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科核心素养本位的物理实验探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罗洁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09-111,共3页
以物理核心素养为核心,再认识物理实验中观察引导的作用和价值、实验过程与学生核心素养的联系、实验中科学方法显化的教学,基于此挖掘和延伸演示实验的功能,充分发挥探究性实验的过程价值.
关键词 物理核心素养 高中 物理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约束二次物理气相法CdSe单晶体的生长研究
2
作者 熊祝韵 曾体贤 +3 位作者 张敏 陈太红 黄飞 杨辉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78-1682,共5页
在物理气相法的基础上,通过无约束二次气相输运法生长出具有自然显露面的尺寸约为6 mm×7 mm×2 mm CdSe晶体。对生长晶体的结构、成分和形貌进行表征,测试发现:XRD粉末衍射图谱强度高无杂峰,CdSe晶体的3个自然显露面分别是(100... 在物理气相法的基础上,通过无约束二次气相输运法生长出具有自然显露面的尺寸约为6 mm×7 mm×2 mm CdSe晶体。对生长晶体的结构、成分和形貌进行表征,测试发现:XRD粉末衍射图谱强度高无杂峰,CdSe晶体的3个自然显露面分别是(100)、(002)和(110)面,回摆曲线半峰宽度较小;ICP-MS结果显示样品中杂质含量有效降低;红外透过率测试结果显示无约束二次气相法生长的CdSe晶体红外透过率高;SEM观测发现其解理面呈阶梯状且台阶方向一致。结果表明,采用无约束二次气相法生长的CdSe晶体结晶质量较好,纯度高,红外透过率高,并根据BFDH模型分析CdSe晶体自然显露面出现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化镉(CdSe)晶体 无约束二次气相法 自然显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自然:人造岩石固化核素的思考与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段涛 丁艺 +2 位作者 罗世淋 张胜泰 刘建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5-35,共11页
核工业生产、核能开发、核武器研制等不可避免会产生放射性废物,高放废物是现存放射性废物中最难处理的废物之一。随着我国“积极发展核电”战略的实施,放射性废物的安全有效处理处置成为关系到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人造岩石... 核工业生产、核能开发、核武器研制等不可避免会产生放射性废物,高放废物是现存放射性废物中最难处理的废物之一。随着我国“积极发展核电”战略的实施,放射性废物的安全有效处理处置成为关系到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人造岩石固化体(SYNROC)弥补了玻璃固化体低化学耐久性和亚稳态性能的缺点。本文在综述人造岩石固化的概念、候选矿物固化体分类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SYNROC固化体快速合成方法、固核机理和长期稳定性评价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最后,指出了SYNROC固化存在的不足,并针对今后应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放废物 人造岩石 固化 核素 长期稳定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晶体SrLaAlO_4:Cr^(3+)局域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曾体贤 谌家军 冯文林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80-1084,共5页
采用半自洽场(sem i-SCF)d轨道波函数模型和点电荷模型,利用高阶微扰公式,在晶体掺杂过渡金属离子后其结构对称性不会被破坏的条件下,由d-d跃迁光谱和EPR谱,确定SrLaA lO4:Cr3+晶体的局域结构。计算发现,掺入Cr3+后,晶体的键长为:R⊥′=... 采用半自洽场(sem i-SCF)d轨道波函数模型和点电荷模型,利用高阶微扰公式,在晶体掺杂过渡金属离子后其结构对称性不会被破坏的条件下,由d-d跃迁光谱和EPR谱,确定SrLaA lO4:Cr3+晶体的局域结构。计算发现,掺入Cr3+后,晶体的键长为:R⊥′=0.1922nm,R′∥=0.2197nm.所得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得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LaAlO4:Cr^3+ 晶体场 光谱 EPR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Cr^(3+)晶体SrLaGaO_4和Cs_2CdCl_4的EPR理论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曾体贤 谌家军 陈太红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6期249-253,共5页
根据晶体场理论,考虑到掺杂过渡金属离子的半径和价态与基质离子的差异,初步建立四角晶场中杂质离子局域结构崎变模型。并采用半自洽场d轨道模型、EPR参量高阶微扰方法、局域结构模型和点电荷模型,在强场图象中解释了掺Cr3+晶体SrLaGaO4... 根据晶体场理论,考虑到掺杂过渡金属离子的半径和价态与基质离子的差异,初步建立四角晶场中杂质离子局域结构崎变模型。并采用半自洽场d轨道模型、EPR参量高阶微扰方法、局域结构模型和点电荷模型,在强场图象中解释了掺Cr3+晶体SrLaGaO4和Cs2CdCl4的EPR谱(零场分裂参量D值以及g因子)。理论计算值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表明过渡金属离子局域结构伸缩模型是合理的,可运用到四角对称的其他晶体谱学特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离子 四角晶场 局域结构 EPR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化镉单晶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杨辉 张志勇 +3 位作者 张敏 王茂州 陈太红 曾体贤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269-2273,共5页
总结了CdSe单晶体的多种生长方法,包括温度梯度熔体法,移动区熔法,助熔剂法和气相提拉法等,其中气相提拉法能有效提高CdSe单晶体的晶体纯度及光学质量。介绍了CdSe晶体用于红外非线性光学器件以及室温核辐射探测器件的研究进展,并对CdS... 总结了CdSe单晶体的多种生长方法,包括温度梯度熔体法,移动区熔法,助熔剂法和气相提拉法等,其中气相提拉法能有效提高CdSe单晶体的晶体纯度及光学质量。介绍了CdSe晶体用于红外非线性光学器件以及室温核辐射探测器件的研究进展,并对CdSe晶体制作中红外偏振测量用波片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e单晶体 气相提拉法 非线性光学器件 中红外波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MgH_2的电子和光学性质 被引量:1
7
作者 安辛友 杨辉 +3 位作者 任维义 贺梓淇 陈太红 曾体贤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37-844,共8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采用平面波赝势和BFGS法计算研究了金红石相MgH_2电子结构性质和线性光学性质。基态下,金红石相MgH_2晶体具有良好的弹性力学稳定性,基本结构参数与实验值及其其他理论值符合得较好。Mulliken电荷分布和集居数分析发现...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采用平面波赝势和BFGS法计算研究了金红石相MgH_2电子结构性质和线性光学性质。基态下,金红石相MgH_2晶体具有良好的弹性力学稳定性,基本结构参数与实验值及其其他理论值符合得较好。Mulliken电荷分布和集居数分析发现:金红石相MgH_2晶体中电荷主要从Mg原子向H原子转移,电荷总数主要来源于Mg2p态电子和H1s态电子,金红石相MgH_2属于共价键和离子键混合型化合物。结合电子性质和频率相关介电函数ε(ω)计算研究了金红石相MgH_2的介电函数、线性吸收系数、复折射率及消光系数、反射率和能量损失谱,结果表明:金红石相MgH_2的主要吸收区间位于紫外光区;24.88~42.35 e V能量区间金红石相MgH_2具有很强的透过性;高频情况下,金红石相MgH_2具有极高的反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 H2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性质 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晶体Al杂质与Zn间隙共存的复合缺陷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曾体贤 胡永琴 +4 位作者 杨辉 王茂州 张敏 樊龙 吴卫东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08-1513,共6页
利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ZnO晶体Al杂质与Zn间隙共存的复合缺陷(AlZnZni)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计算结果显示,AlZnZni复合缺陷的形成能为-3.180 e V,较低的形成能表明这种缺陷容易形成;复合缺陷使ZnO晶体的能带整体下移,带隙减小,价带区域... 利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ZnO晶体Al杂质与Zn间隙共存的复合缺陷(AlZnZni)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计算结果显示,AlZnZni复合缺陷的形成能为-3.180 e V,较低的形成能表明这种缺陷容易形成;复合缺陷使ZnO晶体的能带整体下移,带隙减小,价带区域展宽;电子能带结构的变化对ZnO的光学性质在低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介电函数虚部往低能方向移动且强度显著增强,使得ZnO表现出简并半导体的特性;复合缺陷导致ZnO晶体光学吸收边缘产生了红移,可见光区的吸收系数增大,透过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第一性原理 复合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bCdF_3:Ni^(2+)晶体结构相变、光谱精细结构和EPR谱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平川 陈太红 曾体贤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8-252,共5页
本文采用半自洽场(semi-SCF)3d轨道模型和μ-κ-α模型,利用完全对角化方法,建立了Oh、D4h对称晶体场局部结构参数与光谱精细结构、EPR谱之间的定量关系,统一解释了RbCdF3∶Ni2+晶体的光谱精细结构和EPR谱。所得理论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很好。
关键词 晶体场和配位场 RbCdF3∶Ni2+晶体 结构相变 光谱精细结构 EPR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掺杂α-Bi_(2)O_(3)光电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熊智慧 李志西 +3 位作者 尹亚庆 蒲朝波 曾体贤 安辛友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8-282,共5页
采用第一性原理杂化泛函HSE06方法对Fe掺杂α-Bi_(2)O_(3)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Fe掺杂α-Bi_(2)O_(3)体系有较小的结构变形,本征α-Bi_(2)O_(3)的禁带宽度为2.69 eV,Fe掺杂使α-Bi_(2)O_(3)的禁带宽度减小(约... 采用第一性原理杂化泛函HSE06方法对Fe掺杂α-Bi_(2)O_(3)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Fe掺杂α-Bi_(2)O_(3)体系有较小的结构变形,本征α-Bi_(2)O_(3)的禁带宽度为2.69 eV,Fe掺杂使α-Bi_(2)O_(3)的禁带宽度减小(约为2.34 eV)。对其光学性质研究得出Fe掺杂扩展了α-Bi_(2)O_(3)对可见光的吸收范围,即发生了红移,从而为Fe掺杂α-Bi_(2)O_(3)在光催化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掺杂α-Bi_(2)O_(3)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腈双自由基终止过程态密度变化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4
11
作者 许湘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7-40,共4页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丙烯腈单体自由基(CH3)2(CN)C-CH2-(CN)CH两种终止反应过程中各原子态密度变化进行研究.用B3LYP/6-31G(d)基组对反应物、偶合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结构进行优化,计算了各物种的红外频率和各原子的态密度.研究...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丙烯腈单体自由基(CH3)2(CN)C-CH2-(CN)CH两种终止反应过程中各原子态密度变化进行研究.用B3LYP/6-31G(d)基组对反应物、偶合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结构进行优化,计算了各物种的红外频率和各原子的态密度.研究结果表明,偶合中间体a和歧化产物P的化学稳定性较好,丙烯腈单体自由基R和过渡态TS的化学稳定性比较差;各驻点物种的HOMO、LUMO轨道基本是相同原子贡献,且C、N原子贡献程度基本在95%左右;丙烯腈单体自由基R、过渡态TS的HOMO、LUMO相对比较独立,与前线轨道附近的其他能级(HOMO-2、HOMO-1、LUMO+1、LUMO+2)的能量差比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自由基 态密度 密度泛函理论 能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辅助化学溶液沉积法制备La_(0.7)Sr_(0.3)MnO_3/Si薄膜及电磁输运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其娅 张敏 宋婷婷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21-626,共6页
利用高分子辅助化学溶液沉积法在Si(100)衬底上外延生长La_(0.7)Sr_(0.3)MnO_3薄膜。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结果、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和电阻率-温度曲线(ρ-T曲线)结果、磁电阻(MR)曲线结果对其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电磁输运机制进行了研究... 利用高分子辅助化学溶液沉积法在Si(100)衬底上外延生长La_(0.7)Sr_(0.3)MnO_3薄膜。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结果、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和电阻率-温度曲线(ρ-T曲线)结果、磁电阻(MR)曲线结果对其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电磁输运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实验制备的La_(0.7)Sr_(0.3)MnO_3薄膜为赝立方钙钛矿多晶结构,薄膜表面均匀平滑,结晶性好,晶粒尺寸约为50~70 nm。随着温度降低,薄膜电输运机制从绝缘体行为向转变金属导电行为。金属绝缘转变转变点温度(T_(MI))随磁场的增加而升高,在0 T和1 T分别为T_(MI)=238K、246 K。电输运测试结果说明,低温(T<T_(MI))时,电子-电子的散射对薄膜的电导性能起主导作用,高温(T>T_(MI))时薄膜按照绝热近似的小极化子输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0.7Sr0.3Mn O3薄膜 高分子辅助化学溶液沉积法 电磁输运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iP_2晶体的生长与热膨胀性质研究
13
作者 杨辉 朱世富 +5 位作者 赵北君 何知宇 陈宝军 孙宁 吴敬尧 林莉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619-2625,共7页
设计出PBN内衬的逐层减压石英生长安瓿,采用改进的垂直布里奇曼法,获得了完整无开裂的CdSiP2晶体,尺寸达15mm×65mm。采用高分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对生长的晶体进行测试表明,生长晶体化学成分非常接近CdSiP... 设计出PBN内衬的逐层减压石英生长安瓿,采用改进的垂直布里奇曼法,获得了完整无开裂的CdSiP2晶体,尺寸达15mm×65mm。采用高分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对生长的晶体进行测试表明,生长晶体化学成分非常接近CdSiP2的理论化学配比,结晶性良好。运用红外分光光度计以及红外显微镜对厚度2mm的CdSiP2晶片进行了红外光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2~5μm范围内的红外透过率在53%以上,晶片的红外透过率均匀性接近90%。对CdSiP2晶体a轴方向与c轴方向的热膨胀系数αa和αc分别进行了测定,在温度620K时,a轴方向的热膨胀系数αa高达4×10-6K-1,几乎为αc的三倍。计算得到Cd-P键rCd-P的热膨胀系数为17×10-6K-1,比Si-P键rSi-P大得多,采用电子结构理论分析了CdSiP2晶体各向异性热膨胀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iP2 晶体生长 布里奇曼法 热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体LiCl:Ni^(2+)局域结构、吸收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谱的研究
14
作者 陈太红 何仕碧 +2 位作者 李明尚 熊竹韵 曾体贤 《人工晶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205-3209,共5页
采用半自洽场自由Ni^(2+)的3d轨道模型以及点电荷-偶极子模型,利用完全对角化方法,建立了LiCl:Ni^(2+)晶体的D2h对称局域结构与吸收光谱、电子顺磁共振谱之间的定量关系,统一解释了LiCl:Ni^(2+)晶体的局域结构与吸收光谱、电子顺磁共振... 采用半自洽场自由Ni^(2+)的3d轨道模型以及点电荷-偶极子模型,利用完全对角化方法,建立了LiCl:Ni^(2+)晶体的D2h对称局域结构与吸收光谱、电子顺磁共振谱之间的定量关系,统一解释了LiCl:Ni^(2+)晶体的局域结构与吸收光谱、电子顺磁共振谱,确定了实验中测得的零场分裂D、E的符号,预测了实验中未测得的LiCl:Ni^(2+)晶体的精细吸收光谱。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观测值符合得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场 局域结构 吸收光谱 电子顺磁共振谱 完全对角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掺杂氧空位的α-Bi_(2)O_(3)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15
作者 熊智慧 孔博 +2 位作者 李志西 曾体贤 帅春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8-104,共7页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方法研究了本征α-Bi_(2)O_(3)、La掺杂、氧空位掺杂和共掺杂体系的电子结构与光学性质,以期获得性能比较优异的α-Bi_(2)O_(3)光催化材料。研究结果表明:掺杂后,体系结构变形较小,其中氧空位(V_(O))掺杂和La-V_(O)共...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方法研究了本征α-Bi_(2)O_(3)、La掺杂、氧空位掺杂和共掺杂体系的电子结构与光学性质,以期获得性能比较优异的α-Bi_(2)O_(3)光催化材料。研究结果表明:掺杂后,体系结构变形较小,其中氧空位(V_(O))掺杂和La-V_(O)共掺杂体系的禁带宽度价带和导带同时下移且在禁带中引入杂质能级,说明掺杂可以减小电子从价带激发到导带所需能量,有利于电子的跃迁。特别是相对于氧空位单掺杂,La-V_(O)共掺杂使杂质能级向导带底靠近,这个倾向可能使该复合缺陷成为光生电子捕获中心的概率大于成为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中心的概率;同时,La-V_(O)共掺杂导致导带底附近的能带弯曲的曲率增大即色散关系增强,从而降低了电子的有效质量,加速电子的运动,因此,La-V_(O)共掺杂能大幅改善光生电子-空穴对的有效分离。另一方面La-V_(O)共掺杂在显著扩展可见光吸收范围的同时,还极大地增强了可见光吸收强度。因此,La-V_(O)共掺杂有效改善了α-Bi_(2)O_(3)的光催化活性。本研究为利用稀土离子掺杂改善其他光催化材料的性能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Bi_(2)O_(3) 光催化材料 La-V_(O)共掺杂 氧空位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CdSiP_2单晶体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杨辉 王茂州 曾体贤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02-206,共5页
磷硅镉(CdSiP_2)晶体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自上世纪60年代末期,人们尝试采用卤素辅助气相输运和锡熔液生长法生长CdSiP_2晶体,但得到的晶体尺寸小、质量差,不能满足器件制备的要求。水平梯度冷凝法虽然可以生... 磷硅镉(CdSiP_2)晶体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自上世纪60年代末期,人们尝试采用卤素辅助气相输运和锡熔液生长法生长CdSiP_2晶体,但得到的晶体尺寸小、质量差,不能满足器件制备的要求。水平梯度冷凝法虽然可以生长较大尺寸晶体,对生长技术和设备条件的要求较高,生长环境不稳定,无法解决化学计量偏离和孪晶缺陷等的问题。近年来,采用布里奇曼法获得了尺寸较大、质量较好的CdSiP_2单晶体,为激光频率转换器件的制备奠定了基础,但晶体性质参数的缺乏、生长工艺的不成熟与难以避免的宏观缺陷严重制约了器件的应用,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iP2晶体 卤素辅助气相输运法 锡熔液生长法 水平梯度冷凝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e纳米晶薄膜的光敏特性研究
17
作者 熊智慧 肖飞 +2 位作者 杨辉 张敏 曾体贤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67-571,共5页
硒化镉(CdSe)是一种光电性能优异的Ⅱ-Ⅵ族化合物半导体。采用真空热蒸发技术在Si(100)衬底上制备出高质量的CdSe纳米晶薄膜,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Raman光谱仪、膜厚测试仪、扫描电镜(SEM)和数字源表对其结晶性能、晶体结构、表面... 硒化镉(CdSe)是一种光电性能优异的Ⅱ-Ⅵ族化合物半导体。采用真空热蒸发技术在Si(100)衬底上制备出高质量的CdSe纳米晶薄膜,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Raman光谱仪、膜厚测试仪、扫描电镜(SEM)和数字源表对其结晶性能、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及光敏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CdSe纳米晶薄膜呈六方纤锌矿结构,纯度较高,结晶性能较好,沿c轴择优生长的优势明显;同时,薄膜具有典型的光敏电阻特性,且电阻值受光照强度、退火温度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E 纳米晶薄膜 光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T 19波束脉冲星漂移扫描巡天模拟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鹏 王培 +6 位作者 李菂 张洁 张蕾 张承民 朱炜炜 岳友岭 代实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3-188,共16页
脉冲星搜索是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FAST)的主要科学目标之一。针对FAST设备性能,模拟FAST脉冲星巡天,优化巡天方案,对即将开展的FAST脉冲星巡天项目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基... 脉冲星搜索是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FAST)的主要科学目标之一。针对FAST设备性能,模拟FAST脉冲星巡天,优化巡天方案,对即将开展的FAST脉冲星巡天项目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基于Parkes多波束巡天、Parkes中纬度巡天和Parkes高纬度巡天的结果,利用脉冲星分布模拟软件包PsrPopPy,模拟得到了银河系中正常脉冲星和毫秒脉冲星的空间分布样本,并根据FAST设备参数进行了虚拟观测。结果表明,使用FAST 19波束接收机漂移扫描观测模式,在中心频率为1250MHz,带宽为400 MHz,每波束扫描时间为13.5 s,有效积分时间为6.0 s的情况下,在赤纬为-14~?12′~65~?48′天区内,可发现1600颗正常脉冲星和238颗毫秒脉冲星。为获得银河系中脉冲星自旋演化的样本,使用evolve代码进行了再次模拟。设置相同的观测参数的情况下,在全天范围内模拟探测到孤立正常脉冲星1749颗,并得到其在P-P图上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T 脉冲星 脉冲星模拟 脉冲星巡天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衬底的CdSe薄膜蒸镀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肖飞 曾体贤 +3 位作者 杨辉 刘其娅 裴传奇 张敏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4-337,共4页
采用真空蒸发技术在Si(100)基底上制备了CdSe纳米晶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膜厚测试仪、原子力显微镜(AFM)方法对不同蒸发电流下制备的薄膜的结晶情况、表面形貌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蒸发电流对CdSe薄膜的结晶性能和表面形貌有... 采用真空蒸发技术在Si(100)基底上制备了CdSe纳米晶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膜厚测试仪、原子力显微镜(AFM)方法对不同蒸发电流下制备的薄膜的结晶情况、表面形貌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蒸发电流对CdSe薄膜的结晶性能和表面形貌有显著影响。当蒸发电流为75 A时,CdSe薄膜沿(002)方向的衍射峰相对较强,沿c轴取向择优生长优势明显,薄膜厚度约为160 nm,晶粒尺寸约为40 nm,颗粒均匀;薄膜表面平整光滑,表面粗糙表面粗糙度(5.63 nm)相对较低,薄膜结晶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蒸发 CDSE薄膜 蒸发电流 结晶结构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宋”项目:一个全球自动化观测网络 被引量:3
20
作者 闫正洲 卢晓猛 +3 位作者 田健峰 张春光 王坤 邓李才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2-94,共13页
在技术发展和科学需求的驱动下,天文数据获取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自动化的观测网络成为地基时域天文观测研究领域的一种趋势.以中国"宋"项目为例,从科学目标、设计和实现等方面,介绍自动化观测网络的构建与实施.SONG(St... 在技术发展和科学需求的驱动下,天文数据获取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自动化的观测网络成为地基时域天文观测研究领域的一种趋势.以中国"宋"项目为例,从科学目标、设计和实现等方面,介绍自动化观测网络的构建与实施.SONG(Stellar Observations Network Group)计划是中国天文界参与的一个国际合作的天文学研究计划,以星震学、疏散星团中的变星研究等时域天体物理现象为主要科学目标.项目以全球布站的全自动观测网络为建设目标,每个站点的核心设备包括1台1 m光学望远镜、高精度和高分辨光谱仪与双通道幸运成像系统.中国自主提出在每个站点增设的1台50 cm双筒(双通道)测光望远镜,共享国际SONG计划的网络平台和基础设施.主要针对这一个由多种设备、多站点构成的地基网络,讨论其技术手段和方法的设计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远镜 中国“宋”项目 方法 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