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杂化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15
1
作者 卢晓英 王秀红 +1 位作者 屈树新 翁杰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32-336,共5页
以原位沉积法为基础,采用水热处理法制备羟基磷灰石(HA)/壳聚糖(CS)杂化材料,以解决HA在CS基体中分布不均和结合不紧密的问题.研究表明,通过水热处理后所得到的杂化材料是由CS分子和低结晶度的HA晶体所组成.其中HA的晶体尺寸为纳米级,... 以原位沉积法为基础,采用水热处理法制备羟基磷灰石(HA)/壳聚糖(CS)杂化材料,以解决HA在CS基体中分布不均和结合不紧密的问题.研究表明,通过水热处理后所得到的杂化材料是由CS分子和低结晶度的HA晶体所组成.其中HA的晶体尺寸为纳米级,均匀分布在CS分子中.而且杂化材料中的HA和CS都出现沿C轴方向的择优生长.同时还发现,在所得杂化材料中的HA晶体与CS分子出现了较强的化学键合作用,且这种化学键合作用的强度随水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其中当水热处理温度为100℃时,这种化学键合作用达到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壳聚糖 原位沉积 水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对羟基磷灰石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肖镇昆 吴磊 +4 位作者 米饶 方晴 宋小兰 卢晓英 翁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4-120,共7页
将力学性能优良的碳纳米管(CNTs)与羟基磷灰石(HA)生物陶瓷相复合,发展CNTs/HA复合材料来应用于骨组织修复领域,有望解决HA生物陶瓷力学性能的不足。通过3种不同的制备方法,即通过表面活性剂将CNTs分散在HA基体中、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将C... 将力学性能优良的碳纳米管(CNTs)与羟基磷灰石(HA)生物陶瓷相复合,发展CNTs/HA复合材料来应用于骨组织修复领域,有望解决HA生物陶瓷力学性能的不足。通过3种不同的制备方法,即通过表面活性剂将CNTs分散在HA基体中、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将CNTs与HA共沉淀以及通过体外浸泡在CNTs上矿化生长HA等方法来获得CNTs/HA复合材料。深入研究CNTs的表面结构和分散状态对CNTs/H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NTs的添加改变了HA的脆性,导致复合材料抗压力学性能得到提高。但是,由于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的不同,导致CNTs在HA基体中的分散状态、表面结构的完整性以及与HA的界面结合情况不同,导致其抗压力学性能不同。其中,通过表面活性剂将CNTs分散在HA基体中而获得复合材料的抗压力学性能表现最好,而CNTs与HA通过共沉淀法所获得复合材料的抗压力学性能表现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碳纳米管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胆碱表面改性涤纶材料及抗凝血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俞洪飞 赵元聪 王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65-1268,1272,共5页
采用氧等离子体预处理涤纶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表面,并通过紫外辐照在其表面接枝聚合丙烯酸,以接枝聚丙烯酸链中的羧基为反应位点,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在PET表面进一步固定磷酸胆碱聚合物。经漫反射红外光谱及X射线光电... 采用氧等离子体预处理涤纶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表面,并通过紫外辐照在其表面接枝聚合丙烯酸,以接枝聚丙烯酸链中的羧基为反应位点,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在PET表面进一步固定磷酸胆碱聚合物。经漫反射红外光谱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测试表明,涤纶薄膜表面成功地固定了磷酸胆碱聚合物。经磷酸胆碱聚合物改性的涤纶表面亲水性得到改善,体外抗凝血性评价表明,固定磷酸胆碱的PET表面能够有效地抑制纤维蛋白原分子的变性,降低血小板粘附和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 等离子体处理 磷酸胆碱聚合物 表面引发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抗凝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溅射沉积技术的发展及其现状 被引量:46
4
作者 杨文茂 刘艳文 +2 位作者 徐禄祥 冷永祥 黄楠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4-210,共7页
论述了溅射沉积薄膜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目前的研究应用状况。二极溅射应用于薄膜制备,揭开了溅射沉积技术的序幕,磁控溅射促使溅射沉积技术进入实质的工业化应用,并通过控制磁控靶磁场的分布方式和增加磁控靶数量,进一步发展为非平衡磁... 论述了溅射沉积薄膜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目前的研究应用状况。二极溅射应用于薄膜制备,揭开了溅射沉积技术的序幕,磁控溅射促使溅射沉积技术进入实质的工业化应用,并通过控制磁控靶磁场的分布方式和增加磁控靶数量,进一步发展为非平衡磁控溅射、多靶闭合式非平衡磁控溅射等,拓宽了应用范围。射频、脉冲电源尤其是脉冲电源在溅射技术中的使用极大地延伸了溅射沉积技术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溅射沉积 磁控溅射 非平衡磁控溅射 脉冲溅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胡洪华 杨永长 +6 位作者 肖代雯 姜伟 周薇 喻华 传良敏 刘华 黄文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21-725,共5页
目的分析临床血培养报阳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耐药性特征。方法收集某院临床血培养报阳的CNS 126株,采用96孔聚苯乙烯培养板分析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细菌耐药基因mecA,并分析菌株的耐药情... 目的分析临床血培养报阳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耐药性特征。方法收集某院临床血培养报阳的CNS 126株,采用96孔聚苯乙烯培养板分析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细菌耐药基因mecA,并分析菌株的耐药情况。结果 126株CNS中,87株(占69.04%)生物被膜阳性,105株(83.33%)携带mecA基因。CNS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及红霉素的耐药率均>80%,未发现对利奈唑胺、奎奴普丁/达福普汀、万古霉素和替加环素耐药的菌株;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青霉素、利福平和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MSCNS)(均P<0.05)。对苯唑西林敏感的CNS中,有2株mecA检测阳性。结论临床血液来源的CNS具有较高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绝大部分为MRCNS,且表现为多重耐药;存在耐药表型与基因型不一致的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生物被膜 抗药性 微生物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轨闪光焊质量信息的采集与控制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吕其兵 戴虹 +1 位作者 骆德阳 诸昌钤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8-120,共3页
探讨并实现了钢轨交流闪光焊焊接电流恒值控制的控制算法,以从CPU完成了闪光焊的恒流控制和焊接过程控制,以主CPU高速采集(采样频率400kHz)焊接电流、焊接电压、动立柱位移量、油压等参数,计算有关质量参数(焊接各阶段焊接电流、短路时... 探讨并实现了钢轨交流闪光焊焊接电流恒值控制的控制算法,以从CPU完成了闪光焊的恒流控制和焊接过程控制,以主CPU高速采集(采样频率400kHz)焊接电流、焊接电压、动立柱位移量、油压等参数,计算有关质量参数(焊接各阶段焊接电流、短路时间、闪光量等),初步建立了适合钢轨闪光焊的质量判断准则,完成了钢轨闪光焊接头的质量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信息 采集 控制 钢轨闪光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轮表面强化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26
7
作者 田亚媛 瞿皎 +1 位作者 秦亮 崔国栋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211-215,共5页
在传统的齿轮表面强化技术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新兴的齿轮表面强化技术和齿轮表面复合强化技术,详细介绍了目前广泛使用的新型齿轮表面强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分析了国内外齿轮表面复合强化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展望了未来齿轮... 在传统的齿轮表面强化技术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新兴的齿轮表面强化技术和齿轮表面复合强化技术,详细介绍了目前广泛使用的新型齿轮表面强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分析了国内外齿轮表面复合强化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展望了未来齿轮表面强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 表面强化技术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和沉积技术制备TiN薄膜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冷永祥 孙鸿 +3 位作者 徐禄祥 裘叶军 陈俊英 黄楠 《真空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5-298,225,共5页
利用多功能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设备 ,采用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和沉积技术在Ti合金表面制备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TiN薄膜。研究了真空室中氮气存在状态及氮气压力对薄膜性能的影响 :当氮以中性气体存在于真空室中 ,薄膜的生长主要受热... 利用多功能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设备 ,采用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和沉积技术在Ti合金表面制备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TiN薄膜。研究了真空室中氮气存在状态及氮气压力对薄膜性能的影响 :当氮以中性气体存在于真空室中 ,薄膜的生长主要受热力学因素控制 ,沿着低自由能的密排面 (低指数面 )TiN(1 1 1 )择优生长 ;当氮以等离子体状态存在于真空室中 ,薄膜沿着高指数面TiN(2 2 0 )择优生长 ,具有高硬度、耐磨性好的优点 ,并且随着N分压的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钛 等离子浸没离子注入和沉积硬度 耐磨性 成分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弧源沉积类金刚石薄膜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冷永祥 黄楠 +3 位作者 孙鸿 陈俊英 万国江 王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9-230,共2页
采用真空孤源沉积技术在钛舍金及Si(100)表面合成DlLC薄膜,通入不同的氩气,控制DLC薄膜中的SP3/SP2比值。研究表明,薄膜硬度可达96GPa,随着氩气流量的增加,薄膜的硬度先增加,后有明显降低。随着氩气流量的增加,类金刚石薄膜中,SP2键增加... 采用真空孤源沉积技术在钛舍金及Si(100)表面合成DlLC薄膜,通入不同的氩气,控制DLC薄膜中的SP3/SP2比值。研究表明,薄膜硬度可达96GPa,随着氩气流量的增加,薄膜的硬度先增加,后有明显降低。随着氩气流量的增加,类金刚石薄膜中,SP2键增加,SP3键减少,而血液相容性明显提高。DLC薄膜具有优异的耐磨性,摩擦系数低,与钛合金基体结合牢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弧源沉积 类金刚石薄膜 血液相容性 纳米硬度 耐磨性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浸没离子注入沉积纳米TiN薄膜的机械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万国江 黄楠 +2 位作者 冷永祥 杨萍 陈俊英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04-910,共7页
采用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沉积(PⅢ-D)在不锈钢基底上合成TiN薄膜。对沉积TiN薄膜后的不锈钢试样进行拉伸变形实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位观察表明在较大塑性变形量下氮化钛薄膜没有剥落和裂纹出现。采用划痕法测得薄膜与基体间有较... 采用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沉积(PⅢ-D)在不锈钢基底上合成TiN薄膜。对沉积TiN薄膜后的不锈钢试样进行拉伸变形实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位观察表明在较大塑性变形量下氮化钛薄膜没有剥落和裂纹出现。采用划痕法测得薄膜与基体间有较强的结合力。薄膜的纳米压痕测试显示出很高的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值。通过对合成TiN薄膜的TEM结构测试、AFM表面观察、AES成分结果分析,认为该合成薄膜的纳米级晶粒尺寸、致密的表面质量以及成分沿深度的分布是其具有优异的抗塑性变形性能以及高的结合强度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薄膜 机械性能 TIN 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基羟基磷灰石涂层的界面结构及梯度设计 被引量:11
11
作者 徐益 秦传江 +1 位作者 赵柏森 黄楠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8-61,共4页
 羟基磷灰石是最有发展前途的生物硬组织替代材料之一,临床上采用在钛合金上涂覆HA生物活性涂层,涂基结合及涂基界面的整合是决定HA涂层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评述了钛基羟基磷灰石涂层的界面微观结构,指出界面上存在纳米氧化物薄...  羟基磷灰石是最有发展前途的生物硬组织替代材料之一,临床上采用在钛合金上涂覆HA生物活性涂层,涂基结合及涂基界面的整合是决定HA涂层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评述了钛基羟基磷灰石涂层的界面微观结构,指出界面上存在纳米氧化物薄膜是提高涂层结合强度的关键,并结合纳米多层薄膜和功能梯度膜的优点,提出改善涂基结合强度,发挥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涂层的三明治式的梯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生物陶瓷涂层 氧化钛 界面结构 梯度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铝镁搅拌摩擦焊焊缝成形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12
作者 李达 孙明辉 崔占全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7-100,118,共4页
工艺参数对铝镁异种材料搅拌摩擦焊接头质量有着重要影响,研究了焊接速度,搅拌头旋转频率,材料放置位置,搅拌头正反转及偏移等工艺参数对7075铝合金与AZ31B热挤压态镁合金异种材料搅拌摩擦焊对接接头成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搅拌针... 工艺参数对铝镁异种材料搅拌摩擦焊接头质量有着重要影响,研究了焊接速度,搅拌头旋转频率,材料放置位置,搅拌头正反转及偏移等工艺参数对7075铝合金与AZ31B热挤压态镁合金异种材料搅拌摩擦焊对接接头成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搅拌针旋转频率为13 r/s,焊接速度为30 mm/min下可获得较好的焊缝成形质量;另外,要获得表面无缺陷的光滑焊缝,在进行7075Al-AZ31BMg搅拌摩擦焊时,7075铝合金应放在后退侧、搅拌头在焊接时应有所偏移,同时搅拌头应采取正转以防止飞边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铝合金 镁合金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火灾高温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阎慧群 雷兵 +1 位作者 王清远 戴光泽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4-78,共5页
隧道火灾的高温作用对混凝土的性能有很大影响。基于ISO834标准,对不同高温(100℃~700℃)后的20个混凝土立方体试件进行了抗压强度试验,拟合了高温作用后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温度及静置时间之间的耦合关系公式,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隧道火灾的高温作用对混凝土的性能有很大影响。基于ISO834标准,对不同高温(100℃~700℃)后的20个混凝土立方体试件进行了抗压强度试验,拟合了高温作用后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温度及静置时间之间的耦合关系公式,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试验后的混凝土试件的内部组织进行了微观分析,获得了混凝土抗压强度随温度升高而逐渐下降的等试验结论。其试验结果可为分析和研究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不同冷却方式、不同静置时间作用下的材性变化情况提供一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火灾 升温曲线 混凝土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N01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闫少华 朱宗涛 +1 位作者 聂媛 陈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39,43,共4页
以4 mm厚7N01铝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激光功率、MIG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等焊接工艺参数,研究了其激光-MIG复合焊接工艺,并对不同工艺下接头的抗拉强度及显微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激光-MIG复合焊能够非常高效地焊接7N01铝合金,在... 以4 mm厚7N01铝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激光功率、MIG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等焊接工艺参数,研究了其激光-MIG复合焊接工艺,并对不同工艺下接头的抗拉强度及显微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激光-MIG复合焊能够非常高效地焊接7N01铝合金,在最优工艺下接头的抗拉强度为256.94 MPa,达到母材抗拉强度的59.75%;通过降低激光功率提高MIG焊接电流,可以有效地改善接头的气孔缺陷,提高接头力学性能;接头的组织为典型的激冷结晶组织,主要为树枝晶和等轴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N01铝合金 激光-MIG复合焊接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支架内再狭窄的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5
作者 潘长江 唐家驹 +1 位作者 王进 黄楠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4期314-317,共4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引起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全世界每年经历PTCA术的患者大约有70%的人需要植入支架,但是支架内再狭窄却高达20%~30%,支架内再狭窄依然是血管支架植入的主要问题。本文综述了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主要病理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引起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全世界每年经历PTCA术的患者大约有70%的人需要植入支架,但是支架内再狭窄却高达20%~30%,支架内再狭窄依然是血管支架植入的主要问题。本文综述了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主要病理过程,基于支架内再狭窄的具体的病理过程,大量的药物被用于治疗支架内再狭窄。本文也综述了药物涂层支架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支架 机理 支架内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表面固定特异性识别内皮祖细胞的多肽适配子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卓玥 李全利 +4 位作者 赵元聪 陈佳龙 游天雪 熊开琴 黄楠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0-104,共5页
在钛表面固定可与循环血液中的内皮祖细胞(EPC)特异性结合的多肽适配子,构建内皮祖细胞的特异性识别表面,用于心血管材料的表面改性.首先,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可与EPC特异性结合的多肽适配子,其序列为TPSLEQRTVYAK,并在羧基端进行生物素... 在钛表面固定可与循环血液中的内皮祖细胞(EPC)特异性结合的多肽适配子,构建内皮祖细胞的特异性识别表面,用于心血管材料的表面改性.首先,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可与EPC特异性结合的多肽适配子,其序列为TPSLEQRTVYAK,并在羧基端进行生物素修饰;然后,采用磷酸处理钛表面,在钛表面获得化学键合的羟基,该羟基化表面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反应,在钛表面获得游离的氨基,进一步通过碳二亚胺(EDC)介导,在钛表面接枝上生物素;最后,通过生物素-亲和素识别体系,实现EPC特异性多肽适配子在钛表面的固定.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漫反射红外光谱(DR-FTIR)和免疫荧光分析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本研究为多肽适配子在材料表面的固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为进一步的生物医学应用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适配子 内皮祖细胞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过镀层对类金刚石薄膜的膜基结合力以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石志锋 黄楠 +1 位作者 孙鸿 朱生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40-1343,共4页
采用双孤磁过滤真空弧源,在钴铬合金基体上成功地沉积了Ti/DLC多层膜,其钛过渡层利用不同的负偏压来制备。利用纳米划痕法来评价薄膜的膜基结合力,类金刚石薄膜的摩擦性能在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测试。划痕法的结果均表明,增加钛的... 采用双孤磁过滤真空弧源,在钴铬合金基体上成功地沉积了Ti/DLC多层膜,其钛过渡层利用不同的负偏压来制备。利用纳米划痕法来评价薄膜的膜基结合力,类金刚石薄膜的摩擦性能在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测试。划痕法的结果均表明,增加钛的过饺屡后薄膜的结合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纳米划痕法测试膜基结合力表明其临界载荷可达到740mN,摩擦磨损实验可以看出镀膜后的样品的摩擦系数均在0.1左右,DLC薄膜可极大地改善钴铬合金的摩擦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层 膜基结合力 摩擦学性能 临界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位机械瓣膜置入术后早期低分子肝素抗凝疗效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德闽 申翼 +4 位作者 王常田 任斌辉 牛冬梅 景华 黄楠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8期802-805,共4页
目的:观察二尖瓣位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早期低分子肝素(LMWH)和普通肝素(UFH)桥接抗凝的效果.方法:16只小型猪心肺转流术下行二尖瓣位机械瓣膜置换术,术后按桥接抗凝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LMWH组和UFH组,每组8只.结果:两组小型猪无手... 目的:观察二尖瓣位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早期低分子肝素(LMWH)和普通肝素(UFH)桥接抗凝的效果.方法:16只小型猪心肺转流术下行二尖瓣位机械瓣膜置换术,术后按桥接抗凝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LMWH组和UFH组,每组8只.结果:两组小型猪无手术死亡,UFH组和LMWH组的桥接抗凝时间分别为(9.75±2.19)d和(8.88±1.96)d,P=0.414.桥接抗凝第2d时,UFH组仅1只小型猪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达到有效抗凝水平(对照值的1.5~2.5倍),而LMWH组7只小型猪抗Xα因子达到有效抗凝水平(0.5~1.0u/ml).终止桥接抗凝前,UFH组2只小型猪APTT保持在有效抗凝水平,LMWH组7只抗Χa因子保持有效抗凝水平.UFH组和LMWH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73.0±52.0)d 和(102.5±38.1)d,P=0.217.UFH组2只小型猪分别于术后9d和18d死于心包填塞及瓣周血栓致瓣膜失功;另有3只分别因脑肾梗死、败血症和肺部感染于术后31、56和84d死亡,其余3只存活时间超过90d.LMWH组3只小型猪分别于术后54、82和85d因肺部感染和心力衰竭死亡,其余5只存活时间超过90d.结论:LMWH用于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早期桥接抗凝治疗,具有安全及使用方便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猪 人造心脏瓣膜 抗凝 肝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纳米WC-17Co涂层高温磨损性能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辉 苟国庆 +1 位作者 刘艳 涂铭旌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3-56,60,共5页
磨损是材料失效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纳米WC-Co涂层技术可望成为解决重大装备关键零部件耐磨的关键技术。文中用等离子喷涂的方法制备了纳米WC-17Co涂层以及超细WC-17Co涂层,研究了涂层的高温磨损性能及失效机理。结果表明,WC-17Co纳米... 磨损是材料失效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纳米WC-Co涂层技术可望成为解决重大装备关键零部件耐磨的关键技术。文中用等离子喷涂的方法制备了纳米WC-17Co涂层以及超细WC-17Co涂层,研究了涂层的高温磨损性能及失效机理。结果表明,WC-17Co纳米涂层与同成分的超细涂层相比具有较高的耐高温磨损性能。纳米涂层与超细涂层高温磨损失效机理不同,WC-17Co纳米涂层的高温磨损失效机理以磨粒磨损为主,伴随着黏着磨损,超细涂层的高温磨损失效机理以低延性开裂和黏着磨损为主,伴随有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涂层 WC-17Co 高温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成形高钒高速钢环坯制备技术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轶 葛昌纯 +1 位作者 魏宽 郭志家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27,共6页
采用喷射成形技术制备高钒高速钢环坯,阐述了喷射成形制备过程方法及工艺参数,制备得到的沉积坯收得率为83.5%。对比观察沉积坯不同位置组织及碳化物形貌,发现:组织均匀细小,碳化物颗粒细小、形状较为规则、分布均匀,合金元素无宏观偏析... 采用喷射成形技术制备高钒高速钢环坯,阐述了喷射成形制备过程方法及工艺参数,制备得到的沉积坯收得率为83.5%。对比观察沉积坯不同位置组织及碳化物形貌,发现:组织均匀细小,碳化物颗粒细小、形状较为规则、分布均匀,合金元素无宏观偏析;孔隙及缺陷主要位于沉积坯与基体的结合界面附近,产生于喷射沉积未完全稳定的试验初期。对热处理后的沉积坯试样进行硬度测试,喷射成形高钒钢淬火硬度为63HRC,高于粉末冶金高钒钢;经过3次回火,硬度逐渐下降,未出现二次硬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钒高速钢 喷射成形 碳化物 孔隙度 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