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IM技术的桥梁工程参数化智能建模技术 被引量:59
1
作者 祝兵 张云鹤 +2 位作者 赵雨佳 张家玮 刘彦明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23,共6页
为了使BIM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桥梁工程,基于CATIA软件,参照“骨架+模板”的建模思路,提出一种桥梁参数化智能建模方法与相应的技术路线。使用EKL语言提高构件模板的参数化能力与CATIA二次开发技术实现构件批量实例化功能,借助WPF框架研发... 为了使BIM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桥梁工程,基于CATIA软件,参照“骨架+模板”的建模思路,提出一种桥梁参数化智能建模方法与相应的技术路线。使用EKL语言提高构件模板的参数化能力与CATIA二次开发技术实现构件批量实例化功能,借助WPF框架研发参数化设计系统,打通了构件模板创建、构件设计、构件实例化的全流程。依托遵余高速公路湘江特大桥主桥,采用该参数化智能建模技术实现全桥BIM模型的参数化智能建模、三维可视化展示和数字化交付,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以及工程适用性,为BIM在桥梁工程中运用及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BIM 参数化 CATIA 二次开发 WPF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桥梁工程抗风安全的难题及其对策思考 被引量:8
2
作者 廖海黎 李明水 周强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17,共6页
与近海、内陆大跨桥梁工程相比,未来建设的深水海洋桥梁工程面临的风场环境将更加复杂,其抗风安全问题也必然更加严峻。本文首先分析了大跨度海洋桥梁工程的抗风研究现状,然后从海洋桥梁场址风场特性、抗风设计理论、风振控制技术和行... 与近海、内陆大跨桥梁工程相比,未来建设的深水海洋桥梁工程面临的风场环境将更加复杂,其抗风安全问题也必然更加严峻。本文首先分析了大跨度海洋桥梁工程的抗风研究现状,然后从海洋桥梁场址风场特性、抗风设计理论、风振控制技术和行车安全防风技术四方面,重点梳理了海洋桥梁工程抗风安全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技术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海洋桥梁工程抗风的安全保障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桥梁工程 抗风安全 强台风 气动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风工程2020年度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3
作者 廖海黎 李明水 +3 位作者 马存明 王骑 孙延国 周强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3-30,共8页
随着土耳其恰纳卡莱大桥、中国张皋过江通道以及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等超大跨度桥梁的建造,桥梁风工程研究面临新的挑战。继2019年研究进展后,聚焦桥梁颤振、桥梁涡激振动和桥梁抖振等桥梁抗风设计关键问题,通过对风工程领域主流学术期... 随着土耳其恰纳卡莱大桥、中国张皋过江通道以及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等超大跨度桥梁的建造,桥梁风工程研究面临新的挑战。继2019年研究进展后,聚焦桥梁颤振、桥梁涡激振动和桥梁抖振等桥梁抗风设计关键问题,通过对风工程领域主流学术期刊论文的梳理,介绍和评述了2020年以来相关领域主要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抗风 颤振 抖振 涡激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中低速磁浮运营线列车-桥梁系统耦合振动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小珍 金鑫 +2 位作者 王党雄 谢昆佑 朱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57-63,共7页
为探究不同桥梁结构形式对中低速磁浮列车-桥梁系统耦合振动的影响,选取长沙中低速磁浮运营线中的两种典型桥梁:一跨25m简支梁和(25+35+25)m连续梁为研究对象,开展现场动载试验,测试了列车在桥梁上运行时车辆及桥梁的动力响应。首先分... 为探究不同桥梁结构形式对中低速磁浮列车-桥梁系统耦合振动的影响,选取长沙中低速磁浮运营线中的两种典型桥梁:一跨25m简支梁和(25+35+25)m连续梁为研究对象,开展现场动载试验,测试了列车在桥梁上运行时车辆及桥梁的动力响应。首先分析两种桥梁的基频特性并与仿真值进行了对比,随后分析了车辆与桥梁的动力特性及振动加速度频谱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两种桥梁基频的仿真值与实测值较为吻合;在磁浮列车作用下,简支梁及连续梁竖向加速度峰值均集中在20Hz以内,横向加速度峰值分布在20~80Hz,其中简支梁的振动加速度幅值整体大于连续梁。列车通过简支梁时,车体、悬浮侧架的振动频谱峰值分布与通过连续梁时一致,通过简支梁时的振动幅值更大;悬浮侧架竖、横向加速度远大于车体,空气弹簧具有良好的隔振效果。试验研究成果可为磁浮高架桥梁设计、相应规范或标准的制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速磁悬浮 车辆 桥梁结构 耦合振动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轨道-桥梁-土体系统的振动传递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小珍 陈桂媛 +1 位作者 朱艳 赵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58-64,72,共8页
针对列车在250~385 km/h高速运行时的轨道、桥梁和地面振动开展现场测试。分别采用连续小波变换、1/3倍频程分频振级和环境振动评价标准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振动自轮轨接触处产生,在轨道、桥梁和土体中的传递特性。结果表明:各测点... 针对列车在250~385 km/h高速运行时的轨道、桥梁和地面振动开展现场测试。分别采用连续小波变换、1/3倍频程分频振级和环境振动评价标准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振动自轮轨接触处产生,在轨道、桥梁和土体中的传递特性。结果表明:各测点的振动响应均表现出冲击振动特性,地面振动的峰值频率受列车周期性轮轴激励频率和轮轨力峰值频率的影响;桥梁、地面振动响应受到相邻两节车的影响,故建模分析时可仅考虑少数几节车;箱梁、墩顶和地面的总体振动加速度级随车速的增加率分别为0.33、0.52和0.22 dB/(10 km/h);箱梁和墩顶振动的优势频段为31.5~125 Hz,地面振动的峰值频率为40~50 Hz;地面振动随距离的衰减规律符合3次多项式,在测试车速范围内,距离桥墩15 m之外的地面总体Z计权振动加速度级小于80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高架桥 箱梁振动 地面振动 现场实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速磁浮轨道-桥梁系统竖向振动传递特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小珍 谢昆佑 +1 位作者 王党雄 朱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05-111,共7页
中低速磁浮交通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方式,其轨道结构形式与传统轮轨交通的轨道有较大的区别。为了研究中低速磁浮交通线路中轨道-桥梁系统竖向振动特性,基于某中低速磁浮试验线,以2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为研究对象,建立轨道-桥梁系统竖... 中低速磁浮交通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方式,其轨道结构形式与传统轮轨交通的轨道有较大的区别。为了研究中低速磁浮交通线路中轨道-桥梁系统竖向振动特性,基于某中低速磁浮试验线,以2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为研究对象,建立轨道-桥梁系统竖向振动传递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振动传递特性分析,随后探讨了激励位置,扣件竖向刚度,轨枕间距对系统竖向振动传递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系统的位移导纳存在两个峰值,频率分别对应为系统的整体一阶竖弯和F轨的局部一阶竖弯;随着考察点与荷载激励点距离的增大,在F轨局部一阶竖弯频率之后,F轨的位移导纳幅值变化不显著;激励位于扣件处时,在100~200HzF轨的位移导纳振动幅值要大于激励位于非扣件处时;扣件刚度和轨枕间距均会影响轨道结构的局部刚度,从而影响F轨的局部一阶竖弯频率值和在此频率点处的F轨位移导纳幅值;F轨的局部变形较明显,建议在后续的时域磁浮车桥耦合振动模型中应考虑F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速磁浮交通 F轨 轨道梁 竖向振动传递 位移导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桁-混凝土连续刚构协作体系桥梁顶推效应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占玉林 许俊 +2 位作者 侯之瑶 孙约瀚 赵兵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19,共6页
为了研究合龙顶推工艺对铁路大跨钢桁-混凝土连续刚构协作体系桥梁长期变形的影响,建立了合龙顶推的分析模型,提出了基于桥墩侧移量的顶推力反演修正准则;并以某在建高速铁路大跨钢桁-混凝土连续刚构协作体系桥梁为背景,分析顶推力对主... 为了研究合龙顶推工艺对铁路大跨钢桁-混凝土连续刚构协作体系桥梁长期变形的影响,建立了合龙顶推的分析模型,提出了基于桥墩侧移量的顶推力反演修正准则;并以某在建高速铁路大跨钢桁-混凝土连续刚构协作体系桥梁为背景,分析顶推力对主梁竖向下挠和桥墩弯矩的影响,以及钢桁架与顶推力对主梁下挠的影响比例关系。结果表明:合理的顶推力可以显著改善桥墩受力状态,并有效缓解主跨跨中下挠;钢桁架减小主跨跨中挠度的幅度相比顶推力较小,但对边跨的变形是有利的。建议综合考虑顶推效应和钢桁架来改善高速铁路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主梁下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钢桁-混凝土连续刚构协作体系 顶推工艺 主梁下挠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0km/h高速铁路桥梁动力系数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陈绪黎 许三平 +2 位作者 向活跃 李永乐 张玲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94-99,共6页
为研究通行400km/h高速列车时桥梁的动力性能,采用车-桥耦合振动方法,分析车速、车辆编组、车辆载重3种车辆因素和跨度、桥梁竖向基频、桥型3种桥梁结构因素对400km/h高速铁路桥梁动力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车速增加到一定程度将出现车... 为研究通行400km/h高速列车时桥梁的动力性能,采用车-桥耦合振动方法,分析车速、车辆编组、车辆载重3种车辆因素和跨度、桥梁竖向基频、桥型3种桥梁结构因素对400km/h高速铁路桥梁动力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车速增加到一定程度将出现车桥竖向共振的风险;跨度一定时,桥梁竖向振动基频越大动力系数越小;多数工况下16车编组时桥梁的动力系数较8车编组时大,车辆空载时桥梁的动力系数较车辆满载时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0km/h高速铁路 高速铁路桥 动力系数 车-桥耦合振动 车辆因素 桥梁结构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撞栏对大跨轨道交通桥梁气动性及行车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澣子龙 李永乐 向活跃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9-496,共8页
为考察防撞护栏对桥梁涡振等风致灾害、车桥气动力和车辆走行性的影响,以大跨度轨道交通桥梁为工程背景,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研究了防撞护栏对主梁的涡激振动性能、桥面风场分布以及车桥组合气动力特性的影响。采用自主研发的桥梁... 为考察防撞护栏对桥梁涡振等风致灾害、车桥气动力和车辆走行性的影响,以大跨度轨道交通桥梁为工程背景,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研究了防撞护栏对主梁的涡激振动性能、桥面风场分布以及车桥组合气动力特性的影响。采用自主研发的桥梁科研分析软件BANSYS,分析了防撞护栏对风—车—桥耦合振动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防撞护栏会明显改变桥梁与车辆气动力系数,降低桥面上方的等效风速,增大桥梁跨中位移响应。但防撞护栏对主梁涡振性能及车辆响应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轨道交通桥梁 桥梁风致灾害 涡激振动 气动力系数 车辆走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车平稳性的大跨度铁路桥梁成桥线形评价方法研究
10
作者 陆粤 王铭 +2 位作者 陈嵘 李小珍 王平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51,共8页
超大跨度铁路桥梁成桥线形较设计线形易出现较大偏差,导致原轨面设计线形无法实现,通常需基于成桥线形变更轨面线形设计。为保障铺出的轨面线形满足行车性能的要求,在铺轨前合理评价大跨度铁路桥梁成桥线形尤为重要。基于实测成桥线形... 超大跨度铁路桥梁成桥线形较设计线形易出现较大偏差,导致原轨面设计线形无法实现,通常需基于成桥线形变更轨面线形设计。为保障铺出的轨面线形满足行车性能的要求,在铺轨前合理评价大跨度铁路桥梁成桥线形尤为重要。基于实测成桥线形的特征分析,结合桥上有砟道床的可调整能力,提出一种基于行车平稳性的大跨度铁路桥梁成桥线形评价方法,并将车体敏感波长范围的成桥线形幅值作为评价指标。以线路随机不平顺、桥梁受载附加变形及轨面线形引起的车体垂向加速度不超Ⅰ级管理标准为评价原则,确定车体敏感波长范围轨面线形的加速度容许值;研究车体加速度与弦测幅值、弦测幅值与线形幅值的相关性,确定车体敏感波长范围轨面线形的幅值限值;通过推导车体敏感波长范围轨面线形和成桥线形的幅值对应关系,最终制定评价指标限值。结合国内某千米级悬索桥的工程实例,确定评价指标限值为58 mm,该桥车体敏感波长范围实测成桥线形幅值最大值为36 mm,未超限值,表明成桥线形控制效果良好,在满足桥上道床厚度要求的前提下,基于成桥线形能够铺出满足行车平稳性的轨面线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大跨度桥 成桥线形 行车平稳性 敏感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简支梁桥震后残余功能与抗震韧性评价方法研究
11
作者 赵灿晖 王睿鹏 +1 位作者 杨正浩 尹伟涛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40,共8页
为采用更为明确的指标评价铁路简支梁桥震后残余功能,并提高抗震韧性评价的准确性,提出该类型桥梁震后残余功能和抗震韧性评价方法。该方法以震后车速作为通行功能评价指标,根据震后车速与轨道不平顺的关系,提出通行功能易损性和震后残... 为采用更为明确的指标评价铁路简支梁桥震后残余功能,并提高抗震韧性评价的准确性,提出该类型桥梁震后残余功能和抗震韧性评价方法。该方法以震后车速作为通行功能评价指标,根据震后车速与轨道不平顺的关系,提出通行功能易损性和震后残余功能的定量计算方法;将通行功能易损性转化为功能损失概率,提出具有一定保证率的修复时间和韧性指数阈值计算方法。以某5跨32 m双线铁路简支箱梁桥为算例,计算震后残余功能曲线、功能恢复曲线和韧性指数,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研究修复函数和韧性评价指标形式。结果表明:以震后车速作为桥梁震后通行功能指标,无需通过问卷调查确定不同损伤状态对应的震后残余功能,计算过程更加客观;采用单一震后轨道变形模式的易损性,将高估抗震韧性;铁路简支梁桥宜采用对修复准备时间容错性较好的三角函数型或线性函数型修复函数;宜采用韧性指数结合具有一定保证率的修复时间评价桥梁抗震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简支梁桥 抗震韧性 震后残余功能 震后车速 功能恢复函数 韧性指数 修复时间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重载钢桥的焊缝腐蚀疲劳可靠度评估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金 陈远文 +3 位作者 吴梦雪 张宇 衡俊霖 李永乐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0-148,252,共10页
为研究钢桥焊缝在强腐蚀环境和重载下的疲劳问题,首先,基于前期试验成果,构建了一个三阶段的腐蚀疲劳概率损伤演化模型,分为腐蚀驱动扩展、腐蚀与疲劳竞争、疲劳驱动扩展三个关键阶段。在考虑焊缝多源疲劳裂纹的萌生、融合与扩展的基础... 为研究钢桥焊缝在强腐蚀环境和重载下的疲劳问题,首先,基于前期试验成果,构建了一个三阶段的腐蚀疲劳概率损伤演化模型,分为腐蚀驱动扩展、腐蚀与疲劳竞争、疲劳驱动扩展三个关键阶段。在考虑焊缝多源疲劳裂纹的萌生、融合与扩展的基础上,还纳入了多重失效路径的影响。以某滨海桥梁为工程背景,结合该桥梁的实测车辆荷载谱与服役环境特征,综合多尺度有限元模拟和腐蚀疲劳概率损伤演化模型开展了可靠度分析。结果表明:与焊趾失效模式相比,焊根失效模式的腐蚀疲劳寿命降低了11.3%,而双失效模式的寿命减少了16.3%,即焊根失效模式占主导地位;C5环境下腐蚀疲劳寿命相比C4环境条件下降低了26.9%,即环境腐蚀等级越高,腐蚀疲劳寿命越短;当车流量系数为1.2%和2.4%时,相比恒定车流量,腐蚀疲劳寿命分别减少了29.9%和38.8%,即车流量越大,腐蚀疲劳寿命越短;在高等级环境腐蚀和高车流量的双重作用下,腐蚀疲劳寿命下降了47.8%,即在强环境腐蚀和重载的耦合作用下,钢桥焊缝抗疲劳性能显著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桥 腐蚀疲劳 有限元模拟 焊缝 多源疲劳裂纹 可靠度 滨海 损伤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英规范关于跨海桥梁桩基波浪力的对比 被引量:23
13
作者 房忱 李永乐 +1 位作者 秦顺全 梅大鹏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4-99,共6页
为研究中、美、英规范在跨海大桥桩基波浪力计算方法上的差异,对我国《港口与航道水文规范》(JTS 145-2015)、英国《海工规范》(BS 6349-1:2000)和美国《海岸防护手册》(EM1110-2-1100)中小尺寸桩柱波浪力的计算原理、适用范围和参数进... 为研究中、美、英规范在跨海大桥桩基波浪力计算方法上的差异,对我国《港口与航道水文规范》(JTS 145-2015)、英国《海工规范》(BS 6349-1:2000)和美国《海岸防护手册》(EM1110-2-1100)中小尺寸桩柱波浪力的计算原理、适用范围和参数进行对比,并以平潭海峡大桥为例计算其桥墩桩基的波浪力。研究结果表明:中、美、英三国规范小尺寸桩柱波浪力计算均采用莫里森方程,速度和加速度均依据线性波浪理论确定,但由于计算方法不同,各国规范在适用范围和参数(静水面以上波峰高度、最大总波浪力和力矩、阻力系数和惯性力系数、修正系数)存在差异;虽然各国规范波浪力计算结果存在差异,但随着波浪参数的变化,其结果变化规律一致且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海大桥 小尺寸桩柱 波浪力 计算原理 适用范围 计算参数 设计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大跨度桥梁结构选型 被引量:38
14
作者 姚昌荣 李亚东 +1 位作者 梁东 王雪娇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1-86,共6页
为了使山区大跨度桥梁设计做到结构选型合理及方案可行,在综合考虑桥址处客观条件、结构体系的受力特性和桥梁美学及景观基础上,从山区桥梁选型与造型、桥位选择方面进行分析,并对山区桥梁常用结构形式的使用条件及合理跨径进行探讨。... 为了使山区大跨度桥梁设计做到结构选型合理及方案可行,在综合考虑桥址处客观条件、结构体系的受力特性和桥梁美学及景观基础上,从山区桥梁选型与造型、桥位选择方面进行分析,并对山区桥梁常用结构形式的使用条件及合理跨径进行探讨。得出以下结论:山区桥梁选型原则为大桥凭规模,中桥可造型,小桥在细节;桥位选择原则为中、小桥梁严格服从线路布设,大桥、特大桥应多方案比选,并将其作为控制点,总体上达到与线路走向一致;山区公路、铁路大跨度桥梁首选是连续梁(刚构),对于较窄的V形沟谷优先考虑拱桥,在特殊地形条件下可选择斜拉桥和悬索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设计 山区 桥位选择 结构选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摆支座参数对隔震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23
15
作者 占玉林 张磊 +1 位作者 张强 姜哲勋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49,共5页
为了研究摩擦摆支座隔震桥梁的地震响应特性,结合某在建城市轨道交通大跨连续梁桥,考虑摩擦摆支座的非线性滞回模型,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全桥模型,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研究了摩擦摆支座的摩擦系数、曲率半径及抗剪栓钉抗力等因... 为了研究摩擦摆支座隔震桥梁的地震响应特性,结合某在建城市轨道交通大跨连续梁桥,考虑摩擦摆支座的非线性滞回模型,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全桥模型,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研究了摩擦摆支座的摩擦系数、曲率半径及抗剪栓钉抗力等因素对连续梁桥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纵向地震动作用下,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大,墩底最大弯矩和墩顶最大位移不断增大;随着曲率半径的增大,主墩墩底弯矩逐渐减小;随着栓钉抗力的增大,制动墩墩底最大纵向弯矩、墩顶最大纵向位移先保持不变后增长明显。因此,建议摩擦摆支座中栓钉的抗力不宜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摩擦摆支座 滞回模型 有限元法 摩擦系数 曲率半径 栓钉抗力 非线性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车—桥系统车辆风荷载突变效应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永乐 胡朋 +1 位作者 张明金 强士中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8-554,566,共8页
侧向风作用下,车辆通过桥塔或双车交会时车辆所受风荷载会发生突变,这将影响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基于自主研制的移动车辆模型风洞试验系统,针对轨道交通车辆和公路交通车辆,分别采用三车模型和单车模型测试了车辆通过桥塔和双车交会... 侧向风作用下,车辆通过桥塔或双车交会时车辆所受风荷载会发生突变,这将影响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基于自主研制的移动车辆模型风洞试验系统,针对轨道交通车辆和公路交通车辆,分别采用三车模型和单车模型测试了车辆通过桥塔和双车交会时车辆风荷载的突变过程,讨论了风速、车速、车辆所处轨道位置及车辆类型等因素对车辆气动力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车辆运行于桥塔区域及双车交会时,车辆三分力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突变趋势;车辆运动引起的列车风使车辆阻力系数的突变程度减弱,使桥塔遮风效应的影响区域变长;公路交通车辆风荷载突变效应较轨道交通车辆的要明显;双车交会时,背风侧车辆风荷载急剧减小,迎风侧车辆三分力系数变化较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车—桥系统 风荷载 双车交会 气动力系数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结构运营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对比 被引量:8
17
作者 单德山 黄珍 李乔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4-29,共6页
为比较不同桥梁运营模态分析理论和方法在实际桥梁长期运营中的识别效果和效率,以某大跨度斜拉桥健康监测系统1年的实测数据为依托,用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对桥梁实测数据进行评判,从实测数据中筛选符合识别方法基本假定的数据,分别运用... 为比较不同桥梁运营模态分析理论和方法在实际桥梁长期运营中的识别效果和效率,以某大跨度斜拉桥健康监测系统1年的实测数据为依托,用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对桥梁实测数据进行评判,从实测数据中筛选符合识别方法基本假定的数据,分别运用频域和时域运营模态参数识别方法识别该桥主梁和斜拉索12个月的运营模态参数,并对识别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构件可采用不同的识别方法,基于自适应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的数据驱动随机子空间法对运营状态下斜拉桥主梁的密集模态参数识别效果最好;峰值拾取法能准确、快捷地识别运营状态下斜拉索的模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桥梁 运营模态分析 频域 时域 参数识别方法 探索性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基础刚度有限元模拟的正交三梁模型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永乐 赵凯 蔡宪棠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20,36,共5页
地基和基础的柔性对上部结构的变形或总体线刚度有一定影响,在车桥耦合振动等结构静、动力分析中合理模拟基础刚度是必要的。针对当前常用基础刚度模拟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础刚度有限元模拟的正交三梁模型,其原理是采用具有1个公共... 地基和基础的柔性对上部结构的变形或总体线刚度有一定影响,在车桥耦合振动等结构静、动力分析中合理模拟基础刚度是必要的。针对当前常用基础刚度模拟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础刚度有限元模拟的正交三梁模型,其原理是采用具有1个公共节点的3个正交的梁单元,通过联合求解确定3个梁单元各自的刚度特性,从而使3个正交单元公共节点处的刚度和承台中心的基础刚度等效。通过实例验证,该正交三梁模型可准确模拟基础刚度矩阵的各主元素和交叉项,简单实用,便于结构有限元建模,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基础 刚度 正交三梁模型 有限元法 桩-土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向脉冲及竖向效应对高铁桥梁地震响应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令坤 张楠 夏禾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04-713,共10页
近断层地震会给桥梁带来严重损害,其方向脉冲及竖向地震动效应日益引起研究者注意。以高速铁路多跨简支梁桥为研究对象,建立高烈度区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全桥模型,计算了水平及竖向地震作用下桥梁的弹塑性响应。结果表明:近断层地震下桥... 近断层地震会给桥梁带来严重损害,其方向脉冲及竖向地震动效应日益引起研究者注意。以高速铁路多跨简支梁桥为研究对象,建立高烈度区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全桥模型,计算了水平及竖向地震作用下桥梁的弹塑性响应。结果表明:近断层地震下桥墩进入弹塑性阶段,刚度的改变其自振周期随之改变。相比远断层地震而言,近断层地震以其较大的脉冲周期与进入弹塑性的桥梁相耦合,将加剧桥梁的非线性响应。考察了竖向地震动对桥梁地震性能的影响,通过轴力变化改变影响桥墩滞回性能,增加塑性区变形,但不会导致墩顶横向位移的增加。建议设计时采用近断层地震因子及合适的竖向地震动参数考虑近断层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桥梁 竖向地震 速度脉冲 非线性地震反应 近断层地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柔性斜拉-悬索体系风-车-线路耦合振动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永乐 张明金 廖海黎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9-75,共7页
针对斜拉-悬索体系跨度大、刚度小以及对风和车辆作用较为敏感的特点,以一待建空中客车系统为工程背景,在分析风、车、线路三者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风-车-线路非线性空间耦合分析模型。对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二次开发,通过风荷... 针对斜拉-悬索体系跨度大、刚度小以及对风和车辆作用较为敏感的特点,以一待建空中客车系统为工程背景,在分析风、车、线路三者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风-车-线路非线性空间耦合分析模型。对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二次开发,通过风荷载和车辆荷载的自动加载,实现车辆运行全过程的仿真模拟,从而得到车辆和斜拉-悬索体系的动力响应。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斜拉-悬索体系中斜拉索的位置和刚度对车辆的竖向加速度响应有显著的影响。研究结论为大跨度柔性斜拉-悬索体系的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悬索体系 风-车-线路耦合振动 风致振动 ANSYS二次开发 空中客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