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材料FRP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及其前景 被引量:12
1
作者 曾宪桃 车惠民 《桥梁建设》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共5页
在简述复合材料 FRP特性的基础上 ,对复合材料预应力筋、复合材料受拉筋、复合材料桥梁以及复合材料在桥梁补强加固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概述 ,指出了复合材料用于桥梁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预应力 混凝土桥 桥梁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桥系统气动特性的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58
2
作者 李永乐 廖海黎 强士中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1-75,共5页
侧向风作用下的车桥耦合振动分析需要考虑相互气动影响的车辆和桥梁各自的气动参数。为考虑车辆和桥梁的相互气动影响,在常规桥梁节段模型三分力测试装置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三分力分离装置———交叉滑槽系统。该系统利用环形滑槽和直... 侧向风作用下的车桥耦合振动分析需要考虑相互气动影响的车辆和桥梁各自的气动参数。为考虑车辆和桥梁的相互气动影响,在常规桥梁节段模型三分力测试装置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三分力分离装置———交叉滑槽系统。该系统利用环形滑槽和直线滑槽交叉点位置的变化来调整车辆和桥梁间的相对几何关系,并能实现车桥系统的同轴转动,从而方便地进行不同攻角情况下气动力的测试。利用交叉滑槽系统通过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对车桥系统的气动特性进行了多工况对比研究,讨论了车桥系统的雷诺数效应,分析了车桥间的相互气动作用,比较了车辆在桥上位置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于交叉滑槽系统的节段模型风洞试验测试是可行的;车桥间的相互气动作用对车辆和桥梁的气动力有较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系统 气动特性 节段模型风洞试验 交叉滑槽系统 雷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地震反应分析中输入地震波的确定 被引量:29
3
作者 朱东生 劳远昌 +1 位作者 沈大元 李乔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4,共4页
针对当前桥梁地震时程反应分析中 ,只重视计算方法、计算模型的研究 ,忽视输入地震波的情况 ,研究了进行时程分析时 ,确定输入地震波的原则和方法 ,推荐了
关键词 桥梁 时程分析 地震波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断面颤振导数识别的加权整体最小二乘法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永乐 廖海黎 强士中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0-84,共5页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基于桥梁节段模型自由衰减振动记录 ,提出了一种识别桥梁断面颤振导数的新方法———加权整体最小二乘法 (WELS)。该方法将同一风速下多次自由振动记录作为一个整体 ,在整体残差平方和最小的意义上同时对该风速下...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基于桥梁节段模型自由衰减振动记录 ,提出了一种识别桥梁断面颤振导数的新方法———加权整体最小二乘法 (WELS)。该方法将同一风速下多次自由振动记录作为一个整体 ,在整体残差平方和最小的意义上同时对该风速下多次竖向和扭转运动时程曲线进行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 ,获取多条自由振动曲线共同的阻尼和刚度信息 ,从而提高了颤振导数识别的精度。为了避免弱信号被强信号“淹没” ,并使各时程信号的识别误差相当 ,识别过程中对各试验记录引入了加权因子 ,使各试验记录在整体残差分析中具有相同权重。此外 ,该方法对多次试验记录同时进行拟合 ,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个别信号中有色噪声对迭代收敛性的影响 ,增加了非线性最小二乘迭代过程的稳定性。为考查加权整体最小二乘识别方法的有效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颤振导数 参数识别 桥梁断面 加权整体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混凝土桥梁荷载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吴大宏 赵人达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5-28,共4页
根据安装在桥梁结构上的监测系统传递来的位移、应变信息 ,进行作用在桥梁结构上的荷载识别 ,可以 :①对监测系统传递来的荷载信息加以校核和补充 ;②为下一步的损伤识别提供依据。而荷载识别的关键技术在于快速、准确地模拟桥梁的荷载 ... 根据安装在桥梁结构上的监测系统传递来的位移、应变信息 ,进行作用在桥梁结构上的荷载识别 ,可以 :①对监测系统传递来的荷载信息加以校核和补充 ;②为下一步的损伤识别提供依据。而荷载识别的关键技术在于快速、准确地模拟桥梁的荷载 挠度曲线。本文以“在位移控制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非线性行为试验研究”的试验数据为建模样本集 ,分别以作用于梁上的荷载和梁的跨中挠度为输入、输出 ,利用神经网络来对混凝土梁的荷载 挠度曲线进行模拟 ,并用其进行荷载识别的试验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混凝土桥梁 荷载识别 试验研究 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车辆位置影响的风-车-桥系统耦合振动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永乐 强士中 廖海黎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共4页
风 车 桥耦合振动系统中车辆位于桥道的气动绕流之中,车辆所受气动力与车辆位置密切相关。首先测试了车辆位置对车辆及桥道气动力的影响,建立了空间耦合的风 车 桥系统分析模型。以京沪高速铁路南京长江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自行研发的... 风 车 桥耦合振动系统中车辆位于桥道的气动绕流之中,车辆所受气动力与车辆位置密切相关。首先测试了车辆位置对车辆及桥道气动力的影响,建立了空间耦合的风 车 桥系统分析模型。以京沪高速铁路南京长江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自行研发的桥梁结构分析软件BAN SYS,对比分析了车辆位于桥道迎风侧和背风侧时风 车 桥系统的耦合振动情况。分析结果表明,风 车 桥系统耦合振动分析中考虑车辆位置的影响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车-桥系统 耦合振动 高速列车 斜拉桥 车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速场模型对风—车—桥系统耦合振动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永乐 强士中 廖海黎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1-136,共6页
侧向风的作用会增大车—桥耦合振动系统的响应。本文将风、车、桥三者作为一个相互作用、协调工作的耦合振动系统,建立了风—车—桥系统空间耦合分析模型。以京沪高速铁路南京长江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自行研发的桥梁结构分析软件BANSYS... 侧向风的作用会增大车—桥耦合振动系统的响应。本文将风、车、桥三者作为一个相互作用、协调工作的耦合振动系统,建立了风—车—桥系统空间耦合分析模型。以京沪高速铁路南京长江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自行研发的桥梁结构分析软件BANSYS对比研究了不同风速场模型对车辆及桥梁动力响应的影响,剖析了自然大气中平均成份和脉动成份在耦合振动系统中的作用。分析结果表明,在风—车—桥系统耦合振动分析中,采用空间真实相关的脉动风速场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车—桥系统 耦合振动 风速场 高速列车 斜拉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状多体系统定常气动力节段模型风洞测试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永乐 廖海黎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1-94,共4页
在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及具有独立式双层桥面的大跨桥梁风致振动分析中常需得到考虑相互气动影响的各构件的三分力系数。为进行线状多体系统定常气动力测试,在常规桥梁节段模型三分力测试装置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三分力分离装置——... 在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及具有独立式双层桥面的大跨桥梁风致振动分析中常需得到考虑相互气动影响的各构件的三分力系数。为进行线状多体系统定常气动力测试,在常规桥梁节段模型三分力测试装置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三分力分离装置———交叉滑槽系统。该系统利用环形滑槽和直线滑槽交叉点位置的变化来调整各测试构件间的相对几何关系,并能实现多构件的同轴转动,从而方便地进行不同迎角情况下的气动力的测试。最后,利用交叉滑槽系统对一具有双层桥面的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在其上有车及无车情况下各构件的定常气动力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车辆的存在对上、下桥面的气动力有较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段模型风洞试验 定常气动力 线状多体系统 交叉滑槽系统 车辆 桥梁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念加固思想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段敬民 钱永久 +1 位作者 张方 曾宪桃 《中国工程科学》 2005年第8期22-25,共4页
提出了工程结构加固中新的思路———概念加固。概念加固是运用人的思维和判断,从宏观上决定工程加固中的基本问题、基本概念及基本原则,并阐述了基于“概念加固”思想指导下的整体预应力加固技术,介绍了在工程加固中的应用实例。
关键词 工程结构 概念加固 整体预应力加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钢结构疲劳问题当代水平的简述 被引量:6
10
作者 唐继舜 钱冬生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14,共4页
钢结构疲劳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叙述了其宏观现象、重要的试验成果、主要的经验规律、公认的验算原理及规则,可以使读者对钢结构疲劳有一清晰认识。
关键词 钢结构 疲劳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车—桥系统非线性空间耦合振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永乐 强士中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6-137,140,共3页
In this dissertation, wind, vehicle and bridge are regarded as an interacting coupling vibration system. In the analysis model of the system, many factors are considered in detail, such as the fluid-solid coupling int... In this dissertation, wind, vehicle and bridge are regarded as an interacting coupling vibration system. In the analysis model of the system, many factors are considered in detail, such as the fluid-solid coupling interaction between wind and bridge, the solid contact coupling interaction between vehicle and bridge, the stochastic wind load of vehicle, the tim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induced by train movement. The main research achievements are as follows:Firstly, a reliable but simple identification method by the name of the Weighting Ensemble Least-Square method (WELS), has been developed to extract flutter derivatives of bridge deck from free vibration records. According to the properties of both the structural style and the vibration mode of long cable-stayed bridge, and considering the corre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wind, a practical method is introduced to simplify stochastic wind velocity field of long cable-stayed bridges for taking pylon wind field effect into account. The method turns a three-dimension stochastic wind field on a plane into one-dimension stochastic wind fields on lines. The computational work of simulating wind velocity field is reduced by a big margin by the method. Based on wind speed observation record with drawback, it is proved that the exponent expressing terrain roughness can b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monthly maximum wind speed records at various height levels. Wind gradient characteristics on bridge site are determined by statistical method. In order to measure respective aerodynamic parameters of deck and vehicle when vehicle is on deck, a simple but well-performed device is developed, which is called Crossed Slot System. The device can separate the wind loads on bridge and on vehicles from each other. Based measured aerodynamic parameter and simulated wind speed field, time-domain expression of static wind load, buffeting load and self-excited load for bridge and vehicle are introduced.Secondly, Germany high-speed spectrums with weak disturbance are adopted to simulate the stochastic rail irregularities. Iterative methods are developed to calculate the geometric relationship and interaction force between wheel and rail. Based the geometric and mechanical coupling relation between vehicle and bridge, movement equation of wind-vehicle-bridge system is established. The equation can be solved by a separated iterative procedure, which can consider various nonlinear factors.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presented in this dissertation and author’s long time research practice, computational software, BANSYS (Bridge ANalysis SYStem), is developed by the Windows technique of Visual C++.Finally, Nanjing Yangtze River Bridge on Beijing-Shanghai high-speed railway, a three-pylon cable-stayed bridge, is analyzed. The buffeting analysis result of time domain is compared with that of frequency domain. The effects of pylon wind speed field and nonlinear factor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It is shown that in buffeting analysis that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time domain agree well with those of frequency domain. Effect of pylon wind field can increase the lateral buffeting response of pylon. Nonlinear factor can decrease the nature frequency of cable-stayed bridge and increase the vertical and tensional buffeting response. In wind-vehicle-bridge system vibration analysis, a set of indexes is presented to indicate the level of bridge vibration. In addition, the effects of wind field model, wind speed, train speed, relative location of vehicle and nonlinear factors of the system vibration are analyzed by various case comparisons. It is shown in wind-vehicle-bridge system vibration analysis that cross wind action can remarkably increase the response of bridge and vehicle. Generally, the response of bridge and vehicle increases with wind speed and train speed. In the case that when the vehicle is on the leeward side of deck it is more dangerous than other cases when the vehicle is on the windward side of the deck. Nonlinear factors can influence the bridge more than the vehi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抖振 耦合振动 非线性 风—车—桥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桥梁风障的设计、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康小英 廖海黎 《世界桥梁》 2002年第2期20-20,共1页
过去 10年里 ,在高风速条件下对桥梁的限制使用和桥上车辆倾覆的报道逐年增加。虽然如此 ,但设计者可得到的用于减小风对结构不利影响的数据却非常少。最近 ,英国的两座大跨度桥梁塞文桥和伊丽莎白女王Ⅱ桥为减小风的影响而设置了风障 ... 过去 10年里 ,在高风速条件下对桥梁的限制使用和桥上车辆倾覆的报道逐年增加。虽然如此 ,但设计者可得到的用于减小风对结构不利影响的数据却非常少。最近 ,英国的两座大跨度桥梁塞文桥和伊丽莎白女王Ⅱ桥为减小风的影响而设置了风障 ,而塞文二桥采用了连续风障 ,并通过风洞试验确定了桥梁和车辆的其它细部构造。列举了一些桥梁风障的实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桥梁 设计 风障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板结构气动导纳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永林 强士中 廖海黎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29,52,共5页
结构的气动导纳是决定结构上气动荷载的重要参数。常用的Sears’气动导纳函数只描述了导纳与频率的关系。设计了拉条模型试验验证结构的气动导纳不单与频率有关 ,还与结构的特征尺寸、风场的特征参数有关。获得的三维气动导纳公式定量... 结构的气动导纳是决定结构上气动荷载的重要参数。常用的Sears’气动导纳函数只描述了导纳与频率的关系。设计了拉条模型试验验证结构的气动导纳不单与频率有关 ,还与结构的特征尺寸、风场的特征参数有关。获得的三维气动导纳公式定量描述了导纳与频率n、湍流积分尺度L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条模型 风洞实验 薄板结构 气动导纳函数 空气动力学 频率 湍流积分尺度 薄板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混凝土桥梁耐久性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大宏 赵人达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7-50,共4页
分别以年均投资差额和总投资差额最大为优化分析目标 ,提出了用遗传算法对常遇大气环境下的混凝土桥梁进行耐久性优化设计的方法 ,通过算例进行验证 ,效果良好。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桥 钢筋 耐久性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索桥结构分析中的索-鞍座单元 被引量:3
15
作者 魏建东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8-352,共5页
为在悬索桥结构的有限元分析中真实、简洁、高效地模拟索鞍,本文建立了一类新的单元。新单元包括索段的一端固定在与其接触部分为单一半径圆弧的索鞍上,另一端分别位于索鞍两侧的两节点“左索-鞍座单元”和“右索-鞍座单元”,以及索段... 为在悬索桥结构的有限元分析中真实、简洁、高效地模拟索鞍,本文建立了一类新的单元。新单元包括索段的一端固定在与其接触部分为单一半径圆弧的索鞍上,另一端分别位于索鞍两侧的两节点“左索-鞍座单元”和“右索-鞍座单元”,以及索段两端点分别位于索鞍两侧,中间一点固定于鞍座上的三节点“索-鞍座单元”,后者的鞍槽可为两不同半径圆弧的组合。根据要求的成桥状态几何参数确定结构的无应力状态时,可利用前二者进行悬索桥的单跨分析。新单元通过自动调整索与鞍座的脱离点而处于平衡状态,从而简化了计算。单元算法的推导基于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弹性悬链线的精确解,并利用了处于平衡状态时索与鞍座之间的内力关系。新单元可象常规单元一样直接用于成桥状态或施工过程中悬索桥结构的有限元分析。设计的算例验证了新单元的正确性,并举例说明了新单元在悬索桥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缆索 悬索桥 索鞍 弹性悬链线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既有桥梁的高科技检测 被引量:2
16
作者 魏建东 王利 《世界桥梁》 2004年第3期35-37,55,共4页
为检测既有桥梁,美国公路管理部门利用高科技研制了一些新的无损检测设备。通过定量检测,可以发现结构轻微的损伤,避免酿成大祸,从而为美国既有桥梁的评估和集中管理,特别是为维修、加固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美国 桥梁工程 既有桥梁 无损检测 智能化桥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托桥结构分析的滑移索单元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建东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8-512,共5页
为在索托桥的结构分析中精确模拟连续长索的滑动,本文创建了一种新的单元。被称为“滑移索单元”的新单元有三个节点,以点接触的形式模拟索从下方绕过滑轮,它可以通过自动调整两侧索段的长度而使单元处于平衡状态,从而简化了计算。新单... 为在索托桥的结构分析中精确模拟连续长索的滑动,本文创建了一种新的单元。被称为“滑移索单元”的新单元有三个节点,以点接触的形式模拟索从下方绕过滑轮,它可以通过自动调整两侧索段的长度而使单元处于平衡状态,从而简化了计算。新单元算法的推导基于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弹性悬链线的解析解,并利用了平衡状态时单元内力之间的关系。本文介绍滑移索单元的推导过程,用设计的算例验证了它的正确性,分析了连续长索的滑移对索托桥桥面竖向变形的影响。新单元可以直接用于常规的有限元分析中,研究处于工作状态或在施工中的索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结构 索托桥 滑移索单元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曲线梁桥的合理结构形式初探 被引量:3
18
作者 单德山 李乔 蔡乐军 《国外桥梁》 2000年第3期59-63,共5页
对于高速铁路上桥梁的合理结构形式 ,已有不少学者做了大量科研和计算等实际工作 ,得到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但是他们的研究均是针对直线梁进行的 ,而对曲线梁桥的合理结构形式的研究较少。介绍高速铁路曲线梁桥合理结构形式的一些研究... 对于高速铁路上桥梁的合理结构形式 ,已有不少学者做了大量科研和计算等实际工作 ,得到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但是他们的研究均是针对直线梁进行的 ,而对曲线梁桥的合理结构形式的研究较少。介绍高速铁路曲线梁桥合理结构形式的一些研究工作和相关结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梁 结构形式 支座 约束方式 铁路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砼劲性骨架I型肋拱桥施工阶段结构计算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雷 卜一之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11-16,共6页
以盐源金河雅砻江大桥 170m跨径的钢管砼劲性骨架在施工过程中的结构计算为研究对象 ,考虑几何非线性 ,采用平壳 -桁 -梁组合结构的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 ,探讨了拱肋砼浇筑过程对结构内力。
关键词 施工 钢管砼劲性骨架 I型肋拱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招宝山大桥加固重建工程新旧混凝土共同受力模型试验研究
20
作者 周凌远 强士中 张强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39,共5页
宁波招宝山大桥加固方案中 ,原箱梁底板与腹板内侧新增 2个劲性钢筋混凝土小梁 ,为研究新旧混凝土共同受力情况 ,进行了模型试验。介绍了这一试验的分析结果。实验结果表明 ,新旧混凝土能很好地共同承受轴向压力 。
关键词 宁波市 招宝山大桥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模型试验 加固 受力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