))达0.63。本研究划分结果能反映各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可为流域水环境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要素水环境管理 控制单元划分 SWAT模型 GIS技术 岷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天然气气田开发工程环境监理的思考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启彬 刘丹 陈华勇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3期265-267,272,共4页
在剖析天然气气田开发工程环境监理工作重点的基础上,对天然气气田开发工程环境监理实践中存在的缺乏法律支撑、缺少技术规范、建设单位重视不够、监理机构水平和责任心良莠不齐和部分承包商难以监管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在剖析天然气气田开发工程环境监理工作重点的基础上,对天然气气田开发工程环境监理实践中存在的缺乏法律支撑、缺少技术规范、建设单位重视不够、监理机构水平和责任心良莠不齐和部分承包商难以监管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气田开发 工程环境监理 存在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物质流的北京市城乡住房建筑垃圾产生量模拟预测 被引量:1
6
作者 董莉 刘景洋 +1 位作者 张泽乾 张敏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41-2052,共12页
为促进住房建筑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以北京市为例,构建住房建筑动态物质流模型,模拟1949~2100年北京市城镇和农村地区住房建筑流量-存量动态演变特征,预测城乡住房建筑垃圾产生量.结果表明,1949~2100年北京市城镇和农村地区住房建... 为促进住房建筑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以北京市为例,构建住房建筑动态物质流模型,模拟1949~2100年北京市城镇和农村地区住房建筑流量-存量动态演变特征,预测城乡住房建筑垃圾产生量.结果表明,1949~2100年北京市城镇和农村地区住房建筑新建和拆除量均周期性波动趋势,住房建筑存量大体呈现“S”型曲线趋势.城镇和农村的住房新建面积分别于2012年和2015年达到最大峰值3145.6和788.7万m^(2),住房拆除面积分别于2094年和2016年达到最大峰值1500.8和453.5万m^(2),住房存量饱和值分别为8.0亿m^(2)和124.7万m^(2).至21世纪中后期,北京市将迎来建筑垃圾产量高峰期,并保持高位波动.建筑垃圾的最大峰值出现在2094年,总产量为2396.4万t.城镇和农村地区住房建筑垃圾中,水泥、砖块、沙子和碎石等是建筑垃圾中重量占比最大的成分,分别占住房建筑垃圾总重量的90.2%~95.5%和92.2%~94.1%,钢铁的重量占比分别为0.1%~4.5%和0.1%~3.0%.建筑长寿命情景可延迟住房建筑拆除高峰的到来,最大减量潜力为72.0%;将建筑垃圾作为城市矿产回收利用,最高可减少未来98.5%的原生钢铁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物质流 流量-存量 物质代谢 建筑垃圾 城市矿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氯乙烯微塑料对厌氧氨氧化脱氮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陆一新 唐艺 +3 位作者 刘芳颖 舒铭宇 丁怡 陈佼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9-104,共6页
为探究微塑料(MPs)对厌氧氨氧化性能的影响,考察了不同质量浓度(50~500 mg/L)聚氯乙烯微塑料(PVC-MPs)胁迫下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体系的脱氮效果、氮去除动力学特征及胁迫机制。结果表明,PVC-MPs连续输入63 d后,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体系... 为探究微塑料(MPs)对厌氧氨氧化性能的影响,考察了不同质量浓度(50~500 mg/L)聚氯乙烯微塑料(PVC-MPs)胁迫下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体系的脱氮效果、氮去除动力学特征及胁迫机制。结果表明,PVC-MPs连续输入63 d后,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体系对污水中NH_(4)^(+)-N、NO_(2)^(⁻)-N和TN的去除效率分别比未输入PVC-MPs时降低了12.6~50.4、9.1~36.1和7.5~36个百分点,且输入PVC-MPs的质量浓度越高,对厌氧氨氧化脱氮的胁迫效应越强,NH_(4)^(+)-N、NO_(2)^(⁻)-N的去除速率越低。PVC-MPs的持续胁迫使得污泥胞外聚合物分泌量减少,厌氧氨氧化菌Candidatus Brocadia和Candidatus Kuenenia的相对丰度之和比未受PVC-MPs胁迫时降低了6.1~13.9个百分点,丝状菌norank_c__OLB14和norank_o__SBR1031的相对丰度之和比未受PVC-MPs胁迫时降低了4.7~18.9个百分点,污泥颗粒化程度变低,厌氧氨氧化脱氮性能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微塑料 脱氮 胁迫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BM-Malmquist-Tobit模型的铁路运输企业碳排放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赵锐 赵祎杰 +1 位作者 熊欣 唐玥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3,共13页
开展碳排放效率测度,识别碳排放效率影响因素,是提升铁路运输企业管理效能,推动铁路行业低碳发展的前提。研究核算了18个铁路局集团公司的碳排放,并构建了基于非期望产出的松弛值测度数据包络模型结合Malmquist指数模型的碳排放效率测... 开展碳排放效率测度,识别碳排放效率影响因素,是提升铁路运输企业管理效能,推动铁路行业低碳发展的前提。研究核算了18个铁路局集团公司的碳排放,并构建了基于非期望产出的松弛值测度数据包络模型结合Malmquist指数模型的碳排放效率测度方法,以揭示各铁路局集团公司碳排放效率的变化趋势;融合Tobit模型识别了影响碳排放效率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2016—2021年间,铁路运输企业碳排放由5780.86万t增加至6278.85万t,增长8.61%;各铁路局集团公司碳排放效率存在区域异质性,呈现东部地区高、中西部次之、东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技术进步是铁路运输企业碳排放效率提升的主要驱动力;可通过加大低碳技术研发投入、促进技术应用推广、提升规模效率等措施,推动铁路运输企业低碳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企业 碳排放效率 SBM模型 Malmquist指数模型 T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伯峡电站开挖边坡古风化岩松弛与工程特性变化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晓 聂德新 +2 位作者 万宗礼 马福祥 贺咏梅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5年第2期155-159,共5页
利用公伯峡电站泄水洞左岸边坡开挖过程中获得的各种资料,分析、研究边坡在开挖后岩体松弛程度和工程特性的变化。分析表明,边坡开挖后,一定深度范围内边坡岩体将松弛,松弛带的厚度可以通过现场调查、地震波速、声波速度来划分。岩体发... 利用公伯峡电站泄水洞左岸边坡开挖过程中获得的各种资料,分析、研究边坡在开挖后岩体松弛程度和工程特性的变化。分析表明,边坡开挖后,一定深度范围内边坡岩体将松弛,松弛带的厚度可以通过现场调查、地震波速、声波速度来划分。岩体发生松弛后,松弛带岩体力学参数明显降低。开挖后尽快支护是防止边坡岩体松弛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伯峡电站 松弛 特性变化 开挖边坡 风化岩 岩体力学参数 边坡岩体 开挖过程 左岸边坡 工程特性 边坡开挖 现场调查 地震波速 声波速度 有效方法 泄水洞 分析表 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防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结构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郑爽英 汪鹏 张玉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9期60-66,共7页
在分析讨论国内外消防工程专业教育现状与课程体系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针对消防工程专业所涉及的学科领域,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消防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结构层次特点。从课程体系的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出发,按照培养目标、知... 在分析讨论国内外消防工程专业教育现状与课程体系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针对消防工程专业所涉及的学科领域,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消防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结构层次特点。从课程体系的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出发,按照培养目标、知识范围和应用领域的要求,构建出"课程体系→课程群→主干课程群→主干课程"的消防工程本科课程体系的结构模式,初步给出了课程群、主干课程群的结构与组成以及主干课程群的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工程 本科 课程体系 结构模式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许文来 张建强 +2 位作者 赵玉强 戴本林 邓瑞雪 《灾害学》 CSCD 2007年第1期129-133,共5页
以成都市为研究区域,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确定选取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各项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型,对该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度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属于协... 以成都市为研究区域,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确定选取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各项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型,对该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度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属于协调发展类环境滞后型,且2001~2004年协调发展值逐年下降,可持续发展情况呈下降趋势。说明成都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增加环保投资,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还应将循环经济理论应用到区域规划中,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生态工业、生态社会、生态服务业等的建设,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实现环境、经济的”双赢”,做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社会经济 主成分分析法 协调发展模型 成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脱硫废水化学处理工程实践存在问题探讨 被引量:8
12
作者 林丽 张文阳 +3 位作者 方勇 秦文娟 唐仙 王小朋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5-47,共3页
分析湿法脱硫废水化学处理工艺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优化处理措施。针对污泥和Ca(OH)_2输送管道容易堵塞,实际运行中不需污泥回流出水仍能达标以及加药量与设计耗药量相差悬殊等疑难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优化管路... 分析湿法脱硫废水化学处理工艺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优化处理措施。针对污泥和Ca(OH)_2输送管道容易堵塞,实际运行中不需污泥回流出水仍能达标以及加药量与设计耗药量相差悬殊等疑难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优化管路设计以减少管道堵塞;以废水中固有的高浓度悬浮物(CaSO_4等)为晶核,促进过饱和石膏溶液结晶,无需污泥回流;改进相关絮凝沉淀药剂的投加工艺,减少药剂使用量,节约处理成本。本研究为湿法脱硫废水化学处理工艺的改进提供了支持,有利于处理系统的操作和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防治工程 脱硫废水 管道堵塞 污泥回流 药品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茶坪河水环境容量及总量控制 被引量:4
13
作者 戴本林 杨立中 +1 位作者 贺玉龙 许文来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9-44,共6页
以流经四川绵阳市安县河流茶坪河为研究对象,在对该河流水污染负荷、水环境现状及水环境功能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该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排水规划以及四川省绵阳市环境监测站2005年实测的数据,采用二维浅水水动力学—水质模型方程组对茶... 以流经四川绵阳市安县河流茶坪河为研究对象,在对该河流水污染负荷、水环境现状及水环境功能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该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排水规划以及四川省绵阳市环境监测站2005年实测的数据,采用二维浅水水动力学—水质模型方程组对茶坪河的各监测断面CODCr和NH3-N的浓度场进行了计算模拟和对比,并用一维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计算了该河流的水环境容量,提出了具体的总量控制措施.结果表明:用二维浅水水动力学—水质模型方程组计算各监测断面的CODCr和NH3-N与实测值相差不大;茶坪河水环境容量CODCr为123.96t/a,NH3-N为42.95t/a,所排放的CODCr量、NH3-N量已经超过该流域容量,出水水质已超过水质保护目标Ⅲ类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容量 总量控制 二维模型 污染负荷 茶坪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设计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开明 张建强 +2 位作者 杨小林 李太富 何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5-86,114,共3页
城市垃圾渗滤液是一种很难处理的废水,采用一种较长流程的处理工艺处理四川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水质变化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出水水质达到了垃圾渗滤液二级排放标准。介绍了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的组成、... 城市垃圾渗滤液是一种很难处理的废水,采用一种较长流程的处理工艺处理四川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水质变化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出水水质达到了垃圾渗滤液二级排放标准。介绍了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的组成、重要构筑物及其设计参数和工程调试运行等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滤液 FBZ UASB PSB SBR 工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江绵阳段河流水环境容量测算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立中 熊风 罗洁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3-157,共5页
为了缓解西部大开发对涪江绵阳段造成的河流污染,用标准指数法对涪江绵阳段进行了水质评价.将河流划分为9个水域功能区,针对不同河段的特点建立河流水质模型,采用一维和二维模型计算涪江绵阳段河流水环境容量,以减小计算误差,并按照行... 为了缓解西部大开发对涪江绵阳段造成的河流污染,用标准指数法对涪江绵阳段进行了水质评价.将河流划分为9个水域功能区,针对不同河段的特点建立河流水质模型,采用一维和二维模型计算涪江绵阳段河流水环境容量,以减小计算误差,并按照行政区划分配剩余水环境容量.研究结果表明:涪江绵阳段有机污染严重,部分河段水质严重超标;涪江绵阳段的水环境容量化学需氧量为56 142 t/a,氨氮为3109 t/a.研究结果为绵阳市河流水环境管理决策和总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涪江 水质模型 环境容量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监测环境水中的亚硝酸盐 被引量:13
16
作者 龚正君 章竹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91-493,共3页
研究发现 ,酸性亚硝酸根与碱性鲁米诺反应产生很强的化学发光 ,从而建立了亚硝酸根在线分析化学发光新方法 .此法测定亚硝酸根的线性范围为 3.3× 10 -3 ~ 3.3μg/mL ,标准曲线是I=72 9.0 9c+36 .3(n =13,R2=0 .993) ,相对标准偏差... 研究发现 ,酸性亚硝酸根与碱性鲁米诺反应产生很强的化学发光 ,从而建立了亚硝酸根在线分析化学发光新方法 .此法测定亚硝酸根的线性范围为 3.3× 10 -3 ~ 3.3μg/mL ,标准曲线是I=72 9.0 9c+36 .3(n =13,R2=0 .993) ,相对标准偏差为 1.0 3% (0 .17μg/mL亚硝酸根 ,n =11)和 4 .38% (0 .0 17μg/mL亚硝酸根 ,n =11) ,检出限为 1.6× 10 -3 μg/mL .将此法运用于环境水体中亚硝酸根的监测 ,具有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水质 流动注射分析 化学发光 亚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隧道建设引起的地下水环境负效应研究——以铜锣山隧道为例 被引量:17
17
作者 刘建 刘丹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8-271,共4页
岩溶地区隧道工程建设引起的地下水环境负效应屡见不鲜。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岩溶地区隧道工程地下水环境负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经用于铜锣山隧道实例研... 岩溶地区隧道工程建设引起的地下水环境负效应屡见不鲜。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岩溶地区隧道工程地下水环境负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经用于铜锣山隧道实例研究,得出该隧道建设产生的地下水环境负效应为Ⅱ级(较弱)的结论,这与实际调查结果较为相符,表明文中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采用的评价方法较合理,可为类似隧道工程的地下水环境负效应研究与评价提供实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地下水 负效应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水样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监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龚正君 章竹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7-280,共4页
试验发现,硝酸根在海绵锌-镉还原剂的存在下被还原为亚硝酸根.基于这一试验结果,采用H2O2-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对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进行在线分析,建立了同时测定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新方法.用此法测定亚硝酸根的线性范围为3×10-3 ~3 ... 试验发现,硝酸根在海绵锌-镉还原剂的存在下被还原为亚硝酸根.基于这一试验结果,采用H2O2-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对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进行在线分析,建立了同时测定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新方法.用此法测定亚硝酸根的线性范围为3×10-3 ~3 mg/L,检出限为1.5×10-3 mg/L;测定硝酸根的线性范围为1~100 mg/L,检出限为0.33 mg/L.此法已用于天然水样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同时监测,结果表明,最大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盐 硝酸盐 化学发光 环境监测 流动注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的西南山区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熊春梅 杨立中 贺玉龙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8-63,共6页
生态足迹模型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Rees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对全球范围、国家范围乃至区域和城市范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定量测度的方法。文章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97-2006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 生态足迹模型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Rees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对全球范围、国家范围乃至区域和城市范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定量测度的方法。文章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97-2006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均生态足迹由1997年的0.727 hm2增加至2006年的1.200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由1997年的1.003 hm2下降至2006年的0.879 hm2,同期的人均生态赤字由1997年的-0.277 hm2上升至2006年的0.321 hm2,表明该州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由可持续状态向不可持续状态的转变。为了更好地分析自治州资源利用的效率情况,文章对1997-2006年自治州的万元GDP生态足迹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自治州的万元GDP生态足迹值逐年下降,由1997年的4.948hm2降低至2006年的3.212hm2。说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较快,伴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在逐步向良性发展。通过分析,文章最终从5个方面总结出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法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模型 西南山区 资源可持续利用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化学特性渗滤液对GCL防渗性能及抗剪强度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梁帅 吴铮 +2 位作者 黄涛 胡鑫昊 彭道平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48-2756,共9页
为探究不同化学特性的渗滤液对土工合成黏土衬垫(Geosynthetic Clay Liners, GCL)防渗性能的影响,通过渗透试验获取GCL的渗透系数K,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图像探究渗滤液对GCL的微观表面形态的影响,并... 为探究不同化学特性的渗滤液对土工合成黏土衬垫(Geosynthetic Clay Liners, GCL)防渗性能的影响,通过渗透试验获取GCL的渗透系数K,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图像探究渗滤液对GCL的微观表面形态的影响,并通过抗剪强度测试探究渗滤液对GCL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氢溶液会溶解膨润土中的方解石,而通过分析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 XRD)试验结果可知,氢氧化钠溶液则会溶解膨润土中的蒙脱石,这些因素会使GCL的K升高,抗剪强度降低。氯化钠溶液会产生较大的渗透压,压缩膨润土并抑制膨润土膨胀,导致GCL的K和抗剪强度增加。氯化钙溶液不仅会产生较大的渗透压,而且会破坏膨润土的结构,抑制膨润土的膨胀,导致GCL的K增加,并且抗剪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土工合成黏土衬垫 防渗性能 渗透系数 膨胀指数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