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高速列车工业设计研究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35
- 1
-
-
作者
向泽锐
徐伯初
支锦亦
-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人机环境系统设计研究所
-
出处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18,共10页
-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9BAG12A01-F02)
-
文摘
本文对近年来中国高速列车工业设计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综述,内容涉及高速列车的外观设计和内室设计,包括车头设计、车身设计、车体涂装、司机室设计、客室及附属设备设计、餐厅内室设计、卫生间设计等。在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高速列车工业设计进行了展望,提出今后应加强对中国元素、美学元素、设计程序及方法、前瞻性概念设计、设计评价、人-机-环境系统、技术-文化-美学-宜人性系统的研究和探索。
-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工业设计
人机系统
外观设计
内室设计
-
Keywords
high-speed train
industrial design
man-machine system
appearance design
inner design
-
分类号
U292.914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
题名中国铁路客车无障碍设计研究
被引量:11
- 2
-
-
作者
向泽锐
徐伯初
支锦亦
董石羽
郭小锋
章勇
-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人机环境系统设计研究所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85-493,共9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9BAG12A01-F02)
-
文摘
为获取我国铁路客车无障碍设计的相关依据,从分析乘客的需求出发,先后建立了行动不便旅客乘坐铁路客车的需求模型、车厢的无障碍流线模型和无障碍区域的基本布局模型,对比得出了最优的理论布局方案;通过真人实验和虚拟人仿真研究,明确了轮椅回转空间、通行宽度、轮椅使用者手的可及范围等关键尺寸;最后整理提出了我国铁路客车无障碍信息符号及其放置位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铁路客车应设有优先座位、专用无障碍车厢和通用齐全的无障碍信息符号;宜将轮椅席位和无障碍厕所集中设置于无障碍车厢侧门人口处的两侧;优先座位数应不低于每列车总席位的5%;列车8节及以下数量编组时应设置1个轮椅席位,8节以上编组时应设置2个轮椅席位;无障碍流线上的转弯处应预留轮椅转弯空间,直径应不小于1500mm;通行的最小宽度应不小于950mm;操控设备宜安装于离地板面高389—1354mm范围;操作台面深度宜小于423mm.
-
关键词
铁路车辆
客车
设计
无障碍
行动不便旅客
无障碍流线
-
Keywords
railroad cars
passenger cars
design
barrier-free
passenger with reduced mobility
accessible passageway
-
分类号
U271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
-
题名地铁客室乘坐设备人机功能尺寸设计
被引量:15
- 3
-
-
作者
魏峰
徐伯初
支锦亦
董石羽
-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人机环境系统设计研究所
-
出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65-872,共8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9BAG12A01-F02)
四川省工业设计产业研究中心重点研究基地开放课题资助项目(GY-14YB-29)
+2 种基金
四川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17ZR0165)
四川省科技服务业示范项目(2016GFW0171)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5GZ0081)
-
文摘
为探讨乘客身材特征对地铁客室中乘坐设备功能尺寸设计的影响,运用人机工程学以人为中心的实验和相关分析法展开研究.围绕人的生理结构、心理尺度和乘坐设备的功能属性等因素,结合压力分布实验、虚拟仿真技术和主观评价分析,对人与地铁座椅和扶手之间的功能尺寸配置关系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座椅腰靠纵向外凸圆弧的曲率半径为186 mm、座垫横向内凹圆弧的曲率半径为785 mm时更贴近人体坐姿的生理曲度和满足乘坐的舒适性要求;扶手的吊环高度设置在1 710 mm、横杆高度设置在1 860 mm时能够分别保障不同身材的乘客的使用需求,并能满足适用性、安全性和通行性之间的平衡.
-
关键词
地铁客室
人机工程
压力分布
虚拟仿真
-
Keywords
subway passenger compartment
ergonomics
pressure distribution
virtual simulation
-
分类号
U271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
-
题名我国城市轨道列车工业设计研究综述
被引量:15
- 4
-
-
作者
向泽锐
支锦亦
李然
徐笑非
徐刚
-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人机环境系统设计研究所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19-1328,共10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B1201103-9,2017YFB1201103-10,2017YFB1201103-11,2017YFB1201103-12)。
-
文摘
从工业设计视角对城市轨道列车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列车的安全性、舒适宜人性、美学和文化特性,使其成为提升城市形象的一张靓丽名片.首先,结合相关标准,阐述了我国6类城市轨道列车的主要外形特征;然后,概括提出了城市轨道列车端车和中车车体造型设计、车体涂装设计时应重点考虑的共性约束因素和关键参数取值范围,总结给出了城市轨道列车外观设计的相关要点;接着,围绕司机室驾驶界面和客室旅客界面,对我国城市轨道列车车内环境设计研究进行了综述,明确了这两大界面设计各自研究的现状及侧重点;最后,对我国城市轨道列车工业设计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指出应进一步加强列车-线路-人文多要素耦合理论与设计方法、列车车内空间及界面系统优化设计与综合评价技术和列车车内视觉环境评价与优化设计的研究.
-
关键词
城市交通运输
轨道列车
工业设计
外观设计
内室设计
-
Keywords
urban transportation
rail vehicle
industrial design
exterior design
interior design
-
分类号
TB472
[一般工业技术—工业设计]
-
-
题名欧洲动车组无障碍环境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4
- 5
-
-
作者
郭小峰
向泽锐
王冰松
支锦亦
贾玉山
-
机构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西南交通大学人机环境系统设计研究所
-
出处
《铁路技术创新》
2014年第4期111-114,共4页
-
文摘
为了解当前世界上先进的动车组无障碍设计技术,分别对德国ICE1、法国—意大利TGV、意大利AGV、奥地利Railjet等动车组车内无障碍环境进行调研和介绍,总结提出一些关于动车组无障碍设计的规律。
-
关键词
无障碍
动车组
行动不便旅客
欧洲
-
分类号
U266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
-
题名现代有轨电车车体涂装设计研究
- 6
-
-
作者
黄啸
徐伯初
-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人机环境系统设计研究所
-
出处
《艺术科技》
2014年第6期12-12,共1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2YJA760076)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项目(项目编号:SC13E084)
-
文摘
现代有轨电车车体涂装设计与地域文化、乘客心理、车内环境、商业宣传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在色彩选择、图案设计和色块布局时,应将地域文化、乘客心理因素与工业产品施色原理、色彩心理学等理论相结合,使色彩选择、图案设计和色块布局突出地域特色,满足乘客心理需求并与乘车环境和谐统一。
-
关键词
现代有轨电车
涂装设计
地域文化
色彩心理学
-
分类号
U482.1
[交通运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
-
题名多谱自适应小波和盲源分离耦合的生理信号降噪方法
- 7
-
-
作者
王振宇
向泽锐
支锦亦
丁铁成
邹瑞
-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人机环境系统设计研究所
-
出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0-921,共12页
-
基金
教育部2022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20705329291641)
西南交通大学新型交叉学科培育基金(YG2022006)。
-
文摘
为提高生理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将盲源分离和小波阈值方法进行耦合研究,提出了多谱自适应小波信号增强方法并与改进的盲源分离方法相结合进行降噪处理。为评估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使用小波变换中软阈值、硬阈值、自适应阈值3种方法计算信噪比(SNR)和均方根误差(RMSE)。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软阈值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增强后的信号软阈值相比硬阈值,SNR提升约44.2%,RMSE下降约28.8%,处理时间减少约1.4%。软阈值相比自适应阈值,SNR提升约706%,RMSE下降约16.7%,处理时间减少约3.0%。为对比软阈值下各参数差异,使用软阈值对原始信号、加噪信号和增强信号进行对比分析及归一化处理。结果显示增强后的信号具有较好的SNR、较低的RMSE和较短的处理时间,软阈值下增强后的信号与原始信号相比,SNR提升约0.12%,RMSE下降约2.5%,处理时间减少约3.9%,进一步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并提高了信号质量。
-
关键词
多谱自适应小波
盲源分离
小波变换
降噪方法
生理信号
-
Keywords
multi-spectrum adaptive wavelet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wavelet transform
denoising method
physiological signal
-
分类号
TP391.4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基于人体压力分布的座椅形面优化设计
被引量:10
- 8
-
-
作者
李娟
徐伯初
-
机构
西华大学工业设计产业研究中心
西南交通大学人机环境系统设计研究所
-
出处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57-1463,共7页
-
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研究基地项目(GY-16YB-0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YJA760076)
西华大学重点基金项目(ZW1623119)资助
-
文摘
为获得舒适座椅形面的造型和尺度特征,基于体压分布指标与舒适度量表评分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分析了静态坐姿条件下,座椅靠背和坐垫形面特征与人体关键部位的舒适度影响关系,并据此提出了座椅靠背和坐垫形面人机优化设计建议。体压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座椅压力分布SPD值仅反映压力分布均匀程度,但在形面几何构造复杂的情况下,不能表征靠背或坐垫的整体舒适度;圆形压力梯度G_C值不受坐垫形面变量因素的影响,能有效表征人体坐骨结节处的舒适度。
-
关键词
座椅形面
舒适度量表
体压分布
圆形压力梯度
优化设计
-
Keywords
seat shape surface
comfort scale table
body pressure distribution
circular pressure gradi-ent
optimization design
-
分类号
U463.836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
-
题名一种多功能海事卫星电话的造型与结构设计
被引量:1
- 9
-
-
作者
董石羽
向泽锐
吴贵凉
朱先辉
-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人机环境系统设计研究所
中国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
-
出处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94-1099,共6页
-
文摘
针对多功能海事卫星电话的结构特点,提出了详细的设计流程。按照所提出的设计流程,分别对该产品的结构总体设计、造型设计和详细的结构设计进行了论述。设计的多功能海事卫星电话在结构上具有以下特点:电话主机可水平360°范围内自由旋转,可前后90°范围内自由俯仰调节;话筒组件也能够根据用户使用要求和使用习惯进行前后俯仰角的自由调节。
-
关键词
海事卫星电话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
结构设计
造型设计
设计流程
-
Keywords
maritime satellite phone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
structural design
modeling design
design flow
-
分类号
TN03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
-
题名基于JACK的动车组无障碍通行关键尺寸研究
被引量:2
- 10
-
-
作者
王冰松
郭小峰
向泽锐
章勇
董石羽
-
机构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西南交通大学人机环境系统设计研究所
-
出处
《铁路技术创新》
2014年第4期15-18,共4页
-
文摘
对动车组无障碍车厢内的通行情况进行研究,按照中国人的人体参数在JACK中建立了用于仿真实验的虚拟人模型,分别对无障碍流线上的车门、过道、无障碍厕所的通过性进行仿真,通过实验获得了一些较为关键的设计尺寸。
-
关键词
无障碍
动车组
行动不便旅客
无障碍流线
JACK
-
分类号
U270.2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
-
题名基于注意力分配的高铁操纵台界面布局优化设计
被引量:15
- 11
-
-
作者
许永生
李丽丽
吴尤荻
支锦亦
向泽锐
张润芝
-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人机环境系统设计研究所
-
出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01-409,共9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19YJA760094)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工业设计产业研究中心项目(GYSJ2019-005)。
-
文摘
为了研究驾驶员在高铁操纵台界面的注意力分配情况,以达到优化高铁操纵台界面布局设计的目的,采用CRH380D列车仿真平台,通过模拟驾驶实验的形式测定成都机务段动车运用车间14名驾驶员的注意力分配情况.首先,将驾驶员的值乘过程分为发车准备、正线行驶、停车制动3个任务;其次,从视觉层、行为层、心理层3个维度出发,分别采集被试在3个任务中的眼动数据、操作轨迹、NASA-TLX量表主观工作负荷;最后,结合与被试的深度访谈,得出驾驶员对CRH380D列车操纵台界面的注意力分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CRH380D列车操纵台目前的界面布局设计中,驾驶员在执行驾驶任务时注意力分配最高的为ATP,其次为TCMS1;水平操纵面上21个开关按钮中,占用注意力较多的为开车门、停放制动和升弓、降弓按钮;眼动轨迹图与操作轨迹图比较复杂,驾驶员的主观工作负荷相对较高;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高铁操纵台界面布局设计的4条原则及一些相应的设计建议,并以CRH380D列车为例,得出其操纵台界面布局优化设计方案.
-
关键词
高铁操纵台
注意力分配
优化设计
仿真平台
眼动追踪
-
Keywords
high-speed railway console
distribution of attention
design optimization
simulation platform
eye tracking
-
分类号
TB472
[一般工业技术—工业设计]
-
-
题名基于座椅人机参数的列车座椅舒适度评价方法
被引量:2
- 12
-
-
作者
王金
支锦亦
向泽锐
李然
徐笑非
闫磊
徐刚
-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人机环境系统设计研究所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42-1348,共7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7YFB1201103-9,2017YFB1201103-12)
-
文摘
为了降低高速列车舒适度调查的成本,避免进行大量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对高速列车座椅静态舒适度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确定高速列车座椅舒适度评价指标和指标权重,获得座椅舒适度计算方法;其次,利用BP神经网络构建以高速列车座椅8项人机几何参数为输入、以座椅舒适度评价为输出的座椅静态舒适度评价模型;最后,进行实例研究,对构建的神经网络评价模型进行训练和验证,并对神经网络进行权值和阈值的提取,构建神经网络的数学表达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当神经网络为1个隐含层、13个节点时,训练达到误差均值2.13×10^-3、均方误差6.091×10^-6的理想效果,且不存在过拟合现象;利用CHR2的一、二等座椅人机几何参数测量数据及对应舒适度评价对该网络进行验证,验证显示一等座的神经网络预测值跟实际评价值误差为3.07%,二等座评价误差为1.42%,该网络模型预测精度较高,且优于多元回归模型预测的结果.
-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座椅舒适度
神经网络
评价模型
-
Keywords
high-speed train
seat comfort
neural network
evaluation model
-
分类号
U463.836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
-
题名面向城市轨道列车外观设计的地域文化因子影响
被引量:3
- 13
-
-
作者
梁哲
刘海男
向泽锐
支锦亦
卜柳茹
何天宇
-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西南交通大学人机环境系统设计研究所
-
出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94-1202,共9页
-
基金
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ZY2520210086)。
-
文摘
为提升地域文化在城市轨道列车外观设计中的视觉表征与呈现,提出一种面向城市轨道列车外观设计的地域文化因子优选方法.首先,构建以文化造型因子、文化色彩因子和文化内涵因子为主要变量的地域文化因子影响评价体系,通过问卷调查获取重要度相关数据;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地域文化因子评价层次结构模型,分析各类文化因子影响力权重;最后,结合研究发现提出了一款具有成都地域特色的地铁列车方案.研究表明:列车外观造型应重点考虑历史遗存造型因子和自然生态造型因子;外饰设计应重点考虑自然色彩因子和历史遗存色彩因子;文化内涵方面应重点考虑自然生态文化因子和历史文化因子.
-
关键词
城市交通运输
轨道列车
地域文化因子
层次分析法
外观设计
-
Keywords
urban transportation
rail vehicle
regional cultural factor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exterior design
-
分类号
TB472
[一般工业技术—工业设计]
U270.2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