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CA-GWR方法探究建成环境对轨道站点客流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毅军 罗紫宇 +1 位作者 周涛 张振豪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6,共8页
轨道站点的客流吸引能力与周边建成环境条件有紧密联系,聚焦轨道站点周边建成环境,从步行可达范围识别、5Ds建成环境要素数据提取与量化描述、相关客流模型选取与分析,形成一套数据驱动的建成环境与轨道客流量化建模方法,并以重庆市轨... 轨道站点的客流吸引能力与周边建成环境条件有紧密联系,聚焦轨道站点周边建成环境,从步行可达范围识别、5Ds建成环境要素数据提取与量化描述、相关客流模型选取与分析,形成一套数据驱动的建成环境与轨道客流量化建模方法,并以重庆市轨道站点为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以轨道站点为中心,步行10 min可达范围面积为半径500 m缓冲区面积的74.2%;(2)主成分解释变量能够克服解释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PCA-GWR)较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拟合效果更好;(3)居住丰富性、出行便利性、绿化效果、站点可达性与轨道出站客流密切相关,主成分解释变量对轨道出站客流的影响程度与空间变化存在显著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站点 步行等时圈 主成分分析 地理加权回归 网络数据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模型的婴幼儿行为监护系统
2
作者 舒锐 傅铭伟 +2 位作者 彭挺 李永康 杨波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7-116,共10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婴儿监护系统在生活中的应用日益普及,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婴幼儿行为监护系统,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深度学习算法,结合Raspberry Pi 4B、Camera V2等硬件设备,实现对婴幼儿行为的实时监测与智能分析...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婴儿监护系统在生活中的应用日益普及,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婴幼儿行为监护系统,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深度学习算法,结合Raspberry Pi 4B、Camera V2等硬件设备,实现对婴幼儿行为的实时监测与智能分析。系统通过Google MediaPipe姿态识别算法提取婴幼儿关节特征并结合设置的安全范围,采用优化后的Moondream 2模型进行多模态数据推理,显著提升系统实时性和准确性。系统引入轻量化时间序列分析模块以增强行为变化的敏感度以及动态预警功能的集成,确保监护系统的高效、可靠。通过Home Assistant平台、MQTT协议及内网穿透技术,系统支持远程访问与实时通知功能。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在准确性及稳定性方面表现良好,可广泛应用于家庭监护和智能看护场景,为婴幼儿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新型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婴儿监护系统 计算机视觉 姿态识别 Home Assista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滚压包边波浪起皱成形质量缺陷的研究
3
作者 王丽娟 《南方农机》 2025年第5期151-154,共4页
我国机器人滚压包边技术相较于国外尚存差距,存在资源综合利用率较低、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在包边工艺过程中易引起波浪起皱、包边卷入/卷出等质量缺陷。基于此,文章通过对滚压包边成形质量缺陷中波浪起皱的原因进行理论分析,结合... 我国机器人滚压包边技术相较于国外尚存差距,存在资源综合利用率较低、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在包边工艺过程中易引起波浪起皱、包边卷入/卷出等质量缺陷。基于此,文章通过对滚压包边成形质量缺陷中波浪起皱的原因进行理论分析,结合机器人滚压包边工艺的实际工作过程,以平面-直线型包边模型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研究不同几何模型参数对包边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大直径滚轮及较大TCP-RTP距离对内外板进行三道次滚边,可以有效减少波浪起皱现象,提升包边质量,为实际生产调试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压包边 成形质量缺陷 数值模拟 波浪起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配对进近尾流安全间隔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何昕 马义龙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7-83,共7页
为解决多变环境条件下通过单纯数学建模方法预测尾流存在精度不足的问题,首先,研究近距平行跑(CSPRs)道配对进近(PA)模式尾流安全区的基本要求;然后,通过建立运输机机翼尾涡流场,采用k-ε模型数值模拟计算侧风影响下的翼尖涡涡量场,得... 为解决多变环境条件下通过单纯数学建模方法预测尾流存在精度不足的问题,首先,研究近距平行跑(CSPRs)道配对进近(PA)模式尾流安全区的基本要求;然后,通过建立运输机机翼尾涡流场,采用k-ε模型数值模拟计算侧风影响下的翼尖涡涡量场,得到配对前机尾涡空间分布特征,分析PA尾流安全区,提出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的PA尾流安全间隔计算方法;最后,以上海虹桥机场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配对前后机分别为B747-400和B737-800,侧风风速3 m/s时的情况,验证该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侧风可以加剧尾流的横向位移,配对后机可在配对前机上风方向跟进飞行避开尾流影响;当飞行环境一定时,前机翼展是PA最大尾流安全间隔值的决定性因素;基于CFD的PA尾流安全间隔计算结果能较好地拟合试验测量值,提高PA尾流安全间隔值的计算精确性;相同配对机型条件下,基于CFD的PA尾流安全间隔计算结果远小于现行尾流间隔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CFD) 配对进近(PA) 尾流安全间隔 近距平行跑道(CSPRs)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束不均衡条件下车辆双层线路规划流动稳定性问题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马贵平 周玉清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05-1808,共4页
双层线路在高峰期时,车辆规划计算最优解过程中为每个约束条件都分配一个最优解,会极大地浪费计算资源。车辆物流线路规划过程中,约束条件不均衡的天然特性,会导致规划过程车辆的流动稳定性受到影响。针对约束条件不均衡,对车辆双层线... 双层线路在高峰期时,车辆规划计算最优解过程中为每个约束条件都分配一个最优解,会极大地浪费计算资源。车辆物流线路规划过程中,约束条件不均衡的天然特性,会导致规划过程车辆的流动稳定性受到影响。针对约束条件不均衡,对车辆双层线路规划流动稳定性影响的问题展开研究。构建了车辆物流线路双层规划Stackelberg模型,上层部分主要用于约束车辆物流线路的容量以及结构,排除不可用路线;下层部分主要对车辆物流线路实施均衡化配流,防止过多的车辆拥挤在同一路线中。利用模型将调度业务整合到高容量的路线中调度。在模型中加入调度资源缓存技术,保证调度过程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与使用单一模型求解相比,使用该模型进行调度业务疏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获得更稳定的性能,解决了车辆物流线路规划流动稳定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物流线路 双层问题 斯塔克尔伯格模型 约束条件 优化模型 流动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MO层映射的网格PSO优化算法
6
作者 倪磊 刘志亮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7年第11期161-165,共5页
针对MIMO系统中的层映射过程存在用户吞吐量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层映射的网格粒子群算法。该算法将基带信号处理过程中调制后的码字进行层映射,引入加权因子对映射码字进行加权处理,通过粒子群收敛特性使码字根据载波数量不同而选择... 针对MIMO系统中的层映射过程存在用户吞吐量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层映射的网格粒子群算法。该算法将基带信号处理过程中调制后的码字进行层映射,引入加权因子对映射码字进行加权处理,通过粒子群收敛特性使码字根据载波数量不同而选择调度到最优网格层上,以此提高多个码字之间的复用能力。仿真结果表明:在用户复用的寻优精度和收敛性方面,该算法优于传统的遗传算法和比例公平算法,可降低系统的用户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粒子群算法 层映射 码字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