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料中添加油菜饼对生茸期公梅花鹿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肠道菌群结构影响的研究
1
作者 余春莲 陈家磊 杨炜蓉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7-120,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索日粮中添加油菜饼对生茸期公梅花鹿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将11只2岁的公梅花鹿随机分对照组(5只,饲喂基础日粮)和添加组(6只,饲喂基础日粮加5%油菜饼)。试验为期60 d,随后收集梅花鹿粪... 本研究旨在探索日粮中添加油菜饼对生茸期公梅花鹿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将11只2岁的公梅花鹿随机分对照组(5只,饲喂基础日粮)和添加组(6只,饲喂基础日粮加5%油菜饼)。试验为期60 d,随后收集梅花鹿粪便样本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1)添加油菜饼组梅花鹿的茸重显著提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油菜饼组梅花鹿的日粮粗蛋白质、粗脂肪、酸性洗涤纤维、有机物和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提高。(3)α多样性分析显示,两组样本的粪便微生物在ASV、Chao1指数、ACE指数有显著差异(P<0.05)。(4)在属水平上,添加组梅花鹿肠道菌群中13种菌属的相对丰度较对照组显著下降,而双歧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上升;LEfSe分析表明,双歧杆菌在添加组中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综上所述,基础日粮中添加5%油菜饼能提高梅花鹿的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肠道菌群α多样性有显著影响,并上调一些有益菌群丰度,有助于改善梅花鹿肠道菌群的生物多样性,从而有利于梅花鹿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油菜饼 生产性能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肠道菌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牧业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分布与传播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影 张晋东 +2 位作者 吴艳丽 杨琰瑛 周材权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肉、蛋、奶的需求量增加,促使畜牧业迅速发展。由于抗生素在提高动物机能、预防疾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被大量生产使用,在全球抗生素滥用的大背景下,畜禽已成为抗生素及抗性基因的一个重要储存库,亟需全面...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肉、蛋、奶的需求量增加,促使畜牧业迅速发展。由于抗生素在提高动物机能、预防疾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被大量生产使用,在全球抗生素滥用的大背景下,畜禽已成为抗生素及抗性基因的一个重要储存库,亟需全面了解畜牧业中抗生素及抗性基因的分布与传播,以便于为抗生素在畜牧业中的科学使用和合理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文章综述了畜牧业抗生素的使用现状,总结了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对畜禽、人类健康和野生动物的影响,并强调未来应关注畜禽粪便的二次污染在周围环境以及畜牧业抗生素抗性基因在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扩散机制研究,以期为今后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抗生素的科学控制以及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 抗生素 抗生素抗性基因 分布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对策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云 《河南农业》 2018年第23期45-45,共1页
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一环,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宜居家园,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同体。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 美丽乡村 生态环境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土壤团聚体与有机碳固存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郑晒坤 夏菲 +9 位作者 魏巍 王敬龙 杨彩红 王军强 薛云尹 石昊 吴皓阳 冉林灵 严双 姜晓敏 《西藏农业科技》 2024年第4期57-60,共4页
土壤团聚体作为土壤结构重要的组成部分,易受到气候变化及人为活动影响。团聚体固碳是认可度较高的固碳措施之一,其固碳功能与土壤团聚体的形成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总结,整理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与有机碳的关系,以草地土... 土壤团聚体作为土壤结构重要的组成部分,易受到气候变化及人为活动影响。团聚体固碳是认可度较高的固碳措施之一,其固碳功能与土壤团聚体的形成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总结,整理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与有机碳的关系,以草地土壤团聚体为例从放牧及草地退化两个方面分析了草地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变化,重点将草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变化对有机碳的影响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提出当前研究的进展、不足并对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土壤 土壤有机碳 团聚体 土壤碳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水虻虫卵添加量对蚕沙生物转化的影响
5
作者 陈冬梅 陈耀 +2 位作者 张龙 杨廷榜 周材权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2,共6页
为研究黑水虻虫卵添加量对蚕沙生物转化的影响,本试验以5龄蚕蚕沙为原料,每吨蚕沙发酵后分别投喂黑水虻虫卵60 g(T1)、80 g(T2)、100 g(T3)、120 g(T4)、140 g(T5)孵化育雏后的4日龄幼虫,每处理组3个重复。结果表明:(1)T1、T2、T3、T4... 为研究黑水虻虫卵添加量对蚕沙生物转化的影响,本试验以5龄蚕蚕沙为原料,每吨蚕沙发酵后分别投喂黑水虻虫卵60 g(T1)、80 g(T2)、100 g(T3)、120 g(T4)、140 g(T5)孵化育雏后的4日龄幼虫,每处理组3个重复。结果表明:(1)T1、T2、T3、T4、T5组的幼虫历期分别为10、10、12、14、14 d,T1、T2、T3组100头幼虫重量显著高于T4、T5组(P<0.05);T1组的鲜虫产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T2、T3组高于T4、T5组(P>0.05),T2组鲜虫产量最高,为1.27 kg。(2)T1组蚕沙减重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T2、T3组高于T4、T5组(P>0.05),T2组的蚕沙减重率最高,为61.17%。T1组的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降幅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蚕沙残渣符合《有机肥料标准》(NY 525-2012)技术要求。(3)蚕沙喂养的黑水虻幼虫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分别为40.36%、10.25%,氨基酸组成比例符合FAO/WHO理想蛋白质要求。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利用黑水虻生物转化蚕沙可达到减量化、无害化目的,每吨蚕沙投加80 g黑水虻虫卵对应的幼虫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虻虫卵 蚕沙 残渣 黑水虻幼虫 营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大熊猫取食竹种地上生物量评估
6
作者 秦炜锐 刘景怡 +5 位作者 宋心强 付明霞 潘翰 程勇 周材权 杨彪 《兽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8,共11页
估算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取食竹地上生物量对评估大熊猫食物资源和栖息地质量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样方法和收获法对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不同森林类型下各竹种的地上生物量进行调查,初步估算荥经片区大熊猫取食竹地上... 估算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取食竹地上生物量对评估大熊猫食物资源和栖息地质量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样方法和收获法对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不同森林类型下各竹种的地上生物量进行调查,初步估算荥经片区大熊猫取食竹地上生物量。结果表明:(1)不同森林类型下的大熊猫取食竹地上生物量差异不显著,不同竹种的地上生物量差异极显著,但大多表现出枝<叶<秆的规律;(2)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八月竹(Chimonobambusa szechuanensis)、短锥玉山竹(Yushania brevipaniculata)、冷箭竹(Bashania faberi)和泥巴山筇竹(Qiongzhuea multigemmia)的分布面积分别为20770.44 hm^(2)、31549.34 hm^(2)、30714.25 hm^(2)和23340.65 hm^(2),总的地上生物量分别为640543.67 t、177086.42 t、344601.63 t和152888.26 t,每平方米秆和叶分别可提供能量16246.17 kJ、3157.89 kJ、7786.47 kJ和2814.41 kJ;(3)从取食竹地上生物量角度来看,在特定空间与时间范围内,该研究区域大熊猫食物资源暂不存在食源竹类供给不足的问题。本研究结果能够为更好地制定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科学保护管理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取食竹 生物量 栖息地 食物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草甸不同侵蚀样地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及其关键影响因子
7
作者 严双 夏菲 +8 位作者 魏巍 王敬龙 吴皓阳 冉林灵 薛云尹 石昊 郑晒坤 王军强 贺俊东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3,共13页
以未侵蚀为对照,采用样方法在轻度、中度、强烈侵蚀的高寒草甸每隔一条侵蚀沟随机选取1 m×1 m样方进行植物群落调查并分析物种多样性变化及其关键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侵蚀程度的加深,以青藏薹草为建群种的优质牧草占比逐... 以未侵蚀为对照,采用样方法在轻度、中度、强烈侵蚀的高寒草甸每隔一条侵蚀沟随机选取1 m×1 m样方进行植物群落调查并分析物种多样性变化及其关键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侵蚀程度的加深,以青藏薹草为建群种的优质牧草占比逐渐减少并且逐渐演替成为以臭蒿等毒杂草为优势种的群落。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先减少后增加,植被盖度和物种多样性逐渐降低,相比未侵蚀样地,轻度、中度和强烈侵蚀样地地上生物量分别下降了38%、69%、16%,植被盖度分别下降了20%、46%、65%,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下降了11%、17%、76%。坡度与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呈线性负相关(P<0.001)。水力侵蚀导致土壤质地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植物生长和植物群落多样性,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与土壤有机质、颗粒有机碳、pH、土壤砂粒和黏粒含量极显著相关(P<0.01),其中,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Margalef指数与土壤pH(P<0.001)均呈极显著负相关;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与土壤有机质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植物生长指标与土壤容重呈显著相关(P<0.05),其中,地上生物量与土壤总孔隙度(P<0.01)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容重(P<0.001)呈极显著负相关;植被盖度与土壤pH(P<0.01)和土壤砂粒含量(P<0.01)呈极显著负相关,但与土壤有机质(P<0.001)、颗粒有机碳(P<0.01)、土壤粉粒(P<0.01)和黏粒含量(P<0.01)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随着侵蚀程度加深,高寒草甸植被盖度和植物多样性逐渐降低,群落结构向单一趋势演替,坡度、土壤有机质和pH是影响高寒草甸侵蚀过程中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 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域分布中华鬣羚与中华斑羚时空生态位特征 被引量:21
8
作者 冯彬 胡露 +6 位作者 赵姗姗 董鑫 冯万举 张栋耀 张晋东 周材权 白文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5275-5284,共10页
为了解同域分布有蹄类在环境复杂的山地森林生境中以何种方式维持种间关系以实现稳定共存,基于物种分布模型与日活动模式分析了四川省岷山、邛崃、大相岭、小相岭和凉山五大山系同域分布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与中华斑羚... 为了解同域分布有蹄类在环境复杂的山地森林生境中以何种方式维持种间关系以实现稳定共存,基于物种分布模型与日活动模式分析了四川省岷山、邛崃、大相岭、小相岭和凉山五大山系同域分布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与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的时空生态位特征。结果显示:(1)在四川省五大山系,中华鬣羚的适宜栖息地面积为28006.07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6.18%,其中高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0015.90 km^(2),中华斑羚的适宜栖息地面积为21073.32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9.71%,其中高适宜栖息地面积为8396.22 km^(2);(2)中华鬣羚与中华斑羚在生境因子选择上相似性高、栖息地重叠面积大,其空间生态位重叠度指数D=0.776,I=0.949,其适宜栖息地的主要重叠区域位于岷山和邛崃山系;(3)中华鬣羚与中华斑羚的日活动节律重叠指数为0.812;(4)中华鬣羚与中华斑羚属于同域分布的资源利用型竞争物种,中华鬣羚的存在会显著影响中华斑羚的日活动节律(P=0.016);二者同域分布时都会增加其昼间活动强度,并增加活动高峰期的强度及持续时间。本研究初步分析了中华鬣羚与中华斑羚的时空生态位特征,揭示了二者在空间、时间生态位上种群共存及种间竞争的耦合关系。研究有利于深入理解同域分布动物时空生态位特征、近缘物种的共存机制及种间竞争关系,为有蹄类等珍稀野生动物种群及栖息地的保护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蹄类 同域分布 种间关系 日活动节律 生态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WEQ模型的内蒙古高原土壤风蚀研究 被引量:39
9
作者 迟文峰 白文科 +2 位作者 刘正佳 党晓宏 匡文慧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24-1033,共10页
土壤风蚀是评价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的重要指标。应用RWEQ模型定量反演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内蒙古高原土壤风蚀模数,揭示其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土壤风蚀模数呈先升后降趋势,... 土壤风蚀是评价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的重要指标。应用RWEQ模型定量反演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内蒙古高原土壤风蚀模数,揭示其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土壤风蚀模数呈先升后降趋势,2000年以后下降趋势显著,下降速率为0.87 t?hm^(-2)?a^(-1);(2)2000年以来,研究区87.85%的区域土壤风蚀模数呈下降态势,中度以上土壤风蚀发生面积减少4.73×104 km^2,西部区域土壤风蚀得到有效抑制,土壤风蚀模数从86.92 t?hm^(-2)?a^(-1)下降至59.46 t?hm^(-2)?a^(-1),中部土壤风蚀量明显减少,土壤风蚀模数降低了14.68 t?hm^(-2)?a^(-1),东部空间变化不明显;(3)极端天气沙尘暴发生次数减少和年平均风速降低与土壤风蚀下降显著相关(P<0.001),退耕还林灌草等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对降低土壤风蚀模数,提高区域防风固沙功能具有关键作用。研究成果对促进地区荒漠化防治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风蚀 RWEQ模型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影响因素 内蒙古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水虻生物转化蚕沙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冬梅 陈耀 +2 位作者 张龙 杨廷榜 周材权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111-8121,共11页
为实现蚕沙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本试验利用黑水虻幼虫对蚕沙进行生物转化研究。以5龄蚕鲜蚕沙为原料,1)分别将4日龄黑水虻幼虫按20 g/kg(幼虫重/蚕沙重)投喂到蚕沙水分含量分别为47%(对照组)、55%(A55组)、60%(A60组)、65%(A65组)、... 为实现蚕沙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本试验利用黑水虻幼虫对蚕沙进行生物转化研究。以5龄蚕鲜蚕沙为原料,1)分别将4日龄黑水虻幼虫按20 g/kg(幼虫重/蚕沙重)投喂到蚕沙水分含量分别为47%(对照组)、55%(A55组)、60%(A60组)、65%(A65组)、70%(A70组)和75%(A75组)的6个组,每组5个重复,对黑水虻幼虫生长性能和蚕沙减重率进行研究。2)将4日龄黑水虻幼虫分别按10(B10组)、15(B15组)、20(B20组)、25(B25组)和30 g/kg(B30组)(幼虫重/蚕沙重)投喂到蚕沙水分含量为65%的5个组,每组5个重复,对蚕沙减重率、营养物质变化及黑水虻幼虫生长性能、营养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A65组的100头幼虫重显著高于A55、A0组(P<0.05);A65组的蚕沙减重率极显著高于A0、A55组(P<0.01),显著高于A60组(P<0.05)。2)B25组的蚕沙减重率显著高于B10、B15组(P<0.05)。B20、B25、B30组的粗蛋白质降幅显著高于B10、B15组(P<0.05),B25、B30组的粗脂肪降幅显著高于B10、B15、B20组(P<0.05),B25、B30组的粗纤维、钙降幅显著低于B10、B15组(P<0.05),B15、B20、B25、B30组的粗灰分降幅显著低于B10组(P<0.05)。3)B15、B20、B25、B30组的黑水虻幼虫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B10组(P<0.05)。各组的黑水虻幼虫总氨基酸(TAA)、必需氨基酸(EAA)、非必需氨基酸(NEA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4)各组的蚕沙残渣重金属(砷、汞、铅、铬)含量及细菌、霉菌、沙门氏菌总数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的蚕沙残渣总养分、有机质含量及pH符合《有机肥料标准》(NY 525—2012)。各组的黑水虻幼虫砷、汞、铅、铬含量及细菌、霉菌、沙门氏菌总数均低于《饲料卫生标准》《GB 103078—2017》。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以25 g/kg(幼虫重/蚕沙重)的4日龄黑水虻幼虫投喂水分含量为65%的蚕沙,能有效吸收蚕沙中的营养物质,达到减量化、无害化目的,可为蚕沙高值化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沙 黑水虻幼虫 残渣 营养物质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鲈鲤早期鱼苗的耳石标记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坤 刘小帅 +4 位作者 李天才 向成权 赵宇航 饶强 宋昭彬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89-897,共9页
为研究鲈鲤早期鱼苗耳石标记的可行性,先采用高温水(20.8±0.3)℃和低温水(10.8±1.2)℃交替饲养对20日龄鲈鲤进行热标记,然后将经热标记的35和45日龄鲈鲤浸泡在50—200 mg/L的茜素络合物(AC)或茜素红S(ARS)溶液中进行荧光标记... 为研究鲈鲤早期鱼苗耳石标记的可行性,先采用高温水(20.8±0.3)℃和低温水(10.8±1.2)℃交替饲养对20日龄鲈鲤进行热标记,然后将经热标记的35和45日龄鲈鲤浸泡在50—200 mg/L的茜素络合物(AC)或茜素红S(ARS)溶液中进行荧光标记。热标记的耳石生长轮清晰可见,明显区别于其他轮纹,微耳石热标记轮轮纹宽度(IW)和高温期持续时间(T)的线性回归方程为IW=0.16462+0.24762T。经荧光物质浸泡后鲈鲤耳石在绿光下均能检测到橘红色标记;AC标记质量受溶液浓度影响显著(P<0.05),受全长的影响不显著(P>0.05),微耳石、矢耳石和星耳石间的标记质量差异显著(P<0.05);ARS标记质量受全长和溶液浓度影响不显著(P>0.05),微耳石、矢耳石和星耳石间的标记质量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耳石热标记、荧光标记及两者结合使用均可用于大规模标记鲈鲤早期鱼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鲈鲤 耳石 热标记 荧光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染料对短须裂腹鱼早期鱼苗的浸泡标记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茂华 李天才 +3 位作者 曾如奎 赵宇航 宋昭彬 杨坤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20,共9页
为探究短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wangchiachii)早期鱼苗浸泡标记的合适荧光染料及标记条件,为短须裂腹鱼大规模标记放流及其效果评估提供参考,实验使用茜素络合物(AC)、茜素红S(ARS)、盐酸四环素(TC)、酸性茜素蓝B(AAB)、茜素黄GG(AYG)... 为探究短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wangchiachii)早期鱼苗浸泡标记的合适荧光染料及标记条件,为短须裂腹鱼大规模标记放流及其效果评估提供参考,实验使用茜素络合物(AC)、茜素红S(ARS)、盐酸四环素(TC)、酸性茜素蓝B(AAB)、茜素黄GG(AYG)和钙黄绿素(CAL)溶液分别浸泡标记短须裂腹鱼早期鱼苗(仔、稚鱼),实验结束后摘取耳石检测荧光标记。结果显示:AC、ARS均可在短须裂腹鱼耳石上形成荧光标记,标记在绿光下最明显,呈橘红色;TC、AAB、AYG、CAL均未形成有效的荧光标记;AC标记造成的死亡率和标记质量随着溶液浓度、浸泡时间的增加而升高,随着鱼体全长的增加而降低;AC标记20日龄短须裂腹鱼结束16 d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除浓度300 mg/L、浸泡时间24 h的这组全长显著较低外,其他各组无显著差异;AC及ARS重复标记均可形成两个橘红色标记环,首次标记时AC造成的死亡率低于ARS,再次标记时前者高于后者。综合考虑标记质量、死亡率及对生长影响等多方面因素,本研究推荐使用AC或ARS浸泡标记短须裂腹鱼早期鱼苗,具体条件为:溶液浓度50~100 mg/L,浸泡时间12~24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wangchiachii) 耳石荧光标记 茜素络合物 茜素红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粉虫对不同比例聚苯乙烯的取食效率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耀 陈冬梅 +1 位作者 邱枢林 周材权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90-698,共9页
为探索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在降解聚苯乙烯过程中聚苯乙烯与麸皮的最佳配比,本研究将聚苯乙烯与麸皮按不同比例PS1(1∶9),PS2(2∶8),PS3(3∶7),PS4(4∶6),PS5(5∶5),PS6(6∶4),PS7(7∶3),PS8(8∶2),PS9(9∶1),PS10(10∶0),CK(0∶10)... 为探索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在降解聚苯乙烯过程中聚苯乙烯与麸皮的最佳配比,本研究将聚苯乙烯与麸皮按不同比例PS1(1∶9),PS2(2∶8),PS3(3∶7),PS4(4∶6),PS5(5∶5),PS6(6∶4),PS7(7∶3),PS8(8∶2),PS9(9∶1),PS10(10∶0),CK(0∶10)共设置11组饲养黄粉虫,研究不同比例聚苯乙烯对黄粉虫的增重、死亡率、取食量、取食聚苯乙烯量、消化率、利用率、虫粪量、化蛹率、羽化率、产卵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粉虫生长性能随着饲料中聚苯乙烯含量的升高而降低。至黄粉虫大量化蛹时,CK、PS1、PS2、PS3、PS4组黄粉虫的生长性能相接近,PS3和PS4组进入大量化蛹期的时间要晚7 d左右,有助于降解更多的聚苯乙烯。虽然PS4组黄粉虫取食聚苯乙烯的量略高于PS3组,且两组的消化率、利用率、死亡率、产卵量差异不显著,但PS3组在化蛹率、羽化率、干物质等方面优于PS4组。综上所述,PS3(3∶7)组的配比较优,既能保证黄粉虫的正常生长发育确保其经济价值,又能降解较多的聚苯乙烯,可为规模化养殖黄粉虫降解聚苯乙烯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粉虫 聚苯乙烯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金川切割山地鸟类多样性及人类干扰因子研究
14
作者 王玉君 向姣 +4 位作者 白文科 李玉杰 赵姗姗 张晋东 周材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6期119-123,共5页
[目的]调查大金川切割山地鸟类资源及人类干扰状况。[方法]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调查了大金川切割山地鸟类的物种组成、鸟类多样性及人为干扰等。[结果]共调查到61种鸟类,隶属6目23科49属,其中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 [目的]调查大金川切割山地鸟类资源及人类干扰状况。[方法]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调查了大金川切割山地鸟类的物种组成、鸟类多样性及人为干扰等。[结果]共调查到61种鸟类,隶属6目23科49属,其中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名录的鸟类4种,皆为近危(NT),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8种,其中鹰科、雉科、鸫科、鹟科鸟类的多样性较高。不同海拔、生境下的鸟类多样性存在差异,其中2000~4000m中高海拔地区的鸟类物种丰富度较高,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灌丛中的鸟类丰富度高于草甸、针叶林等。放牧是调查区域主要的人类干扰因子,受干扰的主要是鸡形目和隼形目鸟类。[结论]大金山切割山地鸟类资源丰富,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人为干扰。建议当地政府应注重发展当地居民的其他生计,控制放牧干扰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同时相关保护部门也应加强非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的监测与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物种多样性 生境类型 人类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粉虫粪对肉鹅生长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耀 韦毅 +2 位作者 陈冬梅 张龙 周材权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8-61,共4页
试验探究黄粉虫粪对肉鹅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360只20日龄四川白鹅公鹅,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肉鹅饲喂基础日粮,各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5%(1组)、10%(2组)、15%(3组)、20%(4组)、25%(5组)黄粉虫粪的日粮。预试期3... 试验探究黄粉虫粪对肉鹅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360只20日龄四川白鹅公鹅,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肉鹅饲喂基础日粮,各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5%(1组)、10%(2组)、15%(3组)、20%(4组)、25%(5组)黄粉虫粪的日粮。预试期3 d,正式试验期30 d。结果显示,各试验组肉鹅的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4、5组肉鹅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1、2组(P<0.05)。2、3、4、5组肉鹅的料重比显著高于1组和对照组(P<0.05),3、4、5组肉鹅料重比显著高于2组(P<0.05),5组肉鹅养殖成本最低。试验表明,在肉鹅日粮中添加黄粉虫粪可以降低肉鹅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20~50日龄肉鹅饲粮中黄粉虫粪的适宜添加量为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粉虫粪 肉鹅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酿酒与非酿酒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丽娟 申世安 +1 位作者 王军强 胡信坤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9-392,408,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四川酿酒与非酿酒小麦品种之间的品质性状差异,为四川酿酒小麦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个酿酒和3个非酿酒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淀粉测定试剂盒法和凯氏定氮法分别测定淀粉含量和粗蛋白含量,并结合籽粒硬... 【目的】比较分析四川酿酒与非酿酒小麦品种之间的品质性状差异,为四川酿酒小麦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个酿酒和3个非酿酒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淀粉测定试剂盒法和凯氏定氮法分别测定淀粉含量和粗蛋白含量,并结合籽粒硬度测定仪和近红外光谱仪对硬度指数和其他品质性状指标进行检测。【结果】3个酿酒小麦的平均总淀粉含量大于60%,平均支链淀粉含量占总淀粉含量的70%以上,均显著高于3个非酿酒小麦。它们的平均粗蛋白含量小于13%,仅与内麦101差异显著,但硬度指数和沉降值显著低于3个非酿酒小麦。此外,吸水率、稳定时间和湿面筋含量也显著低于部分非酿酒小麦。这表明3个酿酒小麦都属弱筋小麦。【结论】表明粗蛋白含量低于13%的优质弱筋小麦非常适合选作酿酒小麦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酿酒 弱筋小麦 品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东南山地风能资源及风切变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凡 李兴隆 +1 位作者 肖强 何帅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26-230,共5页
根据渝东南地区某山地风电场内5个测风塔的测风数据,按照《风力发电场设计规范》(GB51096-2015),对该地区风能资源各参数进行计算和分析.研究表明:该地区月平均风功率密度在97.66~337.89 W/m 2范围内,该风电场区域风功率密度等级为2级.... 根据渝东南地区某山地风电场内5个测风塔的测风数据,按照《风力发电场设计规范》(GB51096-2015),对该地区风能资源各参数进行计算和分析.研究表明:该地区月平均风功率密度在97.66~337.89 W/m 2范围内,该风电场区域风功率密度等级为2级.风电场测风区域基本上呈现出低层风切变指数高,高层风切变指数低的规律.该风电场风能分布集中,风能资源较为丰富且可利用性大,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东南 山地 风场 风能资源 风切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熊猫栖息地森林群落乔木层与林下泥巴山筇竹关系研究
18
作者 秦炜锐 刘景怡 +6 位作者 宋心强 潘翰 程勇 付明霞 张远彬 周材权 杨彪 《四川林业科技》 2023年第5期7-14,共8页
为探索森林群落乔木层与林下大熊猫取食竹的相关关系,利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大相岭大熊猫栖息地森林群落乔木层结构特征与林下泥巴山筇竹(Qiongzhuea multigemmia)生长指标进行调查,构建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和线性混合模型(LMM)进行... 为探索森林群落乔木层与林下大熊猫取食竹的相关关系,利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大相岭大熊猫栖息地森林群落乔木层结构特征与林下泥巴山筇竹(Qiongzhuea multigemmia)生长指标进行调查,构建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和线性混合模型(LMM)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乔木郁闭度对一年生、多年生泥巴山筇竹笋的基径,以及泥巴山筇竹活竹株数、死竹株数和笋高度的影响差异均显著;乔木株数对泥巴山筇竹发笋量、死竹株数和活竹株数的影响差异均显著;乔木平均高度对泥巴山筇竹发笋量、一年生和多年生泥巴山筇竹的高度及基径的影响差异均显著。(2)泥巴山筇竹发笋量随乔木株数和平均高度增加而减少;活竹株数和死竹株数均随乔木层郁闭度和乔木株数增加而减少;一年生泥巴山筇竹平均高度随乔木平均高度增加而减少;一年生泥巴山筇竹平均基径均随乔木层郁闭度和乔木平均高度增加而减少;多年生泥巴山筇竹平均高度和基径均随乔木平均高度增加而增加;泥巴山筇竹笋高度随乔木层郁闭度增加而增加;多年生泥巴山筇竹平均基径和笋基径均随乔木层郁闭度增加而减少。本研究能为该区域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提供量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栖息地 栖息地恢复 林冠乔木层 泥巴山筇竹 广义线性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熊猫栖息地森林群落乔木层与林下八月竹关系研究
19
作者 秦炜锐 宋心强 +6 位作者 潘翰 程勇 付明霞 刘景怡 张远彬 周材权 杨彪 《四川林业科技》 2023年第6期62-68,共7页
为探索森林群落乔木层与林下大熊猫取食竹的相关关系,利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大相岭大熊猫栖息地森林群落乔木层结构特征与林下八月竹(Chimonobambusa szechuanensis)生长指标进行调查,构建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和线性混合模型(LMM)进... 为探索森林群落乔木层与林下大熊猫取食竹的相关关系,利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大相岭大熊猫栖息地森林群落乔木层结构特征与林下八月竹(Chimonobambusa szechuanensis)生长指标进行调查,构建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和线性混合模型(LMM)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乔木层郁闭度对八月竹发笋量和一年生竹基径的影响均显著;乔木株数对活竹株数、一年生竹高度、笋高度和笋基径的影响均显著;乔木平均高度对八月竹发笋量、活竹株数、死竹株数、一年生竹基径和多年生竹基径的影响均显著。(2)八月竹发笋量随乔木层郁闭度和平均高度增加而减少;活竹株数随乔木株数和平均高度增加而减少;八月竹死竹株数随乔木平均高度增加而增加;一年生八月竹平均高度、笋高度和笋基径均随乔木株数增加而增加;一年生和多年生八月竹平均基径均随乔木平均高度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栖息地 栖息地恢复 林冠乔木层 八月竹 广义线性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美引进泡泡树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胡信坤 吴丽娟 +1 位作者 贺俊东 申世安 《四川林业科技》 2021年第2期103-109,共7页
泡泡树是一种原产于北美洲的乔木果树,其果实味美,营养丰富,富含多种矿质元素、维生素和氨基酸,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目前,国内的一些科研单位已对泡泡树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并获得了成功。同时,对泡泡树的营养成分、繁殖技术、种... 泡泡树是一种原产于北美洲的乔木果树,其果实味美,营养丰富,富含多种矿质元素、维生素和氨基酸,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目前,国内的一些科研单位已对泡泡树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并获得了成功。同时,对泡泡树的营养成分、繁殖技术、种植技术、遗传多样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本文将对泡泡树研究现状进行整理,分析当前泡泡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泡泡树的后续研究及推广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泡树 营养成分 繁殖技术 种植技术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