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绿色开采理念下煤矿工程管理与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 1
-
-
作者
王莉
-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
出处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242-245,共4页
-
文摘
以露天煤矿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提出了矿山绿色开采下工程管理与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以达到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分析了绿色开采理念指导下煤矿工程管理的实践方式,即通过完善绿色开采条件、制定绿色开采方案、实施绿色开采技术、加强监测与评估、推动技术创新与升级及强化安全管理等措施,确保煤矿开采过程中的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引入绿色指数概念——煤矿在规划设计阶段或建设生产过程中各工艺环节的绿色化效果,建立了以露天煤矿绿色指数为目标函数的评价体系,对露天煤矿工程管理或建设生产阶段的各工艺环节对环境的影响进行量化评价,以期通过绿色指数评价体系优化工程管理中薄弱环节,从而推动煤矿开采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
关键词
露天煤矿
绿色开采
煤矿工程管理
环境影响评价
绿色指数
-
分类号
TD824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
-
题名跨度桥梁H型钢梁在循环荷载下的屈曲性能研究
- 2
-
-
作者
胡小梅
王莉
李翠翠
-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
出处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104,共6页
-
基金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32300420313)。
-
文摘
为研究大跨度桥梁H型钢梁的屈曲机理与承载能力,基于工程概况和H型钢梁基础参数,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模型。通过单元选取和网格划分,构建H型钢梁有限元模型后,测试不同循环载荷次数(200、400、600、800次)下的屈曲性能、屈服应力、翼缘尺寸效应及腐蚀性能变化。模拟结果表明:随着载荷次数的增加,H型钢梁的屈曲性能下降,屈服应力降低;翼缘厚度增加显著提高屈服应力,但在载荷次数增多时,屈服应力的降低趋势更明显;翼缘宽度对屈服应力的影响呈非单调变化,增加宽度虽可提升抗弯能力,但也易引发应力集中,导致屈服应力降低,且载荷次数增加会加剧这一现象。此外,腐蚀与循环载荷的共同作用会加速H型钢梁的性能退化。综合分析表明,当翼缘厚度为17.0 mm、宽度为60 mm,且在无腐蚀环境时,H型钢梁在200次载荷下的屈服应力为823.67MPa,此时屈曲性能最优,适用于大跨度桥梁钢结构。
-
关键词
循环载荷
大跨度桥梁
H型钢梁
屈曲性能
有限元分析
-
Keywords
cyclic load
long-span bridge
H-shaped steel beam
buckling performanc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
分类号
TU392.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矿山法隧道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技术应用探析
被引量:20
- 3
-
-
作者
蒋雅君
杨其新
刘东民
盛草樱
-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3-120,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8385,51878570)
-
文摘
结合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材料在国内的应用经验,对喷涂防水技术在矿山法隧道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矿山法隧道的防水体系主要有排水型和非排水型两大类,根据不同防水体系的构造形式、排水能力、水压作用模式以及施工条件,探讨采用喷涂防水技术的隧道防水构造形式。根据矿山法隧道的结构形式和防水要求,分析隧道衬砌结构接缝部位的喷涂防水处理措施、喷涂防水体系中防水材料的相容性以及其他细部构造的防水措施和要求。对喷涂防水施工技术中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方案编制、防水基面处理、喷枪操作与控制、喷涂作业要求、质量检验与验收等进行了说明。以上内容提出了矿山法隧道喷涂防水技术的主要技术要求,为该类技术的应用提供借鉴。
-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矿山法
丙烯酸盐
喷涂防水
工程应用
-
Keywords
tunnel engineering
mining method
acrylate
spray-applied waterproofing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
分类号
TU575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
-
题名梁-柱节点抗连续倒塌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4
- 4
-
-
作者
裴强
程智
-
机构
大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696-4706,共1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78108)
辽宁省重点研发计划指导计划(2019JH8/10100091)。
-
文摘
结构的连续性倒塌一直是土木工程领域关注的焦点,而梁柱节点作为结构体系传递荷载的关键部位,其一旦遭受破坏,就可能造成结构连续性的倒塌倾覆,进而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简要介绍了整体结构的两种不同的连续倒塌的形式以及四类主要的抗倒塌设计方法,结合已有研究成果从抗连续倒塌模式、抗连续倒塌机制以及抗连续倒塌性能3个方面总结了节点破坏导致的连续性倒塌研究现状。结合应用及研究热点,从试验研究和数值分析角度分别对装配式梁柱节点和自复位梁柱节点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的新型自复位梁柱节点,并对设计方法、抗倒塌性能以及抗震性能的研究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梁-柱节点
连续倒塌机制
连续倒塌模式
新型自复位梁柱节点
-
Keywords
beam-column joints
progressive collapse mechanism
progressive collapse modes
research status
self-centering beam-column joint
-
分类号
TU39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