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哲学视野下的主体与主体教育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培湘 徐东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4期46-51,共6页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有人提出"主客体关系模式在方法论上是拒斥和消解人的"、"主体是对人的抽象"等等,这一观点使我国方兴未艾的主体教育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遭遇到重大的理论挑战。我国的主体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哲...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有人提出"主客体关系模式在方法论上是拒斥和消解人的"、"主体是对人的抽象"等等,这一观点使我国方兴未艾的主体教育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遭遇到重大的理论挑战。我国的主体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并把人的实践活动作为"整个现存感性世界非常深刻的基础",这就必然会导致"人是主体"的结论,并建立起主体与人的必然联系。这一争论既向人们表明中国的主体教育是正确、科学和先进的,又说明中国的主体教育必须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才能充分凸显它以人为本、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实现它的伟大历史任务和近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与人 人性与主体性 主体教育 素质教育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之法:30年来教育法制建设的进展与局限 被引量:8
2
作者 李赐平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11期36-39,共4页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是我国坚持不懈地实施依法治教的30年。在这30年中,我国教育法制建设既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就,也存在着亟待弥补的局限。一方面,各个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法规数量显著增多,法域渐趋完整,质量日益提高,已经...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是我国坚持不懈地实施依法治教的30年。在这30年中,我国教育法制建设既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就,也存在着亟待弥补的局限。一方面,各个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法规数量显著增多,法域渐趋完整,质量日益提高,已经构建了教育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另一方面,迄今为止的教育法制建设还很不完善,存在着法规体系不够严密、实施问题极为严重、制约机制相当软弱等局限。以此而论,我国教育法治化进程仍停留于"法治之法"①的层面,距离较为完善的法治化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法制建设 依法治教 教育立法 法规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西方国家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以美、日、英、德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徐东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3期81-84,共4页
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教育质量的保证尤为关键。美、日、英、德四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在价值观、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程序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差异。对这些差异的分析将为我国质量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提供借鉴。
关键词 西方国家 质量评价体系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