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列车与高架桥上无碴轨道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蔡成标 翟婉明 王其昌 《铁道工程学报》 EI 2000年第3期29-32,共4页
以秦沈客运专线运营条件为基础 ,建立了包括高速列车 -板式轨道 -桥梁、高速列车 -长轨枕埋入式无碴轨道 -桥梁的两种车线桥系统垂向耦合振动模型 ,分析了高速列车以 2 0 0 km/ h、2 5 0 km/ h、30 0 km/ h速度通过高架桥上板式轨道及... 以秦沈客运专线运营条件为基础 ,建立了包括高速列车 -板式轨道 -桥梁、高速列车 -长轨枕埋入式无碴轨道 -桥梁的两种车线桥系统垂向耦合振动模型 ,分析了高速列车以 2 0 0 km/ h、2 5 0 km/ h、30 0 km/ h速度通过高架桥上板式轨道及长轨枕埋入式无碴轨道时机车车辆、无碴轨道及桥梁的动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高架桥 无碴轨道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横向半主动悬挂系统建模研究及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陈春俊 王开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1-154,169,共5页
半主动悬挂控制是提高高速列车横向平稳性有效的方法。然而,车辆动力学模型的复杂性,用复杂模型设计出的控制器也是复杂的,且需要多个传感器对多个物理量进行检测,使其很难在实际车辆中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有利于控制算法设计,... 半主动悬挂控制是提高高速列车横向平稳性有效的方法。然而,车辆动力学模型的复杂性,用复杂模型设计出的控制器也是复杂的,且需要多个传感器对多个物理量进行检测,使其很难在实际车辆中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有利于控制算法设计,又能反映车辆横向振动主要特点的3自由度简化模型和利于控制算法性能研究仿真的17自由度模型,用3自由度模型设计自适应预测控制算法,用17自由度模型进行仿真验证,有效解决了模型与控制的矛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客车 悬挂系统 半主动控制 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板式轨道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82
3
作者 翟婉明 韩卫军 +1 位作者 蔡成标 王其昌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4-69,共6页
板式轨道是现代高速铁路轨道的结构形式之一。本文运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通过建立高速车辆与板式轨道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模型,采用计算机仿真手段,研究了高速铁路板式轨道动力特性。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板式轨道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与桥上板式轨道动力学仿真分析 被引量:41
4
作者 蔡成标 翟婉明 王开云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60,共4页
运用轮轨关系,建立高速列车—板式轨道—桥梁系统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运用列车—线路—桥梁动力学仿真通用软件TTBSIM,分析高速列车以不同速度通过桥梁时,机车车辆、板式轨道及桥梁的动力特性。结果表明,桥上板式轨道能够保证行车的安... 运用轮轨关系,建立高速列车—板式轨道—桥梁系统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运用列车—线路—桥梁动力学仿真通用软件TTBSIM,分析高速列车以不同速度通过桥梁时,机车车辆、板式轨道及桥梁的动力特性。结果表明,桥上板式轨道能够保证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桥梁结构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板式轨道 桥梁 耦合动力学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轨结构参数对列车运动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开云 翟婉明 蔡成标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3-48,共6页
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运用动力学仿真软件TTISIM,系统地分析和探讨了机车车辆的抗蛇行减振器,一系悬挂刚度,转向架轴距,车轮踏面锥度对临界速度的影响,以及轨距,钢轨小反,轨底坡,扣件刚度和阻尼等参数对列车稳定性的影响。指... 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运用动力学仿真软件TTISIM,系统地分析和探讨了机车车辆的抗蛇行减振器,一系悬挂刚度,转向架轴距,车轮踏面锥度对临界速度的影响,以及轨距,钢轨小反,轨底坡,扣件刚度和阻尼等参数对列车稳定性的影响。指出在计算机车车辆的临界速度时,不仅要考虑整车的结构参数和模型,还应把轨道模型和结构参数纳入整个模型和分析过程。这对铁路机车车辆结构参数优化设计,提高或改善机车车辆运动稳定性,及既有线提速改造和高(快)速铁路修建等工程问题均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动力学 机车 车辆 轨道 结构参数 稳定性 蛇行运动 轮轨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在板式轨道上运行时的滚动噪声预测 被引量:10
6
作者 徐志胜 翟婉明 +2 位作者 蔡成标 王开云 王其昌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50,共5页
在已建立的轮轨滚动噪声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对"中华之星"高速列车在板式轨道上运行时的轮轨滚动噪声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钢轨辐射的主要是中、高频噪声,车轮辐射的主要是中频噪声,而轨道板则辐射高、中和低频噪声;钢轨噪... 在已建立的轮轨滚动噪声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对"中华之星"高速列车在板式轨道上运行时的轮轨滚动噪声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钢轨辐射的主要是中、高频噪声,车轮辐射的主要是中频噪声,而轨道板则辐射高、中和低频噪声;钢轨噪声最大,车轮次之,轨道板最小。通过对高速列车在板式轨道上运行时产生的轮轨滚动噪声与在有碴轨道上运行时的轮轨滚动噪声比较,发现板式轨道噪声辐射比有碴轨道大4.0dB(A)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噪声 轮/轨 高速列车 板式轨道 噪声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浮车辆/高架桥垂向耦合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9
7
作者 赵春发 翟婉明 蔡成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7-33,共7页
磁浮铁路为了实现高速客运 ,大量采用了封闭式高架线路。在德国 Emsland磁浮试验线上 ,采用了混凝土简支梁和钢结构两跨连续梁作为高架线路的主要形式。本文以这两种结构形式为例建立了磁浮铁路车辆 /高架桥垂向耦合模型 ,分别对不同材... 磁浮铁路为了实现高速客运 ,大量采用了封闭式高架线路。在德国 Emsland磁浮试验线上 ,采用了混凝土简支梁和钢结构两跨连续梁作为高架线路的主要形式。本文以这两种结构形式为例建立了磁浮铁路车辆 /高架桥垂向耦合模型 ,分别对不同材料和结构形式支承梁以及不同车速时车桥耦合动力响应进行了仿真计算 ,得到两种支承梁结构下系统动力响应特征及车速对耦合系统动力影响规律 ,为磁浮高架线路设计和进一步的系统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文末以我国青城山磁浮线现有的一组基本数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向耦合动力学 磁悬浮铁路 高架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悬浮车辆随机振动响应分析及其平稳性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赵春发 翟婉明 王开云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6期1402-1407,共6页
以德国 Transrapid磁悬浮系统为原型 ,建立了磁悬浮车辆 /线路相互作用模型 ,高速磁悬浮线路随机不平顺则引入了分段功率谱表述模型。运用数值积分法和时频转换法对磁悬浮车 /线、车 /桥系统随机响应进行了仿真分析 ,并以先进地面交通... 以德国 Transrapid磁悬浮系统为原型 ,建立了磁悬浮车辆 /线路相互作用模型 ,高速磁悬浮线路随机不平顺则引入了分段功率谱表述模型。运用数值积分法和时频转换法对磁悬浮车 /线、车 /桥系统随机响应进行了仿真分析 ,并以先进地面交通车辆走行品质 UTACV规范和铁道车辆 Sper-ling平稳性指标对磁悬浮车辆运行平稳性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车辆 线路不平顺 随机振动 功率谱密度 平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刚度对列车走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9
作者 翟婉明 蔡成标 王开云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0-83,共4页
列车运行品质不仅取决于机车车辆本身的动力学性能 ,而且还受到来自轨道方面因素 (如轨道弹性、轨面几何不平顺等 )的影响。本文从车辆 /轨道相互作用整体系统的角度 ,运用车辆 -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 ,首次研究了轨道结构各部件刚度对列... 列车运行品质不仅取决于机车车辆本身的动力学性能 ,而且还受到来自轨道方面因素 (如轨道弹性、轨面几何不平顺等 )的影响。本文从车辆 /轨道相互作用整体系统的角度 ,运用车辆 -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 ,首次研究了轨道结构各部件刚度对列车走行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轨道刚度对机车车辆走行部的振动行为有较大影响 ,但对车体平稳性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 走行性能 轨道刚度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轨道耦合系统中基于变参数的三维图形仿真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丁国富 翟婉明 +1 位作者 张治 王开云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5-119,共5页
建立一个随参数改变而改变的三维可视模型 ,是机车车辆 -轨道耦合系统动力学可视化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文中将可视化、三维建模技术引入机车车辆 -轨道耦合动力学仿真中 ,系统地研究了机车车辆轨道耦合系统的基于变参数的三维图... 建立一个随参数改变而改变的三维可视模型 ,是机车车辆 -轨道耦合系统动力学可视化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文中将可视化、三维建模技术引入机车车辆 -轨道耦合动力学仿真中 ,系统地研究了机车车辆轨道耦合系统的基于变参数的三维图形仿真的方法 .综合建立了车辆模型的动态装配三维图形系统 ,直、曲线轨道的的三维离散结构等 ,为机车车辆 -轨道耦合动力学仿真建立了一个有效的可视化综合仿真平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仿真 计算机图形学 三维建模 车辆-轨道耦合系统 三维图形仿真 机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道床振动的理论模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翟婉明 林建辉 王开云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4-408,共5页
铁路道床的振动是引起轨道几何变形和养护维修费用增长的关键因素 ,国内外有关连续散粒体道床的振动分析方法与测量方法至今未得到很好解决。作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 ,基于道床锥体受荷假设 ,并引入道床剪切刚度和剪切阻尼的概念 ,建立了... 铁路道床的振动是引起轨道几何变形和养护维修费用增长的关键因素 ,国内外有关连续散粒体道床的振动分析方法与测量方法至今未得到很好解决。作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 ,基于道床锥体受荷假设 ,并引入道床剪切刚度和剪切阻尼的概念 ,建立了分析道床振动的五参数模型 ;在铁路线路上对道床振动进行了现场实测 ,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相吻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道床振动 试验研究 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几何不平顺安全限值的研究 被引量:27
12
作者 蔡成标 翟婉明 王其昌 《铁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82-87,共6页
为尽快解决轨道的安全管理,本文对至今尚未被确定的轨道几何不平顺的安全限值,从车辆-轨道系统耦合动力学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轨道 几何不平顺 安全限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道岔系统横向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任尊松 翟婉明 王其昌 《铁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8-33,共6页
就 1 2号可动心轨式单开提速道岔 ,建立了较为详细的车辆 -道岔空间耦合振动模型 ,在此基础上模拟计算了客、货车侧向过岔时车辆与道岔系统的横向振动特性。结果表明 ,车辆侧向过岔将引起整个系统在横向上发生比较大的振动 。
关键词 车辆 道岔 横向振动 特性 横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导电磁悬浮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赵春发 翟婉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4-468,共5页
以常导磁浮车辆的悬浮导向基本单元为对象,对采用两级串联悬浮控制的单磁铁悬浮系统进行悬浮刚度和阻尼特性的理论与数值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电磁悬浮刚度与间隙反馈系数成正比,悬浮阻尼与间隙变化速率反馈控制系数成正比;车体二系悬挂... 以常导磁浮车辆的悬浮导向基本单元为对象,对采用两级串联悬浮控制的单磁铁悬浮系统进行悬浮刚度和阻尼特性的理论与数值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电磁悬浮刚度与间隙反馈系数成正比,悬浮阻尼与间隙变化速率反馈控制系数成正比;车体二系悬挂频率、轨道基频和控制系统特征频率任意两者互相接近时,容易发生车轨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 稳定性 磁悬浮 悬浮刚度 悬浮阻尼 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悬浮车辆系统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春发 翟婉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9-141,共3页
In the past thirty years,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in maglev technolog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Nowadays, German electromagnetic suspension (EMS) maglev train TR08, Japanese electrodynamic suspension ma... In the past thirty years,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in maglev technolog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Nowadays, German electromagnetic suspension (EMS) maglev train TR08, Japanese electrodynamic suspension maglev train MLX01 and HSST100 (EMS) are ready for revenue operation. In China the key technology of electromagnetic suspension and guidance was already in shape as a result of the R&D on low speed EMS maglev vehicle as early as the 1980s, and a few low speed EMS maglev demonstration lines have been constructed in the last few years.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surface transport vehicl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ystem technological economic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So the investigation on maglev vehicle system dynamics in this dissertation is just in time and important for the theoretical study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f the maglev transport technology in China. [WT5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车辆 高架线路 耦合动力学 主动控制 随机振动 平稳性 曲线通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实时仿真模式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丁国富 翟婉明 刘伯兴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38-241,246,共5页
机车车辆-轨道耦合系统不但在动力学过程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而且在几何结构上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本文在分析现有机车车辆-轨道动力学综合仿真的复杂性基础上,从仿真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系统集成的角度,研究了几种考虑数值计算和可视化... 机车车辆-轨道耦合系统不但在动力学过程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而且在几何结构上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本文在分析现有机车车辆-轨道动力学综合仿真的复杂性基础上,从仿真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系统集成的角度,研究了几种考虑数值计算和可视化的综合实时仿真的方法,探讨了多线程技术、DDE技术和分布式仿真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在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仿真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几种方法是可行的,尤其基于DCOM仿真技术和基于离线计算的数据文件共享是很有前途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车辆 轨道耦合 动力学 实时仿真模式 计算机仿真 可视化 分布式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仿真系统的集成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丁国富 王开云 翟婉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3-37,共5页
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仿真已经开展了数值仿真、图形可视化等研究 ,但如何将相关的研究集成起来 ,形成一个单平台的较为完善的仿真系统 ,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文中采用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方法 ,结合基于变参数的车辆几何结构的三... 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仿真已经开展了数值仿真、图形可视化等研究 ,但如何将相关的研究集成起来 ,形成一个单平台的较为完善的仿真系统 ,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文中采用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方法 ,结合基于变参数的车辆几何结构的三维生成、基于帧图象的动力学可视再现和曲线二维可视化等技术 ,将系统可视化模块和动力学计算模块有效地结合起来 ,研究了系统开发环境的结合方式、系统集成框架、基于CVF、VC和OPENGL等不同语言间的混合联编等问题。并给出了系统集成中基于标识集的数据传递流程和共享方式 ,定义了不同的独立模块之间的数据接口 ,提供了一个考虑计算、图形、和综合可视界面的合理的系统开发环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计算机仿真 系统集成 数据共享 仿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48
18
作者 翟婉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4,共14页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是在传统的车辆动力学和轨道动力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学科领域 ,近 10年来发展迅速 ,并取得重要进展 ,已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的研究历史 ,并对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了...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是在传统的车辆动力学和轨道动力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学科领域 ,近 10年来发展迅速 ,并取得重要进展 ,已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的研究历史 ,并对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了概要介绍 ;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了作者及其课题组近期开展的研究工作及主要研究结果 ,包括理论模型、计算机仿真、试验验证、参数确定及应用实践等方面的具体进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轮轨关系 车辆动力学 轨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车车辆与线路最佳匹配设计原理、方法及工程实践 被引量:18
19
作者 翟婉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0-65,共6页
提出了采用系统设计思想实现机车车辆与线路最佳匹配设计的理念,论述了匹配设计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法。指出:机车车辆系统和线路系统在动态性能设计上要相互适应、相互匹配。无论设计主体对象是机车车辆还是线路,都必须将对方视为主体... 提出了采用系统设计思想实现机车车辆与线路最佳匹配设计的理念,论述了匹配设计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法。指出:机车车辆系统和线路系统在动态性能设计上要相互适应、相互匹配。无论设计主体对象是机车车辆还是线路,都必须将对方视为主体对象的动态环境,通过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方法考虑对方的动态影响因素,进行主体对象动力性能优化设计,同时分析评估主体设计对象对另一系统的动态作用影响,再根据动态作用影响的评估结果改进主体对象结构设计参数,如此反复,直到整体系统动态性能最优为止。由此开发了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仿真设计技术平台。经在若干铁路重大工程线路设计中运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车辆 线路 设计 匹配 动力学性能 动态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特大桥上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计算 被引量:34
20
作者 蔡成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09-614,共6页
将轨道结构、桥梁及墩台基础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建立了桥上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计算的有限元模型,以京沪高速铁路中两座特大桥为例,研究了桥上无缝线路钢轨温度附加力、挠曲附加力的分布及其对桥梁墩台的传递规律,同时还分析了断轨力和制... 将轨道结构、桥梁及墩台基础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建立了桥上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计算的有限元模型,以京沪高速铁路中两座特大桥为例,研究了桥上无缝线路钢轨温度附加力、挠曲附加力的分布及其对桥梁墩台的传递规律,同时还分析了断轨力和制动附加力的影响.计算结果符合桥上无缝线路的基本原理.编制的计算软件(BCWR),可用于高速铁路特大桥上无缝线路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无缝线路轨道 纵向附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