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不同表面活性剂对单相微乳液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徐波
蒋国斌
于劲磊
胡金燕
赵靓
徐炳科
-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安全环保与技术监督研究院
页岩气评价与开采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出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50-356,共7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F0213802)。
-
文摘
表面活性剂是影响微乳液特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选取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Tween 80)、烷基糖苷1214(APG 1214)、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95%纯度鼠李糖脂(R-95%)这6种表面活性剂,通过对其乳化性能和临界胶束浓度进行筛选,结合其形成微乳液的拟三元相图、粒径分布和界面张力分析其特性,并提出微乳液增溶油能力和增溶油成本。研究表明:APG 1214、SDBS、Tween 80乳化性能好、临界胶束浓度低具有更易形成微乳液的优势;5种表面活性剂(Tween 80、SDBS、APG 1214、SDS、AES)均可与正丁醇、水和3号白油自发形成单相微乳液,单相区面积大小为AES型>SDS型>APG 1214型>Tween 80型>SDBS型,最大增溶油能力大小为SDS型>AES型>APG 1214型>Tween 80型>SDBS型,最低增溶油成本大小为AES型<SDS型<SDBS型<APG 1214型<Tween 80型。SDS型和AES型微乳液在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与水的比例分别为(6∶4)~(7∶3)和(7∶3)~(8∶2)时,形成微乳液的增溶油能力强和增溶油成本低,是较好的油类清洗应用参考配方范围。
-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单相微乳液
拟三元相图
增溶油能力
粒径
界面张力
-
Keywords
surfactant
single-phase microemulsion
pseudo-ternary phase diagrams
oil solubilization capacity
particle size
interfacial tension
-
分类号
X74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试验载荷谱作用下的焊接构架疲劳强度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安琪
赵华
刘志远
付茂海
-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轨道客车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出处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13,共6页
-
文摘
基于变幅循环的等效恒幅应力计算方法和非比例应力状态下的修正强度理论,提出谱载荷作用下的构架疲劳强度分析方法。根据节点在焊缝坐标系下的应力分量,基于EN 13749标准规定的试验载荷谱,生成节点各应力分量的时间历程和应力谱;依据焊接接头的S-N曲线和恒幅等效应力计算方法,结合接头抗疲劳设计等级,计算节点材料利用度分量和综合材料利用度,评估结构在指定寿命下的疲劳强度。基于ⅡW和DIN提供的S-N曲线,对构架典型焊缝的疲劳强度进行评估。对比研究基于不同S-N曲线获得的节点材料利用度特征,结果表明,较基于DIN提供的S-N曲线获得的结果,根据ⅡW提供的S-N曲线进行分析,将获得较大的节点材料利用度。DIN提供的S-N曲线具有较高的接头疲劳极限和较大的指数。根据该曲线进行分析,节点的材料利用度数值小于1.0,与构架疲劳试验结果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
关键词
多轴疲劳强度
变幅循环
非比例应力
构架
转向架
-
Keywords
multi-axial fatigue strength
variable amplitude load
non-proportional stresses
frame
bogie
-
分类号
U270.12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