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与不变:媒介裂变环境下的新闻业、新闻人才及新闻教育 被引量:8
1
作者 蒋晓丽 谢太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2-146,共5页
厘清"新闻业"的概念是分析和研究媒介裂变环境下新闻业的前提。"新闻业"包括三个内涵或层面,即新闻行业、新闻职业和新闻专业,前者偏重业务,中者为社会学范畴,后者为思想观念和理想期待。媒介裂变对新闻行业的冲击... 厘清"新闻业"的概念是分析和研究媒介裂变环境下新闻业的前提。"新闻业"包括三个内涵或层面,即新闻行业、新闻职业和新闻专业,前者偏重业务,中者为社会学范畴,后者为思想观念和理想期待。媒介裂变对新闻行业的冲击最大,对新闻职业的影响只是局部的、暂时的,对新闻专业影响不大。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媒介裂变聚合环境下新闻人才的需求以及新闻教育改革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裂变 新闻业 新闻人才 新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争夺“人民”及其符号的意识形态价值--关于《人民文学》杂志(1976-1977)的“复刊”和“创刊”之争 被引量:3
2
作者 徐勇 李涛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2-25,共4页
1976年到1977年之间,在《人民文学》这个刊物中有过一场关于"创刊"和"复刊"之间的历史的争夺,虽然时代的巨变注定了这是一场没有任何悬念的斗争,但通过分析前后不同的叙述发现,历史原来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理所当然,... 1976年到1977年之间,在《人民文学》这个刊物中有过一场关于"创刊"和"复刊"之间的历史的争夺,虽然时代的巨变注定了这是一场没有任何悬念的斗争,但通过分析前后不同的叙述发现,历史原来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理所当然,不同时代的叙述所呈现的其实仍旧是同样的叙述模式和策略,区别只在于这种二元对立的双方的位置的改变,而作为"人民文学"中之"人民"的范畴,在这当中其实只是充当了合法性叙述的前提,"人民"这个范畴显示出其有自以来的矛盾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文学》 “创刊”和“复刊” “人民”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的哲学话语:德里达的自身免疫困境与健康共同体 被引量:1
3
作者 夏可君 李杰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7-173,共7页
本文围绕后期德里达有关自身免疫的基本观点,联系德里达特有的双重约束与绝境的逻辑,对其关于自身免疫困境与健康共同体的思想展开分析。德里达对自身免疫的思考揭示了四个悖论:一是自身免疫来自于自我保护但同时也可能导致自我伤害;二... 本文围绕后期德里达有关自身免疫的基本观点,联系德里达特有的双重约束与绝境的逻辑,对其关于自身免疫困境与健康共同体的思想展开分析。德里达对自身免疫的思考揭示了四个悖论:一是自身免疫来自于自我保护但同时也可能导致自我伤害;二是机器化或技术设备在制造保护的同时也在制造着解体与无能;三是生命本身的自动性与下意识的自我保护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张力;四是政治的免疫危机与理性的拯救、宗教的自我免疫之间也有悖论。哲学有待于走向一种新的免疫人性,在自我免疫机制的身体、病毒自然体和人类整体的健康共同体之间寻求一种新的平衡,重建健康共同体。这实际上正体现了中国防疫经验的哲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里达 自身免疫 一般免疫学 健康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众认知视角下的“云报纸”编辑出版策略
4
作者 李杰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0-83,共4页
作为报业数字化浪潮中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云报纸从其概念提出到成功出版,始终面临着两种声音与论调:一种认为,云报纸能让"互联网活在报纸上",能成为拯救报业的救命稻草;另一种认为,由于其费力程度高,受众需求小,云报纸注定... 作为报业数字化浪潮中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云报纸从其概念提出到成功出版,始终面临着两种声音与论调:一种认为,云报纸能让"互联网活在报纸上",能成为拯救报业的救命稻草;另一种认为,由于其费力程度高,受众需求小,云报纸注定与之前的二维码命运一样,只是昙花一现。到底哪一种论调是贴近实际的,文章通过对云报纸及其信息收受模式的认知度与接受度进行网络调查,对云报纸编辑出版的策略提出些许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报纸 编辑出版 受众认知 符号价值与消费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