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3年第一届西南地区建筑类院校教育联盟年会在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召开 被引量:1
1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81,共1页
2013年6月1日,第一届西南地区建筑类院校教育联盟年会在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召开。出席此次会议的有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彭新实,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院长赵万民、党委书记杜春兰,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沈中伟、党委书记王志杰,... 2013年6月1日,第一届西南地区建筑类院校教育联盟年会在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召开。出席此次会议的有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彭新实,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院长赵万民、党委书记杜春兰,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沈中伟、党委书记王志杰,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规划师》杂志主编雷翔,以及来自尼泊尔国家和我国西南地区二十余所高校的近100名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交通大学 建筑类院校 建筑学院 西南地区 年会 联盟 教育 党委书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二环高架快速路桥柱绿化改造探讨——以西南交通大学段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曾琳茹 《现代园艺》 2020年第7期177-178,共2页
城市高架快速路作为城市化进程的标志性道路之一,在带来便捷交通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大量钢筋混凝土组成的灰色基础设施亟需通过绿化改善其冰冷的不适感及减少环境污染。关于高架桥的桥身、桥体绿化已经有大量的研究... 城市高架快速路作为城市化进程的标志性道路之一,在带来便捷交通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大量钢筋混凝土组成的灰色基础设施亟需通过绿化改善其冰冷的不适感及减少环境污染。关于高架桥的桥身、桥体绿化已经有大量的研究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现侧重从高架快速路的桥柱绿化入手,从竖向上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针对成都市二环路高架快速路的桥柱改造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架桥柱 桥柱绿化 垂直绿化 攀援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学区景观探讨——以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教学区为例
3
作者 汪晓婷 《现代园艺》 2017年第22期72-72,共1页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区景观的需求也不断增大。但目前却存在总体质量不高,与高校教育发展不适应。因此,如何提高高校景观品质,满足在校大学生的学习交往需求十分必要。以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的教学区景观为例,分析现...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区景观的需求也不断增大。但目前却存在总体质量不高,与高校教育发展不适应。因此,如何提高高校景观品质,满足在校大学生的学习交往需求十分必要。以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的教学区景观为例,分析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学区景观 校园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交通综合体地下空间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研究概论 被引量:23
4
作者 沈中伟 袁红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7年第6期1-4,共4页
借鉴住建部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提出地下空间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并提出了基于GIS软件分析城市交通综合体地上、地下及周边区域的系统性规划设计方法;运用空间句法分析地上、地下立体空间效率,以及地下街、地下通道、地下接驳系统的空间形态... 借鉴住建部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提出地下空间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并提出了基于GIS软件分析城市交通综合体地上、地下及周边区域的系统性规划设计方法;运用空间句法分析地上、地下立体空间效率,以及地下街、地下通道、地下接驳系统的空间形态,优化设计尺度;运用绿色建筑软件分析地下空间的通风、采光、热舒适性、能耗等绿色指标,整体性构建绿色建筑设计方法及绿色标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综合体 地下空间 绿色设计 立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渝地区交通网络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分析与提升对策
5
作者 于洋 董刘洋 +3 位作者 周睿 范路平 杨静 岳辉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1-89,共9页
交通网络与新型城镇化的协同发展是成渝地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前提。文章基于对成渝地区2007年、2010年、2013年、2016年及2019年交通网络、新型城镇化发展演化特征的分析,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两者的协同发展水平,并运用空间自相关、... 交通网络与新型城镇化的协同发展是成渝地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前提。文章基于对成渝地区2007年、2010年、2013年、2016年及2019年交通网络、新型城镇化发展演化特征的分析,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两者的协同发展水平,并运用空间自相关、核密度估计、障碍度模型探究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格局和障碍因素。研究发现:①发展指数年均增长率方面,交通网络高于新型城镇化,在空间上均呈现以成都和重庆中心城区为核心的极化特征。②区域耦合协调水平由濒临失调提升至勉强协调,以成都和重庆中心城区为核心的极化特征显著。部分研究单元交通网络发展滞后,这些单元主要分布于成都平原地区和重庆大都市区。③耦合协调度在空间分布上由离散转向集聚,热点区域由以成都为主的单核分布转向以成都和环重庆中心城区为主的双核分布,冷点区域始终集中在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成渝地区整体和分片区动态演进过程各异。④障碍度方面,交通网络始终高于新型城镇化,主要障碍因素是运输能力、经济发展和组织水平。最后,文章针对成渝地区交通网络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时空格局及障碍因素,提出促进两系统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区域一体化 综合交通 耦合协调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山地城市交通特征与规划适应对策研究 被引量:30
6
作者 崔叙 赵万民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9-83,共5页
西南山地城市具有的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敏感、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等特点,不仅给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也使西南山地城市交通活动存在着与平原城市不同的特征。应基于西南山地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和道路... 西南山地城市具有的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敏感、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等特点,不仅给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也使西南山地城市交通活动存在着与平原城市不同的特征。应基于西南山地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和道路交通系统特征分析,提出西南山地城市道路交通规划适应对策,以便更好地指导该类城市的规划设计,从多方面入手对城市交通做出系统化、科学化的统筹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山地城市 交通特征 规划适应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唐璞的建筑实践探寻中国近代建筑师的设计理念 被引量:2
7
作者 吴茵 杨艳梅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3年第5期95-101,共7页
基于唐璞的建筑实践,从辩证系统观、民族性与地域性的综合观、"高技派"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技术观、基于标准化、通用化的建筑工业化理念与传统风水生态环境观五个方面对唐璞的设计原则和创新思想进行了阐释,以求探寻中国近代... 基于唐璞的建筑实践,从辩证系统观、民族性与地域性的综合观、"高技派"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技术观、基于标准化、通用化的建筑工业化理念与传统风水生态环境观五个方面对唐璞的设计原则和创新思想进行了阐释,以求探寻中国近代建筑师对时代的思考与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建筑 中国第二代建筑师 唐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总体规划到建筑设计的全程解析--以遂宁市安居区规划建设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毛刚 胡月萍 +1 位作者 龙海凡 向福忠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51,共5页
从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主城区行政中心城市设计—建筑与环境设计—实施技术指导全过程可以看出,总体规划重在建构城市宏观山水格局,控制性详细规划重在与土地性质协调,城市设计重在表达城市愿景形象,建筑设... 从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主城区行政中心城市设计—建筑与环境设计—实施技术指导全过程可以看出,总体规划重在建构城市宏观山水格局,控制性详细规划重在与土地性质协调,城市设计重在表达城市愿景形象,建筑设计必须遵循城市设计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城市设计 建筑设计 过程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我国当代交通之于建筑与城市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5
9
作者 沈中伟 《南方建筑》 2012年第2期29-31,共3页
我国经济社会越来越繁荣的同时,与城市交通相关的规划及建筑问题越来越突出。交通建筑综合体功能越来越复杂,由此带来了规划与设计新问题的产生,如何找出对策将成为以后相当一个时期的解决重点。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交通建筑 交通综合体 新型铁路客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交通景观设计研究中实践“风景园林学”的学科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中伟 《风景园林》 2011年第2期29-30,共2页
"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的设置,之于我国大规模的建设发展,正逢其时,意义重大。学科不仅在于建与学,更在其用。近年来,通过对交通景观的研究设计实践,深深体会"风景园林学"与建筑学、城乡规划学空间尺度存在差异,切入角度也大不相同,
关键词 风景园林学 交通景观 景观设计 价值 设计实践 空间尺度 建筑学 规划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与分离——以建筑学专业两个毕业设计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舒波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年第3期51-54,共4页
文脉对于建筑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文脉的不同应答将会使建筑师形成不同的设计思路与应对策略。建筑师不应该简单地、形而上地顺从所处的文化与自然环境,而应该深入研究和把握文脉,突破"形"的束缚。本文通过剖析笔者所指... 文脉对于建筑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文脉的不同应答将会使建筑师形成不同的设计思路与应对策略。建筑师不应该简单地、形而上地顺从所处的文化与自然环境,而应该深入研究和把握文脉,突破"形"的束缚。本文通过剖析笔者所指导的两个优秀毕业设计,阐述传承与分离均是对于文脉不同的响应方式,都可以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脉 传承 分离 和谐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题策划《交通工具设计理论》序言
12
作者 支锦亦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11,共2页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以及“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布局和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走出去”的步伐加快,交通工具设计正在经历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过程,将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创新性、实用性、经济性、环保性、美观性、前瞻性和竞争...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以及“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布局和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走出去”的步伐加快,交通工具设计正在经历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过程,将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创新性、实用性、经济性、环保性、美观性、前瞻性和竞争性,并融入自主品牌的设计语言。交通工具与现代人生活密不可分,不仅是时代的产物,而且由于融入了社会、经济、人文、技术等因素,在设计上呈现出了复杂性的一面。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具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图书馆入口界面设计
13
作者 邓敬 曹云 《室内设计》 2010年第2期25-28,共4页
本文从设计概念初始到施工完成,详细描述了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的建筑图书馆入口界面设计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探讨了如何在有限条件下实现动态连续形体的设计与建造。
关键词 可实施性造型策略 动态连续 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漳城际轨道交通景观环境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鲍方 邱建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25,共8页
厦漳城际轨道交通连接漳州、厦门两座核心城市及龙海、港尾、角美等多个区域发展的组团城市。通过对城际轨道交通景观环境特点及要素进行归纳分析,找到景观设计总体思路,总结出"景观定位+结构梳理+详细设计"的系统性景观设计... 厦漳城际轨道交通连接漳州、厦门两座核心城市及龙海、港尾、角美等多个区域发展的组团城市。通过对城际轨道交通景观环境特点及要素进行归纳分析,找到景观设计总体思路,总结出"景观定位+结构梳理+详细设计"的系统性景观设计方法,并以厦漳城际轨道交通景观环境设计进行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轨道交通 景观环境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现主题形象“IP”的轨道交通车辆设计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超 支锦亦 +1 位作者 秦悦 梁哲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94-203,共10页
目的旨在探索IP形象在轨道交通工具设计中的应用方式并进行设计实践。方法通过对轨道交通工具IP设计案例的分析与调研,探讨目前国内外“轨道交通工具+IP”设计的表现特征与设计方法,梳理出“轨道交通工具+IP”设计的3种模式。通过锁定... 目的旨在探索IP形象在轨道交通工具设计中的应用方式并进行设计实践。方法通过对轨道交通工具IP设计案例的分析与调研,探讨目前国内外“轨道交通工具+IP”设计的表现特征与设计方法,梳理出“轨道交通工具+IP”设计的3种模式。通过锁定设计目标,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工具外观与内室设计的构型特征,提出适合的解决方案。结果提出主题形象IP的提炼、转换、应用的过程与方法,并以都江堰有轨电车主题设计项目作为设计验证对象,创造出“青城小道”主题IP形象,并将其应用于涂装设计中。结论提出IP形象在城轨车辆中的应用方法,并应用于轨道交通工具实际项目设计,通过IP形象的打造为传统轨道交通工具制造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有效彰显城市主题文化和轨道交通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形象 轨道交通工具 涂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视角下的建筑与景观结合设计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杨青娟 向月 《南方建筑》 2018年第3期40-45,共6页
我国城市面临严峻的水资源问题,国家因此大力提倡海绵城市建设,但在建设实施中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建筑学作为重要相关专业,更应与风景园林等专业一起,在设计过程中共同致力于海绵城市建设。文章论述了建筑与海绵城市建设的紧密关... 我国城市面临严峻的水资源问题,国家因此大力提倡海绵城市建设,但在建设实施中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建筑学作为重要相关专业,更应与风景园林等专业一起,在设计过程中共同致力于海绵城市建设。文章论述了建筑与海绵城市建设的紧密关系,探讨海绵城市建设中建筑通过与景观结合,在建筑布局、建筑单体相关要素、建筑设备设计要点和策略,分析提出建筑设计相应政策、规范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新思路,基于多学科合作思想,提出可优化的建议,完善建筑学科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相关理论,促进海绵城市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本视角下轨道交通中心型站点街道活力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成都、重庆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霖 崔叙 +1 位作者 喻冰洁 梁源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95,共10页
轨道交通中心型站点吸引各类要素的快速交互,并通过触媒与溢出效应,推动人口和产业的高密度集聚,进而形成城市高能活力热点与核心发展节点。研究以成都和重庆8个轨道交通中心型站点为例,基于街道尺度的人本视角,结合百度热力图、百度街... 轨道交通中心型站点吸引各类要素的快速交互,并通过触媒与溢出效应,推动人口和产业的高密度集聚,进而形成城市高能活力热点与核心发展节点。研究以成都和重庆8个轨道交通中心型站点为例,基于街道尺度的人本视角,结合百度热力图、百度街景、POI等多源时空大数据,并建立中心型轨道交通站点街道与建成环境与活力的关联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联机制展开定量研究。研究发现:中心型轨道站域活力热点分布具有单边型、多中心型、均衡型以及外围型4种模式。功能密度、功能多样性、步行可达性、开发强度等建成环境指标与站域活力正相关,但绿视率却与站域活力负相关。重庆的站域功能多样性对活力影响的回归系数高于成都,垂直、紧凑、复合的功能混合布局模式更适宜TOD中心型站点开发。最后,根据机制模型与现状,从功能、结构、形态3个维度提出中心型站点建成环境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中心型站点 建成环境 街道活力 成都 重庆 T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9+1+1+2”建筑类专业教学联盟 2022联合毕业设计终期汇报暨设计竞赛成功举办
18
作者 陈尧东 杨青娟 +4 位作者 张樱子 祝莹 魏丹 杨钦然 黄瑞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4-157,共4页
2022年6月1日,由西南交通大学、西部“9+1+1+2”建筑类专业教学联盟(原西部九校建筑类专业教学联盟)主办的2022届联合毕业设计终期汇报暨设计竞赛以线上会议的形式圆满举办。西部“9+1+1+2”建筑类专业教学联盟是由长安大学发起,西北大... 2022年6月1日,由西南交通大学、西部“9+1+1+2”建筑类专业教学联盟(原西部九校建筑类专业教学联盟)主办的2022届联合毕业设计终期汇报暨设计竞赛以线上会议的形式圆满举办。西部“9+1+1+2”建筑类专业教学联盟是由长安大学发起,西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新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云南大学、西华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等西部十余所建筑类院校(按加入时间排序)组成的教学联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理工大学 新疆大学 教学联盟 西华大学 建筑类专业 设计竞赛 建筑类院校 西南交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建—治”融合导向下大城市详细规划单元编制的创新探索——以邯郸市主城区为例
19
作者 许尊 袁也 +1 位作者 王璇 冯颖堃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1-70,共10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的融合水平。有关这一议题的理论研讨已有积累,但立足于实践的探索和阐释则相对不多。本文以详细规划单元的编制实践为例,探讨单元规划在促进“规—建—治”融合中的创新策略。首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的融合水平。有关这一议题的理论研讨已有积累,但立足于实践的探索和阐释则相对不多。本文以详细规划单元的编制实践为例,探讨单元规划在促进“规—建—治”融合中的创新策略。首先概述了详细规划单元的基本特点,并基于当前超大城市单元规划的实践工作,总结了其在促进“规—建—治”融合方面的总体特征。而后,以邯郸市主城区详细规划单元编制为例,探讨了规划面临的挑战,以及具体划定思路与创新策略,包括:(1)创新详规单元的各项底层规则,推动“总—详”规划之间的有效传导;(2)以详规单元统筹片区布局与发展,促进规划工作与建设、更新、民生治理的协同;(3)以详规单元衔接明确的街镇主体,搭建融合“规—建—治”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平台。本文在借鉴超大城市探索经验的基础上,以邯郸项目为例,探索了“规—建—治”融合导向下、基于大城市在地需求的详规单元编制策略,为完善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的理论体系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详细规划 “规划—建设—治理”融合 详细规划单元划定 划定思路与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泊尔8.1级地震文化遗产建筑震害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潘毅 谢丹 +1 位作者 袁双 沈中伟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39-1046,共8页
针对尼泊尔地震对加德满都谷地的文化遗产建筑造成的巨大破坏,对谷地内的文化遗产建筑进行了大量的震害调查,按照砖木结构、砖石结构和生土结构分类对典型震害进行了描述,并定义了3类结构的破坏等级分类标准.通过统计分类得到不同结构... 针对尼泊尔地震对加德满都谷地的文化遗产建筑造成的巨大破坏,对谷地内的文化遗产建筑进行了大量的震害调查,按照砖木结构、砖石结构和生土结构分类对典型震害进行了描述,并定义了3类结构的破坏等级分类标准.通过统计分类得到不同结构震害等级所占的比例,并对结构毁损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承重墙体分层和重力偏心,且构件之间缺乏有效连接,整体性较差,砖木结构损毁严重;由于质量和刚度均较大,砖石结构的震害较重;由于墙体强度低、延性差,生土结构均遭受严重破坏.最后,根据震害调查及分析结果,结合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芦山地震中文化遗产建筑的破坏,对我国文化遗产建筑提出了整体隔震、加强常规修缮和针对性研究等抗震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泊尔地震 文化遗产建筑 塔庙 砖木结构 砖石结构 生土结构 震害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