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8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折返形式及其影响因素对折返能力的影响
1
作者 曾小二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2,78,共6页
[目的]折返能力作为衡量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载效率的关键指标,其提升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深入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的折返形式及相关因素对折返能力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方法]采用实验室自主研发的一套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仿真系... [目的]折返能力作为衡量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载效率的关键指标,其提升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深入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的折返形式及相关因素对折返能力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方法]采用实验室自主研发的一套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仿真系统,以实际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为例,对多种折返形式下的折返能力进行计算与分析。根据折返作业的具体流程,定性分析影响折返间隔的各种因素,并研究相关因素对折返能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措施,并代入具体的站型中进行定量验算,计算各优化措施在不同折返形式下的提升能力和限制条件。[结果及结论]通常情况下,站后折返的折返能力强于站前折返。所提的缩短停站时间,提高道岔侧向限速,降低控车舒适度和停车准确性要求,缩短列车换端时间等优化措施,在不同折返形式下的提升效果存在差异,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择。基于车车通信的列车折返形式相比于传统的基于车地通信的折返形式,在折返能力上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折返形式 折返能力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半监督学习的目标检测技术综述
2
作者 何智杰 肖玮 +3 位作者 刘南清 高甲博 柯学良 曲乃铸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4-494,共11页
基于深度半监督学习的目标检测技术利用少量带标注信息的样本和大量无标注信息的样本进行模型训练,可减少对标注样本的依赖,提高准确性和效率。首先介绍了基于深度半监督学习的目标检测理论,依据损失函数和模式设计方式的不同对其方法... 基于深度半监督学习的目标检测技术利用少量带标注信息的样本和大量无标注信息的样本进行模型训练,可减少对标注样本的依赖,提高准确性和效率。首先介绍了基于深度半监督学习的目标检测理论,依据损失函数和模式设计方式的不同对其方法进行了分类,然后基于MS-COCO和Pascal VOC数据集对典型方法进行了性能对比,最后分析了其挑战和发展趋势,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深度半监督学习 半监督学习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通信预编码O-OFDM自适应符号分解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贾科军 南钰桐 +1 位作者 杨博然 魏少博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32,共7页
【目的】符号分解技术是降低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方法中的一种,其将光正交频分复用(O-OFDM)符号分解为PAPR较小的多个分解符号,以抑制发光二极管(LED)的非线性效应。但当O-OFDM的PAPR较大时产生的分解符号较多,降低了信息速率和误码率(... 【目的】符号分解技术是降低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方法中的一种,其将光正交频分复用(O-OFDM)符号分解为PAPR较小的多个分解符号,以抑制发光二极管(LED)的非线性效应。但当O-OFDM的PAPR较大时产生的分解符号较多,降低了信息速率和误码率(BER)性能。【方法】文章提出了一种预编码O-OFDM自适应符号分解串行传输(PCO-OFDM-ASDST)方案,采用预编码降低O-OFDM符号的PAPR,从而减小了自适应符号分解的平均符号分解次数。在多径信道下推导了理论信噪比(SNR)表达式,并采用蒙特卡洛仿真分析了PAPR、BER和信息速率性能。【结果】结果表明,在非对称限幅光正交频分复用(ACO-OFDM)系统4阶正交幅度调制(QAM)下,PCO-OFDM-ASDST在BER为10-4的情况下,其符号功率比自适应符号分解串行传输(ASDST)低7 dB;64QAM下,当符号功率为20 dBm时,可以提高10 Mbit/s的信息速率。【结论】PCO-OFDM-ASDST比ASDST系统具有更优的BER和信息传输速率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光正交频分复用 预编码 峰值平均功率比 符号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bGIS技术在列车运行图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周夏芳 吕红霞 蒋灵明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06年第1期60-63,共4页
列车运行图是铁路部门全路组织列车运行的基础。本文旨在将WebGIS技术引入列车运行图信息系统,为铁路行车管理提供直观、便捷的网络电子地图辅助决策支持。文章介绍了WebGIS的概念及基本实现技术,提出了基于GISActiveX控件技术扩展浏览... 列车运行图是铁路部门全路组织列车运行的基础。本文旨在将WebGIS技术引入列车运行图信息系统,为铁路行车管理提供直观、便捷的网络电子地图辅助决策支持。文章介绍了WebGIS的概念及基本实现技术,提出了基于GISActiveX控件技术扩展浏览器功能,在本地实现列车运行图信息系统GIS操作的方法,从而大大提高系统响应速度,减轻了服务器负担。其中重点阐述了系统框架结构、数据库设计以及实现中的关键技术难点,最后总结了系统的优点及需改进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GIS ActiveX控件法 列车运行图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B技术在铁水联运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郝楩楠 倪少权 蔡小波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13年第11期20-23,共4页
近年来,铁路及水路不断加强业务合作,联运业务有了很好的发展,但两大行业的信息系统因开发方式、架构方式的不同,存在着"信息孤岛"现象,已经严重制约了铁水联运的数据交换与共享。本文主要探讨基于SOA架构铁水联运信息系统的... 近年来,铁路及水路不断加强业务合作,联运业务有了很好的发展,但两大行业的信息系统因开发方式、架构方式的不同,存在着"信息孤岛"现象,已经严重制约了铁水联运的数据交换与共享。本文主要探讨基于SOA架构铁水联运信息系统的实现方式,满足联运的数据交换需求,提高系统的兼容性和扩展性。结合ESB技术特点,对其在铁水联运信息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系统的总体架构及部署方案。ESB技术在针对各种部门或领域的整合改革,及新信息系统的建设中有全方位的支持,是理想的信息系统建设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服务架构 企业服务总线 铁水联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作流技术和GIS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6
作者 李姗姗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08年第11期4-6,共3页
工作流技术和GIS技术分别与物流管理系统相结合,在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应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把工作流技术和GIS技术有机的融合在相应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中,不仅能满足当前的现状,并且能对物管理信息系统有极大的改善和提高。同时对... 工作流技术和GIS技术分别与物流管理系统相结合,在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应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把工作流技术和GIS技术有机的融合在相应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中,不仅能满足当前的现状,并且能对物管理信息系统有极大的改善和提高。同时对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系统的体系结构和设计思想等进行详细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流 工作流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期望传播算法的多天线信号检测:架构、技术与挑战 被引量:1
7
作者 蒲旭敏 孙致南 +1 位作者 宋米雪 陈前斌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68,共11页
近年来,期望传播(Expectation Propagation,EP)算法被广泛应用于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信号检测。EP是一种优良的贝叶斯推断算法,能够良好匹配信号检测工作所对应的贝叶斯模型,是目前接近最优检测算法的先... 近年来,期望传播(Expectation Propagation,EP)算法被广泛应用于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信号检测。EP是一种优良的贝叶斯推断算法,能够良好匹配信号检测工作所对应的贝叶斯模型,是目前接近最优检测算法的先进检测算法之一。面向6G,EP可在诸多场景达成高性能信号检测,对未来超高可靠通信需求提供支撑,具有实际研究意义。然而,当前研究缺乏该算法的综述性分析,相关研究人员缺乏直观学习参考。概述了基于期望传播算法的MIMO信号检测架构以及相关技术研究现状,总结了现有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挑战,旨在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思路,为EP信号检测算法服务6G实际通信场景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 多输入多输出(MIMO) 信号检测 期望传播 消息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亚模函数的可见光通信MIMO-OFDM系统天线选择算法
8
作者 贾科军 贺耀民 +3 位作者 张芳芳 蔺莹 薛建彬 郝莉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5-453,共9页
在可见光通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针对天线选择理论建模不足和穷举算法复杂度过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亚模函数的天线选择方案。首先,以下行链路的信道容量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了基于亚模函数的天线选择理论优化模型,并证明了目标函数满足... 在可见光通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针对天线选择理论建模不足和穷举算法复杂度过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亚模函数的天线选择方案。首先,以下行链路的信道容量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了基于亚模函数的天线选择理论优化模型,并证明了目标函数满足的单调亚模性。其次,根据亚模函数的收益递减效应,设计了基于容量最大化的天线选择算法。最后,仿真分析了非对称限幅光正交频分复用(Asymmetrically Clipped Optical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ACO-OFDM)和直流偏置光OFDM(DC-biased Optical OFDM,DCO-OFDM)系统的信道容量和误码率性能。在6选4的情况下,当信噪比为30 dB时,所提算法与穷举最优算法的信道容量差异仅为0.51 b/s/Hz和1.2 b/s/Hz,复杂度则降低了约46.3%。另外,随着选择天线数的增多和调制阶数的增大,系统的误码率性能逐渐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VLC) 多输入多输出(MIMO) 天线选择 亚模函数 收益递减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演进与发展 被引量:41
9
作者 方旭明 崔亚平 +1 位作者 闫莉 宋昊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6-235,共10页
高速铁路自诞生起即伴随着车地移动通信的承载需求,其中一部分业务承载需求来源于高速列车的列车控制与列车调度,这是高速列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部分业务来源于车上的旅客,这些是满足旅客服务质量需求的重要标志之一。特别是... 高速铁路自诞生起即伴随着车地移动通信的承载需求,其中一部分业务承载需求来源于高速列车的列车控制与列车调度,这是高速列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部分业务来源于车上的旅客,这些是满足旅客服务质量需求的重要标志之一。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上网需求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总结了世界各国高速铁路移动通信发展的重要历程,特别是支持旅客信息接入的车地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现状,从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趋势讨论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趋势,包括与公众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关系,展望未来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的一些关键技术,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从而给该领域相关的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移动通信 旅客信息 技术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小交路嵌套方式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最优车组数开行方案 被引量:12
10
作者 白广争 郭进 +1 位作者 杨扬 石红国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50,共6页
根据客流量的分布及大小交路列车共线运行的特点,以投入运用的车组数最少为目标,建立了列车均衡开行方案优化模型,得出在运用车组最少的情况下各行车组织参数的设置,包括折返点位置选取、大小交路的行车间隔和周期、列车在中间站的折返... 根据客流量的分布及大小交路列车共线运行的特点,以投入运用的车组数最少为目标,建立了列车均衡开行方案优化模型,得出在运用车组最少的情况下各行车组织参数的设置,包括折返点位置选取、大小交路的行车间隔和周期、列车在中间站的折返时间及运用车组数等。模型考虑了大小交路行车的相互影响问题,在满足行车安全性及线路客流需求的前提下,采用基于大交路的行车间隔来调整小交路的行车间隔及行车周期的思想,描述了各参数之间的制约关系。以成都地铁2号线为背景,利用本模型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能够达到预想的效果。为运营企业的行车组织安排,特别是运行交路设计及车辆配备等实际工作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大小交路嵌套 列车开行方案 均衡行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景仿真技术在郑州地铁1号线列车自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怀松 陈荣武 +2 位作者 易立富 王坚强 杨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0-133,共4页
通过列车运行视景仿真系统,可将视景仿真技术应用到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监控系统中。以郑州地铁1号线为例,介绍了列车运行视景仿真系统的建立过程。通过系统接口通信,ATS(列车自动监控)系统实现了对列车运行视景仿真系统的列车自动追... 通过列车运行视景仿真系统,可将视景仿真技术应用到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监控系统中。以郑州地铁1号线为例,介绍了列车运行视景仿真系统的建立过程。通过系统接口通信,ATS(列车自动监控)系统实现了对列车运行视景仿真系统的列车自动追踪功能、信号控制功能,以及信号设备状态监控功能。经过仿真测试验证,视景系统图像输出流畅,可真实描述地铁列车的运行场景;视景系统与ATS系统结合能模拟ATS系统对在线列车的主要监控功能,具有良好的实时控制性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视景仿真技术 列车自动监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无扰的多载波互补码分多址通信雷达一体化方案
12
作者 沈炳声 周正春 +1 位作者 杨洋 范平志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1-210,共10页
随着新兴应用的不断涌现,频谱拥堵问题日益严重。通信雷达一体化(DFRC)是解决频谱拥堵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如何解决通信与雷达之间的相互干扰并实现高通信速率是通信雷达一体化亟待解决的基础难题。该文以多载波互补码分多址技术... 随着新兴应用的不断涌现,频谱拥堵问题日益严重。通信雷达一体化(DFRC)是解决频谱拥堵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如何解决通信与雷达之间的相互干扰并实现高通信速率是通信雷达一体化亟待解决的基础难题。该文以多载波互补码分多址技术为基础,设计一种适用于多用户场景的新型通信雷达一体化信号。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与典型的扩频方案相比,所提方案可以实现通信雷达的无扰传输,并具有低的误码率与高的通信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雷达一体化 多载波码分多址 互补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调整的粒子群算法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莉 王长林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13年第6期62-64,共3页
依据列车行车组织的特点,对列车运行调整策略进行研究,建立了列车运行调整模型。模型中涉及的约束条件较多,对实时性和延迟传播有着严格的限制,从而使问题的求解成为难题。在模型的求解过程中,粒子群算法有计算速度快、收敛性强的特点,... 依据列车行车组织的特点,对列车运行调整策略进行研究,建立了列车运行调整模型。模型中涉及的约束条件较多,对实时性和延迟传播有着严格的限制,从而使问题的求解成为难题。在模型的求解过程中,粒子群算法有计算速度快、收敛性强的特点,满足模型实时性的要求。因此在列车运行调整中采用了粒子群算法,实现了列车运行调整的高效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调整 模型建立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坐标信息进路搜索算法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谢林 杨扬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15年第8期16-19,共4页
二维坐标信息进路搜索算法,运用CAD提取各个节点坐标的思路,从有向图的角度对进路进行研究,通过面向对象的思想将各个节点连接起来形成站场型数据结构,以此为基础设计出一套通用进路搜索程序,能够快速高效地搜到目标节点,提高进路搜索... 二维坐标信息进路搜索算法,运用CAD提取各个节点坐标的思路,从有向图的角度对进路进行研究,通过面向对象的思想将各个节点连接起来形成站场型数据结构,以此为基础设计出一套通用进路搜索程序,能够快速高效地搜到目标节点,提高进路搜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标 CAD 有向图 面向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扩散的海洋稀疏观测资料插值算法-椭圆模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巍 张韧 +2 位作者 徐志升 安玉柱 金炜东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79-884,共6页
针对海洋科学研究中ARGO等观测资料零散、稀少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扩散思想的插值方法-信息扩散插值算法。该方法基于模糊映射思想,通过对稀少数据点信息进行模糊扩散和插值映射,进而实现有限数据点信息向其邻近区域点的概率插值... 针对海洋科学研究中ARGO等观测资料零散、稀少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扩散思想的插值方法-信息扩散插值算法。该方法基于模糊映射思想,通过对稀少数据点信息进行模糊扩散和插值映射,进而实现有限数据点信息向其邻近区域点的概率插值;针对正态扩散函数在表现非对称结构的数据资料时存在的局限性,发展了一类非均匀信息扩散函数,建立了相应的非均匀信息扩散插值算法-椭圆模型,进行了试验对比和实际ARGO资料的插值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扩散 插值算法 稀疏数据 椭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扩散的海洋稀疏资料插值算法-概率模型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韧 徐志升 +2 位作者 刘巍 黄志松 安玉柱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4-558,579,共6页
针对海洋观测资料零散、稀少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信息扩散思想的插值方法-信息扩散插值算法。该方法基于模糊映射思想,通过对稀疏数据点信息进行模糊扩散和插值映射,进而实现有限数据点信息向其邻近区域点的概率插值。针对正态扩散函数在... 针对海洋观测资料零散、稀少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信息扩散思想的插值方法-信息扩散插值算法。该方法基于模糊映射思想,通过对稀疏数据点信息进行模糊扩散和插值映射,进而实现有限数据点信息向其邻近区域点的概率插值。针对正态扩散函数在表现广义非对称结构数据资料时存在的局限性,发展了一类非均匀信息扩散插值算法-概率模型,进行了海温资料插值试验和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扩散 插值算法 稀疏数据 概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IRS辅助的毫米波系统单基站定位算法
17
作者 夏渔平 邓平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41,共7页
针对非视距环境下毫米波系统中视距路径被遮挡导致的定位性能急剧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单个智能反射面辅助的多天线毫米波单基站系统三维定位和方向角估计算法。首先,利用毫米波信道的稀疏特性,结合张量理论,将与位置信息相关的信道参... 针对非视距环境下毫米波系统中视距路径被遮挡导致的定位性能急剧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单个智能反射面辅助的多天线毫米波单基站系统三维定位和方向角估计算法。首先,利用毫米波信道的稀疏特性,结合张量理论,将与位置信息相关的信道参数估计问题转换为张量分解问题进行求解;然后,基于估计的定位相关参数,利用混合到达时间、到达角度和出发角度定位算法估计出移动台的位置坐标和方向角。为了评估所提定位算法的性能,推导了移动台位置和方向角估计误差的理论界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定位算法能够较好地接近估计误差理论界限,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定位 智能反射面 张量分解 克拉美罗界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供需协同演化模型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姜克锦 张殿业 刘帆洨 《人类工效学》 CSSCI 2008年第4期29-32,37,共5页
文章以耗散结构理论为基础,选取道路网容量与交通量作为序参量构建了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演化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模拟,针对不同引导控制强度模拟得到小汽车、公共交通和混合交通三种交通发展模式,针对不同增长速度模拟得到供需追随型... 文章以耗散结构理论为基础,选取道路网容量与交通量作为序参量构建了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演化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模拟,针对不同引导控制强度模拟得到小汽车、公共交通和混合交通三种交通发展模式,针对不同增长速度模拟得到供需追随型、引导型和超前型三种交通供给模式。最后对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上述几种交通发展与供给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系统 演化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波光子的光纤传感解调技术(特邀)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狄 邹喜华 +1 位作者 潘炜 Sales Salvador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30,共10页
光纤传感器因其具有抗电磁干扰、耐腐蚀、质量轻、体积小、精度高和易于复用等诸多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电子电力、土木工程和生物医药等领域。传统的光纤传感解调技术存在精度低、速度慢和稳定性差等缺点。为解决此问... 光纤传感器因其具有抗电磁干扰、耐腐蚀、质量轻、体积小、精度高和易于复用等诸多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电子电力、土木工程和生物医药等领域。传统的光纤传感解调技术存在精度低、速度慢和稳定性差等缺点。为解决此问题,近年来,基于微波光子学的传感与解调技术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文章系统地回顾了基于微波光子学的光纤传感解调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多种微波光子传感解调方案及其工作原理,并对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光子技术 光纤传感 传感解调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列车追踪仿真的城市轨道交通折返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珮瑶 郭进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11年第12期54-57,共4页
通过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追踪及折返能力仿真平台,分别对站前、站后折返两种模式的车站折返能力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本文给出了比较准确的分析过程及计算公式,并提出了一些优化措施。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追踪仿真 折返能力 能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