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通荷载作用下公路软土地基长期沉降的计算 被引量:55
1
作者 魏星 黄茂松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342-3346,共5页
合理预测公路软土地基在交通荷载作用下产生的长期沉降,对公路的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基于以往试验规律的分析,提出了一个较为合理地描述软土在长期重复荷载作用下残余变形发展过程的经验模型。通过对上海软土的循环三轴试验的模拟... 合理预测公路软土地基在交通荷载作用下产生的长期沉降,对公路的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基于以往试验规律的分析,提出了一个较为合理地描述软土在长期重复荷载作用下残余变形发展过程的经验模型。通过对上海软土的循环三轴试验的模拟,初步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对于工程边值问题,首先,根据拟静力法将交通荷载视为长期重复作用的静分布力;其次,采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计算交通荷载在地基中引起的附加动应力;最后,将提出的模型用于计算各土层的残余应变,并沿深度对应变积分得到沉降。以日本Saga机场公路为例,说明了公路软土地基沉降的简化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交通荷载 残余变形 工后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蒙特卡洛(Monte-Carlo)方法计算岩土工程的可靠度指标 被引量:37
2
作者 傅旭东 赵善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64-168,共5页
本文利用Monte-Carlo方法计算岩土工程中的失效概率P_f以及可靠度指标β,并和JC方法或当量正态化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由于Monte-Carlo方法简单,易于编制程序并能适应极限状态方程高度的非线性、随机变量的非正态。计算结果表明,所得... 本文利用Monte-Carlo方法计算岩土工程中的失效概率P_f以及可靠度指标β,并和JC方法或当量正态化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由于Monte-Carlo方法简单,易于编制程序并能适应极限状态方程高度的非线性、随机变量的非正态。计算结果表明,所得的结果相对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度指标 岩土工程 失效概率 蒙特卡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荷载下软土地基长期沉降的有限元法 被引量:22
3
作者 魏星 王刚 余志灵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011-2015,共5页
软土地基在交通荷载作用下的长期沉降是决定软土地区交通设施耐久性的关键因素。为合理地预测该部分沉降,提出了一个适用于交通荷载长期作用下的饱和软土累积变形(残余体变和残余剪切变形)计算的经验公式。该模型采用一个反映排水条件... 软土地基在交通荷载作用下的长期沉降是决定软土地区交通设施耐久性的关键因素。为合理地预测该部分沉降,提出了一个适用于交通荷载长期作用下的饱和软土累积变形(残余体变和残余剪切变形)计算的经验公式。该模型采用一个反映排水条件的参数描述不同的排水条件对残余体变发展过程的影响。通过采用体变硬化模式,考虑部分排水条件对残余体积变形和残余剪切变形发展过程的影响。基于该经验模型,发展了有限元实用计算方法,编制了相应的程序ROAD2D。通过对实际边值问题的计算,验证了该模型和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与部分排水路段相比,排水不畅的路段在交通荷载长期作用下将出现更大的地基沉降和侧向挤出,其变形模式更不利于路面的正常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荷载 残余变形 沉降 经验模型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解岩土工程变形体-刚体接触问题的有限元法 被引量:5
4
作者 毛坚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592-1598,共7页
大多数的岩土工程问题都会涉及到岩土体-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们之间界面的合理模拟对计算结果有重要的影响。目前常用的Goodman节理单元、Desai薄层单元等虽然简单好用,但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相比之下,作为接触问题计算,可更为合理... 大多数的岩土工程问题都会涉及到岩土体-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们之间界面的合理模拟对计算结果有重要的影响。目前常用的Goodman节理单元、Desai薄层单元等虽然简单好用,但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相比之下,作为接触问题计算,可更为合理地模拟接触面的力学行为。针对变形体-刚体这种特殊的接触问题,应用变形体的虚功原理建立了相应的虚功方程,在此基础上得出有限元计算公式,并建立了弹塑性接触问题有限元计算的实现方法。通过对刚性条形基础基底压力分布和刚性挡墙土压力分布等算例的计算,验证了该法的正确性和求解工程问题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问题 虚功原理 有限元 岩土工程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工程学报1999年的两种影响因子
5
作者 范文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71-772,共2页
关键词 科技期刊 影响因子 质量评价 岩土工程学报 被引频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滑桩滑坡推力分布形式的计算确定 被引量:39
6
作者 杨涛 周德培 +1 位作者 张俊云 冯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2-326,共5页
针对现有工程中仅能根据滑体的岩性近似确定滑坡推力分布形式为三角形、矩形或梯形的现状,提出了基于定点剪出稳定性核算为基础的滑坡推力分布形式分析计算方法。该法假定自指定点剪出的潜在滑面由部分原滑坡滑面和通过指定剪出点的圆... 针对现有工程中仅能根据滑体的岩性近似确定滑坡推力分布形式为三角形、矩形或梯形的现状,提出了基于定点剪出稳定性核算为基础的滑坡推力分布形式分析计算方法。该法假定自指定点剪出的潜在滑面由部分原滑坡滑面和通过指定剪出点的圆弧面组合而成。首先核算定点剪出滑面的稳定性,得到通过该点潜在滑面的最小安全系数,若该稳定性系数小于设计安全系数,则按照Janbu法计算设计滑坡推力。自上而下逐点计算滑坡推力,获得全桩若干点处的滑坡推力以后,可以得到相邻两点间的滑坡推力增量,据此按照自上而下的次序确定桩身滑坡推力的分布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滑桩 滑坡推力 分布形式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微型桩组合抗滑结构内力分析方法 被引量:36
7
作者 肖世国 鲜飞 王唤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553-2559,2564,共8页
微型桩组合抗滑结构是指把若干根以一定间距排列的微型桩在顶部用板体连接起来,以抵抗滑坡推力的一种新型支挡加固结构。因其具有桩径小、施工快捷、施工人员安全保障高、经济性好等优点,可用于中小型边(滑)坡的治理工程中,尤其是快速... 微型桩组合抗滑结构是指把若干根以一定间距排列的微型桩在顶部用板体连接起来,以抵抗滑坡推力的一种新型支挡加固结构。因其具有桩径小、施工快捷、施工人员安全保障高、经济性好等优点,可用于中小型边(滑)坡的治理工程中,尤其是快速抢险工程。根据此种结构的一般受力特征,在计算桩体内力时,提出把该结构在滑面以上的部分视为在滑坡推力作用下的刚架结构,等效分解后对各桩按弹性地基梁利用m法进行解析,其间考虑了受荷段桩间岩土体对桩的推力作用,各桩体在滑面以下的部分视为弹性桩利用k法进一步计算,于是按照先分析上半部分再计算下半部分的方法可确定出该结构内力。分析结果表明,各微型桩承受轴力、弯矩和剪力,其中轴力作用更为主要。以该类结构在四川省广巴高速公路路堑边坡工程中实际应用为例,通过试验说明了所提算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桩组合抗滑结构 滑坡推力 刚架结构 结构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弹性板理论分析顺层岩质边坡的失稳 被引量:45
8
作者 刘小丽 周德培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2-165,共4页
根据弹性板的稳定理论,利用能量法对缓倾角顺层岩质边坡的弯曲失稳机理进行了探讨,特别考虑了边坡长度的影响,推导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并通过计算实例,将文中的方法与用平面应变问题的弹性梁分析得出的结果做了对比,验证了文中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顺层岩质边坡 边坡长度 岩板 弯曲失稳机理 能量法 弹性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参数不确定性的计算分析 被引量:48
9
作者 冷伍明 赵善锐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8-74,共7页
本文根据影响土工参数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建立起来的随机模型,探讨了土工参数不确定性的一种计算途径。对土的空间平均特性问题,根据土性随机场理论,就波动幅度(相关距离)的计算提出了曲线极限法。并获得了土工参数空间变异系数的... 本文根据影响土工参数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建立起来的随机模型,探讨了土工参数不确定性的一种计算途径。对土的空间平均特性问题,根据土性随机场理论,就波动幅度(相关距离)的计算提出了曲线极限法。并获得了土工参数空间变异系数的综合计算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不确定性 波动幅度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地梁锚索改善边坡受力状态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蒋楚生 周德培 周应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74-976,共3页
边坡开挖后,原有应力平衡遭破坏,若边坡过高、过陡,将产生失稳。当采用预应力地梁锚索对坡面施加一个外力时,由于改善边坡受力状态,可继续维持稳定。但是应力状态的改善程度,每级边坡的合理高度,对此目前尚无较好的方法,本文拟对此进行... 边坡开挖后,原有应力平衡遭破坏,若边坡过高、过陡,将产生失稳。当采用预应力地梁锚索对坡面施加一个外力时,由于改善边坡受力状态,可继续维持稳定。但是应力状态的改善程度,每级边坡的合理高度,对此目前尚无较好的方法,本文拟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锚索地梁 应力状态改善 边坡稳定性 弹性理论 边坡极限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坡稳定性分析的点安全系数法 被引量:41
11
作者 杨涛 周德培 +1 位作者 马惠民 张忠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71-975,共5页
建立滑坡数值计算的三维模型,将滑带离散为薄层8节点六面体单元,采用基于摩尔-库仑强度准则的理想弹塑性本构模型模拟滑带材料,通过数值计算,可获得滑带单元的三维应力状态和滑动方向。定义单元点安全系数为滑带单元抗剪强度与滑面上平... 建立滑坡数值计算的三维模型,将滑带离散为薄层8节点六面体单元,采用基于摩尔-库仑强度准则的理想弹塑性本构模型模拟滑带材料,通过数值计算,可获得滑带单元的三维应力状态和滑动方向。定义单元点安全系数为滑带单元抗剪强度与滑面上平行滑动方向的剪应力之比,定义滑坡整体安全系数为单元点安全系数对滑带面积的加权平均值。采用点安全系数分析滑坡的空间滑动机制,采用整体安全系数评价滑坡稳定性。算例分析表明,分析结果符合现场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滑动机制 点安全系数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桩组合结构模型抗滑机制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鸿 周德培 张益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446-3452,3458,共8页
对以空间桁架微型桩体系的组合结构采用了分级加载的方法,通过新的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滑坡推力引起的微型桩体系内力变化规律,并根据试验方法和空间桁架微型桩体系中各排桩的受力状态,导出了分级加载条件下受横向约束的弹性地基梁的... 对以空间桁架微型桩体系的组合结构采用了分级加载的方法,通过新的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滑坡推力引起的微型桩体系内力变化规律,并根据试验方法和空间桁架微型桩体系中各排桩的受力状态,导出了分级加载条件下受横向约束的弹性地基梁的结构分析解。试验结果表明,在碎石土地质条件下,连系梁可以有效限制微型桩顶位移,并减小桩身弯矩,滑体中桩前土压力分布相对较为均匀,各排微型桩桩体的弯矩大小分布比较接近,最大弯矩位于滑面处;基于受到横向约束的弹性地基梁的结构分析解,可以较好地描述空间桁架式微型桩在分级加载后的内力变化及其分布规律。研究结果对正确分析微型桩的抗滑机制和微型桩抗滑设计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桩组合结构 模型试验 抗滑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筏复合地基负摩阻段分析及桩土应力比计算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俊飞 赵国堂 马建林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8-103,共6页
通过对桩筏复合地基桩顶负摩阻段桩-土相互作用分析,得到桩顶负摩阻段桩间土中附加应力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弹簧组模型对桩筏复合地基桩-土-垫层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得出桩顶处桩和桩间土竖向有效应力及桩顶刺入变形计算方法。分析... 通过对桩筏复合地基桩顶负摩阻段桩-土相互作用分析,得到桩顶负摩阻段桩间土中附加应力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弹簧组模型对桩筏复合地基桩-土-垫层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得出桩顶处桩和桩间土竖向有效应力及桩顶刺入变形计算方法。分析垫层对应力调节、沉降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桩与桩间土间摩擦力作用下,桩间土竖向有效应力随深度增加衰减,并在某一深度衰减到较小水平,可不考虑该位置以下桩土相互作用对桩顶处桩土应力比的影响。垫层模量对桩顶处桩、土应力调节起重要作用,并对桩顶上刺量影响显著。垫层模量越小刺入量越大,且随模量减小刺入量增长速度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筏复合地基 负摩阻力 桩土应力比 附加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的轴向静载-沉降曲线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邵江 谢红强 +1 位作者 周德培 胡德贵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107-1110,共4页
根据桩在竖向静载下的荷载分布与传递规律以及桩的沉降组成,运用功能互等定律,对桩-土的共同作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在对桩侧介质进行常规勘察和力学性能测试的基础上,可对桩进行的沉降分析的数值模拟法,该模拟法能较精确地确定桩的... 根据桩在竖向静载下的荷载分布与传递规律以及桩的沉降组成,运用功能互等定律,对桩-土的共同作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在对桩侧介质进行常规勘察和力学性能测试的基础上,可对桩进行的沉降分析的数值模拟法,该模拟法能较精确地确定桩的轴向静载-沉降曲线。并运用实例论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互等定律 共同作用 轴向静载 沉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结构性黏土的各向异性边界面模型 被引量:19
15
作者 魏星 黄茂松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24-1229,共6页
提出了一个可同时描述结构性和各向异性特征的适用于天然黏土的边界面本构模型。该模型具有如下特点:①采用了一个同时含有各向异性张量和结构性参数的边界面;②通过初始固结应力状态来确定各向异性张量的初始值以反映初始各向异性,通... 提出了一个可同时描述结构性和各向异性特征的适用于天然黏土的边界面本构模型。该模型具有如下特点:①采用了一个同时含有各向异性张量和结构性参数的边界面;②通过初始固结应力状态来确定各向异性张量的初始值以反映初始各向异性,通过各向异性张量随塑性应变的演化规律来描述荷载作用下的诱发各向异性;③通过结构性参数取一个较大的初始值得到一个扩张的边界面,从而反映结构性土的初始高刚度和强度峰值;④通过引入结构性参数随塑性应变的累积逐渐减小的演化规律来模拟土的结构的损伤以及应力应变曲线的软化过程。通过对几组典型的结构性黏土的试验进行模拟初步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黏土 结构性 各向异性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臂式抗滑桩加固黏土边坡地震永久位移算法 被引量:14
16
作者 肖世国 祝光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45-1350,1359,共7页
为了有效地确定悬臂式抗滑桩加固的黏土边坡地震永久位移,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针对圆弧滑动式土坡破坏模式,通过对设置抗滑桩条件下土坡进行外力功率和内能耗散率的计算,按严格力学定义推导出坡体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系数,进而导出与... 为了有效地确定悬臂式抗滑桩加固的黏土边坡地震永久位移,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针对圆弧滑动式土坡破坏模式,通过对设置抗滑桩条件下土坡进行外力功率和内能耗散率的计算,按严格力学定义推导出坡体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系数,进而导出与安全系数相对应的边坡地震屈服加速度计算公式,并结合Newmark滑块位移法对边坡产生的转动加速度进行二次积分,推导出与边坡设计安全系数密切相关的坡体地震永久位移的详细计算公式。以5.12汶川地震卧龙测站东向地震波为例,通过对一算例边坡进行分析,给出了边坡永久位移时程曲线以及不同设计安全系数与永久位移的关系,分析了算法与Ambraseys算法的结果,验证了所提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并得到不同设计安全系数时边坡土体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对坡体永久位移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坡体永久位移随着设计安全系数的增加逐渐呈指数函数式减小变化,在较低设计安全系数下,坡体永久位移受土体抗剪强度参数影响较为敏感,随着设计安全系数的提高,这种敏感性则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边坡 悬臂式抗滑桩 设计安全系数 屈服加速度 永久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土动力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雷胜友 李克钏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0-24,30,共6页
本文通过对静、动三轴试验的研究,探讨了重塑土在长期重复荷载下的动的应力─应交关系、动强度特性以及影响它们的主要因素,得到了累积塑性应变和循环次数的函数表达式以及临界动应力与围压、含水量等的关系,并同英国HeathDL... 本文通过对静、动三轴试验的研究,探讨了重塑土在长期重复荷载下的动的应力─应交关系、动强度特性以及影响它们的主要因素,得到了累积塑性应变和循环次数的函数表达式以及临界动应力与围压、含水量等的关系,并同英国HeathDL的结果进行了对比.所得结果可供工程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膨胀土 动力特性 膨胀土 变形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坡工程中受压微型桩的屈曲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唤龙 周德培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1-25,共5页
建立考虑土体抗力的微型桩组合抗滑结构中受压桩计算模型,进行受压微型桩屈曲分析。地基抗力的分布型式分别采用常数法、m法和k法,运用基于虚位移理论的伽辽金方程,推导受压微型桩屈曲临界荷载的理论计算公式,进而导出压杆计算长度系数... 建立考虑土体抗力的微型桩组合抗滑结构中受压桩计算模型,进行受压微型桩屈曲分析。地基抗力的分布型式分别采用常数法、m法和k法,运用基于虚位移理论的伽辽金方程,推导受压微型桩屈曲临界荷载的理论计算公式,进而导出压杆计算长度系数。结果表明,理论公式计算结果对土体参数的取值十分敏感;地基抗力的分布型式采用m法和k法计算得到的长度系数随αl的增大极速衰减,偏离实际;对长细比较大的微型桩,地基土抗力型式使用常数法分布得到的计算结果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加固 微型桩 抗滑机理 临界荷载 地基土抗力 屈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锚索地梁中合理锚固角的确定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涛 周德培 张忠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0-293,共4页
在现有预应力锚索地梁设计中一般直接沿用预应力锚索的锚固角确定方法,而工程中时有因锚索锚固角设计不合理导致结构工程失效的事例。鉴于此,研究了预应力锚索地梁中合理确定锚固角的方法,提出以锚索地梁和坡面岩体间不发生相对滑动为... 在现有预应力锚索地梁设计中一般直接沿用预应力锚索的锚固角确定方法,而工程中时有因锚索锚固角设计不合理导致结构工程失效的事例。鉴于此,研究了预应力锚索地梁中合理确定锚固角的方法,提出以锚索地梁和坡面岩体间不发生相对滑动为初判条件;以锚索提供最大抗滑力为设计目标,定义了预应力的利用率,并建议以初判条件和预应力利用率为主,兼顾经济和施工因素合理确定锚固角。最后以实际工程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锚索 锚索地梁 锚固角 初判条件 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桩组合结构抗滑机理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刘鸿 肖世国 张益锋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24,共7页
针对框架梁连接的微型桩组合结构,采用模型试验与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微型桩桩后土压力和桩身水平位移进行测试和分析,研究微型桩组合结构抗滑机理。结果表明:采用框架梁连接的微型桩组合结构,其抗滑机理除了表现在微型桩组合结... 针对框架梁连接的微型桩组合结构,采用模型试验与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微型桩桩后土压力和桩身水平位移进行测试和分析,研究微型桩组合结构抗滑机理。结果表明:采用框架梁连接的微型桩组合结构,其抗滑机理除了表现在微型桩组合结构增强了滑带的抗剪能力外,各排微型桩还承受较大的弯矩和土体抗力作用;依据模型试验结果,将碎石土受到的土压力采用矩形分布时,运用桩—土相互作用的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桩身弯矩和桩身水平位移是合适的,各排微型桩桩身水平位移的理论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较为吻合;在模型试验条件下,施加35.49kPa的滑坡推力时作用在第1—第3排桩上的剩余滑坡推力分别达到2.46,2.11和1.01kN·m-1,剩余滑坡推力比为2.44∶2.0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桩组合结构 模型试验 有限元分析 抗滑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