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景摄影测量法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仇文革 孔建 杨其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26-632,共7页
近年来,结合地下工程的现场量测和模型试验,引入了近景摄影测量的方法,对位移场、既有隧道衬砌变形及新建隧道轮廓超欠挖等进行了量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开辟了一条地下工程量测技术的新途径。
关键词 近景摄影测量 地下工程 岩石工程 室内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措施对控制隧道围岩变形的力学效果研究 被引量:49
2
作者 王明年 张建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7-30,共4页
在对现场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模拟台阶法施工的有限元解析模式,并用此方法,评价了台阶法、注浆、喷层、锚杆等主要工程措施对控制隧道围岩变形的效果,为新奥法施工的浅埋隧道控制地表下沉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力学分析 台阶法 注浆 喷层 锚杆 隧道围岩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鹧鸪山隧道工程机电设备智能监控及维护管理一体化软件研制 被引量:5
3
作者 金朝辉 方勇 +1 位作者 张玉春 何川 《隧道建设》 2008年第2期140-142,181,共4页
介绍了能适应高原气候的隧道机电设备智能组态监控及维护管理一体化软件系统,它主要包括隧道监控系统(CMCS)、隧道机电设备维护和管理系统(CDMS),可同时实现两系统联动性和数据参考。该系统根据隧道设备管理和维护系统的数据分析和设备... 介绍了能适应高原气候的隧道机电设备智能组态监控及维护管理一体化软件系统,它主要包括隧道监控系统(CMCS)、隧道机电设备维护和管理系统(CDMS),可同时实现两系统联动性和数据参考。该系统根据隧道设备管理和维护系统的数据分析和设备报告所提供的数据,安全、可靠、最优化的控制各机电设备,从而达到对机电设备、安全指标、交通管理、环境参数等进行有效的监察、控制、智能化管理,并提供事故预处理方案,提高了管理效率,确保了行车安全,为积极预防、处理事故提供可靠的保障。该一体化软件系统已经成功在鹧鸪山特长公路隧道进行了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机电设备 监控 维护管理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的端阻和侧摩阻的相互作用及其工程应用价值 被引量:35
4
作者 吴兴序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13-318,共6页
桩的轴向承载力是由桩身的侧摩阻和端阻共同构成的。这两种阻抗间一般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在设计工作条件下此种特征表现得不明显,因而研究者很少予以重视。但是当桩身位移较大或桩的阻抗因某种因素而强化时,这种相互作... 桩的轴向承载力是由桩身的侧摩阻和端阻共同构成的。这两种阻抗间一般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在设计工作条件下此种特征表现得不明显,因而研究者很少予以重视。但是当桩身位移较大或桩的阻抗因某种因素而强化时,这种相互作用就会十分突出。因而可以采取工程措施强化此种效果以提高桩的承载能力。根据现场桩基试验的结果和收集到的国内外试桩资料,应用土力学原理分析了这两种阻抗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机理,并提出了若干利用此种效果提高桩的轴向承载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阻 侧摩阻 相互作用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工程区岩体稳定性研究
5
作者 赵树良 汪波 +1 位作者 王正明 李渝生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0-62,共3页
从工程区的地质环境入手,分析了工程区的地貌地质特征,以此获取了客观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手段对研究区的岩体稳定性进行了模拟分析;同时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对不同工况条件下拟定的最不利滑面,进行岩体稳定性的计算,供类... 从工程区的地质环境入手,分析了工程区的地貌地质特征,以此获取了客观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手段对研究区的岩体稳定性进行了模拟分析;同时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对不同工况条件下拟定的最不利滑面,进行岩体稳定性的计算,供类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区 岩体 有限元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近接下穿地下大型结构施工影响研究 被引量:91
6
作者 李围 何川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77-1282,共6页
建立了盾构掘进三维有限元模型,针对不同的盾构推进力和同步注浆未及时起到支撑作用的施工工况,采用数值模拟和室内相似模型试验方法进行了盾构隧道近接下穿地下大型结构施工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盾构掘进对地下结构周围土体扰动有... 建立了盾构掘进三维有限元模型,针对不同的盾构推进力和同步注浆未及时起到支撑作用的施工工况,采用数值模拟和室内相似模型试验方法进行了盾构隧道近接下穿地下大型结构施工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盾构掘进对地下结构周围土体扰动有限,不会产生隧道整体漂移。抗拔桩对地下结构的支撑作用明显,使得地下结构底板的拉应力和压应力交替出现,从而减小了应力量值。新建隧道和既有隧道衬砌结构受力是安全的,不需进行特殊设计。建议在近接地下结构之前10m处,调整盾构机姿态,放慢掘进速度,并将推进力控制在10000kN以内,以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地下大型结构 近接施工 三维模型试验 盾构掘进模型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隧道群交通事故风险致因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玉春 何川 +1 位作者 方勇 曾艳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0-124,共5页
通过对高速公路隧道群特殊地理环境所造成的交通事故后果风险与救援时间的相关分析,提出隧道群交通事故风险致因模型,该模型将隧道群交通事故风险划分3个风险阶段,即初始事故风险、事故发展风险、最终事故风险,不同阶段的风险值受人的... 通过对高速公路隧道群特殊地理环境所造成的交通事故后果风险与救援时间的相关分析,提出隧道群交通事故风险致因模型,该模型将隧道群交通事故风险划分3个风险阶段,即初始事故风险、事故发展风险、最终事故风险,不同阶段的风险值受人的因素、车辆因素、隧道群环境因素和防灾救援能力大小的影响而改变。通过对隧道群的风险因素分析,认为隧道群在两毗邻隧道间将可能产生烟雾风险,驾驶人员视觉快速转换的照明风险,以及交通事故防灾控制风险;同时统计的隧道群防灾救援时间概率分布表明,救援队伍能在一定时间内快速到达事故现场,并对较晚到达事故现场救援情况,基于风险分析而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群 交通事故 风险 致因模型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铁道明挖区间隧道结构预制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0
8
作者 王明年 李志业 关宝树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8-92,共5页
隧道预制技术能够提高隧道施工质量,增加隧道修建速度,降低隧道建设成本。本文对地下铁道明挖区间隧道结构预制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讨论了部分预制技术所应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地下铁道 预制技术 接头防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岩-隧道衬砌结构体系的减震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志杰 高波 关宝树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90-594,共5页
隔震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减震新技术,对地面建筑效果显著。本文在分析了地面结构隔震原理的基础上,以隧道洞口段为研究对象,从隔震角度出发,提出了地下结构减震模式的基本构思。根据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的结果,论述了这一构... 隔震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减震新技术,对地面建筑效果显著。本文在分析了地面结构隔震原理的基础上,以隧道洞口段为研究对象,从隔震角度出发,提出了地下结构减震模式的基本构思。根据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的结果,论述了这一构思在技术上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抗震 减震 围岩 衬砌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地下结构不同施工方法对围岩力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志业 王明年 何川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07-613,共7页
结合某工程,对断面在100m2以上的大跨度地下结构进行模型试验和有限元计算分析,探讨了不同施工方法引起周围介质的力学行为。
关键词 地下结构 施工方法 岩石力学 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鹧鸪山隧道海拔修正系数的现场测试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继东 何川 +2 位作者 翁汉民 李讯 晏启祥 《隧道建设》 2008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目前国内外在海拔2400m以上无海拔修正系数的实测值。以高海拔特长公路隧道鹧鸪山隧道为依托,于2003-2005年对海拔400~4000m处烟雾海拔系数进行了现场测试,研究在营运隧道通风设计中烟雾海拔高度系数的合理取值,以对鹧鸪山隧道及类似... 目前国内外在海拔2400m以上无海拔修正系数的实测值。以高海拔特长公路隧道鹧鸪山隧道为依托,于2003-2005年对海拔400~4000m处烟雾海拔系数进行了现场测试,研究在营运隧道通风设计中烟雾海拔高度系数的合理取值,以对鹧鸪山隧道及类似高海拔地区公路隧道营运通风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运通风 海拔高度系数 鹧鸪山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结构抗震设计修正的地震系数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耿萍 应础斌 +1 位作者 张征亮 吴川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2-45,共4页
通过地震系数法、塌落拱理论以及动力时程分析法计算地震荷载对隧道产生的内力,并分析了围岩应力应变的变化规律。将隧道衬砌在不同计算方法下的内力值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对常规地震系数法的修正,并在特定工况下采用修正的地震系数法... 通过地震系数法、塌落拱理论以及动力时程分析法计算地震荷载对隧道产生的内力,并分析了围岩应力应变的变化规律。将隧道衬砌在不同计算方法下的内力值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对常规地震系数法的修正,并在特定工况下采用修正的地震系数法进行隧道抗震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系数法 塌落拱理论 上覆土柱计算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洞室合理开挖断面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范继跃 苏宗贤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1-53,共3页
椭圆形隧道断面被认为是理想情况下的合理开挖断面。文章分别采用荷载-结构模型和地层一结构模型对椭圆形断面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到衬砌和围岩共同作用,椭圆形断面两主轴比在√λ-λ之间时。隧道衬砌受力比较合理,结构比较... 椭圆形隧道断面被认为是理想情况下的合理开挖断面。文章分别采用荷载-结构模型和地层一结构模型对椭圆形断面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到衬砌和围岩共同作用,椭圆形断面两主轴比在√λ-λ之间时。隧道衬砌受力比较合理,结构比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椭圆形 合理断面 荷载-结构模型 地层-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喷支护设计专家系统的研究
14
作者 万世明 庞俊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33-639,共7页
锚喷支护设计专家系统(PTES)是在广泛收集国内外锚喷支护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广大支护专家群体丰富设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标准锚喷支护设计规范,应用专家系统技术研制而成的。它是一个以人-机对话为主,具有多模块、多功能的... 锚喷支护设计专家系统(PTES)是在广泛收集国内外锚喷支护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广大支护专家群体丰富设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标准锚喷支护设计规范,应用专家系统技术研制而成的。它是一个以人-机对话为主,具有多模块、多功能的智能化程序设计软件。它能模仿人类专家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最终根据工程类型、地质条件、围岩类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喷支护 专家系统 知识库 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铁区间隧道洞群开挖顺序优化分析 被引量:49
15
作者 吴波 高波 +1 位作者 漆泰岳 蒋正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3-28,共6页
根据动态规划最优化原理,以地表沉降作为目标函数,建立城市地铁区间隧道洞群开挖顺序优化分析数学模型。针对深圳地铁大剧院站~科学馆站区间三连拱隧道工程,基于ANSYS软件平台进行隧道洞群开挖顺序的选优工作。计算初始位移场,根据假... 根据动态规划最优化原理,以地表沉降作为目标函数,建立城市地铁区间隧道洞群开挖顺序优化分析数学模型。针对深圳地铁大剧院站~科学馆站区间三连拱隧道工程,基于ANSYS软件平台进行隧道洞群开挖顺序的选优工作。计算初始位移场,根据假定和约束条件,进行隧道洞群分步开挖的自动排序,得出可能的顺序组合,以地表沉降值增量作为报酬函数,以累计的地表沉降量作为目标函数,对每个开挖阶段目标函数值进行比较分析,得到施工优化顺序。这种方法在选出了最优和次优路径的同时,从理论上证明了采用中洞法施工是科学的、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铁 隧道洞群 地表沉降 开挖顺序 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表面补强对缺陷病害隧道结构承载力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42
16
作者 何川 唐志成 +2 位作者 汪波 汪洋 佘健 《岩土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06-412,共7页
以重庆市在建的笔架山隧道为现场原型,采用几何比为1:25的大比例室内模型试验,选取Ⅲ级类围岩拱顶空洞60°的缺陷隧道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在相同围岩级别、缺陷形式及加载方式下结构产生病害后,采用不同的内表面补强材料刚度并考虑... 以重庆市在建的笔架山隧道为现场原型,采用几何比为1:25的大比例室内模型试验,选取Ⅲ级类围岩拱顶空洞60°的缺陷隧道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在相同围岩级别、缺陷形式及加载方式下结构产生病害后,采用不同的内表面补强材料刚度并考虑补强范围对结构最终承载力的影响,得出了相应补强形式条件下结构最终破坏时的形式、内力分布等状况,并通过对比不同补强方式时的结构破坏及受力状况得出合理的结论,以期对隧道的维护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隧道 病害 内表面补强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地层盾构隧道受力监测与荷载作用模式的反演分析 被引量:36
17
作者 周济民 何川 +1 位作者 方勇 谭准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5-171,共7页
为探明黄土地层中地铁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结构与周围土体的相互作用关系,以西安地铁2号线穿越老黄土地层盾构隧道为研究对象,对实际作用于管片衬砌结构的水压力、土压力及主体结构内力(轴力、弯矩)进行现场动态跟踪测试,分析施工过程中盾... 为探明黄土地层中地铁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结构与周围土体的相互作用关系,以西安地铁2号线穿越老黄土地层盾构隧道为研究对象,对实际作用于管片衬砌结构的水压力、土压力及主体结构内力(轴力、弯矩)进行现场动态跟踪测试,分析施工过程中盾构机动态掘进及后期稳定后的土-水压力对管片结构受力的影响。结合利用管片内力的现场实测值,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析方法,定义优化分析函数,反演分析黄土地层中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结构设计荷载的合理计算参数。通过对比分析表明,运用优化后的设计参数得出的计算内力值与实测值在量值与分布上均较为接近,证实了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合理性,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黄土地层 现场试验 反演分析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近隧道爆破振动响应研究 被引量:146
18
作者 王明年 潘晓马 +2 位作者 张成满 温向东 王慨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12-414,共3页
由于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之间距离较近,开挖爆破产生的地震波会危及既有隧道衬砌结构的安全和稳定,笔者应用现场监测和数值分析两种手段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 爆破振动 现场监测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净距隧道施工小导管注浆效果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73
19
作者 晏启祥 何川 +1 位作者 姚勇 邓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2期239-242,共4页
利用有限差分法,对软弱围岩小净距隧道进洞施工中两种小导管注浆加固范围的加固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施工过程中两种加固范围对隧道周边变形和应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对雁形部上部范围加固的方案较仅加固中间岩柱的方案有... 利用有限差分法,对软弱围岩小净距隧道进洞施工中两种小导管注浆加固范围的加固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施工过程中两种加固范围对隧道周边变形和应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对雁形部上部范围加固的方案较仅加固中间岩柱的方案有利于施工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净距隧道 小导管注浆 加固范围 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岭隧道岩爆预测的数值分析及初期支护时机探讨 被引量:31
20
作者 汪波 何川 俞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81-1186,共6页
从隧道的开挖方式及开挖后洞周应力逐渐调整这一实际状况出发,选取了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断面进行数值分析,并预测整个计算范围内岩爆的状况。通过计算分析可知,随着应力释放系数的逐渐加大,岩爆发生的区域及等级不断增加。为有效防止或... 从隧道的开挖方式及开挖后洞周应力逐渐调整这一实际状况出发,选取了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断面进行数值分析,并预测整个计算范围内岩爆的状况。通过计算分析可知,随着应力释放系数的逐渐加大,岩爆发生的区域及等级不断增加。为有效防止或降低岩爆发生的可能,分析现场的监控量测资料后,确定了本隧道不同地段的最佳支护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岩爆预测 数值计算 应力释放系数 支护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