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域分布红腹锦鸡和红腹角雉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生境分化 被引量:30
1
作者 夏珊珊 胡大明 +5 位作者 邓玥 钟雪 白文科 张晋东 王彬 周材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27-1638,共12页
生境分化是群落物种缓解种间竞争压力,实现同域稳定共存的重要途径,是群落生态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同域动物的生境分化是空间尺度依赖的生态过程,从不同空间尺度分层研究物种的生境分化,对于全面了解同域动物的共存模式和机制,以及... 生境分化是群落物种缓解种间竞争压力,实现同域稳定共存的重要途径,是群落生态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同域动物的生境分化是空间尺度依赖的生态过程,从不同空间尺度分层研究物种的生境分化,对于全面了解同域动物的共存模式和机制,以及实现多物种整合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1月至8月,在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同域分布的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和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minckii)进行了野外调查,基于MaxEnt模型和样方法,从宏生境和微生境两个空间尺度对其生境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在宏生境尺度,两种雉类的适宜宏生境重叠面积达44.59 km^2,分别占红腹锦鸡和红腹角雉适宜宏生境面积的58.73%和44.3%,表明二者在宏生境尺度上没有发生明显的种间分化;2)微生境尺度是两种雉类生境分化的关键尺度,海拔、坡位、最近水源距离和乔木层盖度4个特征上的显著差异,使二者的微生境发生显著的种间分化;3)虽然在不同空间尺度下具有不同的分化程度和方式,但两种雉类在海拔适应性、人为干扰耐受性以及对水源的依赖性上的差异在两个尺度下表现出了一定的一致性。此外,基于二者生境需求的异同,提出了控制人为干扰、加强宣传教育、维持自然植被多样性和镶嵌格局等针对该区域雉类物种共同保护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分化 同域分布 空间尺度 共存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域分布大熊猫和水鹿生境利用分异特征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盼 白文科 +5 位作者 黄金燕 张晋东 刘巅 夏珊珊 饶佳 周材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5577-5583,共7页
野生动物的生境利用特征研究是动物生态学核心问题之一,同域分布动物对生境的利用特征及共存机制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珍稀濒危物种保护与栖息地恢复的基础。基于空间利用和生境因子选择差异研究了卧龙自然保护区同域分布大熊猫(Ai... 野生动物的生境利用特征研究是动物生态学核心问题之一,同域分布动物对生境的利用特征及共存机制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珍稀濒危物种保护与栖息地恢复的基础。基于空间利用和生境因子选择差异研究了卧龙自然保护区同域分布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和水鹿(Rusa unicolor)的生境利用关系,探讨了同域分布野生动物在生境因子选择和空间利用的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空间利用上,大熊猫和水鹿的空间重叠系数为58.35%,其中,在原始林和次生林生境中的空间重叠系数分别为66.58%和36.64%,二者在原始林中的空间重叠较高;(2)生境因子选择上,大熊猫和水鹿对物理因子的选择有坡位、离小路距离和离水源距离3个变量有显著性差异,对生物因子的选择有乔木密度、灌木盖度、灌木密度、竹林盖度、幼竹密度、幼竹基径、幼竹高度、成竹高度和死竹密度9种变量有显著性差异;(3)大熊猫和水鹿都表现为更偏好原始林生境,但大熊猫对原始林的依赖性更强。分析同域分布动物的生境利用关系有利于深入了解不同动物对资源的空间利用特征及共存机制,可以为保护区制定珍稀野生动物保护和栖息地恢复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域分布 生境利用 空间利用 共存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尾虹雉的卵、卵壳和羽毛营养成分含量分析
3
作者 夏珊珊 陈黎 +4 位作者 陈冬梅 张龙 王彬 李云 周材权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34-1444,共11页
本试验旨在测定和分析绿尾虹雉的卵、卵壳和羽毛营养成分含量,以期为人工饲养绿尾虹雉的饲粮配制以及野外绿尾虹雉的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随机选取笼养绿尾虹雉未受精卵13枚,野外绿尾虹雉的卵壳碎块若干,野外和笼养绿尾虹雉羽毛各20根... 本试验旨在测定和分析绿尾虹雉的卵、卵壳和羽毛营养成分含量,以期为人工饲养绿尾虹雉的饲粮配制以及野外绿尾虹雉的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随机选取笼养绿尾虹雉未受精卵13枚,野外绿尾虹雉的卵壳碎块若干,野外和笼养绿尾虹雉羽毛各20根,进行营养成分含量测定,样品均采自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结果显示:1)测定的绿尾虹雉卵、羽毛中的18种氨基酸中,除色氨酸外,羽毛中的其余17种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卵;卵与羽毛的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粗蛋白质的值基本一致。2)卵、卵壳和羽毛的常量元素中均以钙含量最高;笼养与野外卵壳间钙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笼养与野外羽毛间钙含量亦差异不显著(P>0.05)。3)卵、卵壳和羽毛的微量元素中均以铁含量最高;笼养与野外卵壳间铁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笼养与野外羽毛间铁含量亦差异不显著(P>0.05)。卵中硒、碘、锰,笼养和野外卵壳中硒,笼养和野外羽毛中碘均未检出(<0.1 mg/kg)。4)卵壳中铅含量极显著高于卵、羽毛(P<0.01),野外卵壳中铅含量极显著高于笼养卵壳(P<0.01)。结论如下:1)本试验所测定的绿尾虹雉卵、羽毛中氨基酸、矿物元素及卵壳中矿物元素含量可为配制笼养绿尾虹雉繁殖期饲粮提供参考依据。2)笼养绿尾虹雉卵、羽毛和卵壳中部分微量元素未检出可能与饲粮中补充不足有关,重金属元素铅含量较高可能与笼养环境有关。3)野外绿尾虹雉卵壳中重金属元素铅含量较高,预示绿尾虹雉的野外生活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尾虹雉 卵壳 羽毛 氨基酸 矿物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