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保型镁合金化学镀镍酸洗活化工艺 被引量:2
1
作者 谢治辉 向书容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34,共4页
为寻找一种绿色环保的镁合金化学镀镍酸洗活化工艺,通过SEM、极化曲线和划线划格试验等方法对基底及镀层的形貌、结合力及耐腐蚀能力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发现:用磷酸酸洗后直接化学镀镍的镀层与基底间因存在较多的氧化层而导致镀层的结... 为寻找一种绿色环保的镁合金化学镀镍酸洗活化工艺,通过SEM、极化曲线和划线划格试验等方法对基底及镀层的形貌、结合力及耐腐蚀能力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发现:用磷酸酸洗后直接化学镀镍的镀层与基底间因存在较多的氧化层而导致镀层的结合力较差;当向磷酸中直接加入HF或NH4HF2后,由于氟离子对镁合金较强的保护作用使得酸洗活化后无法得到粗糙的表面,镀层的结合力同样不理想;相比之下,先用400 m L/L的磷酸酸洗,再用10 m L/L的HF或30 g/L的NH4HF2活化得到的镀镍层结合力最佳,耐蚀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极化 镁合金 化学镀镍 酸洗 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口连接管用于改进化学实验装置
2
作者 田晓宇 黄嫣然 秦大斌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4-77,共4页
针对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氯气的制备”“氨气的制备”“铜与浓硫酸的反应”等三个实验中存在的不足,利用三口连接管改进传统的实验装置,在药品用量、性质检验以及尾气处理等方面进行了一体化的实验设计。改进后的实验具有操作简单、现... 针对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氯气的制备”“氨气的制备”“铜与浓硫酸的反应”等三个实验中存在的不足,利用三口连接管改进传统的实验装置,在药品用量、性质检验以及尾气处理等方面进行了一体化的实验设计。改进后的实验具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试剂耗量小、不污染教室空气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改进 三口连接管 实验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高盐油藏段塞表面活性剂组合调驱研究
3
作者 杨永钊 张雪莹 +3 位作者 周昱君 周明 郭肖 马江波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7-112,共6页
目的针对延长油田低渗高盐油藏现有表面活性剂驱不能提高波及体积、只能提高洗油效率、低渗区原油动用程度低、提高采收率有限的实际生产问题,开展了低渗高盐油藏调驱技术研究。方法基于毛管束理论,研发了OBU-3低黏超低界面张力表面活... 目的针对延长油田低渗高盐油藏现有表面活性剂驱不能提高波及体积、只能提高洗油效率、低渗区原油动用程度低、提高采收率有限的实际生产问题,开展了低渗高盐油藏调驱技术研究。方法基于毛管束理论,研发了OBU-3低黏超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体系作为驱油用大段塞,与反离子自主装形成ACS-2高黏超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体系作为调驱用小段塞,组合成多段塞实现深部调驱。结果大小段塞注入质量分数分别为0.5%和2.7%,吸附10次后界面张力仍达到超低值,表现出了较好的耐吸附损失性。OBU-3低黏超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体系乳化性和润湿性好,有利于提高洗油效率,而ACS-2高黏超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流变性、黏弹性和黏温性良好,有利于扩大波及体积,调整吸液剖面。两体系组成的多段塞表面活性剂(0.1 PV小段塞驱+0.2 PV大段塞驱+后续水驱)组合调驱效果好,平均提高采收率为14.8个百分点,比只采用大段塞驱提高了1倍,具有聚/表二驱的驱油效果。结论多段塞表面活性剂组合调驱能有效降低无效水循环,提高波及效率,且不含有强碱或弱碱,避免腐蚀结垢,能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对低渗高盐油藏提高采收率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高盐油藏 多段塞 表面活性剂驱 组合调驱 超低界面张力 黏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路板通孔电镀铜四硝基四氮唑蓝抑制剂的模拟研究
4
作者 杨广柱 谢军 +4 位作者 陈德灯 雷艺 韦相福 胡小强 方正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6,共8页
采用模拟与实验方法研究了四硝基四氮唑蓝(TNBT)抑制剂对柔性电路板浅通孔电镀铜的均镀能力(TP)的影响。首先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研究了TNBT抑制剂在Cu(111)表面的吸附行为,进一步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揭示了TNBT抑制剂的吸附机... 采用模拟与实验方法研究了四硝基四氮唑蓝(TNBT)抑制剂对柔性电路板浅通孔电镀铜的均镀能力(TP)的影响。首先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研究了TNBT抑制剂在Cu(111)表面的吸附行为,进一步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揭示了TNBT抑制剂的吸附机制,最后通过电镀实验探明了TNBT抑制剂对通孔电镀TP值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TNBT分子主要通过苯甲醚和硝基苯等活性位点与Cu(111)表面发生化学吸附作用;TNBT分子的吸附行为主要由其前沿分子轨道分布的官能团所主导;TNBT分子展现较强的铜沉积抑制作用,并显著提高浅通孔电镀的TP值。该抑制剂有效克服了传统添加剂过度依赖对流环境的缺点,能满足浅通孔的超高TP值电镀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电路板 通孔电镀 均镀能力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草枯在碳纳米管与离子液体复合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 被引量:12
5
作者 范向明 何晓英 +1 位作者 张艳 李明齐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1-346,共6页
制备了碳纳米管(MWCNTs)和疏水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复合修饰电极(MWCNTs—BMIMPF6/GCE),并采用红外光谱(IR)分别对MWCNTs、BMIMPF6及MWCNTs—BMIMPF6进行了表征。运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百草枯... 制备了碳纳米管(MWCNTs)和疏水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复合修饰电极(MWCNTs—BMIMPF6/GCE),并采用红外光谱(IR)分别对MWCNTs、BMIMPF6及MWCNTs—BMIMPF6进行了表征。运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百草枯(PQ)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pH7.0的PBS缓冲溶液中,PQ在MWCNTs—BMIMPF6/GCE上出现2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在20~200mV/s扫描速率范围内,其氧化还原峰电流均与扫描速率平方根(v^1/2)呈线性关系,表明该电极过程受扩散控制。计算了电极过程的部分动力学参数:电极有效面积A=0.1564cm^2,百草枯在pH7.0的PBS缓冲液中的扩散系数D=7.0×10^-5cm^3/s。优化了方波溶出伏安法(SWSV)的实验参数,发现峰电流Ipal与PQ浓度在7.729×10^-7~9.660×10^-5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576×10^-7mol/L。采用该方法对实际水样进行检测,增敏回婀率为93%~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性离子液体 碳纳米管 百草枯 电化学行为 方波溶出伏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A在Na-MMT-CMC/GCE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与检测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江 李容 +2 位作者 李永强 舒海娟 蔡铎昌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66-768,共3页
用循环伏安法和方波溶出伏安法研究了双酚A(BPA)在Na-MMT-CMC/GCE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建立了一种检测BPA的电化学方法。实验表明:在pH11.27的B-R缓冲溶液中,在0.42 V处出现一灵敏度高、峰形好的氧化峰。在优选的实验条件下,BP... 用循环伏安法和方波溶出伏安法研究了双酚A(BPA)在Na-MMT-CMC/GCE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建立了一种检测BPA的电化学方法。实验表明:在pH11.27的B-R缓冲溶液中,在0.42 V处出现一灵敏度高、峰形好的氧化峰。在优选的实验条件下,BPA浓度在6.0-80μmol/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0.24μmol/L,运用该法用于BPA回收率的测定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蒙脱土 修饰电极 循环伏安法 方波溶出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酸在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 被引量:12
7
作者 朱伟琼 李容 +1 位作者 熊健 苟兴龙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3-157,163,共6页
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采用微波水热法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合成了石墨烯纳米片,制备了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RGO/GCE),并采用循环伏安法、计时电量法、交流阻抗法等电化学技术研究了尿酸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采用微波水热法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合成了石墨烯纳米片,制备了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RGO/GCE),并采用循环伏安法、计时电量法、交流阻抗法等电化学技术研究了尿酸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PBS缓冲溶液中,尿酸(UA)在石墨烯修饰电极上的电极反应是一个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氧化过程。电极反应的转移电子数n=2,有效面积A=0.182 cm2,扩散系数D=1.51×10-6 cm2.s-1。UA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5.0×10-6~1.5×10-4 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0.995 7。利用该RGO/GCE修饰电极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UA,检出限为2.7×10-7 mol/L,加标回收率为98%~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修饰电极 尿酸 电化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核糖核酸在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分析测定 被引量:12
8
作者 艾珍 廖钫 +2 位作者 朱林 何晓英 蔡铎昌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58,61,共4页
研究了酵母核糖核酸(yRNA)在碳纳米管(MWNT)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优化了测定参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直接测定yRNA的电分析测试方法.yRNA在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于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在0.758 V处产生不可逆的氧化电流峰,峰电流与yRNA... 研究了酵母核糖核酸(yRNA)在碳纳米管(MWNT)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优化了测定参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直接测定yRNA的电分析测试方法.yRNA在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于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在0.758 V处产生不可逆的氧化电流峰,峰电流与yRNA的质量浓度在1~10mg/mL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p=0.081 3 ρ+0.1807,相关系数r为0.998 0,检出限为0.6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核糖核酸 碳纳米管 修饰电极 电化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_3纳米棒/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储锂性能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晴晴 李容 +1 位作者 张萌萌 苟兴龙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6-484,共9页
以氯化钨和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乙醇为溶剂,一步合成了WO3纳米棒/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WO3/RGO).将WO3/RGO纳米复合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并通过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综合考察了该材料的储锂性能.结果显... 以氯化钨和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乙醇为溶剂,一步合成了WO3纳米棒/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WO3/RGO).将WO3/RGO纳米复合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并通过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综合考察了该材料的储锂性能.结果显示,在0.1C(1C=638 mA?g-1)倍率下,复合物的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761.4 mAh?g-1,100次循环后可逆容量仍保持在635 mAh?g-1,保持率为83.4%.即使在5C倍率下容量仍高达460 mAh?g-1.由此说明,WO3/RGO纳米复合物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及倍率性能,可望用于高性能锂离子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钨 石墨烯 纳米复合材料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中图分类号 064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乃近在蒙脱土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艳 何晓英 +2 位作者 李容 蒋晓丽 范向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5-78,共4页
制备了蒙脱土修饰电极,并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安乃近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该电极过程是一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过程。用方波溶出伏安法优化了实验参数,测定了浓度与峰电流Ipa的线性关系,发现Ipa与安乃近浓度在2.0×... 制备了蒙脱土修饰电极,并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安乃近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该电极过程是一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过程。用方波溶出伏安法优化了实验参数,测定了浓度与峰电流Ipa的线性关系,发现Ipa与安乃近浓度在2.0×10^-6~8.0×10^-5mol·L^-1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Ipa(μA)=0.07784—15443.54c(μmol·L^-1),r=-0.9993,检出限可达1.12×10^-6mol·L^-1,回收率为94.0%~108.25%。该方法可用于药物中安乃近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土 安乃近 修饰电极 循环伏安法 方波溶出伏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A在纳米金-离子液体复合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 被引量:10
11
作者 何晓英 宋桃 +3 位作者 樊光银 廖钫 魏胤 华俊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3-548,共6页
该文制备了纳米金-离子液体修饰电极(GNP-[BMIM]PF6/GCE),用红外光谱对GNP和[BMIM]PF6进行了表征。采用交流阻抗法研究了GNP-[BMIM]PF6/GCE的表面电化学特性,同时研究了双酚A(BP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结果表明,BPA在该修饰... 该文制备了纳米金-离子液体修饰电极(GNP-[BMIM]PF6/GCE),用红外光谱对GNP和[BMIM]PF6进行了表征。采用交流阻抗法研究了GNP-[BMIM]PF6/GCE的表面电化学特性,同时研究了双酚A(BP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结果表明,BPA在该修饰电极上出现1个氧化峰,无还原峰,为不可逆电化学反应。在40~280 mV.s-1扫速范围内,氧化峰电流与扫速的平方根呈线性关系,表明该电极过程受扩散控制。测得BPA在修饰电极上的反应电子数和电极有效面积分别为2和0.338 cm2。用方波伏安法对BPA进行测定,氧化峰电流(Ipa)与BPA浓度在5.0×10-8~2.5×10-4 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7,检出限(S/N=3)为4.42×10-8 mol.L-1。用该法对实际水样进行测定,BPA的加标回收率为99%~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离子液体 双酚A 方波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乙酰氨基酚在石墨烯和离子液体复合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 被引量:10
12
作者 高渐龙 何晓英 +3 位作者 李明齐 宋桃 魏胤 杨雪娟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77-680,共4页
制备了石墨烯和疏水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复合修饰电极(Gene-BMIMPF6/GCE),运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对乙酰氨基酚(PT)在该复合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pH=6.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PT在复合修饰电极... 制备了石墨烯和疏水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复合修饰电极(Gene-BMIMPF6/GCE),运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对乙酰氨基酚(PT)在该复合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pH=6.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PT在复合修饰电极上出现一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在20~260mV/s的扫描速率范围内,其氧化还原峰电流均与扫描速率平方根(v1/2)呈线性关系,表明该电极过程是受扩散控制的。优化了方波溶出伏安法(SWSV)的实验参数,PT浓度在6.0×10-7~8.0×10-5mol/L范围内与峰电流Ipa呈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1.0×10-7 mol/L。采用该法对PT进行加入回收测定,回收率为96.9%~1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性离子液体 石墨烯 对乙酰氨基酚 方波溶出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掺杂改性蒙脱土修饰电极上对苯二酚的电化学行为与测定 被引量:7
13
作者 熊健 李容 +2 位作者 朱伟琼 韩园园 何晓英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07-611,共5页
利用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STAB)和银氨溶液制备了银掺杂改性蒙脱土,并用X射线衍射法、扫描电镜法和交流阻抗法对其进行表征。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对苯二酚在银掺杂改性蒙脱土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测定了部分动力学参数。... 利用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STAB)和银氨溶液制备了银掺杂改性蒙脱土,并用X射线衍射法、扫描电镜法和交流阻抗法对其进行表征。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对苯二酚在银掺杂改性蒙脱土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测定了部分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对苯二酚在电极上的阳极过程受吸附-扩散混合控制,阴极过程受扩散控制,转移的电子数n和质子数m均为2,传递系数α=0.6588,β=0.3412,电极有效面积Aeff=0.0264cm^2,扩散系数D=6.34×10^-5cm^2/s。用方波伏安法(SWV)研究了对苯二酚浓度与峰电流之间的线性关系,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对苯二酚浓度在4.0×10^-6-5.0×10^-4mol/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13×10^-7mol/L,用该方法测定了实际水样中对苯二酚的含量,加标回收率为100%~108%。该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酚 改性蒙脱土 循环伏安法 方波伏安法 电化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钨酸改性蒙脱土-离子液体修饰电极上百草枯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 被引量:8
14
作者 宋桃 何晓英 +2 位作者 范向明 魏胤 华俊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8-52,57,共6页
该文制备了磷钨酸改性蒙脱土-离子液体修饰电极(PTA—MMT-[BMIM]PF6/GCE),用红外光谱对PTA—MMT和[BMIM]PR进行了表征。通过对比改性前后电极的交流阻抗图,发现PQ在PTA—MMT-[BMIM]PF6/GCE上电荷转移的电阻最小。研究了百草枯(P... 该文制备了磷钨酸改性蒙脱土-离子液体修饰电极(PTA—MMT-[BMIM]PF6/GCE),用红外光谱对PTA—MMT和[BMIM]PR进行了表征。通过对比改性前后电极的交流阻抗图,发现PQ在PTA—MMT-[BMIM]PF6/GCE上电荷转移的电阻最小。研究了百草枯(PQ)在该修饰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结果表明,在pH8.0的PBS缓冲液中,PQ在该修饰电极上出现两对氧化还原峰。在40~360mY·s^-1扫速范围内,氧化峰电流与扫速呈线性关系,表明该电极过程受吸附控制。测得PQ在修饰电极上的反应电子数和电极有效面积分别为2和0.0644cm^2。讨论了修饰剂用量、缓冲液种类、溶液pH值对测定的影响。用方波伏安法对PQ进行测定.氧化峰电流(Ipa)与PQ在5.0×10-72.5×10^-4mol·L^-1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线性方程为Ips(μA)=-1.024—23.683c(10-^-4mol·L^-1),相关系数为0.9993,检出限为2.07×10^-7mol·L^-1,加标回收率为93%-104%。该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蒙脱土 百草枯 方波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在改性钠基蒙脱土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 被引量:4
15
作者 何晓英 张艳 +2 位作者 李容 蒋晓丽 范向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05-1409,共5页
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钠基蒙脱土进行改性,并用红外光谱、X衍射对CTAB—NaM—MT进行表征,制备了改性钠基蒙脱土修饰电极(CTAB—NaMMT—CMC/GCE),研究了水杨酸在该修饰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结果表明,在pH0.8的H2SO... 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钠基蒙脱土进行改性,并用红外光谱、X衍射对CTAB—NaM—MT进行表征,制备了改性钠基蒙脱土修饰电极(CTAB—NaMMT—CMC/GCE),研究了水杨酸在该修饰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结果表明,在pH0.8的H2SO4-Na2SO4电解质溶液中,SA在1.19V出现一明显的氧化峰,在40400mV/s范围内,其氧化峰电流与扫描速率的平方根(v^1/2)呈良好线性关系,表明电极过程为受扩散控制不可逆过程。测得S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反应电子数、质子数、传递系数及扩散系数分别为2、2、0.389、1.275×10^-6cm^2/s。方波溶出伏安法的氧化峰电流(Ipa)与SA浓度在8.0×10^-7-1.25×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检出限为2.27×10^-7mol/L,加标回收率为96%-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基蒙脱土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化学修饰电极 电化学行为 方波溶出伏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虫啉在聚L-酪氨酸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容 蒋晓丽 +1 位作者 池永明 何晓英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02-506,共5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吡虫啉在制备的聚L-酪氨酸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pH 8.5的NH3.H2O-NH4C l缓冲溶液中,吡虫啉在聚L-酪氨酸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是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电还原过程,转移电子数和质子数均为2,扩散系数D=...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吡虫啉在制备的聚L-酪氨酸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pH 8.5的NH3.H2O-NH4C l缓冲溶液中,吡虫啉在聚L-酪氨酸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是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电还原过程,转移电子数和质子数均为2,扩散系数D=5.15×10^-5cm^2.s^-1。吡虫啉的还原峰电流与其浓度在5.0×10^-7-8.0×10^-5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p(A)=2.435×10^-6+0.809 5c(mol.L^-1),r=0.998 6,检出限为2.36×10^-7mol.L^-1,样品测定回收率为94%-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L-酪氨酸 修饰电极 吡虫啉 电化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 被引量:8
17
作者 罗红梅 廖钫 +2 位作者 谭宝玉 何晓英 蔡铎昌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5-668,共4页
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水杨酸(SA)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水杨酸在该电极上为一个2e/H^+的完全不可逆过程。在pH=5.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用循环伏安法在该电... 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水杨酸(SA)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水杨酸在该电极上为一个2e/H^+的完全不可逆过程。在pH=5.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用循环伏安法在该电极上测定了水杨酸。方法线性范围为2.0×10^-5~1.0×10^-3mol/L,检出限为8.93×10^-6mol/L。将该电极用于药品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水杨酸 循环伏安法 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在聚L-半胱氨酸/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伏安测定 被引量:15
18
作者 马曾燕 李将渊 向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4-228,共5页
以多壁碳纳米管(MWNT)作为掺杂剂,在玻碳电极上通过电聚合制备了聚L-半胱氨酸/多壁碳纳米管(poly-L-Cys/MWNT)复合修饰电极。研究了多巴胺(DA)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表明,poly-L-Cys/MWNT修饰电极对DA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DA在电... 以多壁碳纳米管(MWNT)作为掺杂剂,在玻碳电极上通过电聚合制备了聚L-半胱氨酸/多壁碳纳米管(poly-L-Cys/MWNT)复合修饰电极。研究了多巴胺(DA)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表明,poly-L-Cys/MWNT修饰电极对DA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DA在电极上的电氧化还原反应是吸附控制的准可逆过程;DA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80~0.08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2μmol/L。常见物质对DA检测无干扰,DA注射液样品检测回收率为98%~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L-半胱氨酸 多壁碳纳米管 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乙酰氨基酚在活化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 被引量:7
19
作者 谭宝玉 廖钫 +3 位作者 何晓英 朱清涛 华俊 蒋晓丽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1-445,共5页
应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对乙酰氨基酚(PCT)在活化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pH=4.0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PCT的CV扫描于0.54V左右出现一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电极反应为2电子、2质子的受吸附控制的准可逆过程.其氧化峰电流与... 应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对乙酰氨基酚(PCT)在活化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pH=4.0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PCT的CV扫描于0.54V左右出现一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电极反应为2电子、2质子的受吸附控制的准可逆过程.其氧化峰电流与PCT浓度在8.00×10^-6 - 2.00×10^-4 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18;检出限为6.34×10^-6 mol·L^-1.用于药物样品PCT的含量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活化 玻碳电极 循环伏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氨基酚在离子液体-壳聚糖复合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 被引量:5
20
作者 宋桃 何晓英 +2 位作者 李明齐 华俊 魏胤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0-384,共5页
本文采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和壳聚糖(Chi)作为修饰剂,制备了新型修饰电极BMIMPF6-Chi/GCE,采用该修饰电极研究了2-氨基酚(OAP)的电化学行为,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pH=6.5的PBS缓冲液中,OAP... 本文采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和壳聚糖(Chi)作为修饰剂,制备了新型修饰电极BMIMPF6-Chi/GCE,采用该修饰电极研究了2-氨基酚(OAP)的电化学行为,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pH=6.5的PBS缓冲液中,OAP于0.197V处出现一个明显的氧化峰,逆向扫描无还原峰,说明OAP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是不可逆的。OAP氧化峰电流与扫速的1/2次方在40~280 mV.s-1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表明该电极过程受扩散控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OAP峰电流与其浓度在4.0×10-7~2.0×10-4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Ipa(μA)=-0.534-18.424c(10-4mol.L-1),R=0.999,检出限1.4×10-7mol.L-1(S/N=3),回收率为96.8~10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壳聚糖 2-氨基酚 循环伏安法 方波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