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大熊猫取食竹种地上生物量评估
1
作者 秦炜锐 刘景怡 +5 位作者 宋心强 付明霞 潘翰 程勇 周材权 杨彪 《兽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8,共11页
估算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取食竹地上生物量对评估大熊猫食物资源和栖息地质量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样方法和收获法对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不同森林类型下各竹种的地上生物量进行调查,初步估算荥经片区大熊猫取食竹地上... 估算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取食竹地上生物量对评估大熊猫食物资源和栖息地质量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样方法和收获法对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不同森林类型下各竹种的地上生物量进行调查,初步估算荥经片区大熊猫取食竹地上生物量。结果表明:(1)不同森林类型下的大熊猫取食竹地上生物量差异不显著,不同竹种的地上生物量差异极显著,但大多表现出枝<叶<秆的规律;(2)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八月竹(Chimonobambusa szechuanensis)、短锥玉山竹(Yushania brevipaniculata)、冷箭竹(Bashania faberi)和泥巴山筇竹(Qiongzhuea multigemmia)的分布面积分别为20770.44 hm^(2)、31549.34 hm^(2)、30714.25 hm^(2)和23340.65 hm^(2),总的地上生物量分别为640543.67 t、177086.42 t、344601.63 t和152888.26 t,每平方米秆和叶分别可提供能量16246.17 kJ、3157.89 kJ、7786.47 kJ和2814.41 kJ;(3)从取食竹地上生物量角度来看,在特定空间与时间范围内,该研究区域大熊猫食物资源暂不存在食源竹类供给不足的问题。本研究结果能够为更好地制定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科学保护管理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取食竹 生物量 栖息地 食物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熊猫栖息地森林群落乔木层与林下泥巴山筇竹关系研究
2
作者 秦炜锐 刘景怡 +6 位作者 宋心强 潘翰 程勇 付明霞 张远彬 周材权 杨彪 《四川林业科技》 2023年第5期7-14,共8页
为探索森林群落乔木层与林下大熊猫取食竹的相关关系,利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大相岭大熊猫栖息地森林群落乔木层结构特征与林下泥巴山筇竹(Qiongzhuea multigemmia)生长指标进行调查,构建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和线性混合模型(LMM)进行... 为探索森林群落乔木层与林下大熊猫取食竹的相关关系,利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大相岭大熊猫栖息地森林群落乔木层结构特征与林下泥巴山筇竹(Qiongzhuea multigemmia)生长指标进行调查,构建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和线性混合模型(LMM)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乔木郁闭度对一年生、多年生泥巴山筇竹笋的基径,以及泥巴山筇竹活竹株数、死竹株数和笋高度的影响差异均显著;乔木株数对泥巴山筇竹发笋量、死竹株数和活竹株数的影响差异均显著;乔木平均高度对泥巴山筇竹发笋量、一年生和多年生泥巴山筇竹的高度及基径的影响差异均显著。(2)泥巴山筇竹发笋量随乔木株数和平均高度增加而减少;活竹株数和死竹株数均随乔木层郁闭度和乔木株数增加而减少;一年生泥巴山筇竹平均高度随乔木平均高度增加而减少;一年生泥巴山筇竹平均基径均随乔木层郁闭度和乔木平均高度增加而减少;多年生泥巴山筇竹平均高度和基径均随乔木平均高度增加而增加;泥巴山筇竹笋高度随乔木层郁闭度增加而增加;多年生泥巴山筇竹平均基径和笋基径均随乔木层郁闭度增加而减少。本研究能为该区域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提供量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栖息地 栖息地恢复 林冠乔木层 泥巴山筇竹 广义线性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熊猫栖息地森林群落乔木层与林下八月竹关系研究
3
作者 秦炜锐 宋心强 +6 位作者 潘翰 程勇 付明霞 刘景怡 张远彬 周材权 杨彪 《四川林业科技》 2023年第6期62-68,共7页
为探索森林群落乔木层与林下大熊猫取食竹的相关关系,利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大相岭大熊猫栖息地森林群落乔木层结构特征与林下八月竹(Chimonobambusa szechuanensis)生长指标进行调查,构建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和线性混合模型(LMM)进... 为探索森林群落乔木层与林下大熊猫取食竹的相关关系,利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大相岭大熊猫栖息地森林群落乔木层结构特征与林下八月竹(Chimonobambusa szechuanensis)生长指标进行调查,构建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和线性混合模型(LMM)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乔木层郁闭度对八月竹发笋量和一年生竹基径的影响均显著;乔木株数对活竹株数、一年生竹高度、笋高度和笋基径的影响均显著;乔木平均高度对八月竹发笋量、活竹株数、死竹株数、一年生竹基径和多年生竹基径的影响均显著。(2)八月竹发笋量随乔木层郁闭度和平均高度增加而减少;活竹株数随乔木株数和平均高度增加而减少;八月竹死竹株数随乔木平均高度增加而增加;一年生八月竹平均高度、笋高度和笋基径均随乔木株数增加而增加;一年生和多年生八月竹平均基径均随乔木平均高度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栖息地 栖息地恢复 林冠乔木层 八月竹 广义线性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大熊猫可食竹生物量模型
4
作者 秦炜锐 刘景怡 +6 位作者 宋心强 付明霞 潘翰 程勇 薛飞 周材权 杨彪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87-93,共7页
2023年4月在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国家公园荥经片区不同森林类型下随机抽样,测量记录不同的大熊猫可食竹的生长指标和生物量,通过回归的方法建立大熊猫可食竹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除冷箭竹(Arundinaria faberi)叶外,以高度... 2023年4月在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国家公园荥经片区不同森林类型下随机抽样,测量记录不同的大熊猫可食竹的生长指标和生物量,通过回归的方法建立大熊猫可食竹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除冷箭竹(Arundinaria faberi)叶外,以高度和基径为自变量的泥巴山筇竹(Qiongzhuea multigemmia)、短锥玉山竹(Yushania brevipaniculata)和八月竹(Chimonobambusa szechuanensis)不同构件生物量模型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泥巴山筇竹秆生物量模型和地上生物量模型的拟合效果相对最佳。研究结果对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大熊猫可食竹生物量调查、种群恢复与栖息地现状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可食竹 回归法 生物量模型 栖息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