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酸化FGFR1^(Y654)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
作者 杜丹 李静 +1 位作者 罗洪 程朋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7-264,共8页
目的 探讨磷酸化FGFR1^(Y654)(p-FGFR1^(Y654))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其预后价值。方法 收集西部战区总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间进行食管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标本103例及正常组织58例,采用免... 目的 探讨磷酸化FGFR1^(Y654)(p-FGFR1^(Y654))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其预后价值。方法 收集西部战区总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间进行食管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标本103例及正常组织58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p-FGFR1^(Y654)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p-FGFR1^(Y654)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1)。p-FGFR1^(Y654)的表达水平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期、肿瘤长径等无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N分期是影响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recurrence free survival,RFS)的独立预后因素。生存分析显示,p-FGFR1^(Y654)低表达组患者的RFS明显优于高表达组(P=0.032,95%CI:1.08~4.65),且p-FGFR1^(Y654)低表达组患者OS也明显优于高表达组(P=0.004,95%CI:2.14~11.51)。结论 p-FGFR1^(Y654)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p-FGFR1^(Y654)可能成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p-FGFR1^(Y654) 预后 总生存期 无复发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滑膜组织轴突导向因子(semaphorin)表达增强并与临床炎症指标正相关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杏 张明媚 +3 位作者 王亚门 王涛 谢庆云 魏萌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3-158,共6页
目的探讨轴突导向因子3C(SEMA3C)和SEMA3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与临床炎症指标的相关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例RA与8例骨关节炎(OA)患者膝关节滑膜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滑膜组织SEMA3C、SEM... 目的探讨轴突导向因子3C(SEMA3C)和SEMA3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与临床炎症指标的相关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例RA与8例骨关节炎(OA)患者膝关节滑膜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滑膜组织SEMA3C、SEMA3F、酪氨酸氢化酶(TH)表达与分布,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滑膜组织SEMA3C、SEMA3F的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Pearson法分析SEMA3C、SEMA3F表达水平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PA)、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相关性。结果与OA滑膜组织相比,RA滑膜组织SEMA3C、SEMA3F分布更广泛,而TH表达降低;RA滑膜组织SEMA3C和SEMA3F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SEMA3C蛋白表达水平与MPV呈负相关,与RF呈正相关;SEMA3F蛋白表达水平与ESR水平呈正相关,与PDW呈负相关。结论SEMA3C与SEMA3F在RA滑膜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患者临床炎症指标相关,有望为临床评估患者的病情进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轴突导向因子(semaphorin) 滑膜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大鼠创伤性胰腺炎损伤的修复 被引量:1
3
作者 韩丽 陈思平 +7 位作者 赵治戎 周世波 周黎晨 吉华 唐政 谭震 王涛 戴睿武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642-1650,共9页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来源的外泌体(hUC-MSCs exosome,hUCMSC-Ex)对创伤性胰腺炎的治疗和保护作用。方法60只成年雄性健康SD大鼠(体质量200~250 g),通过随机区组法分为4组(n...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来源的外泌体(hUC-MSCs exosome,hUCMSC-Ex)对创伤性胰腺炎的治疗和保护作用。方法60只成年雄性健康SD大鼠(体质量200~250 g),通过随机区组法分为4组(n=15):对照组(Control组),开腹后轻轻翻动胰腺,随后关腹,经尾静脉注射1 mL生理盐水;创伤性胰腺炎组(TP组),使用造模仪建立创伤性胰腺炎大鼠模型,经尾静脉注射1 mL生理盐水;TP+hUC-MSCs组(造模后经尾静脉注射干细胞)和TP+hUCMSC-Ex组(造模后经尾静脉注射外泌体)。采用超速离心法获取外泌体,使用透射电镜对外泌体进行形态学鉴定;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损伤的程度;ELISA法检测淀粉酶、脂肪酶、促炎因子、抗炎因子的表达水平;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蛋白Bax、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与TP组比较,TP+hUC-MSCs组和TP+hUCMSC-Ex组的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明显降低(P<0.05),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浓度、IL-6、TNF-α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IL-10、TGF-β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TP组的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TP+hUC-MSCs组和TP+hUCMSC-Ex组的凋亡指数显著低于TP组(P<0.05),且TP+hUC-MSCs组和TP+hUCMSC-Ex组的凋亡蛋白Bax、Caspase-3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hUCMSC-Ex可以通过控制全身性的炎症反应和抑制大鼠腺泡细胞凋亡,参与胰腺组织再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创伤性胰腺炎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酸钠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调控脂多糖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表型极化
4
作者 王琳杰 张安仁 +4 位作者 张鑫 刘建成 杨娅 庞日朝 呼永河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846-1853,共8页
目的 研究丁酸钠(sodium butyrate, NaB)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炎症表型的调控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NaB单独及联合LPS干预BV2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BV2细胞活力的变化,根据结果选择实验浓度。将BV... 目的 研究丁酸钠(sodium butyrate, NaB)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炎症表型的调控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NaB单独及联合LPS干预BV2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BV2细胞活力的变化,根据结果选择实验浓度。将BV2小胶质细胞分为对照(Control)组、LPS组、LPS+NaB低剂量组(0.125 mmol/L)和LPS+NaB高剂量组(0.25 mmol/L);NaB预处理过夜(17 h)后,采用LPS继续孵育24 h诱导BV2小胶质细胞炎症模型;GRIESS法检测细胞NO释放量,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细胞因子IL-1β、TNF-α和IL-10的含量;RT-qPCR检测细胞iNOS和CD206 mRNA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iNOS和CD206的平均荧光强度;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TLR4、NF-κB p65、IKB-α和p-IKB-α表达水平,分离胞浆和胞核蛋白,检测NF-κB p65的核转位。结果 GRIESS结果显示,高、低剂量NaB组的NO分泌水平较LPS组低(P<0.05);ELISA结果显示,高、低剂量NaB组中的IL-1β和TNF-α分泌水平较LPS组低(P<0.05),IL-10分泌水平较LPS组高(P<0.05);RT-qPCR结果显示,高、低剂量NaB显著下调了iNOS mRNA的表达(P<0.05),促进了CD206 mRNA的表达(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高、低剂量NaB可显著减少BV2细胞M1表型标志物iNOS的表达,促进M2表型标志物CD206的表达(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LPS组相比,高、低剂量NaB显著抑制了TLR4、NF-κB p65和p-IKB-α的蛋白表达,同时抑制了NF-κB p65的核转位(P<0.05)。结论 NaB显著减轻LPS诱导的BV2细胞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NaB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促进BV2细胞由M1表型向M2表型极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钠 小胶质细胞 炎症 极化 TLR4/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