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跨度铁路悬索桥时变变形对高速列车行车平稳性影响
1
作者 李小珍 宁波涛 +3 位作者 王铭 程益凡 贺浩楠 朱运河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88,共9页
大跨度柔性体系悬索桥在温度荷载、列车荷载等时变荷载作用下将产生明显的竖向变形。为研究大跨度铁路悬索桥时变变形对高速列车行车平稳性的影响,以某主跨1092 m的大跨度铁路悬索桥为研究对象,基于车-线-桥耦合振动分析理论,从时域和频... 大跨度柔性体系悬索桥在温度荷载、列车荷载等时变荷载作用下将产生明显的竖向变形。为研究大跨度铁路悬索桥时变变形对高速列车行车平稳性的影响,以某主跨1092 m的大跨度铁路悬索桥为研究对象,基于车-线-桥耦合振动分析理论,从时域和频域2个角度开展大跨度铁路悬索桥时变变形影响下桥上轨道静、动态几何形位及其对行车平稳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桥梁时变变形对轨道静态与动态几何形位的影响差异主要体现在高低不平顺幅值及最大幅值发生位置,且频域影响范围主要体现在波长110 m以上;120和200 m 2种截止波长下桥上轨道高低不平顺对车体竖向加速度影响差异仅为3%;大跨度铁路悬索桥桥上轨道动态高低不平顺管理截止波长为120 m,建议基于列车行车平稳性,分别制定轨道高低不平顺运维标准及120 m波长以上桥梁变形的刚度控制标准,控制大跨度铁路悬索桥时变变形下的轨道几何形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铁路悬索桥 桥梁时变变形 轨道几何形位 列车行车平稳性 截止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架桥上新型近轨式声屏障脉动风压特性数值研究
2
作者 胡锐 鲍玉龙 +2 位作者 李永乐 吴明睿 谭秋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87-296,共10页
中央近轨式声屏障作为一种新型的声屏障结构形式,距离线路较近易受到扰动强烈的气流作用,可能导致结构更易产生振动破坏或疲劳失效。以某城市铁路高架桥上近轨式声屏障为工程背景,建立了市域D型列车通过声屏障-桥梁系统的计算流体力学... 中央近轨式声屏障作为一种新型的声屏障结构形式,距离线路较近易受到扰动强烈的气流作用,可能导致结构更易产生振动破坏或疲劳失效。以某城市铁路高架桥上近轨式声屏障为工程背景,建立了市域D型列车通过声屏障-桥梁系统的计算流体力学数值分析模型。在验证数值模型无关性基础上,考查了声屏障在竖向和纵向的脉动风压分布特性,分析了列车车速、列车中心至声屏障间距和声屏障高度等参数对脉动风压的影响,给出了包含多参数变量的声屏障脉动风压峰值预测公式。结果表明:声屏障主要受到列车头波、尾波效应作用,风压时程曲线中头波负压峰值绝对值最大,随着测点高度的增加,声屏障头波负压峰值绝对值逐渐增大;不同参数对脉动风压峰值均具有显著性影响,头波负压峰值与列车车速平方成正比,与列车中心至声屏障间距平方呈负相关性,与声屏障高度的1.1次方成正比;对多参数改变时脉动风压峰值进行预测,预测值与仿真值之间具有较高的拟合度,表明预测公式具有可靠精度,可为新型的中央近轨式声屏障结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架桥梁 近轨式声屏障 脉动风压 数值模拟 风压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鼎 赵明明 +2 位作者 刘德荣 乔俊飞 宋世杰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70-1190,共21页
最优控制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产生了一类以执行−评判设计为主要思想的自适应动态规划(ADP)方法.通过集成动态规划理论、强化学习机制、神经网络技术、函数优化算法,ADP在求解大规模复杂非线性系统的决策和调控问题上取得重要进展.然而... 最优控制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产生了一类以执行−评判设计为主要思想的自适应动态规划(ADP)方法.通过集成动态规划理论、强化学习机制、神经网络技术、函数优化算法,ADP在求解大规模复杂非线性系统的决策和调控问题上取得重要进展.然而,实际系统的未知参数和不确定扰动经常导致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对最优控制器的设计提出挑战.近年来,具有强大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的数据驱动ADP方法受到广泛关注,它能够在不依赖动态模型的情况下,仅利用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为复杂非线性系统设计出稳定、安全、可靠的最优控制器,符合智能自动化的发展潮流.通过对数据驱动ADP方法的算法实现、理论特性、相关应用等方面进行梳理,着重介绍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包括在线Q学习、值迭代Q学习、策略迭代Q学习、加速Q学习、迁移Q学习、跟踪Q学习、安全Q学习和博弈Q学习,并涵盖数据学习范式、稳定性、收敛性以及最优性的分析.此外,为提高学习效率和控制性能,设计了一些改进的评判机制和效用函数.最后,以污水处理过程为背景,总结数据驱动ADP方法在实际工业系统中的应用效果和存在问题,并展望一些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评判控制 自适应动态规划 数据驱动设计 在线Q学习 迭代Q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理论和条件协同模拟的海上风电场土体参数空间变异性表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加宝 张泽超 +5 位作者 张璐璐 曹子君 王宇 张一凡 张德 陈杨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44-1654,共11页
海上风电场土体参数的空间变异性表征对海上风电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多源土体参数融合可降低表征结果的不确定性。然而,现有方法无法利用非同位多源土体参数数据,且不考虑统计不确定性对空间变异性表征的影响。为此,提出了基于贝叶斯理论... 海上风电场土体参数的空间变异性表征对海上风电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多源土体参数融合可降低表征结果的不确定性。然而,现有方法无法利用非同位多源土体参数数据,且不考虑统计不确定性对空间变异性表征的影响。为此,提出了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条件协同模拟方法,该方法根据非同位多源土体参数数据,利用贝叶斯理论估计交叉变异函数,再利用条件协同模拟方法生成大量土体参数空间分布的模拟样本,表征参数空间变异性,表征过程中合理地考虑模型参数的统计不确定性。以某海上风电场为工程背景,利用提出的方法融合无侧限抗压强度(qu)和标准贯入试验(SPT)击数N值,表征qu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根据有限非同位的qu和N值数据,表征qu的空间变异性,合理地反映了有限数据条件下统计不确定性的影响。此外,利用强信息先验分布或者融合标准贯入数据,可以降低变异函数模型参数统计不确定性和条件协同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场 空间变异性 条件协同模拟 贝叶斯理论 多源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波斜入射水平非一致场管廊动力响应研究
5
作者 黄德龙 王惠跃 +4 位作者 岑航 宗钟凌 刘强 汤爱平 陶夏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90-203,共14页
水平非均匀场会对管廊抗震产生不利影响,并且斜入射地震波对地下结构的破坏更为严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文基于黏弹性人工边界,推导并验证了水平非一致场等效结点公式。然后,建立管廊及周围土体三维有限元模型,获得了管廊在地震作用... 水平非均匀场会对管廊抗震产生不利影响,并且斜入射地震波对地下结构的破坏更为严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文基于黏弹性人工边界,推导并验证了水平非一致场等效结点公式。然后,建立管廊及周围土体三维有限元模型,获得了管廊在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土压力增量、位移和应变响应。探究了水平非均匀场垂直剪切波(SV波)作用下不同入射角度对管廊响应的影响规律,包括加速度、土压力增量、管廊-土体相对滑移和管廊应变。研究发现:PGA(peak ground acceleration)从0.1g到0.4g,相同入射角度下,PGA为0.1g与0.4g管廊峰值加速度响应差值接近50%,说明入射角度对较大PGA敏感;最大管廊-土体相对位移与入射角度的关系不受PGA的影响;黏土区相对位移与应变围合的面积更大,总体平均耗能比砂土区大63.2%。该文的研究结果可为水平非均匀场管廊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管廊 SV波斜入射 水平非均匀场 等效地震荷载 管廊-土体相对位移 应变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BP神经网络的烟叶含水率预测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吴宏 孔泽栋 +1 位作者 王若方 马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4期219-222,241,共5页
为了实现对复烤下机烟叶含水率的准确预测,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BP神经网络的烟叶含水率预测模型。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最具表征意义的复烤烟叶含水率特征因子,获得特征矩阵。然后将特征矩阵输入BP神经网络,构建包括特征矩阵... 为了实现对复烤下机烟叶含水率的准确预测,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BP神经网络的烟叶含水率预测模型。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最具表征意义的复烤烟叶含水率特征因子,获得特征矩阵。然后将特征矩阵输入BP神经网络,构建包括特征矩阵与复烤下机烟叶含水率的预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在复烤烟叶含水率预测方面呈现出显著的预测能力,决定系数达0.92。文中方法可辅助优化烟叶复烤控制参数,提升复烤烟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含水率 主成分分析 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ourier-TOuNN的鲁棒性拓扑优化设计
7
作者 高兴军 李隆华 李颖雄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1-247,共7页
为推广拓扑优化设计方法的工程应用,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考虑结构鲁棒性以应对实际工程荷载的随机性。本文基于神经网络提出了鲁棒性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的高效方法。该方法通过优化Fourier-TOuNN神经网络的权值更新描述结构拓扑的密度变量,... 为推广拓扑优化设计方法的工程应用,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考虑结构鲁棒性以应对实际工程荷载的随机性。本文基于神经网络提出了鲁棒性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的高效方法。该方法通过优化Fourier-TOuNN神经网络的权值更新描述结构拓扑的密度变量,并引入随机荷载下结构柔顺度平均值和标准差的加权总和作为目标函数,从而定义了随机荷载下的结构鲁棒性优化问题。利用神经网络的自动反向微分功能,实现了优化过程中灵敏度的直接求解。借助Fourier-TOuNN细部尺寸可控特性,可在结构中生成细小支撑以抵抗随机荷载。数值算例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高效地获得鲁棒性稳健的优化设计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优化 鲁棒性设计 随机荷载 神经网络 傅里叶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地有限数据条件下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的概率分布的贝叶斯估计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德 张泽超 +2 位作者 张璐璐 张洁 曹子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59-1268,共10页
针对勘察数据有限或不完备条件下设计参数取值不可靠的问题,建立了包含141个场地共1679组数据的黏性土参数数据库,分别采用基于单个场地数据的特定场地贝叶斯方法(SBM)和可综合利用多场地数据的层次贝叶斯方法(HBM)对黏性土不排水抗剪... 针对勘察数据有限或不完备条件下设计参数取值不可靠的问题,建立了包含141个场地共1679组数据的黏性土参数数据库,分别采用基于单个场地数据的特定场地贝叶斯方法(SBM)和可综合利用多场地数据的层次贝叶斯方法(HBM)对黏性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的概率分布进行参数估计。结果表明,与SBM方法相比,在场地仅有少量实测数据的情况下HBM方法能有效降低参数估计的不确定性,且受数据量影响小。采用留一交叉验证法(LOO-CV),结合点预测密度的对数值(lppd)比较了上述两种方法的准确度,结果表明HBM方法的lppdloo-cv指标更大,整体预测准确度更高。因此,HBM方法比SBM方法更适用于场地有限数据情况下不排水抗剪强度概率分布的参数估计,且HBM方法得到的后验统计值还可用于新场地的参数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贝叶斯方法 多元正态分布 参数估计 交叉验证 不排水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RNN元启发式的RRT冗余机械臂路径规划
9
作者 胡江瑜 马珺杰 +1 位作者 李展 黄德青 《现代制造工程》 2025年第9期41-52,共12页
为满足铁路接触网腕臂智能检修作业中机械臂自动导航需求,提出一种综合解决路径规划和障碍物避让问题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将双重目标转化为单一的约束优化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标准快速搜索随机树(Rapidly exploring Random Tree,RRT)算... 为满足铁路接触网腕臂智能检修作业中机械臂自动导航需求,提出一种综合解决路径规划和障碍物避让问题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将双重目标转化为单一的约束优化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标准快速搜索随机树(Rapidly exploring Random Tree,RRT)算法进行改进,引入地图复杂程度评估策略和高斯混合分布采样策略,以约束随机采样点的生成方向。通过加入角度约束策略和临近障碍物的变步长机制,确保随机树始终向目标点方向生长,从而规划出渐进最优的路径。此外,设计一种基于甲虫嗅觉探测的递归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based on Beetle Olfactory Detection,RNNBOD)算法,配置最优关节角度,驱动冗余机械臂末端执行器沿规划的参考路径移动,从而降低其计算成本。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有效提升了标准RRT算法的搜索效率、节点利用率和路径质量,还成功解决了冗余机械臂在运行过程中的跟踪控制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网检修 路径规划 避障 递归神经网络算法 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蠕变及水力耦合效应的高面板坝系统可靠度
10
作者 杨鸽 何展国 +4 位作者 甘龙厚 彭铭 孙蕊 曹子君 王永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8期1218-1228,共11页
提出考虑堆石蠕变以及水力耦合效应的高面板坝系统可靠度分析方法。为获得面板坝多失效模式下的联合失效概率,采用全概率公式将面板坝系统失效概率表达为面板失效概率和面板失效后坝体渗透破坏条件概率的乘积。分别采用Duncan-chang E-... 提出考虑堆石蠕变以及水力耦合效应的高面板坝系统可靠度分析方法。为获得面板坝多失效模式下的联合失效概率,采用全概率公式将面板坝系统失效概率表达为面板失效概率和面板失效后坝体渗透破坏条件概率的乘积。分别采用Duncan-chang E-B模型、Biot固结理论和改进的Merchant模型计算坝体的瞬时变形、固结变形和长期蠕变;考虑参数的不确定性以及堆石蠕变和库水位升降的时间效应,计算高面板坝的系统可靠度。将该方法应用于233 m高的水布垭面板堆石坝,结果表明固结变形在施工和初期蓄水阶段已完成,大坝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变形主要为蠕变变形;初期蓄水过程中,面板失效概率与面板失效后的坝体渗透破坏概率急剧增大,导致面板坝系统可靠度大幅度减小;运行过程中,蠕变变形增加引起面板和大坝系统可靠度缓慢下降,随着蠕变变形逐渐收敛,面板坝系统可靠度在缓慢下降后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堆石坝 堆石蠕变 水力耦合 数值模拟 系统可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