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轮轨摩擦自激振动有限元模型的模型优化研究
1
作者 张峻才 陈光雄 +3 位作者 常勇 唐宇 刘崧楠 华浩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0,共6页
目前在进行轮轨间摩擦自激振动分析时,大多选择用轮对-直线轨道摩擦自激振动有限元模型来模拟车辆在曲线上的运行状态,而基于轮对-曲线轨道摩擦自激振动有限元模型的仿真计算较少。基于轮轨间摩擦自激振动导致钢轨波磨的理论,研究了频... 目前在进行轮轨间摩擦自激振动分析时,大多选择用轮对-直线轨道摩擦自激振动有限元模型来模拟车辆在曲线上的运行状态,而基于轮对-曲线轨道摩擦自激振动有限元模型的仿真计算较少。基于轮轨间摩擦自激振动导致钢轨波磨的理论,研究了频繁出现在地铁小半径曲线轨道上的波磨现象。使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别建立轮对-直线轨道与轮对-曲线轨道摩擦自激振动有限元模型,采用复特征值分析法对比2种模型所预测的不稳定振动频率,并研究轨下垫板弹性模量和轮轨摩擦因数对钢轨波磨的影响。结果发现,轮对-曲线轨道模型更容易反映出轮轨接触时所产生的不稳定振动,且在低频方面有更好的表现结果;增大轮轨摩擦因数和轨下垫板弹性模量会导致等效阻尼比绝对值增大,导致钢轨波磨更容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波磨 自激振动 曲线轨道 等效阻尼比 振动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液压柱塞泵滑靴镀银层摩擦磨损机理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管博文 龚适 +4 位作者 张峰 孙同明 刘晓红 左骏红 蔡振兵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23-1333,共11页
由于液压柱塞泵柱塞长期在高压、高速和高载的极端工况下运动,界面发生的摩擦磨损导致其滑靴端面出现镀银层剥落和网纹腐蚀等损伤现象,严重影响了装备服役安全.利用超景深显微镜、维氏硬度计、SEM(扫描电镜)和EDS(能量色散X射线谱仪)对... 由于液压柱塞泵柱塞长期在高压、高速和高载的极端工况下运动,界面发生的摩擦磨损导致其滑靴端面出现镀银层剥落和网纹腐蚀等损伤现象,严重影响了装备服役安全.利用超景深显微镜、维氏硬度计、SEM(扫描电镜)和EDS(能量色散X射线谱仪)对服役后的滑靴端面进行表征,并探究滑靴锡青铜表面网纹形成及镀银层剥落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滑靴锡铸造青铜表面存在的孔隙和组织偏析等缺陷会导致镀银层结合强度下降,在实际工况下发生严重的摩擦磨损导致镀银层发生剥落,剥落的银屑颗粒在磨损过程中进一步导致镀银层磨损加剧.对滑靴表面黑色网纹的产生机理进行了分析,发现基体铸造锡青铜逆偏析纹路在退镀银过程中,受到酸性溶液腐蚀形成Cu-Sn-O化合物,导致界面出现类似金相晶界纹路的黑色网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塞滑靴 镀银层 摩擦磨损 表面网纹 损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销/盘试验机的摩擦噪声试验与仿真研究
3
作者 赵鹏鹏 陈光雄 +3 位作者 董丙杰 冯晓航 曾子毅 何泉鑫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167,共6页
为了研究摩擦噪声的产生机制和影响因素,利用销/盘试验机对以转子式压缩机曲轴-法兰材料制成的销/盘试样进行摩擦噪声试验研究;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销/盘试验机有限元模型,利用复特征值分析方法预测该系统摩擦噪声的主频,并与试... 为了研究摩擦噪声的产生机制和影响因素,利用销/盘试验机对以转子式压缩机曲轴-法兰材料制成的销/盘试样进行摩擦噪声试验研究;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销/盘试验机有限元模型,利用复特征值分析方法预测该系统摩擦噪声的主频,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讨论相关参数对系统的稳定性和摩擦噪声的影响。结果表明:销与盘法向和横向振动的耦合是引起系统自激振动和摩擦噪声的重要因素;当系统摩擦界面处的摩擦因数大于系统临界摩擦因数时,系统开始出现不稳定振动,且摩擦因数越大,系统越不稳定,越易出现摩擦噪声;法向载荷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不大;选择具有合适弹性模量的摩擦副材料可以抑制摩擦噪声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噪声 复特征值方法 摩擦自激振动 销/盘试验机 转子式压缩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轨道集电系统摩擦自激振动研究
4
作者 唐宇 陈光雄 +4 位作者 冯晓航 常勇 张峻才 华浩 刘崧楠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21,共7页
为了研究弹性轨道集电系统的振动特性,在实测靴轨系统振动加速度和噪声声压的基础上,建立集电靴-接触轨系统的有限元模型,采用复特征值分析法研究靴轨间接触摩擦因数、碳滑板磨耗量、靴轨接触位置以及升弓力大小对系统发生摩擦自激振动... 为了研究弹性轨道集电系统的振动特性,在实测靴轨系统振动加速度和噪声声压的基础上,建立集电靴-接触轨系统的有限元模型,采用复特征值分析法研究靴轨间接触摩擦因数、碳滑板磨耗量、靴轨接触位置以及升弓力大小对系统发生摩擦自激振动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靴轨系统振动加速度和噪声声压的优势频率分别为1450.2和1458.1 Hz;当摩擦因数大于或等于0.21时,系统将产生不稳定振动,且摩擦因数越大靴轨系统越容易产生不稳定振动;靴轨系统的不稳定振动趋势随浸金属碳滑板磨耗的增加而增大;当集电靴位于接触轨的膨胀接头位置时摩擦自激振动更易发生;不同升弓力时靴轨系统总会在1459.6 Hz左右发生摩擦自激振动。当摩擦因数小于0.21且集电靴的升弓力为630 N左右时,可有效抑制靴轨系统的摩擦自激振动,进而提升受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电靴 接触轨 摩擦自激振动 复特征值分析 浸金属碳滑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4169镍基高温合金的飞秒激光制孔性能研究
5
作者 陈泰黎 牛凡 +6 位作者 徐良辉 陈新悦 侯枭伟 孙奖 司艳 方修洋 蔡振兵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4-170,共7页
为了提升飞秒激光加工镍基高温合金材料的制孔质量,优化制孔激光加工参数,进行了制孔试验。采用飞秒激光加工试验平台,在不同的加工工艺参数(单层进给量、激光功率)下,设置不同的参数水平,对厚度为1 mm的镍基高温合金板进行小孔加工,同... 为了提升飞秒激光加工镍基高温合金材料的制孔质量,优化制孔激光加工参数,进行了制孔试验。采用飞秒激光加工试验平台,在不同的加工工艺参数(单层进给量、激光功率)下,设置不同的参数水平,对厚度为1 mm的镍基高温合金板进行小孔加工,同时对采用电火花工艺与飞秒激光加工的小孔截面形貌进行对比。结果发现,采用的激光加工功率和单层进给量增大时,加工穿透层数随之减小。入口孔径和出口孔径的尺寸都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单层进给量的增大而减小,孔锥度随着激光功率和单层进给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在单层进给量为15μm时,小孔整体锥度较小,最小锥度达2.3°。孔出口区域的粗糙度普遍大于入口处的粗糙度,且出口区域会形成周期性柱状结构。电火花小孔加工的小孔内壁产生了严重的重铸层和不规则的微裂纹等内部缺陷,而飞秒激光加工的内壁未见重熔层、晶间腐蚀、以及热影响区和裂纹等缺陷,形成了纳米条纹结构的内壁形貌,加工质量较好。在固定光斑形状和波长等参数条件下,激光功率为14 W、单层进给量为15μm时,可获得1 mm厚镍基高温合金板的最优制孔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飞秒激光加工 电火花加工 气膜孔 表面质量 激光打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燃料包壳同格架栅元拉棒磨损行为研究
6
作者 耿少寅 李思功 +4 位作者 廖业宏 张泽伍 薛佳祥 黄恒 蔡振兵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3,共8页
使用ETM104B型电子力学试验机对Zr-1Nb合金包壳、Cr涂层Zr-1Nb合金包壳同燃料格架进行拉棒试验,模拟燃料棒组件组装拉棒过程中包壳管的磨损行为及损伤机制。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白光干涉仪等对磨损表面的光学形貌、微观显... 使用ETM104B型电子力学试验机对Zr-1Nb合金包壳、Cr涂层Zr-1Nb合金包壳同燃料格架进行拉棒试验,模拟燃料棒组件组装拉棒过程中包壳管的磨损行为及损伤机制。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白光干涉仪等对磨损表面的光学形貌、微观显微形貌、元素分布等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2种包壳管在同格架上的刚凸和弹簧对磨后,均是当对磨副为弹簧时磨损更为严重,并且Cr涂层包壳表现出了更好的耐磨损性能,其表面磨痕的宽度及深度均小于Zr-1Nb合金包壳。对于Zr-1Nb合金包壳,当对磨副为刚凸时磨痕上存在沟壑和层状磨屑,磨损机制为黏着磨损及磨粒磨损;当对磨副为弹簧时磨痕上存在明显的沟壑并有少量的剥落现象,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对于Cr涂层包壳,在2种对磨副下磨损机制均为磨粒磨损,并且当对磨副为刚凸时Cr涂层包壳表面几乎未发生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1Nb合金 Cr涂层 燃料格架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辅助金属涂层制备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慧鹏 沙树润 +3 位作者 郭伟玲 周龙龙 邢志国 王海斗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16,共16页
涂层的使役性能在大型机械及精密零部件中的要求日益严苛,在涂层制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孔隙等缺陷。磁场能够抑制涂层制备过程中缺陷的生成,并改善涂层内部的微观组织结构,从而延长其使役寿命。采用磁场辅助制备金属涂层具有重要... 涂层的使役性能在大型机械及精密零部件中的要求日益严苛,在涂层制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孔隙等缺陷。磁场能够抑制涂层制备过程中缺陷的生成,并改善涂层内部的微观组织结构,从而延长其使役寿命。采用磁场辅助制备金属涂层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目前仍缺乏系统性综述。首先,综述了磁场辅助激光熔覆、热喷涂、电沉积等3种涂层制备技术对成形涂层缺陷的影响。由于涂层的成形方式不同,因此磁场能够通过不同作用机理减少涂层缺陷的生成。其次,阐述了磁场类型、方向、强度等磁场参数的变化对涂层微观结构的改善情况。磁场参数的变化会改变磁场力的大小、方向及磁场的作用时间,在金属涂层的缺陷减少的同时,涂层中晶粒尺寸得到不同程度的细化。最后,总结了磁场对涂层的力学性能和使役性能的提升效果,并展望了未来磁场在涂层强化领域的发展方向。磁场能够提高涂层的平均显微硬度和结合强度等力学性能,同时减小磨损和腐蚀电流密度,从而提升涂层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使役性能。概括了磁场辅助制备金属涂层的研究现状,有助于深入理解磁场对金属涂层成形的影响机制,为后续磁场强化涂层性能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依据,从而推动磁场技术在其他工业制备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金属工艺 涂层制备 微观结构 涂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牙及几种牙科修复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比较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黎红 周仲荣 +1 位作者 张杰 陈光雄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2-175,共4页
在改进的微动摩擦磨损试验台上 ,模拟人体牙齿摩擦副 ,考察了天然牙以及牙科用高分子、金属和陶瓷修复材料与 GCr15钢对摩的摩擦磨损性能 .结果表明 :天然牙的摩擦学性能优良 ;拜尔牙、热固塑料、铜基合金、钛及钛合金是较为理想的牙科... 在改进的微动摩擦磨损试验台上 ,模拟人体牙齿摩擦副 ,考察了天然牙以及牙科用高分子、金属和陶瓷修复材料与 GCr15钢对摩的摩擦磨损性能 .结果表明 :天然牙的摩擦学性能优良 ;拜尔牙、热固塑料、铜基合金、钛及钛合金是较为理想的牙科修复材料 ;尤其是钛及钛合金 ,不但生物相容性优异 ,而且与天然牙摩擦学性能匹配 ,是最具有发展前景的牙科修复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牙 牙科修复材料 摩擦磨损性能 钛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钢铝复合式第三轨/受电靴载流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董霖 陈光雄 +1 位作者 朱旻昊 周仲荣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4-278,共5页
通过对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的夹具和控制部分进行改进,研制出载流摩擦磨损试验装置,并采用该装置研究了地铁钢铝复合式第三轨与受电靴摩擦副之间的载流摩擦磨损特性,采用激光三维共焦扫描显微镜和电子能谱仪等微观手段,结合电接触理论... 通过对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的夹具和控制部分进行改进,研制出载流摩擦磨损试验装置,并采用该装置研究了地铁钢铝复合式第三轨与受电靴摩擦副之间的载流摩擦磨损特性,采用激光三维共焦扫描显微镜和电子能谱仪等微观手段,结合电接触理论分析了摩擦副的载流摩擦磨损机制.结果表明:存在1个法向压应力阈值,当试验的法向压应力大于此阈值时,摩擦系数随着电流的增加而增大,此时电流增加了机械磨损;而当法向压应力小于此阈值时,摩擦系数随着电流的增加而减小,此时电弧烧蚀材料损失量较机械磨损大;钢铝复合式第三轨的主要磨损机制为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钢铝复合式第三轨授流时,在一定的列车运行速度下法向压应力阈值是最佳的工作压应力,既能保证顺利授流,又使得摩擦副材料的磨损量较小,确保行车安全,降低维护频率,节约地铁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铝复合式第三轨 受电靴 电流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皮肤摩擦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炜 郑靖 +1 位作者 屈树新 周仲荣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综述了皮肤摩擦特性的研究进展、实验方法和设备及不同因素对皮肤摩擦特性的影响 ,分析了皮肤摩擦特性在相关领域中的作用 ,并对皮肤摩擦学的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皮肤 摩擦特性 实验方法 皮肤摩擦学 生物摩擦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表面工程及其摩擦学应用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1
11
作者 徐进 朱昊 +1 位作者 周仲荣 刘家浚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0-23,共4页
综述了稀土表面工程及其摩擦学应用的研究现状,主要从稀土表面工程的进展、稀 土元素在摩擦磨损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以及稀土元素原子的扩散机制进行了讨论,并对稀土元 素在表面工程及其在摩擦学中的研究提出了作者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 稀土元素 表面工程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轮钢滚动剥离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王文健 刘启跃 周仲荣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5-479,共5页
在NENE-2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利用往复滚动试验装置研究了不同滚滑状态下车轮钢的剥离摩擦磨损特性和碳含量对车轮钢滚动剥离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滚滑状态下摩擦副之间的摩擦力不同,平面试样的表面磨痕形貌随着不同的切向摩... 在NENE-2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利用往复滚动试验装置研究了不同滚滑状态下车轮钢的剥离摩擦磨损特性和碳含量对车轮钢滚动剥离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滚滑状态下摩擦副之间的摩擦力不同,平面试样的表面磨痕形貌随着不同的切向摩擦力而明显不同,随着切向摩擦力的增大滚动磨损机制亦发生改变,剥离磨损加剧且磨损深度变大,当相对滑动量增大到一定程度后,磨损表现为明显的剥层机制;碳含量对车轮钢的滚动磨损表面磨痕形貌影响显著,碳含量低时磨痕以犁沟为主,碳含量高时剥离磨损发生的概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磨损 滚滑接触 磨损机制 碳含量 车轮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网载流摩擦耦合温度场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董霖 李传喜 +2 位作者 陈光雄 钟雯 刘小莹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2-106,共5页
基于载流摩擦学理论,应用多物理场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焦耳热和摩擦热耦合作用下受电弓滑板与接触线间的弓网载流摩擦耦合温度场有限元模型,仿真研究弓网间电流、相对运动速度和法向接触压力不同条件下弓网载流摩擦... 基于载流摩擦学理论,应用多物理场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焦耳热和摩擦热耦合作用下受电弓滑板与接触线间的弓网载流摩擦耦合温度场有限元模型,仿真研究弓网间电流、相对运动速度和法向接触压力不同条件下弓网载流摩擦耦合温度场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弓网间电流、相对运动速度一定的条件下,弓网载流摩擦耦合温度随弓网间法向接触压力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最低耦合温度所对应的弓网间最佳法向接触压力随弓网间电流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弓网间相对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减小。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给出了弓网间不同相对运动速度和电流条件下与最低耦合温度所对应的弓网间法向接触压力,为解决高速弓网载流磨损、提高弓网使用寿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网关系 摩擦耦合 耦合温度 接触压力 载流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噪声研究的现状和进展 被引量:43
14
作者 陈光雄 周仲荣 谢友柏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78-481,共4页
评述了近 2 0年来摩擦噪声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进展 .指出在摩擦噪声研究领域取得的主要进展表现在制动系统摩擦尖啸噪声的动力学分析上 ,而对摩擦表面微观结构影响的研究不多 ,许多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 .为了更好地认识摩擦噪声机理和探讨... 评述了近 2 0年来摩擦噪声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进展 .指出在摩擦噪声研究领域取得的主要进展表现在制动系统摩擦尖啸噪声的动力学分析上 ,而对摩擦表面微观结构影响的研究不多 ,许多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 .为了更好地认识摩擦噪声机理和探讨控制摩擦噪声的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噪声 振动 摩擦学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碳、浸金属碳与接触线载流摩擦磨损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丁涛 卜俊 +1 位作者 陈光雄 朱旻昊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19,共4页
在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了纯碳/不锈钢和浸金属碳/不锈钢的载流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两种摩擦副的摩擦因数、磨损率都随着速度或电流的增加而增大,但纯碳/不锈钢摩擦副材料具有更高的摩擦因数和磨损量。试验过程中,两种摩擦副... 在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了纯碳/不锈钢和浸金属碳/不锈钢的载流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两种摩擦副的摩擦因数、磨损率都随着速度或电流的增加而增大,但纯碳/不锈钢摩擦副材料具有更高的摩擦因数和磨损量。试验过程中,两种摩擦副都出现火花放电和电弧放电,且纯碳/不锈钢摩擦副放电强度更高。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两种销试样表面磨损形貌可知,纯碳/不锈钢摩擦副以电弧烧蚀和氧化磨损为主,伴随轻微的磨粒磨损;浸金属碳/不锈钢摩擦副以磨粒磨损、黏着磨损为主,伴随着电弧烧蚀和氧化磨损。比较销试样磨损前后EDX图谱可得,纯碳摩擦副材料几乎无元素转移,而浸金属碳摩擦副材料表面有明显的材料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磨损 放电强度 火花放电 电弧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系数影响摩擦噪声发生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28
16
作者 陈光雄 周仲荣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66-769,共4页
结合摩擦系数测量和磨痕表面形貌的观察 ,认为摩擦力的波动成分是引发摩擦噪声的主要机理。对于往复滑动过程 ,在摩擦系数 -往复循环次数的关系图上一般有一个驼峰状的变化。应用Suh的理论 ,说明了在摩擦系数的驼峰状上升沿靠顶部的地... 结合摩擦系数测量和磨痕表面形貌的观察 ,认为摩擦力的波动成分是引发摩擦噪声的主要机理。对于往复滑动过程 ,在摩擦系数 -往复循环次数的关系图上一般有一个驼峰状的变化。应用Suh的理论 ,说明了在摩擦系数的驼峰状上升沿靠顶部的地方既是摩擦力接近最大值 ,又是摩擦力波动最激烈的地方 ,因而在这地方很容易出现摩擦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系数 尖叫噪声 振动 往复运动 形貌 摩擦噪声 产生机理 摩擦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学白层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4
17
作者 朱旻昊 周仲荣 刘家浚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81-287,共7页
综述了摩擦学领域的白层研究现状,指出了当前白层(特别是微动白层)研究中存在的分歧和争论,分析归纳了不同摩擦磨损条件下白层的形成条件和基本特征,重点讨论了白层的形成机制。
关键词 摩擦学 白层 微动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摩擦副干滑动摩擦噪声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学文 董光能 +1 位作者 周仲荣 谢友柏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8,共4页
以销盘磨损试验机配合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和精密声级计为试验设备,研究了TiNi合金/GCr15轴承钢摩擦副干滑动摩擦噪声的特点和产生机理。结果表明由于磨损造成摩擦表面形貌恶化,使摩擦力值增大,且波动剧烈,急剧变化的摩擦力对摩擦系统不断... 以销盘磨损试验机配合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和精密声级计为试验设备,研究了TiNi合金/GCr15轴承钢摩擦副干滑动摩擦噪声的特点和产生机理。结果表明由于磨损造成摩擦表面形貌恶化,使摩擦力值增大,且波动剧烈,急剧变化的摩擦力对摩擦系统不断输入能量,引起系统产生自激振动,向环境中辐射噪声。TiNi合金的耐磨性能优于淬火45#钢,所以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TiNi合金/GCr15钢配副的滑动摩擦噪声比淬火45#钢/GCr15钢配副的低,尤其在载荷较大时,TiNi合金可以降低摩擦噪声3~5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噪声 干滑动 金属摩擦副 机理研究 TINI合金 GCr15钢 45^#钢 加速度传感器 磨损试验机 试验设备 产生机理 钢摩擦副 表面形貌 输入能量 摩擦系统 自激振动 辐射噪声 耐磨性能 试验条件 滑动摩擦 声级计 合振动 摩擦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滞摩擦尖叫噪声模型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光雄 刘启跃 +1 位作者 金学松 周仲荣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8-62,共5页
应用Olgac直接法对单自由度时滞摩擦噪声模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无摩擦尖叫噪声的稳定区域。对模型的自然频率、阻尼和接触摩擦综合系数对摩擦尖叫噪声的影响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显示,摩擦力时滞的数值对摩擦噪声的发生有重要... 应用Olgac直接法对单自由度时滞摩擦噪声模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无摩擦尖叫噪声的稳定区域。对模型的自然频率、阻尼和接触摩擦综合系数对摩擦尖叫噪声的影响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显示,摩擦力时滞的数值对摩擦噪声的发生有重要的影响。随着摩擦力时滞数值的增大,模型无摩擦噪声的稳定区和有摩擦噪声的不稳定区交替出现。模型的自然频率越高,就越容易发生摩擦噪声。模型的阻尼越小,也越容易发生摩擦噪声。模型的接触摩擦综合系数越大,也越容易发生摩擦噪声。对模型进行了非线性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法向振动引起的接触分离是摩擦振动受限的一个非线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 尖叫噪声 时滞 稳定性 直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轨材料匹配摩擦学试验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向龙 钟雯 +1 位作者 蒋文娟 刘启跃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0-23,共4页
根据赫兹接触理论,使用MMS-2A微机控制摩擦磨损试验机对3种含碳量不同的车轮材料分别与U71Mn热轧钢轨进行匹配试验,研究其磨损与接触疲劳性能并进行微观形貌分析。结果表明:车轮钢材料的耐磨性与硬度成正比;随着轮轨材料硬度比增大,磨... 根据赫兹接触理论,使用MMS-2A微机控制摩擦磨损试验机对3种含碳量不同的车轮材料分别与U71Mn热轧钢轨进行匹配试验,研究其磨损与接触疲劳性能并进行微观形貌分析。结果表明:车轮钢材料的耐磨性与硬度成正比;随着轮轨材料硬度比增大,磨损机制由黏粘着和疲劳磨损转变为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轮 滚动接触 磨损 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